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泌乳母猪采食量的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9378发布日期:2019-06-28 22:2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畜牧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泌乳母猪采食量的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高产母猪集约化生产方式中由于使用限位栏,母猪运动受限,活动量少;同时大肠受孕体组织压迫,很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便秘发生。母猪在泌乳期,因产奶的生理需求动用体脂和体蛋白,生理状态会出现能量负平衡。母猪动用体脂和肌肉组织,造成母猪失重,延长断奶后发情间隔,增加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尤其在高温季节,母猪对热应激非常敏感,采食量下降更加明显,母猪的生产性能下降幅度更加严重。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泌乳母猪采食量下降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泌乳母猪采食量的生物发酵饲料。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增加泌乳母猪采食量的生物发酵饲料,包括发酵原料和发酵菌种,所述发酵原料和发酵菌种的质量比为200-300:1;所述发酵菌种由解淀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按照2~5:1~4:3~6的重量比进行配伍得到,优选地,解淀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的重量比为1:1:1。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粉5%-15%、麸皮20%-30%、豆粕40%-50%、细石粉1%-3%。更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发酵饲料还包括水,具体为将发酵原料和发酵菌种混合形成混合物后,再加入水进行拌匀发酵,其中所述生物发酵饲料中水的质量占比为40-43%,水分太少,不利于菌种的扩增繁殖,水分太多,会对生产及后续流程造成不便。优选地,发酵的温度为25-35℃,时间为36-48h,密闭发酵。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生物发酵饲料在泌乳母猪日粮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生物发酵饲料的添加量是泌乳母猪日粮质量的3-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将发酵原料和发酵菌种在一起发酵的过程,相对于现有技术(公开号cn102349598a)中菌种分别发酵成发酵料后再与原料混合的过程,更有利于乳酸的产生,一方面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另一方面,乳酸可以将无机钙源转化为有机钙源,提高母猪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减少母猪因肢蹄问题的淘汰比例;还有通过发酵产生的乳酸使价格低廉的无机钙转化为有机钙,从经济方面来说,可以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2)本发明的生物发酵饲料不需要烘干处理,减少生产成本,同时保存发酵益生菌和有益代谢物,不容易感染杂菌;本发明的生物发酵饲料可以作为原料添加到其它饲料原料中,混合制粒生产配合饲料,有利于运输保存。(3)有利于改善母猪的肠道健康,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程度,减少乳汁中炎症因子的浓度,从而提高仔猪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母猪体况。(4)本发明中发酵原料和发酵菌种的质量比为200-300:1,与现有技术(公开号cn102349598a中配合料和复配的发酵料的重量比为92~96:4~8)相比,本发明饲料在发酵菌种质量占比较少的情况下,其在增加泌乳母猪采食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5)发酵流程简单易行,适合不同规模的猪场、饲料加工企业及养殖一条龙企业。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将发酵原料(玉米粉5%、麸皮20%、豆粕40%、细石粉1%)和发酵菌种(发酵菌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按照1:1:1的重量比进行配伍得到)按重量比200:1进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在25℃下发酵48h,发酵完成后得到生物发酵饲料,其中生物发酵饲料中水的质量占比为40-43%。将上述生物发酵饲料按照5%的重量比例添加到基础泌乳母猪料中,搅拌均匀,饲喂试验组母猪,同样量的基础泌乳母猪饲料饲喂的母猪作为对照组,其中基础泌乳母猪料的成分主要包括:玉米50-55%,豆粕13-15%,豆油1.5-2%,白糖2-3%,鱼粉1-2%,预混料3-4%,其中预混料包括矿物质0.8-1%、维生素0.02-0.04%、食盐0.3-0.4%、赖氨酸0.2-0.4%、苏氨酸0.05-0.1%、色氨酸0.02-0.04%和缬氨酸0.02-0.05%。从母猪分娩至仔猪24日龄断奶,此期间的母猪生产性能如表1所示:表1项目对照组试验组试验头数5254母猪平均采食量kg/d5.235.76便秘发生比例%8.314.63仔猪断奶窝重kg76.180.5从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比例的生物发酵饲料的母猪其平均采食量提高0.53kg/d,便秘发生比例降低44.2%,仔猪断奶窝重增加4.4kg。实施例2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将发酵原料(玉米粉10%、麸皮25%、豆粕45%、细石粉2%)和发酵菌种(发酵菌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按照1:1:1的重量比进行配伍得到)按重量比250:1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后,再加入水,在30℃下发酵40h,发酵完成后得到生物发酵饲料,其中生物发酵饲料中水的质量占比为40-43%。按照实施例1的操作方式,将上述生物发酵饲料以6%的添加比例添加到基础泌乳母猪料中,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母猪仅饲喂同样量的基础泌乳母猪料,其中基础泌乳母猪料的配方同实施例1,从母猪分娩至仔猪24日龄断奶,此期间的母猪生产性能如表2所示:表2项目对照组试验组试验头数5557母猪平均采食量kg/d5.465.82便秘发生比例%8.714.23仔猪断奶窝重kg77.381.9断奶仔猪头数10.812从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按6%比例添加生物发酵饲料的泌乳母猪平均采食量提高0.36公斤/天,便秘发生比例降低51.4%,断奶窝重增加4.6公斤,断奶仔猪数增加1.2头。实施例3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将发酵原料(玉米粉15%、麸皮30%、豆粕50%、细石粉3%)和发酵菌种(发酵菌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按照1:1:1的重量比进行配伍得到)按重量比300:1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后,再加入水,在35℃下发酵36h,发酵完成后得到生物发酵饲料,其中生物发酵饲料中水的质量占比为40-43%。按照实施例1的操作方式,将上述生物发酵饲料以4%的添加比例添加到基础泌乳母猪料中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母猪仅饲喂同样量的基础泌乳母猪料,其中基础泌乳母猪料的配方同实施例1,从母猪分娩至仔猪24日龄断奶,此期间的母猪生产性能如表3所示:表3项目对照组试验组试验头数4951母猪平均采食量kg/d5.395.72便秘发生比例%9.175.42断奶时背膘厚度mm15.716.5断奶后发情间隔d7.35.9从表3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按4%比例添加生物发酵饲料的泌乳母猪平均采食量提高0.33公斤/天,母猪便秘发生比例减少40.8%,断奶发情间隔减少1.4天。将实施例1中的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步骤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替换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料、酿酒酵母菌发酵料和嗜酸乳杆菌发酵料”,进行搅拌混合后不进行再次发酵,得到生物发酵饲料,其中生物发酵饲料中水的质量占比为40-43%。按照实施例1的操作方式,将本例生物发酵饲料以5%的添加比例添加到基础泌乳母猪料中,作为对比例1试验组,从母猪分娩至仔猪24日龄断奶,此期间的母猪生产性能如表4所示:表4项目实施例1试验组对比例1试验组试验头数5554母猪平均采食量kg/d5.815.57便秘发生比例%4.636.35仔猪断奶窝重kg80.578.0断奶仔猪头数11.811.2从表4可以看出,发酵原料和发酵菌种在一起混合发酵的过程(实施例1)与发酵菌种单独发酵成发酵料再混合的生产流程(对比例1)相比,其平均采食量、仔猪断奶窝重和断奶仔猪头数均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便秘发生比例减少了27%,这是因为发酵原料和发酵菌种混合发酵会产生协同作用,发酵深度加深,产生丰富的有机代谢物,促进母猪肠道健康,降低了便秘的发生率。同时混合发酵中无机钙转化成了有机钙,有利于钙的吸收。将实施例3中的发酵菌种替换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嗜酸乳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按照1:1:1:1:1的重量比进行配伍得到,其他均同实施例3,得到生物发酵饲料。按照实施例3的操作方式,将上述得到的生物发酵饲料以4%的添加比例添加到基础泌乳母猪料中,作为对比例2试验组,从母猪分娩至仔猪24日龄断奶,此期间的母猪生产性能如表5所示:表5项目实施例3试验组对比例2试验组试验头数5350母猪平均采食量kg/d5.855.60便秘发生比例%5.576.76断奶时背膘厚度mm15.514.2断奶后发情间隔d6.06.9从表5可以看出,实施例3试验组较对比例2试验组的断奶发情间隔减少0.9天,说明实施例3的配方在提高断奶发情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能原因是长柄木霉和黑曲霉与其它菌种配伍发酵,可能发酵产物之间产生拮抗反应,对发酵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