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炒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88068发布日期:2019-10-29 20:23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炒青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炒青设备。



背景技术:

炒青,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萎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传统茶叶的炒青是人工利用锅铲对茶叶进行翻炒来完成的,现有茶叶炒青装置出料时,需要人工卸料,操作起来不方便,另外现有的茶叶炒青装置炒青出来的湿气直接排放在空气中,湿气中伴随大量热能的流失,浪费了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茶叶炒青设备,结构简单,进料和出料方便,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平台,底座上端设置有第一支座,底座的左端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置有第二支座,平台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支座和第四支座,第三支座与第一支座相互铰接,第二支座上铰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伸出端铰接在第四支座上;平台的上端安装有炒青罐体和电机,炒青罐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热机构,炒青罐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隔热封板,左侧的隔热封板上安装有进料斗,炒青罐体的右下端设置有出料斗,出料斗上端安装有出料阀,炒青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轴连接器连接,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片。

进一步的,炒青罐体和隔热封板为搪瓷罐和搪瓷封板。

进一步的,炒青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湿管,排湿管与湿气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湿气过滤器的出口连接管道,管道与气泵的入口连接,气泵的出口与炒青罐体底部的进气管连接。

进一步的,搅拌片为薄板结构,其数量为多个,且在搅拌轴上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炒青设备,结构简单,进料和出料方便,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茶叶快速排湿,排湿后干燥的气体中伴随大量的热量可以进行充分利用,节约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中的炒青罐体和隔热封板为搪瓷罐和搪瓷封板,保存了茶叶原本的香味,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片为薄板结构,其数量为多个,且在搅拌轴上均匀分布,实现均匀搅拌,提高炒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第二支座;2、支撑块;3、液压缸;4、第四支座;5、电机;6、进料斗;7、搅拌片;8、炒青罐体;9、搅拌轴;10、排湿管;11、湿气过滤器;12、管道;13、隔热封板;14、进气管;15、出料阀;16、出料斗;17、气泵;18、第三支座;19、第一支座;20、底座;21、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底座20和设置在底座20上方的平台21,底座20上端设置有第一支座19,底座20的左端设置有支撑块2,支撑块2上设置有第二支座1,平台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支座18和第四支座4,第三支座18与第一支座19相互铰接,第二支座1上铰接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伸出端铰接在第四支座4上;平台21的上端安装有炒青罐体8和电机5,炒青罐体8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热机构,炒青罐体8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隔热封板13,左侧的隔热封板13上安装有进料斗6,炒青罐体8的右下端设置有出料斗16,出料斗16上端安装有出料阀15,炒青罐体8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9,搅拌轴9的输出端与电机5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轴连接器连接,搅拌轴9上设置有搅拌片7。

优选的,炒青罐体8和隔热封板13为搪瓷罐和搪瓷封板。

优选的,炒青罐体8的顶部设置有排湿管10,排湿管10与湿气过滤器11的入口连接,湿气过滤器11的出口连接管道12,管道12与气泵17的入口连接,气泵17的出口与炒青罐体8底部的进气管14连接。

优选的,搅拌片7为薄板结构,其数量为多个,且在搅拌轴9上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方便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进料和出料方便,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茶叶快速排湿,排湿后干燥的气体中伴随大量的热量可以进行充分利用,节约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中的炒青罐体和隔热封板为搪瓷罐和搪瓷封板,保存了茶叶原本的香味,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片为薄板结构,其数量为多个,且在搅拌轴上均匀分布,实现均匀搅拌,提高炒青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