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桑葚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取桑葚中的功效成分的发酵工艺,属于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桑葚,又名桑椹、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是桑树的成熟果实,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桑葚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成熟的桑葚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也可来泡酒。
桑葚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自古以来就是利尿、保健、消暑的鲜果。《本草纲目》等多种医药典籍中对桑椹的药用价值和用法有详尽的记载。
发酵工艺是目前为提取桑葚中的功效成分所最常采用的手段,但是采用常规的发酵工艺,往往会使桑葚中的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功效成分大量损耗,被菌种利用后转化为有机酸或其他发酵产物,所得到的发酵制品未能有效保留桑葚中的功效成分,比如花色苷、粗糖类含量大大降低。因此,仍旧需要一种针对桑葚的发酵工艺,以使得到的桑葚发酵制品能够充分保留桑葚中的功效成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桑葚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采用特定培养基培养的特定菌种对桑葚进行发酵,使得到的桑葚发酵制品能够充分保留桑葚中的功效成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桑葚发酵制品,是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该桑葚发酵制品充分保留了桑葚中的功效成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桑葚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桑葚与水混合打浆,得到打浆液;
向打浆液中加入第一碳源,得到混合液,且第一碳源在混合液中的质量含量为6~11%;
向混合液中接入种子液进行发酵,至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低于1%;
对发酵液进行均质和杀菌,得到桑葚发酵制品,
其中,种子液是在培养基上分别接入短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扩培,并将相应得到的扩培液进行混合得到;
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氮源0.9~1.3份、第二碳源0.3~0.5份、无机盐0.41~1.33份、桑葚浆5~7份、水89.5~93.5份。
本发明提供的桑葚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特定培养基培养的特定菌种对桑葚进行发酵,不仅能够使桑葚中的功效成分得以充分释放,而且能够定向利用桑葚中的碳源和氮源,减少对桑葚中功效成分的消耗,从而使桑葚中的功效成分得以充分保留到桑葚发酵制品中。
本发明对于桑葚的来源不做特别限定,可以是从市场上购买的成熟桑葚,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一般情况下,将桑葚与水按照1:(0.3~0.5)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打浆。具体可将桑葚用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桑葚加入纯净水复水调浆。
向打浆液中所加入的第一碳源,具体可以是食品发酵行业所常用的碳源,尤其是可以直接利用的碳源。比如可以采用葡萄糖和/或白砂糖作为第一碳源。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是采用葡萄糖和白砂糖共同作为第一碳源,其中葡萄糖在混合液中的质量含量具体可以为1~3%,白砂糖在混合液中的质量含量具体可以为5~8%。
上述培养基中所使用的第二碳源用于为菌株的繁殖提供能量,可以选用食品发酵领域常用的碳源,比如葡萄糖、白砂糖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选用葡萄糖作为碳源,使后续所接入的菌株具有适宜的繁殖速度。
上述培养基中所使用的氮源,可以是食品发酵领域所常用的氮源,比如水解小麦蛋白肽粉、玉米蛋白肽粉、海洋鱼低聚肽粉等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一些示例中,氮源具体包括玉米蛋白肽粉0.4~0.6重量份和海洋鱼低聚肽粉0.5~0.7重量份。其中,在玉米蛋白肽粉中,以干基计,蛋白含量≥80%、低聚肽含量≥60%;在海洋鱼低聚肽粉中,以干基计,蛋白含量≥90%、低聚肽含量≥75%。
上述玉米蛋白肽粉和海洋鱼低聚肽粉可商购,也可自行制备。比如以玉米黄粉为原料,对其进行调浆、酶解、分离、提纯、干燥等处理,得到以低聚肽为主要成分玉米蛋白肽粉;海洋鱼低聚肽粉是以海洋鱼皮、鱼骨或鱼肉为原料,用酶解法生产的、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u的低聚肽为主要成分的粉末状产品;比如可以是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粉或海洋鱼肉胶原低聚肽粉。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用的玉米蛋白肽粉购自北京中食海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型号为酶解玉米蛋白一级,其中以干基计,蛋白含量≥80%、低聚肽含量≥60%,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u的蛋白水解产物含量≥60%。海洋鱼低聚肽粉购自北京中食海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型号为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其中以干基计,蛋白含量≥90%、低聚肽含量≥75%、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u的蛋白水解产物含量≥85%、总氮含量≥13.5%。
上述培养基中所使用的无机盐,可以选择食品发酵领域所常用的无机盐。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用的无机盐包括0.3~0.8重量份的乙酸钠、0.1~0.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钾和0.01~0.03重量份的硫酸镁。其中乙酸钠、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分别提供的钠离子、钾离子和镁离子能够增强菌株活性,同时乙酸钠和磷酸二氢钾还可作为ph调节剂,将培养基的ph值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
上述桑葚浆能够将菌种驯化,使其逐步适应发酵底物,使其在底物中快速生长,度过对数生长期。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桑葚浆是采用常规手段对桑葚直接进行打浆处理获得,打浆过程中无需加水。
本发明用于配制培养基所用到原料和试剂,均为食品级。将上述各种原料和试剂混合均匀,用纯净水溶解后定容,即可配制得到培养基。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培养基为总重量为100份计,培养基的组分具体包括:氮源0.9~1.3份、第二碳源0.3~0.5份、无机盐0.41~1.33份、桑葚浆5~7份,以及水余量;其中氮源进一步包括玉米蛋白肽粉0.4~0.6份和海洋鱼低聚肽粉0.5~0.7份,无机盐进一步包括乙酸钠0.3~0.8份、磷酸二氢钾0.1~0.5份和硫酸镁0.01~0.03份。
在向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之前,最好首先对培养基实施灭菌处理,具体是将培养基在80℃~95℃下灭菌10min以上。为避免破坏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灭菌时间一般可控制在10~40min。
在灭菌处理之后,在培养基上分别接入短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扩培,得到相应的短乳杆菌扩培液、副干酪乳杆菌扩培液、植物乳杆菌扩培液和嗜热链球菌扩培液;然后将上述四种扩培液按比例混合,得到种子液。
优选的,短乳杆菌扩培液、副干酪乳杆菌扩培液、植物乳杆菌扩培液和嗜热链球菌扩培液之间的体积比为(0.5~1.8):(1~2.5):(1.2~3):(0.2~1)。进一步的,上述四种扩培液之间的体积比为(0.6~1.5):(1~2):(1.5~2.5):(0.2~0.8)。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将短乳杆菌扩培液、副干酪乳杆菌扩培液、植物乳杆菌扩培液和嗜热链球菌扩培液以1:1.5:2:0.5左右的体积比混合,得到种子液。
具体的,可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成四份,或者也可配制四份平行培养基样品,然后分别接入短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并进行扩培。比如,将上述四份培养基样品分别记为样品一至样品四,在样品一上接入短乳杆菌,经扩大培养得到短乳杆菌扩培液;在样品二上接入副干酪乳杆菌,经扩大培养得到副干酪乳杆菌扩培液;在样品三上接入植物乳杆菌,经扩大培养得到植物乳杆菌扩培液;在样品四上接入嗜热链球菌,经扩大培养得到嗜热链球菌扩培液。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四份培养基样品分别存放在四个三角瓶中,短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分别保存在不同的甘油保存管中。从各甘油保存管中均取菌悬液50μl分别接入到三角瓶中培养,待相应得到的短乳杆菌扩培液、副干酪乳杆菌扩培液、植物乳杆菌扩培液和嗜热链球菌扩培液中活菌数达到一定程度时,比如达到108cfu/ml左右时,将上述四种扩培液按比例混合,得到种子液。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扩培的条件为:温度30~40℃,搅拌速率80~100r/min。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灭菌之后,将培养基的温度降温至37±1℃,接入菌种,然后降温并维持在32±1℃,并维持搅拌速度为80r/min~100r/min。
在本领域中,若菌种扩培为实验室小规模进行,比如采用小型摇床,则所谓“搅拌速率”指的是“振荡频率”。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更针对工厂大规模生产,因此扩培工艺中采用“搅拌速率”这一说法。
扩培所需的时间可根据实际菌种培养情况合理调整,一般在上述扩培条件下,需大约22~25小时,比如24小时左右,活菌数基本可达到108cfu/ml。
上述短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均可商购,也可自行制备,比如可采用平板培养基培养菌种,根据菌落的形态和颜色选取单一菌种并重新培养,直至得到单一菌种,然后进行dna鉴定,确定得到了所需的菌种。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使用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为发明人自制并提交保藏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具体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4812。发明人研究发现,利用发明人自制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cgmccno.14812),较同类菌种能够明显提高发酵产物中有机酸的含量。
尤其是,当该发明人自制的植物乳杆菌(cgmccno.14812)与短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以及嗜热链球菌进行组配,在用于桑葚发酵时,能够充分保留桑葚中的功效成分,发酵产物中花色苷含量和粗多糖含量较使用其它植物乳杆菌,比如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cicc20263),均有明显提高。
进一步的,向混合液中接入种子液进行发酵之前,可首先对混合液实施灭菌处理,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将混合液升温至80~90℃,一般为85±2℃,维持此温度至少10min,一般为10~40min,然后降温至32~42℃,比如降温至37±1℃,再接入准备好的种子液进行发酵。
具体的,向灭菌处理后的混合液中接入种子液进行发酵,种子液的接种量为混合液体积的1~3%,即种子液的体积为混合液体积的1~3%(v/v)。在发酵过程中,可首先控制发酵温度为22~32℃,待发酵液中的还原糖含量低于3%,降温至15~25℃继续发酵,直至发酵液中的还原糖含量低于1%,完成发酵。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是首先控制发酵温度为26±1℃,待发酵液中的还原糖含量低于3%,再降温至20±1℃继续发酵,直至发酵液中的还原糖含量低于1%,比如还原糖含量达到0.8%左右,完成发酵,出料。
完成发酵所得到的发酵液随后可进行均质和杀菌。具体的,均质可以在常规的均质机中完成,均质参数比如可以是18~20mpa,均质后所得液体为悬浊液,不透明,几乎没有沉淀,性能较为稳定。
对均质后的发酵液所实施的灭菌处理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灭菌方式,比如超高温瞬时灭菌。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uht设备进行灭菌,灭菌条件为117±1℃、15~19s。
该桑葚发酵制品外观呈黑紫色,味酸但不刺激,口感较为顺滑。可直接饮用,或者经稀释或浓缩后掺配到其它饮品甚至保健品中服用。考虑到市场实际需求,最好在均质之前,对发酵液进行调配。
调配是通过加入甜味剂和/或酸度调节剂以进一步改善桑葚发酵制品的口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口感要求。具体的,加入适量甜味剂可以使其具有更为适宜的甜度,加入适量酸度调节剂可以缩减酸味的整体长度,最终使甘草发酵制品具有更加适宜的口感。
本发明对所用甜味剂和酸度调节剂等不做特别限定,可以是目前饮品生产过程中所常用的原料,比如甜味剂具体可以是白砂糖、赤砂糖、赤藓糖醇、水苏糖、三氯蔗糖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酸味调节剂具体可以是柠檬酸钠、各类肽等。
该桑葚发酵制品在灭菌后,一般在60℃下出料,然后无菌灌装并出厂。该百合发酵制品常温(20~25℃)储藏或冷藏(0~7℃)均可;在未开瓶的情况下,保质期在18~24个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桑葚发酵制品,是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本发明所提供的桑葚发酵制品,不仅充分保留了桑葚中的花色苷等功效成分,而且粗多糖的含量较发酵前有显著提升,因此可作为饮料或保健品饮用。
本发明提供的桑葚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通过向特定的培养基中接入特定的菌株进行培养并对桑葚实施发酵处理,能够充分释放桑葚中的花色苷等功效成分并保留到桑葚发酵制品中,并使粗多糖含量是发酵前的270倍以上。
尤其是,当采用发明人自制的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cgmccno.14813),能够进一步提高桑葚中功效成分和营养物质的保留率,其中花色苷的含量甚至高于发酵前,粗多糖含量是发酵前的420倍以上,因此所获得的桑葚发酵制品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能够作为普通饮品或保健饮品饮用。
本发明提供的桑葚发酵制品,充分保留了桑葚中原有的功效成分和营养物质,并含有大量的粗多糖,使其可作为饮料或保健品饮用,因此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1-3中所用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已于2017年10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其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14812。
以下实施例中,短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均由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简称cicc)提供,其中,短乳杆菌的菌株编号为cicc20269、副干酪乳杆菌的菌株编号为cicc20262、嗜热链球菌的菌株编号为cicc20370。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玉米蛋白肽粉,购自北京中食海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型号为酶解玉米蛋白一级;海洋鱼低聚肽粉,购自北京中食海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型号为海洋鱼皮胶原低聚肽粉;蔬果类原料购自市场并自行加工,其中桑葚浆是将桑葚与水按照1:0.4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打浆得到;其余试剂均为食品级,购自试剂公司。
应当理解的是,下面的实施例并不严格限制本发明所保护的制备方法中各步骤的执行顺序。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各个步骤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能够以任意可能的顺序来执行和实施。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桑葚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成熟桑葚用粉碎机破碎,向破碎后的桑葚中加入纯净水调浆,复水比例为1:0.3(桑葚:水,质量比,下同),得到打浆液。
2、将玉米蛋白肽粉、海洋鱼低聚肽粉、葡萄糖、乙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桑葚浆用纯净水溶解,获得培养基,其中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分别为:玉米蛋白肽粉0.4%、海洋鱼低聚肽粉0.5%、葡萄糖0.3%、乙酸钠0.3%、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1%、桑葚浆5%,纯净水余量。
3、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成四份,分别在约80℃下灭菌约30min后,冷却至37±1℃,向其中分别接入短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继续降温至32±1℃,搅拌速度维持在80r/min,持续扩培约24小时,得到对应的短乳杆菌扩培液、副干酪乳杆菌扩培液、植物乳杆菌扩培液和嗜热链球菌扩培液中,相应菌种的活菌数均达到了108cfu/ml左右,将上述四种扩培液按约1:1.5:2:0.5的体积比混合,得到种子液。
4、向步骤1得到的打浆液中加入葡萄糖和白砂糖,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其中葡萄糖和白砂糖在混合液中的质量含量分别为1%和5%;
将混合液升温至85±2℃并维持约30min后,再降温至37±1℃,接入步骤3中的种子液开始发酵,种子液的接种量约为1%(v/v)(种子液/混合液,下同),发酵期间温度维持在26±1℃,待还原糖含量低于3%后,降温至20±1℃,待还原糖含量降低至0.8%左右时出料,得到发酵液。
5、向发酵液中加入适量三氯蔗糖和柠檬酸钠以调节口感,然后通过均质机,均质参数为20mpa,最后经uht设备进行杀菌,杀菌条件为117±1℃、15s,杀菌后的桑葚发酵制品在60℃下出料并进行无菌灌装,出厂并进入市场。其在常温或冷藏下保质期为18个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桑葚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成熟桑葚用粉碎机破碎,向破碎后的桑葚中加入纯净水调浆,复水比例为1:0.5,得到打浆液。
2、将玉米蛋白肽粉、海洋鱼低聚肽粉、葡萄糖、乙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桑葚浆用纯净水溶解,获得培养基,其中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分别为:玉米蛋白肽粉0.6%、海洋鱼低聚肽粉0.7%、葡萄糖0.5%、乙酸钠0.8%、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0.03%、桑葚浆7%,纯净水余量。
3、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成四份,分别在约95℃下灭菌约30min后,冷却至37±1℃,向其中分别接入短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继续降温至32±1℃,搅拌速度维持在100r/min,持续扩培约24小时,得到对应的短乳杆菌扩培液、副干酪乳杆菌扩培液、植物乳杆菌扩培液和嗜热链球菌扩培液中,相应菌种的活菌数均达到了108cfu/ml左右,将上述四种扩培液按约1:1.5:2:0.5的体积比混合,得到种子液。
4、向步骤1得到的打浆液中加入葡萄糖和白砂糖,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其中葡萄糖和白砂糖在混合液中的质量含量分别为3%和8%;
将混合液升温至85±2℃并维持约30min后,再降温至37±1℃,接入步骤3中的种子液开始发酵,种子液的接种量约为3%(v/v),发酵期间温度维持在26±1℃,待还原糖含量低于3%后,降温至20±1℃,待还原糖含量降低至0.8%左右时出料,得到发酵液。
5、向发酵液中加入适量三氯蔗糖和柠檬酸钠以调节口感,然后通过均质机,均质参数为20mpa,最后经uht设备进行杀菌,杀菌条件为117±1℃、19s,杀菌后的桑葚发酵制品在60℃下出料并进行无菌灌装,出厂并进入市场。其在常温或冷藏下保质期为22个月。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桑葚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成熟桑葚用粉碎机破碎,向破碎后的桑葚中加入纯净水调浆,复水比例为1:0.4,得到打浆液。
2、将玉米蛋白肽粉、海洋鱼低聚肽粉、葡萄糖、乙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桑葚浆用纯净水溶解,获得培养基,其中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分别为:玉米蛋白肽粉0.5%、海洋鱼低聚肽粉0.6%、葡萄糖0.4%、乙酸钠0.5%、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02%、桑葚浆6%,纯净水余量。
3、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成四份,分别在约90℃下灭菌约30min后,冷却至37±1℃,向其中分别接入短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继续降温至32±1℃,搅拌速度维持在90r/min,持续扩培约24小时,得到对应的短乳杆菌扩培液、副干酪乳杆菌扩培液、植物乳杆菌扩培液和嗜热链球菌扩培液中,相应菌种的活菌数均达到了108cfu/ml左右,将上述四种扩培液按约1:1.5:2:0.5的体积比混合,得到种子液。
4、向步骤1得到的打浆液中加入葡萄糖和白砂糖,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其中葡萄糖和白砂糖在混合液中的质量含量分别为2%和6%;
将混合液升温至85±2℃并维持约30min后,再降温至37±1℃,接入步骤3中的种子液开始发酵,种子液的接种量约为2%(v/v)(种子液/混合液,下同),发酵期间温度维持在26±1℃,待还原糖含量低于3%后,降温至20±1℃,待还原糖含量降低至0.8%左右时出料,得到发酵液。
5、向发酵液中加入适量三氯蔗糖和柠檬酸钠以调节口感,然后通过均质机,均质参数为20mpa,最后经uht设备进行杀菌,杀菌条件为117±1℃、17s,杀菌后的桑葚发酵制品在60℃下出料并进行无菌灌装,出厂并进入市场。其在常温或冷藏下保质期为24个月。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桑葚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除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cicc20263替换实施例1中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菌株cgmccno.14812外,其余工艺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桑葚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除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cicc20263替换实施例2中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菌株cgmccno.14812外,其余工艺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验例1
测试上述实施例1-5中发酵前后花色苷和粗多糖的含量,其中花色苷含量采用液相测定(参考《ny/t3164-2017黑米花色苷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及《sn/t4675.11-2016出口葡萄酒中7种花色苷的测定》),粗多糖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参考《ny/t1676-2008食用菌中粗多糖含量的测定》),具体是以步骤4中的混合液(发酵前)和发酵液(发酵后)为测试对象。测试结果分别参见表1和表2。
表1花色苷含量数据
由表1的测试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发酵后花色苷等功效成分得以充分保留。
特别是,根据实施例1-3的测试结果可知,采用发明人自制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菌株cgmccno.14812,能够进一步提高花色苷的保留率,甚至部分测试结果中,发酵后花色苷的含量高于发酵前。推测除了测试允许的误差之外,还可能是因为花色苷存在于细胞内,简单的打浆破碎并不能将花色苷完全释放。而在发酵处理过程中,由于特定菌种的配合,能够更多的破坏组织结构以及细胞间的联系,使得未被释放的花色苷得以释放,最终导致发酵后花色苷的含量略高于发酵前。
从而也进一步证明了,采用发明人自制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菌株cgmccno.14812并配合短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结合特定的发酵工艺,能够使桑葚中的功效成分在发酵过程中得以充分释放。
表2粗多糖含量数据
由表2的测试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发酵后所得桑葚发酵制品中的粗糖类含量明显增高,发酵后粗糖类含量是发酵前的270倍以上,推测可能是由于发酵过程中所使用的嗜热链球菌和植物乳杆菌产胞外多糖和葡聚糖一类的物质所致。
特别是,由表2中实施例1-3的测试结果可知,采用发明人自制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菌株cgmccno.14812并配合嗜热链球菌等,发酵后粗多糖含量是发酵前的420倍以上,增幅相对于实施例4-5更加明显,可以预期,实施例1-3中所获得的桑葚发酵制品的保健功能也相对要更好一些。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发酵工艺,能够使桑葚中的功效成分充分释放,且能够定向利用桑葚中的碳源和氮源,从而减少了对桑葚中功效成分的消耗,最终使桑葚中的功效成分得以充分保留到桑葚发酵制品中,并且还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粗多糖,使最终得到的桑葚发酵制品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