一种发酵玉米芯得到的富含多糖的抗氧化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6636发布日期:2019-01-02 22:49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酵玉米芯得到的富含多糖的抗氧化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玉米芯得到的富含多糖的抗氧化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籽粒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籽粒作为主要食粮。随着玉米籽粒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籽粒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新的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随之产生,并可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玉米籽粒还可加工成为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玉米籽粒是饲料之王。以玉米籽粒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每2-3千克即可换回1千克肉食。玉米秸秆也可制成青贮饲料。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籽粒都用作饲料,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矗。玉米籽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产二、三百种产品。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可作为基础原料进一步加工利用,在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制造种类繁多的产品。玉米秸秆可以培养生产食用菌,苞叶可编织提篮、地毯、坐毯等手工艺品。玉米芯是玉米果穗脱粒后的穗轴,作为玉米加工后的副产物年产量较大,但利用率极低,多被用作燃料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玉米芯得到的富含多糖的抗氧化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保护一种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加入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纤维素酶和水,进行发酵,得到饲料添加剂。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指的是玉米芯占原料的质量份数为70%以上。所述方法中,原料由70-80质量份玉米芯、10-15质量份豆粕和10-15质量份麸皮组成。所述方法中,原料由80质量份玉米芯、10质量份豆粕和10质量份麸皮组成。所述方法中,枯草芽孢杆菌与酿酒酵母的菌种比例为1:8.5-9.5。所述方法中,枯草芽孢杆菌与酿酒酵母的菌种比例为1:9。枯草芽孢杆菌与酿酒酵母的菌种比例指的是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的cfu配比。所述方法中,纤维素酶的加入量为:每1g原料配比为62.5u-4000u纤维素酶。所述方法中,纤维素酶的加入量为:每1g原料配比为1000u-4000u纤维素酶。所述方法中,纤维素酶的加入量为:每1g原料配比为1000u纤维素酶。所述发酵为光照条件下发酵。所述发酵为固态发酵。所述发酵为静置发酵。所述发酵的时间为48-120小时。所述发酵的时间优选为48h。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1-37℃。所述发酵的温度优选为35℃。所述方法中,接种量为6%-12%。所述方法中,接种量为8%-12%。所述方法中,接种量为8%。所述接种量为混合菌液(ml)和固相(g)的配比;固相为固体发酵培养基。所述方法中,料水比为1:(0.8-1.4)。所述方法中,料水比为1:(1-1.2)。所述方法中,料水比为1:1.2。料水比为固相(g)和液相(ml)的配比。固相为固体发酵培养基。液相为混合菌液与水混合得到的混合液相。混合菌液为1体积份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和9体积份酿酒酵母种子液混匀,得到的混合菌液。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中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浓度为108cfu/ml。酿酒酵母种子液中酿酒酵母菌浓度为108cfu/ml。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cgmcc编号为1.504的菌株。所述酿酒酵母为cgmcc编号为2.1539的菌株。以上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饲料添加剂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还保护所述饲料添加剂在养殖动物中的应用。所述应用中,所述饲料添加剂与基础日粮混合后饲喂动物。所述应用中,每千克基础日粮添加0.5g-1.0g所述饲料添加剂。所述动物为羊,例如杜寒杂交肉羊。近年来,植物多糖由于其抗氧化活性、免疫调节作用、益生功能和其他生物活性等,备受人们青睐。本发明提供的饲料添加剂富含多糖(多糖含量为250mg/g-300mg/g)。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包括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本发明提供的饲料添加剂是一种既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又能增强血液抗氧化功能的天然、安全、高效、健康的抗氧化饲料添加剂产品。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提供的饲料添加剂利用玉米加工的副产物-玉米芯为主要发酵原料,通过菌酶协同发酵制备而成,原料成本低廉,可进行大规模生产,变废为宝。(2)本发明提供的饲料添加剂中富含多糖、高活性益生菌和纤维素酶等活性物质,可调节胃肠道菌群,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具有抗氧化活性和益生作用,可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3)本发明提供的饲料添加剂不受原料少的限制,无污染、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天然、安全、高效、健康的抗氧化饲料添加剂产品。本发明不仅为玉米芯的增值利用和功能开发提供有效途径,还可为其他农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发明提供的饲料添加剂:成本低廉,可大规模生产;富含多糖、活性益生菌和纤维素酶等活性成分,可调节动物胃肠道菌群,促进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改善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比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更安全,是一种无污染、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的安全、健康、高效的抗氧化饲料添加剂产品。本发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发酵时间对多糖产量的影响的结果。图2为发酵温度对多糖产量的影响的结果。图3为接种量对多糖产量的影响的结果。图4为料水比对多糖产量的影响的结果。图5为混合标准单糖的hplc色谱图和样本的hplc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玉米芯、豆粕、麸皮均购于市场,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粉末。实施例中所用的枯草芽孢杆菌为cgmcc编号为1.504的菌株。实施例中所用的酿酒酵母为cgmcc编号为2.1539的菌株。纤维素酶购买于济南诺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酶活规格为10000u/g。纤维素酶1u的定义:在50℃、ph4.8的条件下,每分钟从浓度为5mg/ml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降解释放1μmol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1u。固体发酵培养基:80质量份玉米芯粉末、10质量份豆粕粉末、10质量份麸皮粉末,充分混匀。将固体发酵培养基作为待测物检测多糖含量,为75.45mg/g。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的制备:①将枯草芽孢杆菌的甘油冷冻菌种接种于灭菌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7℃、120rpm振荡培养24h;②完成①后,将菌液以10%(体积比)的接种量接种于新的灭菌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7℃、120rpm振荡培养24h,此时的培养体系即为种子液。种子液中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浓度为108cfu/ml。酿酒酵母种子液的制备:①将酿酒酵母的甘油冷冻菌种接种于灭菌的麦芽汁培养基中,28℃、120rpm振荡培养24h;②完成①后,将菌液以10%(体积比)的接种量接种于新的灭菌的麦芽汁培养基中,28℃、120rpm振荡培养24h,此时的培养体系即为种子液。种子液中的酿酒酵母菌浓度为108cfu/ml。多糖含量的测定的方法:①将发酵产物置于6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烘干物10g,加入200ml蒸馏水,80℃水浴浸提30min,然后5000rpm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1体积份上清液加入4体积份95%乙醇溶液,静置24小时,5000rpm离心15min,收集沉淀,沉淀用蒸馏水复溶得到多糖溶液;②采用葡萄糖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溶液中的多糖含量,计算每g烘干物中多糖的含量,单位为mg/g。本发明中的料水比指的是固相(g)和液相(ml)的配比。固相指的是固体发酵培养基。液相指的是混合液相。本发明中的接种量指的是混合菌液(ml)和固相(g)的配比。固相指的是固体发酵培养基。本发明中菌种比例指的是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的cfu配比。实施例1、参数的优化一、不同菌种比例对多糖产量的影响1、将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和酿酒酵母种子液混匀,得到混合菌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菌液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相。3、将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与混合液相混匀,35℃光照环境中静置发酵72h。接种量为10%。料水比为1:1。设置五种处理,每种处理5个重复。处理一(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和酿酒酵母种子液的体积配比为1:9,即混合菌液中菌种比例为1:9)。处理二(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和酿酒酵母种子液的体积配比为3:7,即混合菌液中菌种比例为3:7)。处理三(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和酿酒酵母种子液的体积配比为5:5,即混合菌液中菌种比例为5:5)。处理四(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和酿酒酵母种子液的体积配比为7:3,即混合菌液中菌种比例为7:3)。处理五(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和酿酒酵母种子液的体积配比为9:1,即混合菌液中菌种比例为9:1)。取步骤3的发酵产物,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1。菌种比例为1:9时,多糖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比例(p<0.05),故选择其为最优发酵菌比。菌种比例为1:9时,多糖含量为167.27mg/g,较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多糖含量(75.45mg/g)提高了121.7%。表1多糖含量(mg/g)处理一167.27±5.23a处理二138.77±3.23b处理三124.98±5.06c处理四128.96±5.52bc处理五129.57±6.46bc二、添加不同量的纤维素酶对多糖产量的影响1、将1体积份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和9体积份酿酒酵母种子液混匀,得到混合菌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菌液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相。3、将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和混合液相,混匀,35℃光照环境中静置发酵72h。接种量为10%。料水比为1:1。每1g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62.5u、125u、250u、500u、1000u、2000u或4000u纤维素酶。设置不加入纤维素酶的对照处理。每种纤维素酶加入量设置5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取步骤3的发酵产物,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2。1g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4000u纤维素酶时,多糖产量最高,为290.62mg/g;其次是1g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2000u纤维素酶时多糖产量为273.46mg/g,再次是1g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1000u纤维素酶时的多糖产量为268.21mg/g,且配比1000u纤维素酶和配比2000u纤维素酶两个处理组的多糖产量差异不显著。考虑到生产成本,选择1g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1000u纤维素酶。表2纤维素酶(u):固体发酵培养基(g)多糖含量(mg/g)0165.78±4.28f62.5168.31±6.31f125184.13±10.53e250196.89±11.25d500224.48±12.15c1000268.21±13.37b2000273.46±15.67b4000290.62±17.36a三、发酵参数对多糖产量的影响1、发酵时间对多糖产量的影响(1)将1体积份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和9体积份酿酒酵母种子液混匀,得到混合菌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菌液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相。(3)将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和混合液相,混匀,35℃光照环境中静置发酵。接种量为10%。料水比为1:1。每1g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1000u纤维素酶。发酵时间分别设置为:48h、72h、96h或120h。每种发酵时间设置五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取步骤(3)的发酵产物,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见图1。发酵48h-120h,多糖产量差异不显著。为节省发酵时间,节约成本,选择48h为最佳发酵时间。2、发酵温度对多糖产量的影响(1)将1体积份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和9体积份酿酒酵母种子液混匀,得到混合菌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菌液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相。(3)将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和混合液相,混匀,光照环境中静置发酵48h。接种量为10%。料水比为1:1。每1g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1000u纤维素酶。发酵温度分别设置为:31℃、33℃、35℃或37℃。每种发酵温度设置五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取步骤(3)的发酵产物,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见图2。随着发酵温度的增加,多糖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发酵温度是35℃时,多糖产量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发酵温度。选择35℃为最佳发酵温度。3、接种量对多糖产量的影响(1)将1体积份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和9体积份酿酒酵母种子液混匀,得到混合菌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菌液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相。(3)将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和混合液相,混匀,35℃光照环境中静置发酵48h。料水比为1:1。每1g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1000u纤维素酶。设置四种处理,每种处理5个重复。处理一:接种量为6%处理二:接种量为8%。处理三:菌液接种量为10%。处理四:菌液接种量为12%。取步骤(3)的发酵产物,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见图3。随着接种量的增加,多糖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处理二、三、四组间差异不显著。考虑到生产成本,选择处理二的接种量8%为最佳接种量。4、料水比对多糖产量的影响(1)将1体积份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和9体积份酿酒酵母种子液混匀,得到混合菌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菌液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相。(3)将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和混合液相,混匀,35℃光照环境中静置发酵48h。每1g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1000u纤维素酶。接种量为8%。料水比为1:0.8、1:1、1:1.2或1:1.4。每种料水比设置五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取步骤(3)的发酵产物,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当料水比为1:1.2时,多糖产量最高,因此选择1:1.2为最佳料水比。实施例2、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的制备和营养成分分析一、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的制备1、将1体积份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和9体积份酿酒酵母种子液混匀,得到混合菌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菌液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相。3、将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和混合液相,混匀,35℃光照环境中静置发酵48h。每1g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1000u纤维素酶。接种量为8%。料水比为1:1.2。步骤3的发酵产物即为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的物质形态:鲜湿样,黄褐色,伴有发酵酸香味。进行五次重复试验,得到五份饲料添加剂。二、多糖含量检测取步骤一制备的饲料添加剂。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多糖含量为250-300mg/g。三、营养成分分析将固体发酵培养基和水混合(1g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1.2ml水),作为发酵前样本。将步骤一制备的五份饲料添加剂混合,作为发酵后样本。分别检测单位质量(每g)的发酵前样本和发酵后样本中枯草芽孢杆菌的含量(cfu)、酿酒酵母的含量(cfu)和纤维素酶酶活(u)。将固体发酵培养基和水混合(1g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1.2ml水),然后在6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作为发酵前样本。将步骤一制备的五份饲料添加剂混合,然后在6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作为发酵后样本。检测发酵前样本和发酵后样本中的粗蛋白、粗脂肪、ndf、adf、钙、磷、粗灰分、多糖、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和可溶物的含量。结果见表3。发酵后样本中含有大量益生菌和纤维素酶等活性成分,显著高于发酵前样本。发酵后样本中的粗脂肪、钙、磷、多糖、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可溶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发酵前样本(p<0.05)。表3营养成分发酵前样本发酵后样本枯草芽孢杆菌(cfu/g)——1.56×108酿酒酵母(cfu/g)——1.25×108纤维素酶(u/g)108.21356.6粗蛋白(%)14.76±0.5114.56±0.21粗脂肪(%)10.77±0.49b13.15±0.18andf(%)65.56±0.59a55.04±0.18badf(%)27.03±0.21a23.23±0.32b钙(%)0.33±0.01b0.46±0.02a磷(%)0.15±0.01b0.19±0.01a粗灰分(%)3.47±0.043.66±0.01多糖(mg/g)75.45±3.22b285.74±2.68a还原糖(mg/g)7.15±0.25b16.05±0.62a可溶性总糖(mg/g)46.28±2.89b226.45±1.29a可溶物(%)7.10±0.12b18.38±0.93a四、多糖中的单糖组成的测定1、将步骤一制备的五份饲料添加剂混合,然后在6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2、取步骤1得到的烘干物10g,加入200ml蒸馏水,80℃水浴浸提30min,然后5000rpm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1体积份上清液加入4体积份95%乙醇溶液,静置18-24小时,5000rpm离心15min,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得到多糖。2、取2mg步骤1得到的多糖,加入0.5ml2mol/l三氟乙酸溶液,在120℃条件下水解2h,氮吹仪吹干。3、标准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确称取单糖标准品10mg,溶解于1ml水溶液中,配制成10mg/ml的母液。各取5μl单糖标准品母液加入至0.5ml2mol/l三氟乙酸溶液中,在120℃条件下水解2h,氮吹仪吹干。4、pmp柱前衍生完成步骤2或步骤3后,加入0.5ml0.5mol/lpmp甲醇溶液和0.5ml0.3mol/lnaoh溶液,充分混匀后于70℃水浴反应3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0.5ml0.3mol/lhcl溶液。加入0.5ml氯仿反复萃取3次,5000rpm离心5min,收集上清,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用于hplc分析。5、hplc分析色谱柱为shiseidoc18柱(250mm×4.6mm,5μm)。采用vwd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45nm。混合标准单糖的hplc色谱图和样本的hplc色谱图见图5。多糖的单糖组成包括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岩藻糖,含量依次为899.68mg/kg、39.24mg/kg、39.46mg/kg、241.26mg/kg、1844.74mg/kg、2403.70mg/kg、2026.91mg/kg、59.88mg/kg。实施例3、饲料添加剂对肉羊生产性能、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基础日粮的配方见表4。基础日粮的营养组成见表5。表4和表5中的%均代表质量百分含量。表4苜蓿10.00%葵花籽皮20.00%玉米43.00%豆粕(43%粗蛋白)12.00%ddgs(27%粗蛋白)10.00%维生素矿物质预混料5.00%表5化学成分消化能(mj/day)11.38粗蛋白15.66%粗脂肪3.48%中性洗涤纤维54.73%酸性洗涤纤维21.42%灰分5.95%钙0.74%磷0.31%每公斤预混料提供:ca、130g;p,65g;盐,85g;维生素a,140000u;维生素d3、37500u;维生素e,375mg;维生素k3,25mg;维生素b1,25mg;维生素b6,25mg;核黄素,75mg;维生素b12,0.28mg;尼克酸,300mg;泛酸,200mg;叶酸,15mg;生物素,1.5mg;铁,1300mg;铜,200mg;锌,1200mg;mn,1000mg;碘,9mg;硒,7mg;co,12mg。一、分组饲喂将体况良好、体重相近(20.17±3.33kg)的6周龄杜寒杂交肉羊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公6母4)。单栏饲养,每只羊占地约2m2。每天8:00和16:00饲喂,自由饮水。每天的饲喂量根据前一天的剩料量进行调整。试验期70天,其中预饲期14天(预饲期5组都采用基础日粮饲喂),正试期56天。正试期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正试期试验组一饲喂添加饲料添加剂的基础日粮(每千克基础日粮添加0.5g饲料添加剂)。正试期试验组二饲喂添加饲料添加剂的基础日粮(每千克基础日粮添加1g饲料添加剂)。正试期试验组三饲喂添加饲料添加剂的基础日粮(每千克基础日粮添加1.5g饲料添加剂)。正试期试验组四饲喂添加饲料添加剂的基础日粮(每千克基础日粮添加2g饲料添加剂)。本实施例中的饲料添加剂均为实施例2的步骤一制备的五份饲料添加剂的混合物,饲料添加剂的加入量均以湿重计。每日饲喂前采集饲料样本,于每日晨饲前收集剩料并准确称取,用于计算整个试验期平均干物质采食量。每4周于晨饲前空腹称重以记录体重变化,并计算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换效率(饲料转换率,每公斤体增重的干物质采食量)。试验期结束后将试验羊禁食12h禁水2h,使用肝素钠真空采血管颈静脉采血约3-4ml,离心收集血浆,检测血浆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浓度饲料添加剂对肉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6。各组羊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试验前期(0-29天),各组羊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试验后期(29-56天),基础日粮添加0.5-1.5g/kg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组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基础日粮添加2.0g/kg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组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基础日粮添加1.0-1.5g/kg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整个试验期(0-56天),基础日粮添加0.5-1.5g/kg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组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基础日粮添加0.5-1.0g/kg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肉羊饲料中添加0.5-1.0g/kg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肉羊日增重、终体重和饲料转化率,对肉羊羔羊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表6a,b同行肩标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x,y同行肩标不同表示有差异趋势(0.05<p<0.10)。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浓度饲料添加剂对肉羊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见表7(正试期第28天)和表8(正试期第56天)。由表7可知,基础日粮添加0.5-1.5g/kg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组的羔羊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基础日粮添加0.5-2.0g/kg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组的羔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基础日粮添加0.5-2.0g/kg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组的羔羊血浆丙二醛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表8可知,基础日粮添加0.5-1.0g/kg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组羔羊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基础日粮添加0.5-2.0g/kg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组羔羊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添加量为0.5g/kg组达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剂0.5-1.0g/kg添加组羔羊血浆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基础日粮添加0.5-2.0g/kg饲料添加剂组羔羊血浆谷胱甘肽和丙二醛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基础日粮添加饲料添加剂对肉羊血液抗氧化指标具有改善作用。表7血液抗氧化指标对照组试验组一试验组二试验组三试验组四semp值总抗氧化能力1.341.461.421.351.420.090.8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0.73b1.28a1.19a1.16a1.02ab0.060.01过氧化氢酶82.86101.85108.7123.1590.196.640.15超氧化物歧化酶246.11b369.95a370.65a389.86a353.29a15.290.03谷胱甘肽237.99252.57243.71229.66243.934.820.58丙二醛92.60a70.28b72.60b69.60b80.83b2.15<0.01表8血液抗氧化指标对照组试验组一试验组二试验组三试验组四semp值总抗氧化能力7.23b10.23a9.71a8.59ab7.57b0.37<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78c8.75a7.85ab7.72ab6.40b0.35<0.01过氧化氢酶387.71c534.29a502.14ab431.07bc425.65bc15.28<0.01超氧化物歧化酶400.18c730.24a544.95b490.10bc438.13bc26.62<0.01谷胱甘肽114.74c210.30a187.27ab153.63b160.97b7.82<0.01丙二醛mda80.94c155.24a105.24b110.73b107.83b24.71<0.01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