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9043发布日期:2018-08-24 17:27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牡蛎清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蛎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牡蛎别名又叫生蚝,是所有食物中含锌最丰富的(每100g牡蛎,不包括壳的重量,含水87.1%,含锌71.2mg,富含蛋白锌,是很好的补锌食物,要补锌可以常吃牡蛎或蛋白锌。为牡蛎科(ostreae)动物牡蛎(ostreagigastnunb)及其近缘动物的全体,是海产贝壳。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蚝的养殖,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我国传统人工养蚝区称蛎塘或蚝塘。石蚝附石而生,竹蚝则插竹海边为浮田,亦称蚝塘。备注:牡蛎,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一个小而平,另一个大而隆起,壳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肉,壳,油都可入药,也叫蚝或海蛎子。牡蛎在进行加工食用的时候需要对牡蛎进行清洗,因此需要一种牡蛎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牡蛎清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牡蛎清洗装置,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环形结构的皮带,皮带的内圈沿支撑板的长度等距安装有引导辊,皮带的两端均安装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引导板,皮带的两侧安装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顶部设有开口的回收槽,两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安装有气缸,气缸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清扫机构,清扫机构的下方安装有与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的夹紧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与气缸输送轴固定连接的底部设有开口的罩壳,罩壳的内部焊接有水平设置的隔板,隔板的顶部中间位置活动套接有中空结构的引导套管,所述引导套管伸出隔板顶部的一端活动套接有进水管道,引导套管伸出隔板的一端固定焊接有与罩壳内圈活动套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形结构的安装腔,安装腔的顶部内壁沿罩壳的轴线方向阵列焊接有套筒,套筒的底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杆,活动杆伸出安装板的一端外圈植入有清洗毛刷。

优选的,所述引导套管伸出隔板顶部的一端外圈固定套接有齿轮圈,所述齿轮圈的一侧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圈固定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与罩壳顶部固定连接的电机。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沿其轴线方向阵列开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喷水孔,所述活动杆伸入套筒的一端安装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引导辊的两端开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圆环形引导槽,且引导槽沿引导辊的中间位置至引导辊的端部位置的方向逐渐变宽,引导辊伸出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组安装在支撑板顶部且沿清扫机构对称设置的推杆电机,两组推杆电机相互靠近的一端安装有弧形结构的夹板,推杆电机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的引导辊、皮带、回收槽、引导板、支架、清扫机构、夹紧机构、罩壳、隔板、引导套管、进水管道、安装板、安装腔、套筒、活动杆和清洗毛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方面对牡蛎进行清洗同时根据牡蛎的表面的凹凸情况自动调节清洗毛刷与牡蛎之间的力度,从而使牡蛎在清洗的时候确保力度一致,使牡蛎清洗干净,另一方面方便对牡蛎清洗用水的回收,避免清洗用水飞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牡蛎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牡蛎清洗装置清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引导辊、3皮带、4回收槽、5引导板、6支架、7清扫机构、8夹紧机构、9罩壳、10隔板、11引导套管、12进水管道、13安装板、 14安装腔、15套筒、16活动杆、17清洗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牡蛎清洗装置,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支撑板1,两组支撑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环形结构的皮带3,皮带3的内圈沿支撑板1的长度等距安装有引导辊2,皮带3的两端均安装有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的引导板5,皮带3的两侧安装有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的顶部设有开口的回收槽 4,两组支撑板1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支架6,支架6的顶部安装有气缸,气缸靠近支撑板1的一端安装有清扫机构7,清扫机构7的下方安装有与支撑板 1顶部固定连接的夹紧机构8,清扫机构7包括与气缸输送轴固定连接的底部设有开口的罩壳9,罩壳9的内部焊接有水平设置的隔板10,隔板10的顶部中间位置活动套接有中空结构的引导套管11,引导套管11伸出隔板10顶部的一端活动套接有进水管道12,引导套管11伸出隔板10的一端固定焊接有与罩壳9 内圈活动套接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的内部开设有圆形结构的安装腔14,安装腔14的顶部内壁沿罩壳9的轴线方向阵列焊接有套筒15,套筒15的底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杆16,活动杆16伸出安装板13的一端外圈植入有清洗毛刷17。

引导套管11伸出隔板10顶部的一端外圈固定套接有齿轮圈,齿轮圈的一侧啮合有齿轮,齿轮的内圈固定套接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与罩壳9顶部固定连接的电机,安装板13的底部沿其轴线方向阵列开设有与安装腔14连通的喷水孔,活动杆16伸入套筒15的一端安装有弹簧,引导辊2的两端开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圆环形引导槽,且引导槽沿引导辊2的中间位置至引导辊2的端部位置的方向逐渐变宽,引导辊2伸出支撑板1的一端安装有电机,夹紧机构8 包括两组安装在支撑板1顶部且沿清扫机构7对称设置的推杆电机,两组推杆电机相互靠近的一端安装有弧形结构的夹板,推杆电机沿支撑板1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工作原理:使用的时候将带清洗的牡蛎放置在皮带3的表面,然后皮带3 带动牡蛎运动至夹紧机构8之间,然后夹紧机构8上的推杆电机启动推动夹板对牡蛎进行夹紧,然后支架6顶部的气缸启动推动清扫机构7对牡蛎进行清洗,清洗的时候引导套管11外圈的电机启动,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齿轮圈带动引导套管11转动,然后使安装板13随之转动,这时候安装板13带动安装腔14 内部的套筒15运动,从而使活动杆16上的清洗毛刷17对牡蛎进行清洗,同时活动杆16根据与牡蛎的接触位置以及安装在套筒15内部的弹簧的作用下,自动调节活动杆16与牡蛎之间的位置,从而使活动杆16上的清洗毛刷17与牡蛎之间的力度保持一致,这时候清洗用水从引导套管11顶部的进水管道12进入内部,然后从安装腔14底部的喷水孔喷出对牡蛎进行清洗,然后清洗的污水从皮带3的两侧流入回收槽4中,该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方面对牡蛎进行清洗同时根据牡蛎的表面的凹凸情况自动调节清洗毛刷与牡蛎之间的力度,从而使牡蛎在清洗的时候确保力度一致,使牡蛎清洗干净,另一方面方便对牡蛎清洗用水的回收,避免清洗用水飞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