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切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1757发布日期:2019-03-30 08:0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食品切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切块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食品切块机。



背景技术:

肉夹馍是在西北地区民间广受欢迎的一种小吃,以陕西地区的“腊汁肉夹馍”(猪肉)主为出名,肉夹馍,实际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馍香肉酥,回味无穷。腊汁肉历史悠久,闻名中国,配上白吉馍,有着中式汉堡的美誉,扬名中外,深受人们喜爱。可见,肉夹馍的主要材料之一就是白吉馍。

白吉馍在生产时,首先进行和面,在和面之后,会将且切割呈大小相近的块,然而,目前对白吉馍的加工的方法是通过人工将面团切割呈大小相近的面团,不仅加工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切割下的白吉馍大小不同,不利于产品统一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切块机,能够将面团进行自动切割成大小相近的面块,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品切块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面团进行传送的上料装置;所述机架上且于上料装置一端设置有对面团进行压片的压片装置;所述机架上且于压片装置远离上料装置一侧设置有对压扁的面片进行切割呈块的切块装置;所述压片装置位置高于所述切块装置,在所述压片装置和切块装置之间设置有倾斜的承料板,所述物料承接板靠近切块装置一侧较低,靠近压片装置一侧较高;所述机架上且于切块装置远离压片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将面块传出的出料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上料装置将面团进行传送,当移动至压片装置处时,对面团进行压片,在移动至切块装置处时,对面片进行切块,切块后的面块由出料装置传送出,通过在压片装置和切块装置之间设置的呈倾斜的衬料板,使得面片能够更稳定的移动至切块装置处进行切割,通过以上加工流程,可以使得面团能够实现自动加工,生产效率较高,加工出的产品大小较为同一。

较佳的,所述切块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切刀轴、以及于切刀轴套装的且与切刀轴垂直的刀片、以及平行所述切刀轴的横向切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切刀轴,以及在切刀轴上安装刀片和横向切刀,在切刀轴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刀片和横向切刀进行转动,从而在转动过程中对面片切割,形成大小同一的块,切割较为方便、快速。

较佳的,所述承料板在靠近切刀轴的一侧由所述刀片下侧穿过,所述刀片与所述承料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承料板,物料在承料板上进行移动,在经过刀片下方时进行切割。

较佳的,所述承料板在穿过切刀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倾斜设置,且下料板远离承料板的一端的高度较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下料板,在切割呈面块后,面块能够较为方便的进行移动。

较佳的,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转动支撑在机架上且间隔设置的两组的第二传送辊、以及于第二传送辊上套接的第二传送带,在靠近切块装置一侧的第二传送辊的一侧处于所述切块装置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二传送辊和第二传送带,可能较为方便的对面块进行传送。

较佳的,所述第二传送辊通过设置的支撑座支撑在机架上,所述支撑座可沿机架且于垂直第二传送辊的方向进行滑动,并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设置的支撑座、以及设置的调节组件对支撑座进行固定,从而对传送带的张紧程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其更好的对面块进行传送。

较佳的,所述机架上且靠近支撑座的位置开设有“T”形的水平滑槽,所述支撑座靠近机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T”形的滑板,所述滑板滑接在滑槽内;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且于第二传送辊相互靠近一侧固定的定位板、于定位板上螺纹连接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T形滑槽和滑板,可以使得支撑座稳定的滑接在机架上,同时,通过设置的调节杆,当转动调节杆上,可以对支撑座进行移动,使其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上料装置将面团进行传送,当移动至压片装置处时,对面团进行压片,在移动至切块装置处时,对面片进行切块,切块后的面块由出料装置传送出,通过在压片装置和切块装置之间设置的呈倾斜的衬料板,使得面片能够更稳定的移动至切块装置处进行切割,通过以上加工流程,可以使得面团能够实现自动加工,生产效率较高,加工出的产品大小较为同一;

2、通过设置的第二传送辊和第二传送带,可能较为方便的对面块进行传送;

3、通过滑动设置的支撑座、以及设置的调节组件对支撑座进行固定,从而对传送带的张紧程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其更好的对面块进行传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食品切块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食品切块机中突出压片装置和切块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食品切块机中突出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食品切块机中突出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一种食品切块机中突出压片装置和切块装置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6为一种食品切块机中突出切块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一种食品切块机中突出切刀轴安装的示意图;

图8为一种食品切块机中突出刀片安装的示意图;

图9为一种食品切块机中突出出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食品切块机中突出图9中A结构的放大图;

图11为这一种食品切块机中突出滑槽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上料板;12、防护罩;13、出料板;131、滑槽;14、承料板;15、下料板;2、上料装置;21、安装架;22、第一传送辊;23、第一传送带;24、调节件;241、调节螺杆;3、压片装置;31、上压辊;311、上齿轮;32、下压辊;321、下齿轮;322、挡边;4、切块装置;41、切刀轴;411、连接轴;42、刀片;421、轴心孔;422、刀槽;423、定位套筒;43、横向切刀;431、固定片;44、支撑板;441、承接杆;442、承接槽;443、锁定套筒;45、限位杆;5、驱动装置;51、驱动电机;52、带轮一;53、带轮二;54、第一皮带;55、第二皮带;6、出料装置;61、第二传送辊;62、第二传送带;63、支撑座;631、滑板;64、调节组件;641、定位板;642、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食品切块机,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一端对面团进行传送的上料装置2、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且于上料装置2一端对面团进行压片的压片装置3、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且于压片装置3远离上料装置2一侧用于对压扁的面片进行切割呈块的切块装置4、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且于切块装置4远离压片装置3一侧用于将面块传出的出料装置6,在进行工作时,将面团放置在上料装置2上进行传送,传送至压片装置3处时,压片装置3将面团压扁呈片状后,经过切块装置4将面片切割呈块状之后,经过出料装置6将所切下的块传送出去。

机架1呈矩形,在机架1上水平一侧一体成型有上料板11,上料板11用于安装上料装置2,在机架1上侧设置有防护罩12,防护罩12内用于安装压片装置3和切块装置4,通过设置的防护罩12,在对面块进行加工成型时,更加安全,在机架1水平一侧且远离上料板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出料板13,出料板13用于安装出料装置6。

如图3所示,上料装置2包括设置在上料板11上的安装架21、于安装架21上端转动设置的多个第一传送辊22、以及套设在第一传送辊22上的第一传送带23,在使用时,将面团放置在第一传送带23上进行传送。

进一步的,在安装架21下设置有可调节其高度的调节件24,通过调节件24对安装架21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调节第一传送带23的高度。

调节件24包括螺纹连接在上料板11上且穿过机架1转动连接在安装架21下侧端的调节螺杆241,通过转动调节螺杆241,使得调节螺杆241在上料板11上侧的高度发生改变,从而对安装架21的高度进行调节。

其中,面团进行上料装置2后传送到压片装置3处进行压片处理。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压片装置3包括水平转动支撑在防护罩12竖直内壁之间的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其中,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竖直间隔分布,且其转动方向平行面团移动方向,在面团传送至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之间位置时,可以从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之间穿过,从而对面团进行压片。

其中,在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的轴向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齿轮311和下齿轮321,上齿轮311和下齿轮321之间相互啮合,在机架1上设置有带动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进行转动的驱动装置5(如图4所示),其中,驱动装置5带动上压辊31或者下压辊3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进行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在下压辊32的辊面上且于轴向两端向外固定设置有挡边322,其中上压辊31于两挡边322之间进行转动,在对面团进行压持时,两个挡边322对面团进行限位,从而防止面团从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的两端漏料。

当面团由上压辊31和下压辊32之间穿过后,成型片状,会经过切块装置4进行切割。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面片能够更好的移动至切块装置4处,在机架1上且于压片装置3和切块装置4之间设置有承料板14,其中,承料板14呈倾斜状,且靠近切块装置4一侧较低,在靠近压片装置3一侧较高,从而,面片能够较好的滑向切块装置4。

结合图5和图6所示,切块装置4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切刀轴41、于切刀轴41上套装且与切刀轴41垂直的刀片42、以及平行切刀轴41设置的横向切刀43,在使用时,通过刀片42和横向切刀43对面片进行切块。

结合图6和图7所示,在机架1上且于面片传送方向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44、于两支撑板44之间水平转动连接有承接杆441,两承接杆441之间对切刀轴41进行固定。

在两承接杆441相互靠近的一端且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承接槽442,在切刀轴4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可以卡接在承接槽442内的连接轴411,同时,在承接杆441外螺纹连接有可移动至承接槽442上侧的锁定套筒443,通过设置的锁定套筒443使得连接轴411能够固定,进一步的,将承接槽442和连接轴411沿垂直轴线方向的截面设置呈矩形,在进行安装后,切刀轴41能够随着承接杆441的转动进行转动。

其中,刀片42呈圆形,圆心处开设有供切刀轴41穿过的轴心孔421,在切刀轴41上且于每两个刀片42之间分别套接有定位套筒423,定位套筒423与切刀轴41螺纹连接,通过多个定位套筒423将刀片42夹紧,使其固定在切刀轴41上。

进一步的,在刀片42上沿径向开设有供横向切刀43插接的刀槽422,横向切刀43呈矩形,且呈长条形,在安装时,长度方向一侧抵接在定位套筒423外侧,另一侧于刀片42外边缘平齐,从而,在进行转动时,刀片42可以将面片切割呈条状,而横向切刀43和刀片42配合可以将面片切割呈块状。

进一步的,在横向切刀43长度方向的两端且靠近切刀轴4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片431,其中,固定片431呈L形,一端平行切刀轴41,一端固定在横向切刀43两端且垂直切刀轴41,固定片431贴合在切刀轴41上的一侧通过使用螺栓进行锁定,从而使得横向切刀43能够较为稳定的固定在切刀轴41上。

进一步的,在对面片进行切割时,为了防止有面片粘接在刀片42上,在两支撑板44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5,其中,限位杆45与刀片42外侧滑接,从而,使得刀片42能够保持干净。

结合图4和图6所示,切刀轴41通过驱动装置5带动其进行转动,其中,驱动装置5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驱动电机51、于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上设置的带轮一52、以及于承接杆441相互远离一端套装的带轮二53、以及连接在带轮一52和带轮二53上的第一皮带54,从而,通过驱动电机51的转动带动切刀轴41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在远离带轮二53一侧的承接杆441上,通过第二皮带55(如图5所示)带动压辊转动,本实施例为带动下压辊32进行转动。

如图5所示,当对面片切割成块时,为了方便对面片进行切割,承料板14在靠近切刀轴41的一侧延伸至刀片42下侧,其中,刀片42与承料板14抵接,另外,承料板14由切刀轴41下方穿过后一体成型有下料板15,下料板15倾斜向下设置,从而方便面块掉落在出料装置6上。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出料装置6包括转动支撑在出料板13上且间隔设置的两组第二传送辊61、以及于两个第二传送辊61上套接的第二传送带62,其中,在靠近切块装置4一侧边的第二传送辊61处于下料板15的下方,从而,能够更好的对面块进行承接。

进一步的, 第二传送辊61通过设置的支撑座63支撑在出料板13上,其中,支撑座63可沿出料板13且垂直第二传送辊61的水平方向进行滑动,并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64进行固定,从而对第二传送带62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

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其中,在出料板13上开设有滑槽131,滑槽131竖直截面呈“T”形,其中,支撑座63在靠近出料板1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呈“T”形的滑板631,滑板631滑接在滑槽131内,从而使得支撑座63可以稳定的滑动。

调节组件64包括固定在出料板13上且于两个第二传送辊61相互靠近一侧固定的定位板641、以及于定位板641上螺纹连接的调节杆642,调节杆642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座63上,从而,通过转动调节杆642可以带动支撑座63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对支撑座63的调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