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7061发布日期:2019-01-18 23:20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常并发心脏、血管、肾、眼、神经系统疾病,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而且常伴有各种感染,是危害人体健康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每11名成年人中便有1名患有糖尿病!数据来源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2017年世界糖尿病大会”上发布的第8版糖尿病概览真实数据。概览介绍世界范围内成年人糖尿病患者有4.25亿,在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最快,中国的糖尿病人数最多,为1.1亿!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但是通过合理控制可以使血糖长期稳定,接近正常,糖尿病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的愉快生活!现有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服用药物像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降糖药等,但是服用药物会产生药物依耐性,且药物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利于人体健康。也有采用食疗法来缓解,但是食疗法治疗效果不佳,治疗的进度缓慢。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快速降低血糖的食品,且依耐性小,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固体饮料为淡黄色微甜带涩味,呈均匀的粉末状,双歧杆菌的活菌数可达3.4×108cfu/g,乳酸菌活菌数可达1.2×109cfu/g;对糖尿病人群的有效率达98%以上,能部分代替胰岛素和药物的干预,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对各个糖尿病史阶段的人群均有帮助,对作用人群无性别差异,可配合药物辅助治疗糖尿病,总体起效时间15天内;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实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一种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包括以下原料:低聚甘露糖、复合益生菌、水苏糖、l-阿拉伯糖、绿茶粉和菊粉。优选的,所述复合益生菌包含: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优选的,所述原料的用量为:低聚甘露糖8.0-9.6份、复合益生菌0.7-1.1份、水苏糖17.0-18.2份、l-阿拉伯糖50.0-50.6份、绿茶粉1.5-2.1份和菊粉20.0-21.2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原料的用量为:低聚甘露糖8.8份、复合益生菌0.9份、水苏糖17.6份、l-阿拉伯糖50.3份、绿茶粉1.8份和菊粉20.6份。优选的,所述复合益生菌包含:乳双歧杆菌3-5份、植物乳杆菌3-5份、鼠李糖乳杆菌3-5份和唾液乳杆菌3-5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益生菌中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1:1:1。(二)一种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低聚甘露糖、复合益生菌、水苏糖、l-阿拉伯糖、绿茶粉和菊粉混合均匀,得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优选的,所述复合益生菌包含: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为淡黄色微甜带涩味,呈均匀的粉末状,其双歧杆菌的活菌数可达3.4×108cfu/g,乳酸菌活菌数可达1.2×109cfu/g,活菌数含量较高。本发明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对糖尿病有显著性的改善作用,对糖尿病人群的有效率达98%以上,能部分代替胰岛素和药物的干预,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对各个糖尿病史阶段的人群均有帮助,对作用人群无性别差异,可配合药物辅助治疗糖尿病,总体起效时间15天内,能有效改善病人体质,优化身体内环境,有效缓解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本发明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中低聚糖(低聚甘露糖、阿拉伯糖、水苏糖、菊粉)和益生菌(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本身分别都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同时低聚糖对益生菌具有增殖作用,两者可以相互作用显著降低人体内的血糖含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8.8%低聚甘露糖、0.9%复合益生菌、17.6%水苏糖、50.3%l-阿拉伯糖、1.8%绿茶粉和20.6%菊粉混合均匀,得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其中复合益生菌中的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1:1:1。实施例2一种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8.0%低聚甘露糖、1.1%复合益生菌、18.2%水苏糖、50.0%l-阿拉伯糖、2.1%绿茶粉和20.6%菊粉混合均匀,得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其中复合益生菌中的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质量比为3:5:4:4。实施例3一种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9.6%低聚甘露糖、0.7%复合益生菌、17.0%水苏糖、50.6%l-阿拉伯糖、2.1%绿茶粉和20.0%菊粉混合均匀,得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其中复合益生菌中的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质量比为4:3:3:3。实施例4一种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8.8%低聚甘露糖、0.7%复合益生菌、17.6%水苏糖、50.2%l-阿拉伯糖、1.5%绿茶粉和21.2%菊粉混合均匀,得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其中复合益生菌中的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1:1:1。实施例5一种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8.8%低聚甘露糖、1.1%复合益生菌、17.0%水苏糖、50.3%l-阿拉伯糖、2.1%绿茶粉和20.7%菊粉混合均匀,得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其中复合益生菌中的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质量比为5:5:4:4。实施例6一种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9.6%低聚甘露糖、1.0%复合益生菌、17.6%水苏糖、50.3%l-阿拉伯糖、1.5%绿茶粉和20.0%菊粉混合均匀,得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其中复合益生菌中的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质量比为3:3:5:5。以上实施例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以“低聚甘露糖”为主料,配合阿拉伯糖、水苏糖、菊粉三种低聚糖,同时辅以高抗氧化绿茶粉,并配合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复合益生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具体通过以下方式达到降糖作用:(1)通过补充、增殖体内益生菌群,益生菌群的增殖消耗了肠道内的葡萄糖、果糖等,使进入血液循环的糖分大幅减少,达到降糖目的。(2)通过增殖益生菌群,优化体内微生态,在体内构筑起生物、化学、免疫三大健康保护屏障,有效控制血糖升高。(3)可选择性地抑制分解酶活性,从而抑制因摄入碳水化合物而导致的血糖的过快升高。(4)优质膳食纤维,在体内形成凝胶过滤系统,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要求,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5)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葡萄糖运转载体活性”、抑制肠道内相关酶类的活性、减少胰岛β-细胞的氧化损伤以及下调控制葡萄糖异生作用基因的表达。本发明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为淡黄色,微甜带涩味,呈均匀的粉末状,对以上实施例1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的理化指标和营养指标进行检测,具体检测结果分别如表1所示:表1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的检测结果检验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灰分(g/100g)gb5009.4-2016第一法0.27水分(g/100g)gb5009.3-2016第一法1.76双歧杆菌计数(cfu/g)gb4789.35-20163.4×108乳酸菌计数(cfu/g)gb4789.35-20161.2×109能量(kj/100g)gb28050-20111655蛋白质(g/100g)gb5009.5-2016第一法0.60脂肪(g/100g)gb5009.6-2016第一法<0.1碳水化合物含量(g/100g)gb28050-201196.17总膳食纤维(g/100g)gb5009.88-20141.20钠(mg/100g)gb5009.91-2017第一法33.6由表1可知,本发明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的理化指标和营养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且双歧杆菌的活菌数达到3.4×108cfu/g,乳酸菌活菌数达到1.2×109cfu/g,活菌数含量较高。本发明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的食用方法为:18g的复合益生元固体饮料为一包,每日中、晚餐前用40℃以下的温水冲服1包,或与温茶、咖啡等饮品混服,饮用时每包中加入100-150ml的水冲饮即可。将以上实施例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用于200个糖尿病人群进行临床观察,其中,女性人数占30%,男性人数占70%;40-50岁人数的占60%,50-60岁人数占20%,60岁以上人数占20%;有1-3年病史的人数占30%,有4-7年病史的人数占40%,10年以上病史的人数占30%。结果表明,本发明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对糖尿病人群的有效率达98%以上,且在减少胰岛素用量的情况下辅助食用本发明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血糖降低明显;在减少服用降糖药用量的情况下辅助食用本发明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血糖降低明显;餐后血糖控制在6-7mmol/l的人数占20%,餐后血糖控制在7-10mmol/l的人数占60%,空腹血糖在6mmol/l以下的人数占20%。以下为本发明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的部分典型病例的临床效果:病例1张某,男,45岁,患糖尿病5年,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0~12mmol/l,经过服用实施例1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15天后,经常排气,餐后血糖控制在5.1~8mmol/l。病例2罗某,男,62岁,患糖尿病10年,空腹血糖8~9mmol/l,餐后血糖11~12mmol/l,经过服用实施例2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15天后,经常排气,餐后血糖控制在7.1~8.2mmol/l。病例3白某,女,42岁,患糖尿病7年,下午空腹血糖17.1mmol/l,经过服用实施例1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一小时后,经常排气,餐后血糖控制在16.2mmol/l,血糖降低明显。病例4赵某,女,50岁,患糖尿病3年,打胰岛素才能降到10以内mmol/l,现在停用胰岛素后,经过服用实施例1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12天后,餐后血糖控制在8~9mmol/l。综上所述,本发明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对糖尿病有显著性的改善作用,能部分代替胰岛素和药物的干预,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对各个糖尿病史阶段的人群均有帮助,对作用人群无性别差异,可配合药物辅助治疗糖尿病,总体起效时间15天内。本发明所得的降血糖用低聚糖益生菌固体饮料含有能阻止体内多糖分解的因子,可选择性地抑制小肠中的蔗糖酶和麦芽糖等二糖分解酶活性,从而抑制因摄入蔗糖(在小肠蔗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而被吸收)而导致的血糖升高;并且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在增强糖耐量作用,对减少糖尿病发生,维持健康生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本说明书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