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增香营养风味酱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44513发布日期:2019-04-09 20:0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风味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增香营养风味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酱”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类调味品。《周礼》中有“百酱八珍”的记载,说明在3000年前的周朝就开始了生产。最初出现的酱是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以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出现了植物性酱类,尤其是以大豆为原料的豆酱更是发展迅速,并衍生出酱油,从而使酱与酱油结下了极深的亲缘关系。

在酱的分类上,大致可分为非发酵酱和发酵酱。前者如各种果酱和蔬菜酱,后者如面酱和豆酱等,此外还有黄酱、豆豉、辣酱等,都要用到发酵工艺。发酵工艺分为自然发酵法和温酿保温发酵法。自然发酵法的特点是周期长(半年以上),占地面积较大,味道醇正。温酿保温发酵法特点是周期短(1个多月)、不受季节限制,占地面积小,可常年生产,但味道不如自然发酵法。

但是风味酱有很多种,本发明利用天然的香料与腌制的肉料混合制备出一种天然增香营养风味酱,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口味鲜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增香营养风味酱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风味酱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以调节血脂、预防老年痴呆、提高记忆力、提高免疫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增香营养风味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材料:鱼油1.5-4.0份,酱油0.5-2.0份,韭菜花5-15份,酱豆腐20-40份,芝麻酱80-100份;将鱼油,酱油,韭菜花,酱豆腐,芝麻酱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香料,备用;

(2)将香料放入锅中,升温至微沸后,加入腌制的原料混匀后,烧炒20-30min,期间不断加入少量水,搅拌至酱状后,趁热罐装入瓶、杀菌、冷却后,即得到一种天然增香营养风味酱。

进一步地,所述鱼油的制备方式/手段包括:将去胆囊、鱼鰾及肠内杂质并清洗干净的斑点叉尾鮰内脏原料解冻后,将内脏捣碎,进行隔水蒸煮,在加热期间每间隔5-10min轻微搅拌一次,加热至水温升至25-35℃时,加入适量的碱液,待水温升至50-60℃时,保温蒸煮40-60min蒸煮完毕后,分离出上层油相,转装到食品级玻璃瓶中,并充氮保护,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方式/手段为离心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分离的转速为4000-6000r/min。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时间为10-20min。

进一步地,所述腌制的原料的制备方式/手段包括:将斑点叉尾鮰鱼骨架去头、尾、边翅,保留鱼排,使鱼骨架基本无带黑皮成分;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去水份、以-25℃使其单冻,再用破碎机将微冻的鱼骨架粉碎,以-5℃使其微冻后,用胶体磨多次研磨成粒度不大于25um的鱼骨肉糜,加入少量食盐腌制得到腌制的原料,备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制备工艺未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且香料中的鱼油中含有丰富的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以调节血脂、预防老年痴呆、提高记忆力、提高免疫力等,所以采用该工艺制备的产品具有生态、环保型,符合绿色、生态、环保食品的理念;

2.钙、磷是人体必需的主要常量元素,在鱼骨中含量很高,且钙、磷比与人机体接近,因此鱼骨中的钙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鮰鱼加工后的副产物斑点叉尾鮰鱼骨及斑点叉尾鮰鱼内脏,提高了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及产品的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均能够从市场上购买或按照现有技术合成。

实施例1

一种天然增香营养风味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腌制:将斑点叉尾鮰鱼骨架去头、尾、边翅,保留鱼排,使鱼骨架基本无带黑皮成分;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去水份、以-25℃使其单冻,再用破碎机将微冻的鱼骨架粉碎,以-5℃使其微冻后,用胶体磨多次研磨成粒度不大于25um的鱼骨肉糜,加入少量食盐腌制得到腌制的原料,备用;

(2)香料制备:称取以下重量份材料:鱼油1.5份,酱油0.5份,韭菜花5份,酱豆腐20份,芝麻酱80份;将鱼油,酱油,韭菜花,酱豆腐,芝麻酱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香料,备用;

其中,鱼油的制备方式/手段包括:将去胆囊、鱼鰾及肠内杂质并清洗干净的斑点叉尾鮰内脏原料解冻后,将内脏捣碎,进行隔水蒸煮,在加热期间每间隔5min轻微搅拌一次,加热至水温升至25℃时,加入适量的碱液,待水温升至50℃时,保温蒸煮40min蒸煮完毕后,分离出上层油相,离心分离的转速为4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离心后转装到食品级玻璃瓶中,并充氮保护,备用;

(3)将香料放入锅中,升温至微沸后,加入腌制的原料混匀后,烧炒20min,期间不断加入少量水,搅拌至酱状后,趁热罐装入瓶、杀菌、冷却后,即得到一种天然增香营养风味酱。

实施例2:

一种天然增香营养风味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腌制:将斑点叉尾鮰鱼骨架去头、尾、边翅,保留鱼排,使鱼骨架基本无带黑皮成分;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去水份、以-25℃使其单冻,再用破碎机将微冻的鱼骨架粉碎,以-5℃使其微冻后,用胶体磨多次研磨成粒度不大于25um的鱼骨肉糜,加入少量食盐腌制得到腌制的原料,备用;

(2)香料制备:称取以下重量份材料:鱼油2.5份,酱油1.0份,韭菜花10份,酱豆腐30份,芝麻酱90份;将鱼油,酱油,韭菜花,酱豆腐,芝麻酱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香料,备用;

其中,鱼油的制备方式/手段包括:将去胆囊、鱼鰾及肠内杂质并清洗干净的斑点叉尾鮰内脏原料解冻后,将内脏捣碎,进行隔水蒸煮,在加热期间每间隔7min轻微搅拌一次,加热至水温升至30℃时,加入适量的碱液,待水温升至55℃时,保温蒸煮50min蒸煮完毕后,分离出上层油相,离心分离的转速为50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离心后转装到食品级玻璃瓶中,并充氮保护,备用;

(3)将香料放入锅中,升温至微沸后,加入腌制的原料混匀后,烧炒25min,期间不断加入少量水,搅拌至酱状后,趁热罐装入瓶、杀菌、冷却后,即得到一种天然增香营养风味酱。

实施例3

一种天然增香营养风味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腌制:将斑点叉尾鮰鱼骨架去头、尾、边翅,保留鱼排,使鱼骨架基本无带黑皮成分;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去水份、以-25℃使其单冻,再用破碎机将微冻的鱼骨架粉碎,以-5℃使其微冻后,用胶体磨多次研磨成粒度不大于25um的鱼骨肉糜,加入少量食盐腌制得到腌制的原料,备用;

(2)香料制备:称取以下重量份材料:鱼油4.0份,酱油2.0份,韭菜花15份,酱豆腐40份,芝麻酱100份;将鱼油,酱油,韭菜花,酱豆腐,芝麻酱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香料,备用;

其中,鱼油的制备方式/手段包括:将去胆囊、鱼鰾及肠内杂质并清洗干净的斑点叉尾鮰内脏原料解冻后,将内脏捣碎,进行隔水蒸煮,在加热期间每间隔10min轻微搅拌一次,加热至水温升至35℃时,加入适量的碱液,待水温升至60℃时,保温蒸煮60min蒸煮完毕后,分离出上层油相,离心分离的转速为6000r/min,离心时间为20min,离心后转装到食品级玻璃瓶中,并充氮保护,备用;

(3)将香料放入锅中,升温至微沸后,加入腌制的原料混匀后,烧炒30min,期间不断加入少量水,搅拌至酱状后,趁热罐装入瓶、杀菌、冷却后,即得到一种天然增香营养风味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