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酒护肝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98105发布日期:2019-08-09 23:3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健康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饮酒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目前我国的酿酒产量从1993年的总产量1846吨已增长到超过7000万吨。饮酒量增加,饮酒的人群也不断增加,导致ald的发病率也增长迅速。酒精性肝病(alcoholicliver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用酒类所导致的肝脏损害性病变,在组织病理学上,ald有三种表现的形式: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初期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没有太多病理症状,而随着脂肪肝的加重会出现各种疾病,如肝脏疼痛、恶心呕吐、肝硬化等等,ald的致病因素是单一且明确的,即长时间大量饮酒。人体摄取的酒精90%以上都是由肝脏代谢,肝脏是负责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酒精代谢的主要路径包括肝细胞内的乙醇脱氢酶、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过氧化氢酶系统,当人体少量饮酒时,主要的代谢途径是乙醇脱氢酶,当饮酒量较大时,则要通过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来完成。酒精代谢最重要的产物是乙醛,乙醛是引起ald最主要的毒性物质,影响包括影响蛋白转运、造成肝细胞损伤、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酶的活性等。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养肝解酒产品,如陈浩凡等研究葛根、丹参、枳椇子、白术、白芍、玉米低聚肽组成的解酒养肝产品的效果,具有清肝活血、益气通络、解酒护肝等效果。从中医药的角度,酒属于湿热有毒之邪,多饮发病,根据肝病脾治,治病求本的理论,养肝解酒方以葛根、枳椇子醒脾解酒、祛湿化浊为主药,以丹参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泽泻清热解毒等为臣药,以玉米低聚肽调节免疫。该产品对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技术实现要素: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玉米低聚肽是以玉米淀粉副产物玉米黄粉为原料,经过酶解工艺和多肽分离纯化技术获得的小分子量多肽,玉米低聚肽营养丰富,包括了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且小肽易于吸收,具有良好的解酒功能。蛋白质需要消化胃氨基酸后才能够被机体吸收,目前在生物医学界公认肽比相应的氨基酸吸收性能还要好,因为氨基酸的渗透压往往要高于肽,小分子的肽在胃肠道中消化和吸收比蛋白质、氨基酸要好且速度快。f值是蛋白质或者多肽分子中的支链氨基酸的物质的量和芳香族氨基酸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称为fisherratio,简称f值。高f值玉米肽中的支链氨基酸数量高于芳香族氨基酸数量,高f值的玉米低聚肽对于解酒醒酒作为更为明显,高f值的低聚体能够提高亮氨酸等浓度,产生稳定的nad离子,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yamaguchi研究发现玉米肽的摄入组,能够显著的抑制血醇含量的增加。然而f值越高,加工工艺要求越多,其成本也就越高。玉米低聚肽不可避免的会形成不良的风味,主要是苦味,而苦味会使得产品产生不良的风味缺陷,导致其应用化过程中并不顺利。苦味主要是由疏水氨基酸引起,高f值的低聚肽含有大量的疏水氨基酸,一般而言相对分子量小于6000da的肽就会有苦味呈现出来,所以对于玉米低聚肽,苦味必不可免。因此,在选择玉米低聚肽加工获得解酒护肝产品时,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克服,第一为其苦味,如果克服不了其苦味的问题,会使得风味较差,产品的应用极大受阻;第二为高f值低聚肽的选择,如果能够获得合适的f值低聚肽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则对于产业化而言至关重要。基于以上的考虑,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解酒护肝组合物,包含玉米低聚肽,所述玉米低聚肽f值为20-25。目前已有的研究高f值的低聚肽的加工方法能够达到30以上甚至更高,该工艺相对而言复杂程度以及成本更高。如上文所述,玉米低聚肽能够促进产生稳定的nad离子,大量的饮酒会消耗大量的nad+,玉米低聚肽的氨基酸分布和组成可以为乙醇代谢提供稳定的反应底物,促进乙醇的代谢。然而,仅靠玉米低聚肽单一成分效果并不是十分的明显,尤其是乙醇在体内代谢还涉及到更多更复杂的途径,因此本发明通过选择组合的方式,以上述的克服苦味和提高低聚肽的解酒护肝效果为研究的问题入手,本发明还包括以下的内容。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姜黄、黄精、柚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还包括葛根粉、酵母抽提物、枳椇子、针叶樱桃粉、陈皮、甘草、大枣中的一种或多种。基于克服苦味的目的,本发明进一步的选择柚子粉、针叶樱桃粉、陈皮的组合与玉米低聚肽配伍使用。事实上在克服苦味的同时,仍然需要考虑解酒护肝的效果,否则会严重地影响产品的效果。因此进一步地选择姜黄、柚子粉、黄精、葛根粉、酵母抽提物、枳椇子、甘草和大枣的组合,尤其重要地,上述的组合与玉米低聚肽组合带来明显的促进的效果。一种解酒护肝组合物,包括:玉米低聚肽15-70份、姜黄0.1-1份、黄精1-5份、柚子粉0.5-4份、葛根粉5-15份、枳椇子15-30份、酵母抽提物2-8份、针叶樱桃粉0.5-2份、陈皮0.2-2份、甘草0.5-3份、大枣0.3-2份。进一步地,还包括l-阿拉伯糖、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组合。本发明还涉及到前面所述的组合物在解酒护肝方面的用途,该组合物可以用于食品补充剂中,剂型是粉剂、颗粒剂、片剂、液体制剂、胶囊剂中的任意一种。一种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成:玉米低聚肽15-70份、姜黄0.1-1份、黄精1-5份、柚子粉0.5-4份、葛根粉5-15份、枳椇子15-30份、酵母抽提物2-8份、针叶樱桃粉0.5-2份、陈皮0.2-2份、甘草0.5-3份、大枣0.3-2份、l-阿拉伯糖0.1-0.5份,其中所述的玉米低聚肽的f值为20-25。进一步地,所述的玉米低聚肽f值为21.5-24。本发明的组合物显著地促进了解酒护肝的效果,甚至是所述的f值下的玉米低聚肽的选择的效果要优于更高f值下的玉米低聚肽。优选地,所述的原料形态为粉状,以利于混合压片等处理。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各原料,其中姜黄、黄精、枳椇子为水提浓缩、喷雾干燥后得到的粉状提取物;(2)将各原料加入三维混合机内混合,混合时间控制在20-40min;(3)压片。进一步地,所述的姜黄、黄精、枳椇子的提取方法为:(1)物料粉碎,粉碎目数控制在20-50目;(2)循环提取,将原料粉碎,加入原料重量6-12倍量的提取溶剂,沸腾提取,沸腾时间控制在30-60min,循环提取三次,第2-3次加入的提取溶剂量为原料重量的4-8倍;(3)将提取液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80℃以内,浓缩至比重在1.15-1.18;(4)喷雾干燥,塔内温度控制在85-95℃,进风温度110-160℃,出风温度70-85℃,塔内压力-200至-300pa,喷雾干燥时间为2-3小时;(5)对喷雾干燥后的物料进行粉碎,过100目筛得到提取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解酒护肝效果好,尤其是组合物的配伍效果能够显著促进玉米低聚肽的解酒护肝的功效,减少产品的苦味,避免了苦味对产品应用带来的不利影响。组合配伍合理,能够显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强肝功能,实现快速解酒和预防肝损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具体地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于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具有解酒护肝的组合物,由以下的原料制成:玉米低聚肽55份、姜黄0.2份、黄精2份、柚子粉1份、葛根粉5份、枳椇子15份、酵母抽提物2份、针叶樱桃粉1.2份、陈皮0.5份、甘草0.5份、大枣0.5份、l-阿拉伯糖0.1份,其中所述的玉米低聚肽的f值为21.5。实施例2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组合物,包括以下的原料:玉米低聚肽60份、姜黄0.4份、黄精3份、柚子粉1.8份、葛根粉6份、枳椇子20份、酵母抽提物2.5份、针叶樱桃粉2份、陈皮0.6份、甘草0.6份、大枣0.6份、l-阿拉伯糖0.15份,其中所述的玉米低聚肽的f值为22。其中姜黄、黄精、枳椇子为其提取物(三种原料分别提取),制备方法为:(1)物料粉碎,粉碎目数控制在25目;(2)循环提取,将原料粉碎,加入原料重量8倍量的提取溶剂,沸腾提取,沸腾时间控制在30-60min,循环提取三次,第2-3次加入的提取溶剂量为原料重量的6倍;(3)将提取液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80℃以内,浓缩至比重在1.15-1.18;(4)喷雾干燥,塔内温度控制在85-95℃,进风温度110-160℃,出风温度70-85℃,塔内压力-200至-300pa,喷雾干燥时间为2-3小时;(5)对喷雾干燥后的物料进行粉碎,过100目筛得到提取物。实施例3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1)按照实施例1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各原料,其中姜黄、黄精、枳椇子为水提浓缩、喷雾干燥后得到的粉状提取物;(2)将各原料加入三维混合机内混合,混合时间控制在30min;(3)压片。对比例1具有解酒护肝的组合物,由以下的原料制成:玉米低聚肽55份、姜黄0.2份、黄精2份、柚子粉1份、葛根粉5份、枳椇子15份、酵母抽提物2份、针叶樱桃粉1.2份、陈皮0.5份、甘草0.5份、大枣0.5份、l-阿拉伯糖0.1份,其中所述的玉米低聚肽的f值为28。对比例2具有解酒护肝的组合物,由以下的原料制成:姜黄0.2份、黄精2份、柚子粉1份、葛根粉5份、枳椇子15份、酵母抽提物2份、针叶樱桃粉1.2份、陈皮0.5份、甘草0.5份、大枣0.5份、l-阿拉伯糖0.1份。对比例3对比例3a,玉米低聚肽,f值为21.5。对比例3b,玉米低聚肽,f值为28。对比例4具有解酒护肝的组合物,由以下的原料制成:玉米低聚肽55份、柚子粉1份、葛根粉5份、枳椇子15份、针叶樱桃粉1.2份、陈皮0.5份、甘草0.5份、大枣0.5份、l-阿拉伯糖0.1份,其中所述的玉米低聚肽的f值为21.5。对比例5具有解酒护肝的组合物,由以下的原料制成:玉米低聚肽55份、姜黄0.2份、黄精2份、葛根粉5份、枳椇子15份、酵母抽提物2份、甘草0.5份、大枣0.5份、l-阿拉伯糖0.1份,其中所述的玉米低聚肽的f值为21.5。对比例6组合物,玉米低聚肽粉30份,姜黄素微囊10份,枳椇子提取物5份,铁皮石斛提取物5份,葛根提取物5份,砂仁提取物5份,针叶樱桃粉2份,富硒酵母2份。对比例7组合物,玉米低聚肽70份,枳椇子9份、蒲公英粉5份、山梨糖醇3份、葛根粉5份、大豆磷脂1份、微晶纤维素0.5份、人参粉1份、水飞蓟籽油0.5份、姜黄素0.05份、硬脂酸镁1份。对比例8具有解酒护肝的组合物,由以下的原料制成:玉米低聚肽55份、姜黄0.2份、黄精2份、柚子粉10份、葛根粉5份、枳椇子15份、酵母抽提物2份、针叶樱桃粉5份、陈皮5份、甘草0.5份、大枣0.5份、l-阿拉伯糖0.1份,其中所述的玉米低聚肽的f值为21.5。苦味试验称取盐酸奎宁0.1g溶于100ml体积分数95%的乙醇溶液中,取10ml用水稀释至100ml,配成质量浓度1.0×10-4g/ml的盐酸奎宁溶液,再分别稀释到9.0×10-5g/ml、8.0×10-5g/ml、7.0×10-5g/ml、6.0×10-5g/ml、5.0×10-5g/ml、4.0×10-5g/ml、3.0×10-5g/ml、2.0×10-5g/ml、1.0×10-5g/ml,其苦味值分别定为10~1。通过品尝方法将样品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奎宁比较,确定苦味值。评分标准:0:无苦味,2:略有苦味,4:苦味较弱,6:苦味一般,8:苦味较重,10:苦味极重。评分方法:选择15名有经验的品评员,进行苦味的评估,1.0×10-4g/ml的盐酸奎宁溶液苦味值为10,去离子水的苦味值为0,按照所述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得到的平均值即为苦味值。结果:实施例3得到的片剂测定结果为0.5,基本能够达到无苦味。对比例5按照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得到的片剂测定的结果为2.6,略有苦味。即本发明的组合物能够有效地掩蔽或消除苦味的产生,使得产品的风味更优。解酒实验试验方法按照现有的方法进行,选择雄性昆明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前禁食12h,按照15ml/kg灌胃不同浓度的二锅头(56°,即乙醇溶液),和1:1、1:2的稀释液,灌胃后立即记录小鼠酒后的行为指标,在灌胃乙醇后,将小鼠背部朝下翻转置于平台上,其背向下的姿势保持30s及以上不翻正,则可以判断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即醉酒时间)及醉酒状态(即醉酒持续时间/醒酒时间),以全部小鼠醉酒且存活时乙醇浓度作为实验时的灌胃剂量。结果显示,56°的二锅头小鼠全部醉酒且无死亡,因此以15ml/kg·bw作为小鼠的灌胃剂量。将小鼠喂食样品,对照组给予等量的去离子水,半小时后灌胃56°二锅头,随后将小鼠立刻置于垂直竖立的金属网,使其攀附于上,同时记录小鼠掉落下网为止的攀附时间。将醉酒小鼠翻转并置于平板上,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即小鼠翻转放置,背向下的姿势保持30s以上为翻正反射消失。记录持续醉酒时间,即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到恢复的时间。以实施例3得到的产品作为本发明的实验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和对比例1-7(对比例5除外)组,实验测定结果如下,组别攀附时间(min)翻正反射消失时间(min)醉酒持续时间(min)实施例36.8±1.279.2±3.5101.6±10.8对比例16.7±0.980.1±4.4117.5±9.7对比例24.7±1.158.7±4.7178.2±11.4对比例3a3.2±0.741.6±5.7235.8±8.8对比例3b4.1±0.951.3±3.9210.7±12.5对比例45.1±0.661.7±5.9159.7±9.3对比例65.2±0.866.8±6.7160.5±8.7对比例75.6±0.771.1±5.4163.4±9.1对比例85.8±0.767.4±4.3178.4±10.4空白对照组1.8±0.318.3±2.1298.5±12.8根据上述的结果能够看出,本发明的攀附时间优于对比例,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比对比例长,醉酒持续时间(醒酒时间)要短。显然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实施例3和对比例1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组合物所达到的效果基于与更高f值的对比例1持平,且醒酒时间还犹豫更高f值的组合物,说明本发明的组合物较好地实现了促进玉米低聚肽解酒的效果。根据对比例8的结果可以发现,在增加了柚子粉、陈皮和针叶樱桃粉的用量后,解酒效果变差,这是由于有效量的其他组分相对量减少。同时结合苦味的实验可知,本发明中的比例配伍为综合选择效果较好的数值范围。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