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尿酸的风味茶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3542发布日期:2019-08-17 01:25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饮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降尿酸的风味茶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公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膳食结构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富含嘌呤与蛋白的食物摄入量不断增加,导致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显著增多,且伴有年轻化的趋势。高尿酸血症是诱导肾脏病变与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不仅并发通风等症状,而且还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大多是西药,有些是抗炎类、止痛类,有些则是通过抑制尿酸合成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虽表现出一定的降尿酸效果,但对人体存在很大的毒副作用,且治标不治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肠胃疾病,产生消化性溃烂或穿孔等副作用。目前已证实很多中医药对治疗高尿酸血症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大多是以清热利湿为主,再根据个体发病特征,或佐以健脾益气,或佐以化痰活血,使痰湿热瘀之内生浊邪得化,气血通调而病症痊愈。其治疗原理是通过改善嘌呤代谢减少尿酸的合成,也可能是通过改善脂肪代谢、糖代谢和能量代谢等途径改善高尿酸血症症状。中医药与天然植物产品具有多靶点、多途径、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因此开发利用天然、安全、有效的降尿酸药物或者辅助降尿酸的功能食品将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发展趋势,也是膳食营养干预的重要发展方向。茶是中国传统的饮料,因其富含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使得喝茶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并为其具有降尿酸的功能奠定了物质基础。现已有众多降尿酸的茶饮申请了专利,如cn105853551a、cn107372957a、cn109170059a等。红茶及黑茶分别属于我国传统六大茶类中的全发酵茶与后发酵茶,均具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降脂减肥、降尿酸等健康作用,如cn105994732a、cn108450602a等,其保健功能要优于一般茶饮,但口感不佳,香气不足,不易被消费者接受。决明子、桑叶、荷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热利湿等功能,但由于滋味不足、口感品质等问题,也存在消费面窄的问题。然而绞股蓝滋味微甘,桂花与杭白菊香气清香、滋味甘醇,如将这些物质科学调配制成复合茶饮,不仅可以提高茶叶、决明子、桑叶和荷叶等物质的综合利用,而且还可以取长补短,开发出口感好、香气馥郁持久、降尿酸功能更强的健康饮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及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降尿酸的风味茶饮。基于已有研究证实菌香红茶、茯砖茶、普洱熟茶均有显著降低尿酸的作用,同时为避免其单独使用时感官品质单薄、降尿酸功能有限等问题,本发明首先确定以菌香红茶、茯砖茶、普洱熟茶为主要原料,再根据汤色、口感、香气确定三种茶拼配的比例,确保拼配茶的汤色明亮、滋味醇厚且协调、香气纯正持久。然后,为进一步提高产品降尿酸功能,本发明还筛选了决明子、桑叶以及荷叶作为辅助原料;因这三种辅助原料存在滋味淡、微涩不协调以及香气不愉快等不足,本发明选择了绞股蓝增添产品的甜度、调节滋味协调度,选择桂花和杭白菊改善茶饮的香气,赋予该产品更加丰富馥郁持久的香气。因此,本发明产品以菌香红茶、茯砖茶、普洱熟茶为主要原料,以桑叶、决明子、杭白菊、绞股蓝、桂花、荷叶为辅料科学配制而成,该产品口感独特、香气愉悦,且降尿酸功能显著增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及产品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尿酸的风味茶饮,其特点是:其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菌香红茶6-8份、茯砖茶5-7份、普洱熟茶6-8份、决明子3-5份、桑叶2-4份、杭白菊2-4份、绞股蓝2-4份、桂花3-5份及荷叶1-3份。较佳的,上述茶饮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菌香红茶7份、茯砖茶6份、普洱熟茶7份、决明子4份、桑叶3份、杭白菊3份、绞股蓝3份、桂花4份及荷叶2份。本发明的茶饮是分别取菌香红茶、茯砖茶、普洱熟茶、桑叶、杭白菊、绞股蓝及荷叶粉碎,过24目筛,再按上述配比取各组分,混匀得到。其中,文中所提的菌香红茶是按cn107593941a的方法制备得到;茯砖茶及普洱熟茶由茶叶市场购得,决明子、桑叶、杭白菊、绞股蓝、荷叶及桂花由医药市场购得。饮用时,每次一泡袋(每泡袋3-5g),开水(开水与茶饮的重量比为50:1)泡茶饮用。本发明中采用的菌香红茶、茯砖茶及普洱熟茶具有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利尿解毒、降尿酸、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降脂减肥、降血脂、降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糖类代谢、降血糖等功效;决明子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抗菌、促进胃液分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降血压、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抗病菌、抗肿瘤、抗血栓形成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杭白菊具有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抗炎、抗菌、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舒血管、抗肿瘤、降血脂、驱铅等健康功能;绞股蓝具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保肝解毒、降血压等功效;桂花具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的作用;荷叶具有消暑利湿、散瘀止血、健脾、排水利尿、促进肠道蠕动、提高代谢等功效。传统红茶存在香气低、无特色,滋味浓度、强度和鲜爽度不够等问题,而菌香红茶是在红茶的基础上,增加汽蒸、渥堆、接种冠突散囊菌、压制定型、发花干燥等工艺技术制作而成的,其既具有滋味鲜醇浓厚、口感强劲、香气菌香浓郁且带花香等品质,又具有比红茶更强的降尿酸等健康功能,因此选用发花红砖茶(即菌香红茶)作为本发明主要原料之一,能提高茶饮的降尿酸功能与感官品质;茯砖茶具有独特的发花工艺,在此过程中,因优势菌冠突散囊菌大量增多,使各种物质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大量氧化水解产物与有机酸等活性物质,其中氨基酸大量增加,儿茶素、黄酮类等物质含量降低较多,能降低茶叶苦涩味,改进风味,使其具有滋味醇厚、香气纯正且有菌花香等感官品质,从而提高本发明茶饮的香气、滋味以及保健功能;普洱熟茶是一种独特的微生物发酵茶,茶叶中的粗纤维、蛋白质和茶多酚等物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和湿热条件的协同作用下,发生氧化聚合、降解等一系列生化反应,从而使其具有滋味陈醇微涩的独特口感,同时有利于增加本发明茶饮的滋味厚度和丰富度以及降尿酸的健康作用。本发明在原料的选择上,以菌香红茶、茯砖茶、普洱熟茶为主要原料,以决明子、桑叶、杭白菊、绞股蓝、桂花、荷叶为辅料,其中,决明子、桑叶、荷叶等辅助原料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降尿酸功能,同时杭白菊、桂花、荷叶还能增加茶饮产品的香气与风味,绞股蓝能增加产品的甜度改善其滋味,使其香气口感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参照gb/t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对本发明茶饮、菌香红茶、茯砖茶及普洱熟茶4个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其结果见下表1,可知,采用菌香红茶、茯砖茶、普洱熟茶为主要原料配比的本发明茶饮在外形、汤色、滋味、香气上都要优于菌香红茶、茯砖茶、普洱熟茶。表14个茶样的感官审评结果本发明茶饮将原料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并配合饮食调控,能达到调节人体内各系统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利湿软坚、提高免疫力以及代谢速率,抑制嘌呤物质的摄入吸收与产生,并能通过提高机体的利尿现象从而加速嘌呤物质的排泄,达到最终降低人体内尿酸含量的效果,协同效果显著。而且,本发明是利用纯天然植物原料制备而成,无着色,无任何香精物质,无副毒作用,饮用方便、卫生营养,具有降脂减肥、降尿酸等作用,为符合当今社会所追求的健康绿色的产品。可见,与现有技术及产品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根据高尿酸血症患者对降尿酸类产品品质风味、健康功能及天然安全的消费需求,借鉴膳食营养与健康、食品营养干预以及中医药配伍等理论依据,筛选具有独特感官品质与降尿酸等保健功能的菌香红茶、茯砖茶与普洱熟茶为主料,以及选择具有独特感官风味和降尿酸等功能的决明子、桑叶、杭白菊、绞股蓝、桂花、荷叶为辅料,通过系统的科学配方、感官品质评审以及动物药理药效实验,才得以使本发明产品不仅在色、香、味、形等感官品质上显著优于单一原料产品,而且在降尿酸功能上也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增效效果。(2)本发明所选用的茯砖茶、菌香红茶、普洱熟茶以及决明子、桑叶、杭白菊、绞股蓝、桂花、荷叶均为纯天然植物源性初步产品,广大公众也均熟悉并接受其安全性、感官品质特征及健康功能作用。因此,本发明真实、有效地解决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担心是否好喝、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安全的心理顾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分别取菌香红茶、茯砖茶、普洱熟茶、桑叶、杭白菊、绞股蓝及荷叶粉碎,过24目筛,再按重量份取菌香红茶6份、茯砖茶5份、普洱熟茶6份、桑叶2份、杭白菊2份、绞股蓝2份、决明子3份、桂花3份及荷叶1份,混匀,即可。实施例2分别取菌香红茶、茯砖茶、普洱熟茶、桑叶、杭白菊、绞股蓝及荷叶粉碎,过24目筛,再按重量份取菌香红茶8份、茯砖茶7份、普洱熟茶8份、桑叶4份、杭白菊4份、绞股蓝4份、决明子5份、桂花5份及荷叶3份,混匀,即可。实施例3分别取菌香红茶、茯砖茶、普洱熟茶、桑叶、杭白菊、绞股蓝及荷叶粉碎,过24目筛,再按重量份取菌香红茶7份、茯砖茶6份、普洱熟茶7份、桑叶3份、杭白菊3份、绞股蓝3份、决明子4份、桂花4份及荷叶2份,混匀,即可。实施例4取本发明茶饮、菌香红茶、茯砖茶、普洱熟茶,按茶水重量比1:10分别进行浸泡,过滤,得茶汤4份。以体重为20±2g的9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作为实验动物(购于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小鼠先在温度为22-25℃的条件下适应性饲养7天后,称重,随机分为9组:正常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模型组)、本发明组、菌香红茶组、茯砖茶组、普洱熟茶组、别嘌呤醇组、cn108450602a的黑茶饮料组(简称黑茶组)及传统方法制得的具降尿酸功能的茶组(简称传统组),每组10只。第8天早上,除正常组之外,其他各组灌胃250mg/kg的氧嗪酸钾进行造模,灌胃体积为0.1ml/10g体重,正常组灌胃等体积的0.5%cmc-na溶液,在灌胃造模剂氧嗪酸钾1h后,别嘌呤醇组灌胃别嘌呤醇(浓度为5mg/kg),本发明组灌胃本发明的茶汤,菌香红茶组灌胃菌香红茶汤,茯砖茶组灌胃茯砖茶汤,普洱熟茶组灌胃普洱熟茶汤,黑茶组灌胃cn108450602a制得的黑茶饮料,传统组灌胃按传统方法制得的具降尿酸功能的茶汤,连续7天。同时正常组灌胃等体积的水。灌胃体积皆为0.1ml/10g体重。第14天,在各组灌胃给药1h后,各组小鼠眼眶静脉取血,每组取血时间不超过5min;室温条件下,血液凝固30min后,4℃条件下3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试剂盒检测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各茶饮对小鼠血液中尿酸、尿素氮、尿肌酐的影响组别血尿酸(μmol/l)血尿酸氮(mmol/l)血肌酐(μmol/l)正常组212.92±2.155.92±0.2180.23±1.02模型组378.12±9.87**10.87±0.33**104.96±1.57**别嘌呤醇组229.83±3.56##8.29±0.2785.39±1.08##本发明组235.08±2.01##6.86±0.05##69.85±0.36##菌香红茶组278.26±4.12##7.72±0.07#79.73±1.02##茯砖茶组296.37±3.13##8.34±0.5590.17±1.94#普洱熟茶组289.52±4.32##8.02±0.1985.27±1.67##黑茶组269.59±2.01##7.55±0.22#77.56±0.72##传统组273.39±2.79##7.82±0.18#80.54±0.91##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血尿素氮与血肌酐水平可以用来评价机体肾功能的情况,当肾功能出现损伤时可引起机体内尿素氮与肌酐水平的升高。如表2所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且比正常组分别升高了77.59%、83.61%、30.82%,这说明连续7天灌胃氧嗪酸钾可以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且还可导致一定程度的肾功能损伤。与模型组相比,别嘌呤醇组的血尿酸与血肌酐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在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效果上优于除本发明组之外的其他给茶组;给茶组的高尿酸血症小鼠体内的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本发明组、菌香红茶组、茯砖茶组、普洱熟茶组、黑茶组及传统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降低了37.83%、26.41%、21.62%、23.43%、28.70%、27.70%(p<0.01),血尿素氮水平分别降低了36.89%(p<0.01)、28.98%(p<0.05)、23.28%、26.22%、30.54%(p<0.05)、28.06%(p<0.05),血肌酐水平分别降低了33.45%(p<0.01)、24.04%(p<0.01)、14.09%(p<0.05)、18.76%(p<0.01)、26.11%(p<0.01)、23.27%(p<0.01)。这表明,本发明茶饮在降低血尿酸效果上优于其他所有茶组,而与别嘌呤醇组相差不大,在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效果上要优于其他所有给茶组和别嘌呤醇组。因此,本发明的茶饮具有显著降尿酸的作用,协同效果显著,且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