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栗加工用壳体开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4820发布日期:2019-10-15 17:3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栗加工用壳体开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栗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栗加工用壳体开口机。



背景技术:

板栗是深受人们喜爱且经常食用的干果。板栗的营养价值丰富,其含有糖、淀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铁、锌、钨等微量元素,经常食用板栗具有补肾健脾和强身健体的作用。

目前,在对板栗进行深度加工和制造成产品的过程中,由于板栗的壳体十分坚硬且难以与果仁分离,往往是需要先对板栗的壳体进行开口,然后再通过烘烤或蒸炒使板栗熟透,壳体具有开口后,熟透后的板栗的壳体与果仁分离便较容易。现在对板栗的壳体进行开口大部分都是人工作业,工人通过手动控制刀体对板栗的壳体开口,这些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易划伤工人的手,而且效率较低,壳体的开口一致性差,难以满足板栗的加工和生产需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栗加工用壳体开口机,从而克服现有的对板栗的壳体通过人工作业进行开口的方式劳动强度大、易划伤工人的手且效率较低、壳体的开口一致性差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栗加工用壳体开口机,其中,包括:底座,其凹设有若干列开口室,每列所述开口室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开口室;刀体,每个所述开口室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该刀体,该刀体的刀刃朝向上方;不同列的所述开口室内的所述刀体的深度并不相同;把板栗平躺地放置于所述开口室内且由对应的该刀体进行支撑时,所述板栗的上端高出于所述开口室之外;侧板,其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以及压板,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侧板上,且该压板由一升降机构驱动进行升降,该压板位于所有的所述开口室的上方。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凹设有三列所述开口室。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刀体的刀刃呈十字状。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母座,其设置于所述侧板的上部;该螺母座设置有一螺孔;丝杆,其下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压板的顶部;且该丝杆与所述螺母座的所述螺孔进行啮合连接;以及转动手轮,其设置于所述丝杆的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列的开口室的深度把板栗根据大小分成不同的规格,从而使得每列开口室适用于一种规格的板栗,所有的开口室内放置有板栗后,能够尽量使所有的板栗的上端位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再通过降下压板由刀体对板栗的壳体进行开口,便能几乎同时把所有的板栗压下相同的深度,保证每个板栗的壳体均具有开口,且开口的深度比较合适和一致。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不同列的开口室对多种规格的板栗的壳体进行开口,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且能够提高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板栗加工用壳体开口机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开口室,3-刀体,4-侧板,5-滑槽,6-压板,7-螺母座,8-丝杆,9-转动手轮,10-板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板栗加工用壳体开口机的结构示意图,该板栗加工用壳体开口机包括底座1、刀体3、侧板4以及压板5,底座1用于支撑整个机器,其可以是长方体状的板体。底座1上凹设有若干列开口室2,每列开口室2包括至少一个开口室2。当每列开口室2包含的开口室2的数量为多个时,所有的开口室2便呈矩阵排列。开口室2可以呈圆形状,也可以是呈长方形状。每个开口室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刀体3,刀体3高于开口室2的底壁,刀体3的刀刃朝向上方。刀体3用于对板栗的壳体进行开口,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刀体3的刀刃呈十字状,从而可以在板栗的壳体上开出十字状的开口。不同列的开口室2内的刀体3的深度并不相同。把板栗平躺地放置于开口室2内且由对应的该刀体3进行支撑时,板栗的上端高出于开口室2之外,由于不同列的刀体3的深度不相同,这样便可以把较大的板栗放入到刀体3较深的开口室2内,而较小的板栗便入到到刀体3较浅的开口室2内,从而尽量保证所有的开口室2内放入的板栗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优选地,底座1凹设有三列开口室2,这样便可以把板栗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以分别放入三列不同的开口室2中进行壳体开口。可以使每列开口室2内放置的刀体3是一样的,但每列开口室2的底壁的深度不一样,这样便可以在安装刀体3后,使每列开口室2内的刀体3的深度不一样。

继续参考图1,侧板4的下端固定于底座1上,压板5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置于侧板4上,可以在侧板4上开设两个滑槽,压板5通过两个滑块分别卡入到两个滑槽内,从而保证侧板4的升降比较平顺和稳定。压板5由一升降机构驱动进行升降,压板5位于所有的开口室2的上方,这样便可以通过压板5把放入到开口室2内的板栗下压,刀体3便切开板栗的壳体,在壳体上形成开口。压板5既可以由人工控制升降,也可以由气缸或电机等动力器件自动驱动升降。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螺母座7、丝杆8以及转动手轮9,螺母座7设置于侧板4的上部且其位于侧板4的中间,螺母座7设置有一螺孔。丝杆8的下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压板5的顶部,且丝杆8与螺母座7的螺孔进行啮合连接,转动手轮9设置于丝杆8的上端。通过转动手轮9正反转动丝杆8,便能控制压板5进行升降。

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列的开口室2的深度把板栗根据大小分成不同的规格,从而使得每列开口室2适用于一种规格的板栗,所有的开口室2内放置有板栗后,能够尽量使所有的板栗的上端位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再通过降下压板5由刀体3对板栗的壳体进行开口,压板5能够尽量同时与所有的板栗接触,挤压稳定,且能几乎同时把所有的板栗压下相同的深度,保证每个板栗的壳体均具有开口,且开口的深度比较合适和一致。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不同列的开口室2对多种规格的板栗的壳体进行开口,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且能够提高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