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9216发布日期:2019-05-17 20:54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汁制备领域,特别涉及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



背景技术:

非浓缩还原果汁不同于浓缩果汁,不是从浓缩果汁复原,而最大限度地保持新鲜果汁特征的果汁产品,由于其与浓缩复原果汁相比,非浓缩还原果汁完全保留了水果原有的新鲜风味,口感、风味和营养价值更接近于新鲜的水果,富含果肉,风味独特。近十年来,世界果汁市场上非浓缩果汁占有重要的地位,发展势头迅猛。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表明,中国人的膳食营养素中最为缺乏的就是钙,钙摄入量仅达到膳食营养参考标准的50%左右,孕妇、儿童、老人等缺钙现象更加显著。因此研究高钙类产品对调整我国饮食结构增加膳食中钙含量十分必要,尤其是现在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非浓缩还原果汁的需求越来越大,研究调节非浓缩还原果汁中钙的含量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该非浓缩还原橙汁在保证非浓缩还原橙汁风味及营养价值的基础上添加了钙,通过对非浓缩还原果汁中钙的强化达到保健的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包括:

250ml100%非浓缩还原橙汁,

200~330mg/250ml钙,

40~70i.u./250ml维生素d。

进一步的,所述钙来自碳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磷酸三钙、甘氨酸钙、天门冬氨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钙包含45%~65%的柠檬酸钙和35%~55%的磷酸三钙。

进一步的,所述维生素d选自维生素d2、维生素d3或其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非浓缩还原橙汁中还包含有甜味剂。优选的,所述甜味剂的添加量为非浓缩还原橙汁重量的0.005~0.05wt%。

进一步的,所述甜味剂为甜菊糖苷、新蛇菊苷a、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三氯蔗糖、天冬氨酸酰苯丙氨酰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甜味剂为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与三氯蔗糖的混合物。

一种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包括:

本发明一种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添加钙源及维生素d,在保持原有非浓缩还原橙汁风味及营养的前提下,增加了保健功效,在生产中不掺入其他任何添加剂,加入甜味剂主要是为了掩盖钙源带来的口味的变化,更加适合大众的口感,保证橙汁的天然纯正,更受人们的喜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依赖于从优质橙子中经非浓缩还原形成的100%纯橙汁,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非浓缩还原橙汁中还包含有果肉。

添加的钙源中来自碳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磷酸三钙、甘氨酸钙、天门冬氨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的钙源的量为每250ml橙汁中添加200~330mg,最优选的钙源添加量为每250ml橙汁中添加250~300mg。优选的,钙源中的45%~65%选自柠檬酸钙,35%~55%选自磷酸三钙。橙汁中还添加了维生素d,与钙结合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每250ml橙汁中添加40~70i.u.维生素d,优选的,维生素d选自维生素d2、维生素d3或其混合物50i.u.。

为了改善添加钙源后引起的口味变化,同时更适合大众口味,在橙汁中还添加了甜味剂,所选甜味剂为甜菊糖苷、新蛇菊苷a、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三氯蔗糖、天冬氨酸酰苯丙氨酰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由于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在灭菌过程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不易出现沉淀,优选的,橙汁中的甜味剂选自60wt%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与40wt%三氯蔗糖的混合物。

实施例一:

一种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包括:

实施例二

一种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包括:

250ml100%非浓缩还原橙汁,

1692.35mg/250ml乳酸钙,

65i.u./250ml维生素d3。

实施例三

一种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包括:

实施例四

一种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包括:

实施例五

一种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包括:

实施例六

一种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包括:

实施例七

一种含钙的非浓缩还原橙汁,包括:

按照各实施例加入钙源、维生素d及甜味剂后,对各实施例进行对比,常温下5天后对橙汁的颜色、ph值、口味等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

表1各实施例结果对比

表1表明,当钙源中钙的重量超过300mg时,会对橙汁的稳定性带来不利的影响,开始出现沉淀,而磷酸三钙的的加入对钙源的沉淀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而磷酸三钙对橙汁的口味具有影响,需要加入柠檬酸钙或乳酸钙对橙汁的口味进行改善,另外甜味剂的加入也对口味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使橙汁保持更好的口感。

需要说明的是,用柑橘类水果如柚子、柠檬、桔子等所生产的非浓缩还原果汁来代替本发明中的橙汁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