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及其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78164发布日期:2019-06-21 23:5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酱油生产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酱油是发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调味品,酱油的香气成分决定着酱油的品质。酱油易挥发性物质种类丰富,目前已经测定出来的酱油香气成分超过300种,其中4-羟基-2(5)-乙基-5(2)-甲基-3(2h)-呋喃酮(hemf)和4-乙基愈创木酚(4-eg)是研究得最多的酱香味关键性呈香物质,2-甲基-3呋喃硫醇是另一种影响酱油风味的关键性物质,它主要赋予酱油浓郁的肉香味。

2-甲基-3呋喃硫醇(2m3f)的呈味阀值很低,超过4ng/l即能被辨别出来。2m3f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产生,第一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过程产生,主要是酵母在发酵过程中利用糖类物质产生;第二是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即在灭菌阶段,高温高压条件下,酱油中的还原糖和含硫氨基酸反应产生。如何有效的对发酵过程进行调控,如何精确的对灭菌过程进行操控,这是调节酱油中2m3f含量的关键。

现有技术尚没有从发酵和灭菌环节研究提升酱油肉香味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制备出的酱油中2-甲基-3-呋喃硫醇含量显著高于现有酱油,肉香味更浓郁,品质优于传统发酵的酱油,本发明还公开该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的用途。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豆、小麦混合制曲;

(2)发酵:步骤(1)所得成曲中加入食盐水、半纤维素酶入罐发酵,得到发酵培养基;

(3)发酵培养基中接入酵母种子液,持续发酵5~6个月,发酵完毕后压榨获得酱油原油,即为生酱油;

(4)向生酱油中加入甲硫氨酸和/或半胱氨酸,密闭控温灭菌,即得到酱油成油。

本发明中,半纤维素酶加入可以使大豆和小麦中的半纤维素水解成木糖,而木糖是美拉德反应形成2m3f的重要原料,为2m3f的合成提供了前体物,木糖、发酵产生的葡萄糖与加入的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在密闭控温灭菌环境下能够反应生成2m3f,制得的酱油成油中2m3f含量远高于现有酱油,肉香味浓郁,品质口感更优。

另一方面,发酵过程中加入的鲁氏接合酵母s96和球拟酵母cicc1379能够使酱油发酵过程更多的产生2m3f,同时还能产生醇类、酯类、酚类等多种物质,强化酱油风味口感。

进一步的,步骤(1)中,黄豆、小麦混合制曲的具体工艺为:将黄豆、小麦热变性处理后混合,接种米曲霉,通风制曲,热变性的黄豆与小麦重量比为1~4。

进一步的,步骤(2)中,发酵的具体工艺为:将成曲与浓度为22~23wt.%的食盐水按重量比1/3~2/3混合,然后再加入半纤维素酶混合发酵,半纤维素酶(5ku)按照成曲质量的0.0001~0.001%加入。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酵母种子液为鲁氏结合酵母s96液和/或球拟酵母cicc1379液,鲁氏结合酵母s96液接入时间为成曲入罐第15~25d,球拟酵母cicc1379液接入时间为成曲入罐第12~20d。

本发明所述利用耐盐鲁氏接合酵母s96,已于2018年8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no.16313,保藏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本发明所述球拟酵母cicc1379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普通菌种保藏中心。

所述酵母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为:从斜面培养基刮取鲁氏结合酵母s96或球拟酵母cicc1379接种到种子培养基,经转接培养获得酵母种子液,酵母种子液按照0.1~1.6wt.%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

其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80g/l、食盐60~120g/l、生酱油10~20%,其余为水,其中,生酱油为未经过灭菌的油(nacl含量15g/100ml、氨基酸态氮含量0.8g/100ml、酒精含量1.5-2.0%),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所述鲁氏结合酵母s96接种量为0.6~1.8wt.%,所述球拟酵母cicc1379接种量为0.1~0.6wt.%。

进一步的,步骤(4)中,加入的甲硫氨酸或半胱氨酸浓度调节至8~80mg/l,或加入的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总浓度调节至8~80mg/l,经100~140℃密闭处理5~20min即可得酱油成油。

本发明中,通过精确控制灭菌温度和时间并且外加甲硫氨酸、半胱氨酸,使2m3f在美拉德反应过程中合成量更多,在保证2m3f合成的同时确保酱油良好风味不受影响。

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在酱油制造中的用途。

一种酱油,通过上述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制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半纤维素酶加入可以使大豆和小麦中的半纤维素水解成木糖,而木糖是美拉德反应形成2m3f的重要原料,为2m3f的合成提供了前体物,木糖、发酵产生的葡萄糖与加入的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在密闭控温灭菌环境下能够反应生成2m3f,制得的酱油成油中2m3f含量远高于现有酱油,肉香味浓郁,品质口感更优;

2、本发明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发酵过程中加入的鲁氏接合酵母s96和球拟酵母cicc1379能够使酱油发酵过程更多的产生2m3f,同时还能产生醇类、酯类、酚类等多种物质,强化酱油风味口感;

3、本发明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通过精确控制灭菌温度和时间并且外加甲硫氨酸、半胱氨酸,使2m3f在美拉德反应过程中合成量更多,在保证2m3f合成的同时确保酱油良好风味不受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酵母种子液的制备:从斜面培养基刮取鲁氏结合酵母s96和球拟酵母cicc1379分别接种到各自的种子培养基上,经转接培养获得酵母种子液,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80g/l、食盐60~120g/l、生酱油10~20%,其余为水,在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即可,其中鲁氏结合酵母s96接种量为0.6~1.8wt.%,球拟酵母cicc1379接种量为0.1~0.6wt.%;

2)制曲:将黄豆、小麦进行热变性处理后,按黄豆与小麦重量比为1~4进行混合,调整混合物水分至45%,接种米曲霉,33℃培养3d得到酱油成曲;

3)发酵:将成曲与浓度为22~23wt.%的食盐水按重量比1/3~2/3混合,同时按照成曲质量0.0001~0.001%的比例加入半纤维素酶(5ku),混匀后加入发酵罐发酵,发酵温度为33℃;

4)发酵进行15~25d后接种鲁氏接合酵母s96,发酵进行12~20d后接种球拟酵母cicc1379,然后继续发酵至150-180d后终止发酵,压榨过滤得到生酱油;

5)灭菌:向生酱油中加入甲硫氨酸和/或半胱氨酸,调节浓度使甲硫氨酸或半胱氨酸浓度达到8~80mg/l,或甲硫氨酸与半胱氨酸总浓度达到8~80mg/l,经100~140℃密闭处理5~20min即可得到酱油成油。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酵母种子液的制备:从斜面培养基刮取鲁氏结合酵母s96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上,经转接培养获得酵母种子液,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80g/l、食盐120g/l、生酱油10%,其余为水,在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即可,其中鲁氏结合酵母s96接种量为1.8wt.%;

2)制曲:将黄豆、小麦进行热变性处理后,按黄豆与小麦重量比为1:1进行混合,调整混合物水分至45%,接种米曲霉,33℃培养3d得到酱油成曲;

3)发酵:将成曲与浓度为22wt.%的食盐水按重量比1:3混合,同时按照成曲质量0.0001%的比例加入半纤维素酶(5ku),混匀后加入发酵罐发酵,发酵温度为33℃;

4)发酵进行25d后接种鲁氏接合酵母s96,然后继续发酵至150d后终止发酵,压榨过滤得到生酱油;

5)灭菌:向生酱油中加入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调节浓度使甲硫氨酸与半胱氨酸总浓度达到80mg/l,经140℃密闭处理20min即可得到酱油成油。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酵母种子液的制备:从斜面培养基刮取鲁氏结合酵母s96和球拟酵母cicc1379分别接种到各自的种子培养基上,经转接培养获得酵母种子液,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g/l、食盐60g/l、生酱油20%,其余为水,在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即可,其中鲁氏结合酵母s96接种量为0.6wt.%,球拟酵母cicc1379接种量为0.1wt.%;

2)制曲:将黄豆、小麦进行热变性处理后,按黄豆与小麦重量比为4:1进行混合,调整混合物水分至45%,接种米曲霉,33℃培养3d得到酱油成曲;

3)发酵:将成曲与浓度为22wt.%的食盐水按重量比2:3混合,同时按照成曲质量0.001%的比例加入半纤维素酶(5ku),混匀后加入发酵罐发酵,发酵温度为33℃;

4)发酵进行15d后接种鲁氏接合酵母s96,发酵进行20d后接种球拟酵母cicc1379,然后继续发酵至180d后终止发酵,压榨过滤得到生酱油;

5)灭菌:向生酱油中加入甲硫氨酸,调节浓度使甲硫氨酸浓度达到8mg/l,经120℃密闭处理20min即可得到酱油成油。

实施例4

本发明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酵母种子液的制备:从斜面培养基刮取鲁氏结合酵母s96和球拟酵母cicc1379分别接种到各自的种子培养基上,经转接培养获得酵母种子液,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0g/l、食盐90g/l、生酱油15%,其余为水,在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即可,其中鲁氏结合酵母s96接种量为1.2wt.%,球拟酵母cicc1379接种量为0.4wt.%;

2)制曲:将黄豆、小麦进行热变性处理后,按黄豆与小麦重量比为7:3进行混合,调整混合物水分至45%,接种米曲霉,33℃培养3d得到酱油成曲;

3)发酵:将成曲与浓度为23wt.%的食盐水按重量比1:1.8混合,同时按照成曲质量0.001%的比例加入半纤维素酶(5ku),混匀后加入发酵罐发酵,发酵温度为33℃;

4)发酵进行15d后接种鲁氏接合酵母s96,发酵进行20d后接种球拟酵母cicc1379,然后继续发酵至180d后终止发酵,压榨过滤得到生酱油;

5)灭菌:向生酱油中加入半胱氨酸,调节浓度使半胱氨酸浓度达到64mg/l,经120℃密闭处理20min即可得到酱油成油。

以下为对照实施例

实施例5

本发明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酵母种子液的制备:从斜面培养基刮取鲁氏结合酵母s96和球拟酵母cicc1379分别接种到各自的种子培养基上,经转接培养获得酵母种子液,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0g/l、食盐90g/l、生酱油15%,其余为水,在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即可,其中鲁氏结合酵母s96接种量为1.2wt.%,球拟酵母cicc1379接种量为0.4wt.%;

2)制曲:将黄豆、小麦进行热变性处理后,按黄豆与小麦重量比为7:3进行混合,调整混合物水分至45%,接种米曲霉,33℃培养3d得到酱油成曲;

3)发酵:将成曲与浓度为23wt.%的食盐水按重量比1:1.8混合,然后加入发酵罐发酵,发酵温度为33℃;

4)发酵进行15d后接种鲁氏接合酵母s96,发酵进行20d后接种球拟酵母cicc1379,然后继续发酵至180d后终止发酵,压榨过滤得到生酱油;

5)灭菌:向生酱油中加入半胱氨酸,调节浓度使半胱氨酸浓度达到64mg/l,经120℃密闭处理20min即可得到酱油成油。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发酵工艺未加入半纤维素酶。

实施例6

本发明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酵母种子液的制备:从斜面培养基刮取鲁氏结合酵母s96和球拟酵母cicc1379分别接种到各自的种子培养基上,经转接培养获得酵母种子液,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0g/l、食盐90g/l、生酱油15%,其余为水,在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即可,其中鲁氏结合酵母s96接种量为1.2wt.%,球拟酵母cicc1379接种量为0.4wt.%;

2)制曲:将黄豆、小麦进行热变性处理后,按黄豆与小麦重量比为7:3进行混合,调整混合物水分至45%,接种米曲霉,33℃培养3d得到酱油成曲;

3)发酵:将成曲与浓度为23wt.%的食盐水按重量比1:1.8混合,同时按照成曲质量0.001%的比例加入半纤维素酶(5ku),混匀后加入发酵罐发酵,发酵温度为33℃;

4)发酵进行15d后接种鲁氏接合酵母s96,发酵进行20d后接种球拟酵母cicc1379,然后继续发酵至180d后终止发酵,压榨过滤得到生酱油;

5)灭菌:生酱油经120℃密闭处理20min即可得到酱油成油。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灭菌过程未加入半胱氨酸。

实施例7

本发明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曲:将黄豆、小麦进行热变性处理后,按黄豆与小麦重量比为7:3进行混合,调整混合物水分至45%,接种米曲霉,33℃培养3d得到酱油成曲;

2)发酵:将成曲与浓度为23wt.%的食盐水按重量比1:1.8混合,同时按照成曲质量0.001%的比例加入半纤维素酶(5ku),混匀后加入发酵罐发酵,发酵温度为33℃;

3)发酵至180d后终止发酵,压榨过滤得到生酱油;

4)灭菌:向生酱油中加入半胱氨酸,调节浓度使半胱氨酸浓度达到64mg/l,经120℃密闭处理20min即可得到酱油成油。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未接种鲁氏接合酵母s96和接种球拟酵母cicc1379。

实施例8

本发明一种提高酱油2m3f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酵母种子液的制备:从斜面培养基刮取鲁氏结合酵母s96和球拟酵母cicc1379分别接种到各自的种子培养基上,经转接培养获得酵母种子液,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0g/l、食盐90g/l、生酱油15%,其余为水,在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即可,其中鲁氏结合酵母s96接种量为1.2wt.%,球拟酵母cicc1379接种量为0.4wt.%;

2)制曲:将黄豆、小麦进行热变性处理后,按黄豆与小麦重量比为7:3进行混合,调整混合物水分至45%,接种米曲霉,33℃培养3d得到酱油成曲;

3)发酵:将成曲与浓度为23wt.%的食盐水按重量比1:1.8混合,同时按照成曲质量0.001%的比例加入半纤维素酶(5ku),混匀后加入发酵罐发酵,发酵温度为33℃;

4)发酵进行15d后接种鲁氏接合酵母s96,发酵进行20d后接种球拟酵母cicc1379,然后继续发酵至180d后终止发酵,压榨过滤得到生酱油;

5)灭菌:向生酱油中加入半胱氨酸,调节浓度使半胱氨酸浓度达到64mg/l,分别在80℃、100℃、120℃、140℃下密闭处理5min、15min、20min得到酱油成油。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灭菌温度和时间与实施例4不同。

对实施例8制备的12份酱油成油的2m3f浓度、氨氮浓度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1:

表1.不同灭菌方式对成油中2m3f合成的影响

对实施例2~7制备的酱油成油的2m3f浓度、氨氮浓度进行检测,结果如表2:

表2.不同实施例制备的成油的2m3f浓度、氨氮浓度

由表1、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2-4制备的酱油成油中的2m3f浓度远高于市售酱油,为市售酱油2m3f浓度的3倍左右,且对氨氮含量并不影响,得到的酱油肉香味浓郁,风味十足,品质显著高于现有酱油。

实施例7制备的酱油成油中的2m3f浓度远高于市售酱油,为市售酱油2m3f浓度的2倍以上,且对氨氮含量并不影响,得到的酱油品质明显高于现有酱油。

实施例5、6及实施例8中80℃、100℃灭菌制备的酱油成油中的2m3f浓度略高于市售酱油,且远低于实施例2-4制备的酱油,酱油肉香味不明显,风味和品质远不及实施例2-4制备的酱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