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猪断奶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21627发布日期:2019-05-22 02:1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家畜养殖饲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乳猪断奶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仔猪早期断奶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关注的先进技术,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由母猪向仔猪的疾病传播,并能提高生长期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我国传统的仔猪断奶时间在8周龄左右,而饲养水平较高的地区和猪场都采取早期断奶的饲养制度,一般在3-5周龄时断奶,目前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推广应用14日龄超早期断奶技术。然而,仔猪断奶后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1)脱水;2)肠道结构改变,可使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为微生物提供更多养分;3)病原微生物破坏肠道细胞水平衡,释放毒素;4)球虫隐患,会降低生产性能。从而,对仔猪进行早期断奶也会给仔猪的生长发育带来一系列应激反应,如生理机能紊乱,表现为食欲差、消化不良、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下降,出现腹泻和水肿等病理现象。其中腹泻是最普遍的现象,轻度腹泻会导致仔猪营养不良及生长受阻,严重腹泻则导致仔猪脱水,成为僵猪甚至死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病原性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之一。早期断奶仔猪由于胃酸分泌不足,采食固体饲料后,胃肠ph上升,为病原性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合适的ph值。同时,断奶应激还会使循环抗体水平降低,抑制细胞免疫力和免疫水平,引起仔猪抗病力弱。由此,断奶仔猪肠胃能够为大肠杆菌等病原菌提供适宜的增殖条件。大肠杆菌可以分泌肠毒素,肠毒素可以与肠粘膜上受体结合,从而导致小肠粘膜不可逆的高液体分泌,形成腹泻。肠毒素还可进一步作用使肠上皮组织受损,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此外,仔猪胃肠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机能微弱,与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有密切关系的小肠绒毛长度、小肠上皮凹陷深度、绒毛面积和淋巴细胞等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小肠绒毛很容易被病菌和正常的断奶措施所破坏而缩小小肠对养分的吸收面积。目前,豆粕在动物饲料重应用较多。但由于豆粕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并且通过常规方法难以去除其中的抗原蛋白。长期以来,其饲喂效果没有达到最佳,影响断奶仔猪生产水平的提高。综上,如何在实行仔猪早期断奶以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仔猪有较高的生长速度,防止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病的发生,便成为当代养猪生产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乳猪断奶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乳猪断奶猪饲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玉米60-70份,麸皮5-10份,豆粕15-25份、甜菜碱0.1-0.25份和益生菌复合制剂0.2-0.4份;益生菌复合制剂包括2×108-5×108cfu/g的粪肠球菌、1×106-4×106cfu/g的戊糖片球菌、2×106-6×106cfu/g的乳酸菌、0.5×106-2×106cfu/g的酵母菌、1×106-3×106cfu/g的芽孢杆菌和3×108-6.5×108cfu/g的丁酸梭菌。优选地,益生菌复合制剂包括3×108cfu/g的粪肠球菌、3×106cfu/g的戊糖片球菌、4×106cfu/g的乳酸菌、1×106cfu/g的酵母菌、2×106cfu/g的芽孢杆菌和5×108cfu/g的丁酸梭菌。优选地,芽孢杆菌选自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豆粕为膨化豆粕。优选地,原料还包括马齿苋2-7份。优选地,原料还包括五味子0.08-0.20份。优选地,原料还包括大蒜素0.2-0.5份。优选地,麸皮为发酵麸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如上所述乳猪断奶猪饲料的制备方法:将原料与水按照料水比为1:1-3混合后,在121-126℃、0.10-0.15mpa下处理2-5分钟。优选地,将原料与水按照料水比为1:2混合后,在121-126℃、0.10-0.15mpa下处理3分钟。本发明提供的乳猪断奶猪饲料具有以下优点:1.组成益生菌复合制剂的多种特定益生菌随着猪只采食猪饲料进入猪只体内并在猪只肠道内定植,乳酸菌分泌乳酸,调节肠道ph值,各益生菌在肠道内增殖耗氧创造无氧环境,促进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多种益生菌相互协同,促进能够分解抗营养因子的消化酶的产生,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的增殖,大幅度地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优化肠道菌群设置,缓解乳猪断奶的应激反应,提高乳猪免疫力。2.饲料中以膨化豆粕作为蛋白源,能够提高断奶仔猪对饲料的营养转化率、缓解乳猪断奶的应激反应、降低乳猪的腹泻率,充分发挥乳猪的生长潜能。3.饲料中的甜菜碱和五味子进入猪只体内后主要作用于猪只肠道,甜菜碱通改变肠道结构,五味子促进肠粘膜分泌淋巴细胞,两者相结合能够有效抑制致病菌在肠道内增殖。4.马齿苋和大蒜素都具有广谱强烈的抑菌、杀菌作用,本发明将其作为饲料的组分,可以在不添加抗生素的前提下,有效促进猪只生长、提高猪只非特异性免疫力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使用实施例1和各对照实施例制备的乳猪断奶猪饲料饲喂断奶仔猪的方法如下:试验前对保育栏进行彻底的清洗并消毒。选取初始体重接近、体况良好的头的28天断奶仔猪,随机分11组,每组10个重复,断奶当天转入保育栏,预试期为3天,正试期为28天,控制保育栏温度介于25-26℃;仔猪饲养在保育床上,自由采食和饮水;其他饲养管理按照猪场常规程序进行,试验期间不对仔猪使用药物。每天详细记录试验仔猪的采食量,随时注意观察猪的排粪、排尿、采食规律及健康状况。并按照下述方式评价仔猪的生产性能和腹泻率:试验第1天和第29天清晨,以重复为单位,对空腹状态的试验仔猪进行称重,用于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增重=(末重-初始重)/(天数(28)×头数(10));正试期间,以重复为单位,记录每日饲料供给量及剩余量,试验结束时用于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采食量=(天数(28)×头数(10));以重复为单位计算料重比,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试验期间每日观察仔猪排粪情况,记录腹泻个体及腹泻天数,最后以重复为单位计算腹泻频率,腹泻率=(腹泻头数/试验仔猪头数(10))×100%;死淘率,死淘率=(死亡及淘汰头数/试验仔猪头数(10))×100%。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益生菌制剂由以下益生菌组成:3×108cfu/g的粪肠球菌、3×106cfu/g的戊糖片球菌、4×106cfu/g的乳酸菌、1×106cfu/g的酵母菌、5×108cfu/g的丁酸梭菌、2×106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2×106cfu/g的地衣芽孢杆菌和2×106cfu/g的凝结芽孢杆菌。按照表1所列出的原料组分对应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表1本实施例的乳猪断奶猪饲料原料及其重量份数将称量好的上述原料与水按照料水比为1:2混合后,在121-126℃、0.10-0.15mpa下处理3分钟,制得本实施例的乳猪段断奶猪饲料。对照实施例11.试验组设置将实施例1提供的乳猪断奶猪饲料配方中的膨化豆粕以普通豆粕替代,配方其余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和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作为本实施例的试验1组。将实施例1提供的乳猪断奶猪饲料配方中的膨化豆粕以全脂大豆替代,配方其余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和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标记为本实施例的试验2组。将实施例1提供的乳猪断奶猪饲料配方中的膨化豆粕以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配方其余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和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标记为本实施例的试验3组。设置本实施例以作为实施例1的对照实施例,将实施例1提供的配方标记为本实施例的对照组。2.数据统计表2饲料中的蛋白种类对试验猪的生理指标的影响比对表2中的各项数据,与普通豆粕、全脂大豆、大豆浓缩蛋白相比,膨化豆粕在提高早期断奶仔猪断奶后第一周的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和降低仔猪腹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照实施例21.试验组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乳猪断奶猪饲料配方:配方①,配方①中不含甜菜碱,配方其余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和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标记为本实施例的试验1组;配方②,配方②中不含马齿苋,配方其余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和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标记为本实施例的试验2组;配方③,配方③中不含五味子,配方其余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和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标记为本实施例的试验3组;配方④,配方④中不含大蒜素,配方其余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和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标记为本实施例的试验4组。设置本实施例以作为实施例1的对照实施例,将实施例1提供的配方标记为本实施例的对照组。2.数据采集(1)淋巴细胞转化率实验所需试剂:wright-giemsa染液、rpmi1640细胞培养液、肝素(400单位/ml)、2.5%碘酒、75%酒精。实验所需器材:载玻片、无菌棉签、无菌注射器5ml及7号针头、试管毛细滴管、培养瓶、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水平离心机、无菌过滤器、吸管、超净台。具体操作:①在正试期结束后,采集各组存活的仔猪的前腔颈动脉血,取样备用;②灭菌器材:将注射器及针头、吸管、培养瓶等高压灭菌,0.103mpa,20分钟;③分装培养液于各培养瓶中,每瓶2ml;④取0.2ml血样,无菌操作注入培养瓶内,立即摇匀,在37℃、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期间每天旋转摇匀1次,是细胞充分混匀;⑤培养后,摇匀细胞,倒入离心管内,1000r/min离心10分钟;⑥倒净上清液,待残留与管壁的少量液体回流至离心管管底后,用毛细滴管吹打将管内细胞打散,置1滴与玻片上,用毛细滴管前端刮片,均匀分布于全片,染色,按头、体、尾三段各1-2纵列进行计数,每片计数100-200个淋巴细胞,记录转化和未转化的淋巴细胞数求出转化率。(2)大肠杆菌计数正试期结束后,分别从每个栏随机抽取3头仔猪进行无菌直肠采粪于5ml的离心管中,冰冻保存,迅速带回实验室。在超净工作台内取1g粪样于无菌试管中,加入pbs缓冲液9ml,磁力振荡器振荡5分钟,此液为10-1稀释液,吸取1ml此溶液装于盛有9ml无菌pbs缓冲液试管中进行10-2稀释,振荡5分钟,并依次进行10-3-10-6倍稀释。采用平板计数法计数测定经过稀释的粪样中的大肠杆菌。(3)肠道样品的收集正试期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两头存活仔猪预备屠宰解剖,屠宰前禁饲24小时,禁饲期间自由饮水。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向待屠宰仔猪肌肉注射4%戊巴比妥钠溶液进行麻醉,待麻醉完全后,切开腹腔,屠宰取样。在每头仔猪小肠处取0.5cm×0.5cm的肠道样品两块,样块用生理盐水洗净,并用滤纸吸干;然后在4℃的冰箱中,以含有10%甲醛和2.5%戊二醛的固定液浸泡样块。利用显微镜观察样块形貌。3.测试结果当t淋巴细胞受到pha(植物血凝素)等因素刺激,能够被激活,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当机体被病原侵袭时,淋巴母细胞能够转化为致敏t淋巴细胞,参与到机体的细胞免疫中,因此,淋巴细胞转化率越高说明仔猪的免疫功能越强。表3结果显示,以实施例1制备的猪饲料饲喂的试验猪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最高,相对而言,以本实施例设置的试验组饲料饲喂的猪只的淋巴细胞转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大肠杆菌计数结果如表3所示,对应对照组仔猪的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量含量最低,说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猪饲料能够有效地抑制断奶仔猪体内的致病菌(大肠杆菌)繁殖,增强仔猪免疫力,其中,饲料中的甜菜碱、马齿苋、五味子和大蒜素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仔猪体内的致病菌。表3饲料组分对试验猪免疫力的影响组别淋巴细胞转化率/%大肠杆菌计数/lgcfu/g对照组47.0896.67试验1组33.4867.85试验2组42.3276.99试验3组38.577.8.02试验4组35.8867.36对比表4中的各项数据,各组猪只的平均日采食量差别不明显,证明甜菜碱、马齿苋、五味子和大蒜素的加入并为影响猪只的食欲。综合各组对应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大肠杆菌计数来看,以实施例1制备的猪饲料饲喂猪只,对应的料重比最低,猪饲料被猪只有效地转化吸收,也没有出现腹泻或死亡的仔猪,说明对照组的仔猪都处于比较良好的健康状态。表4饲料组分对试验猪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显微镜观察仔猪小肠样品,将对应对照组的小肠样块分别与对应各试验组的小肠样块进行对比:分别与试验2组、试验4组相比,小肠相貌没有显著差别;与试验1组相比,对照组的小肠肠粘膜损伤程度较低,小肠的拉伸强度及其绒毛的高度相对较大;与试验3组相比,对照组的小肠肠粘膜分泌物明显较多。由此,可以说明,猪饲料配方中的甜菜碱和五味子都起到了改变仔猪肠道结构和分泌能力的作用。对照实施例31.试验组设置本实施例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乳猪断奶猪饲料配方,通过以下有别于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得到相应的饲料,以作为实施例1的对照实施例:试验1组:将称量好的原料与水按照料水比为1:3混合后,在121-126℃、0.10-0.15mpa下处理3分钟,制得本实施例的乳猪段断奶猪饲料;试验2组:将称量好的原料与水按照料水比为1:2混合后,在121-126℃、0.10-0.15mpa下处理1分钟,制得本实施例的乳猪段断奶猪饲料;试验3组:将称量好的原料与水按照料水比为1:2混合后,在121-126℃、0.10-0.15mpa下处理5分钟,制得本实施例的乳猪段断奶猪饲料;2.数据采集利用kakade酶化学分析法测得饲料中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利用指示剂法计算饲粮中的蛋白质溶解度、蛋白质分散指数和淀粉糊化度,结果如表5所示。表5饲料加工方式对饲量理化参数的影响“-”表示未检测出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胰蛋白酶是大豆蛋白中一种典型的抗营养因子。根据表5,加工处理使得饲料中的胰蛋白酶抑制活性明显降低,然而不同的料水比和加工时间对饲粮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的影响也不相同,根据1:2的料水比配制的乳猪断奶猪饲料在121-126℃、0.10-0.15mpa下处理3分钟后未检出胰蛋白酶抑制活性,而根据1:3的料水比配制的乳猪断奶猪饲料在121-126℃、0.10-0.15mpa下处理3分钟仍可检出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在本实施例的各试验组中,按不同料水比经高温高压处理3分钟的饲料蛋白质溶解度最高,且加工1分钟和3分钟时增大料水比有增加饲料蛋白质溶解度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高温高压处理5分钟时增大料水比均有增加饲料蛋白质溶解度的趋势显著性增加。饲粮加工对饲料淀粉糊化程度影响的结果表明降低饲料的料水比均可显著地提高饲料淀粉糊化度,在1:2的料水比水平下处理饲料,加热时间从1分钟增加至3分钟时饲料淀粉糊化度均显著增加饲料淀粉糊化度,但当时间增至5分钟时,饲料的淀粉糊化度反而有所下降。而现有研究表明,提高饲粮淀粉糊化度可以提早早期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然而,在试验中发现以1:3的料水比配制的饲料容易出现料水分离的情况,不利于储存。表6饲料加工方式对试验猪的生理指标的影响使用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制备得到的乳猪断奶饲料饲喂试验猪,对比各试验组对应的料重比,对照组对应的料重比最低,此外,各试验组腹泻控制情况较好,几乎没有腹泻情况出现,四组试验组仅有一头试验猪出现轻度腹泻,其余试验猪均无出现腹泻症状。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发明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