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发酵仓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3925发布日期:2019-06-29 00:4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茶叶加工发酵仓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发酵仓库。



背景技术:

发酵茶是指在茶叶制作中有“发酵”这一工序的茶的统称,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就是发酵茶;通常发酵是将茶叶在特殊的环境内部放置一段时间后完成。

发酵仓库是发酵使用的集装设备,现有的发酵仓库大多通过摆放成盘的茶叶进行发酵,这种方式占地面积大,同时需要人工控制茶叶的厚度,耗费劳动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茶叶加工发酵仓库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的实现减小占地面积,同时可自动控制茶叶摆放的厚度和内部的温湿度的茶叶加工发酵仓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叶加工发酵仓库,包括进料提升机;发酵仓库,所述发酵仓库连通所述进料提升机;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由上而下交叉分布于所述发酵仓库的内部;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设于所述发酵仓库的底部,且所述第二输送带贯穿所述发酵仓库;厚度控制机构,所述厚度控制机构包括指针、把手、挡板和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发酵仓库的内部,且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所述挡板;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所述把手,且所述把手的侧部固定所述指针;湿度控制机构,所述湿度控制机构包括进水管、风扇叶片、风扇电机、循环管道、布水器、吸水板、湿膜和外壳;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发酵仓库的侧部,所述外壳的侧部通过所述循环管道连通所述发酵仓库,且所述外壳的顶部连通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部连通所述布水器,且所述布水器的底部设有所述吸水板和所述湿膜;所述吸水板的侧部设有所述风扇叶片,且所述风扇叶片连接所述风扇电机;加热灯管,所述加热灯管设于所述发酵仓库的内部;出料控制机构,所述出料控制机构设于所述发酵仓库的侧部。

优选的,所述出料控制机构包括限位扣板、盖板、限位轴、手柄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开设于所述发酵仓库的侧部,且所述出料口顶侧转动连接所述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所述限位轴,且所述限位轴的一端固定所述手柄;所述限位轴卡合连接所述限位扣板。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长度与所述限位轴、所述限位扣板的长度相同,且所述限位扣板采用半圆形结构固定于所述发酵仓库的侧部。

优选的,所述盖板与所述发酵仓库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180°,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出料口的面积相同。

优选的,所述发酵仓库的内侧顶部设有分散机构,且所述分散机构包括气动滑轨、滑动板和气动滑块;所述气动滑轨设有所述发酵仓库的内侧顶部,且所述气动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气动滑块;所述气动滑块的底部固定所述滑动板。

优选的,所述进料提升机的一端开设进料斗,且所述进料提升机连通于所述发酵仓库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宽度均小于所述发酵仓库的宽度,且所述第一输送带均等距设置;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顶部均设有所述厚度控制机构。

优选的,所述发酵仓库的一侧采用透明结构,且所述发酵仓库的内部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加热灯管。

优选的,所述外壳与所述发酵仓库等高,且所述外壳与所述发酵仓库之间相互连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叶加工发酵仓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加工发酵仓库,利用特殊位置的输送带将需要发酵茶叶均匀的分布于各层输送带表面,可同时实现发酵较多的茶叶,占地面积小,利用率高,同时根据需求旋转所述转轴通过改变所述挡板的角度来改变需要发酵茶叶的厚度,使用范围广,根据茶叶发酵的条件通过控制所述风扇电机的正反转,根据是否加水来实现改变所述发酵仓库内部的湿度,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叶加工发酵仓库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湿度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发酵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温湿度检测仪,2、发酵仓库,3、湿度控制机构,31、进水管,32、风扇叶片,33、风扇电机,34、循环管道,35、布水器,36、吸水板,37、湿膜,38、外壳,4、第一输送带,5、进料提升机,51、进料斗,6、出料控制机构,61、限位扣板,62、盖板,63、限位轴,64、手柄,65、出料口,7、加热灯管,8、第二输送带,9、厚度控制机构,91、指针,92、把手,93、挡板,94、转轴,9a、分散机构,91a、气动滑轨,92a、滑动板,93a、气动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叶加工发酵仓库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湿度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发酵仓侧面结构示意图。茶叶加工发酵仓库包括:进料提升机5;发酵仓库2,所述发酵仓库2连通所述进料提升机5;第一输送带4,所述第一输送带4由上而下交叉分布于所述发酵仓库2的内部;第二输送带8,所述第二输送带8设于所述发酵仓库2的底部,且所述第二输送带8贯穿所述发酵仓库2;厚度控制机构9,所述厚度控制机构9包括指针91、把手92、挡板93和转轴94,所述转轴94转动连接于所述发酵仓库2的内部,且所述转轴94的底部固定所述挡板93;所述转轴94的一端固定所述把手92,且所述把手92的侧部固定所述指针91;湿度控制机构3,所述湿度控制机构3包括进水管31、风扇叶片32、风扇电机33、循环管道34、布水器35、吸水板36、湿膜37和外壳38;所述外壳38固定于所述发酵仓库2的侧部,所述外壳38的侧部通过所述循环管道34连通所述发酵仓库2,且所述外壳38的顶部连通所述进水管31;所述进水管31的底部连通所述布水器35,且所述布水器35的底部设有所述吸水板36和所述湿膜37;所述吸水板36的侧部设有所述风扇叶片32,且所述风扇叶片32连接所述风扇电机33;加热灯管7,所述加热灯管7设于所述发酵仓库2的内部;出料控制机构6,所述出料控制机构6设于所述发酵仓库2的侧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对出料进行控制,所述出料控制机构6包括限位扣板61、盖板62、限位轴63、手柄64和出料口65,所述出料口65开设于所述发酵仓库2的侧部,且所述出料口65顶侧转动连接所述盖板62;所述盖板62的顶部固定所述限位轴63,且所述限位轴63的一端固定所述手柄64;所述限位轴63卡合连接所述限位扣板6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避免发酵时外部的空气进入,所述盖板62的长度与所述限位轴63、所述限位扣板61的长度相同,且所述限位扣板61采用半圆形结构固定于所述发酵仓库2的侧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控制出口的开合,所述盖板62与所述发酵仓库2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180°,且所述盖板62与所述出料口65的面积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将茶叶进行分散,便于其分布于输送带的表面,所述发酵仓库2的内侧顶部设有分散机构9a,且所述分散机构9a包括气动滑轨91a、滑动板92a和气动滑块93a;所述气动滑轨91a设有所述发酵仓库2的内侧顶部,且所述气动滑轨91a滑动连接所述气动滑块93a;所述气动滑块93a的底部固定所述滑动板92a。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料提升机5的一端开设进料斗51,且所述进料提升机5连通于所述发酵仓库2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输送带上均分布有茶叶,所述第一输送带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发酵仓库2的宽度,且所述第一输送带4均等距设置;所述第一输送带4的顶部均设有所述厚度控制机构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观察,所述发酵仓库2的一侧采用透明结构,且所述发酵仓库2的内部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加热灯管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整体的湿度控制,所述外壳38与所述发酵仓库2等高,且所述外壳38与所述发酵仓库2之间相互连通。

其中所述温湿度检测仪1采用瑞士盛世瑞恩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1元件组合,保证全量程模拟量输出线性好,全量程精度高、稳定性能强、一致性好、使用寿命长、远距离传输不失真、响应速度快、湿度测试具备温度补偿,温湿度信号同步采样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叶加工发酵仓库的使用原理为:将需要发酵的茶叶置于所述进料斗51的内部,打开所述进料提升机5将茶叶进行提升使之进入到所述发酵仓库2的内部落入到最顶层的所述第一输送带4的表面,打开所述气动滑块93a,利用所述气动滑块93a的滑动带动所述滑动板92a的滑动将茶叶分布到输送带的表面,根据发酵时茶叶的厚度旋转所述把手92使所述挡板93旋转,以实现改变所述挡板93到输送带的间距,确保改变茶叶发酵时的厚度,继续添加茶叶使第一层输送带上的茶叶落入到第二层,使第二层茶叶落入到第三层输送带上,直到茶叶分布于所述第二输送带8上时即可关闭输送带和提升机,根据所述温湿度检测仪1上显示的温湿度,若温度较低则打开所述加热灯管7,若湿度较低则将所述进水管31连通水源,打开所述布水器35和所述风扇电机33对内部进行湿空气的鼓吹,当内部湿度过高使即可使所述风扇电机33反转,将湿空气抽出经过所述吸水板36时即可实现将湿空气内部的水分抽出,使干空气进入到所述发酵仓库2的内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叶加工发酵仓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加工发酵仓库,利用特殊位置的输送带将需要发酵茶叶均匀的分布于各层输送带表面,可同时实现发酵较多的茶叶,占地面积小,利用率高,同时根据需求旋转所述转轴94通过改变所述挡板93的角度来改变需要发酵茶叶的厚度,使用范围广,根据茶叶发酵的条件通过控制所述风扇电机33的正反转,根据是否加水来实现改变所述发酵仓库2内部的湿度,操作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