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去皮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0756发布日期:2019-09-21 00:29阅读:1333来源:国知局
魔芋去皮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魔芋去皮装置,此外,还包括采用上述魔芋去皮装置对魔芋进行去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食品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果蔬的化工、医疗、保健等各种价值被发现,如何对食品进行深加工来尽可能利用其价值已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其中去皮是果蔬加工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很多后续深加工都对果蔬的去皮率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常见的果蔬去皮方法如下:

手工去皮:用专用的刀具进行削,刨等操作进行削皮,去皮率高,果肉损失较少少,但整体效率低,产量受限,且部分果蔬汁液对皮肤有腐蚀,长期进行工作会对皮肤损害较大。

机械去皮:利用旋转切削、毛辊洗刷、摩擦等方式去皮。主要用在较常规的果蔬原料,对于表面形状不规则、表面凹眼比较多的果蔬去皮存在困难,果肉损失较多,原材料浪费严重。

化学去皮:果胶对果蔬外皮其到固定作用,化学去皮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溶液将果胶分解,达到去皮效果。常用的是烧碱,需要一定实验确定化学溶液的浓度与处理时间。处理过后的果蔬需要清水大量冲洗至表面无碱味为止

热力去皮:将果蔬置于蒸汽,热水等介质中进行短时间的高温处理使果肉与果皮间的果胶失去凝胶性,再通过后续处理将黏连在果肉表面的废皮去除。此法适用于表面形状不规则或者成熟度较高的果蔬。此去皮方法去皮效率高,不受果蔬表面形状限制,处理过程中的果肉损失少。

酶法去皮:利用果胶酶分解果肉果蔬表皮间的果胶以达到去皮效果。因果胶酶超过一定的温度和pH范围便会失活,故应该严格控制工作环境

冷冻去皮:把果蔬在冷冻设备中低温处理至表面轻度结冰,后解冻,果胶失去凝胶性,果皮与果肉分离,此法去皮效果好但是成本较高。

魔芋是常见表面形状不规则的根茎类果蔬,其果实为扁球形,表面凹凸不平,因其生长环境具有特殊性以及深加工产品增值高,研究发现,从魔芋块茎中提取的杂多糖魔芋葡甘聚糖(KGM)具有药理作用,由于KGM具有吸水性、可食用性、粘结性、低热值等特点,在食品加工、果蔬保鲜、保健品等各个领域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渐渐地引起了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魔芋去皮采用的是手工去皮和机械去皮结合的方式,即先将魔芋放入机械去皮机中处理数分钟,后由工人持刮刀将凹眼处未处理干净的表皮清理。由于魔芋去皮后的黏液对人的皮肤有腐蚀性,故工人需要佩戴手套及口罩工作。且魔芋果肉表面与空气接触数分钟便会发生褐变,影响后续加工产量,故如何提高魔芋去皮机械的去皮效率及减少魔芋果肉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是果蔬去皮装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魔芋去皮装置及魔芋去皮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果蔬去皮装置不适用于表面形状不规则的魔芋而导致的去皮效率低下、去皮时间长使魔芋果肉表面易褐化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魔芋去皮装置,包括蒸汽去皮装置和机械去皮装置,所述蒸汽去皮装置的物料出口正对所述机械去皮装置的物料进口布设,以使经过蒸汽去皮的魔芋直接落入所述机械去皮装置中,所述蒸汽去皮装置包括压力罐主体,所述压力罐主体的上端设有用于进料的开口,所述压力罐主体的下端设有用于出料的开口,所述压力罐主体倾斜固定在支架上以方便冷凝水排出,所述压力罐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充入蒸汽和/或排出蒸汽的蒸汽口,所述压力罐主体的进料口活动连接有内开式的上料端盖机构,所述压力罐主体的出料口活动连接有外开式的下料端盖机构,所述压力罐主体内部布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机械去皮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部设有送料槽,所述送料槽内可转动地安装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螺旋叶片和若干用于去皮的毛刷辊,所述毛刷辊呈弧形均匀布设在所述螺旋叶片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罐主体的进料口还布设有上料斗,所述压力罐主体呈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以用于减缓魔芋落入所述压力罐主体内部时受到的冲击。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布设在所述压力罐主体的底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连接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以及驱动所述搅拌轴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搅拌桨呈L型,所述搅拌桨的横边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端盖机构包括上端盖、弧形连杆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弧形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上端盖连接,所述弧形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罐主体的侧壁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铰接在所述压力罐主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弧形连杆机构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弧形连杆机构绕轴座转动,进而驱动控制所述上端盖的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罐主体的出料口设置有竖向布设的下料斗,所述下料端盖机构布设于所述下料斗内,所述下料端盖机构包括下端盖、连杆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下端盖的一侧与所述压力罐主体的下端面铰接,所述连杆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铰接在所述下料斗与所述下端盖之间,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驱动控制所述连杆机构动作,进而驱动控制所述下端盖的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下端盖的边缘设置第一台阶部,所述压力罐主体的底面与所述下端盖相接触的部位设置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相互匹配,所述第一台阶部上和/或所述第二台阶部上设置有弹性密封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采用Q235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采用高性能碳纤维制成铰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毛刷辊采用齿轮传动、链传动或同步带传动的方式进行传动以实现所述毛刷辊的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毛刷辊采用链传动,每一所述毛刷辊的毛刷轴均与对应的链轮周向定位,相邻的两链轮之间均连接有链条,其中一个所述毛刷辊的毛刷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魔芋去皮方法,采用上述的魔芋去皮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魔芋原料,清洗去除所述魔芋表面的泥土杂物;

S2、通过计量漏斗将所述魔芋加入所述蒸汽去皮装置进行加热处理,所述蒸汽去皮装置的工作压力为0.8~1.5Mpa;

S3、对所述魔芋蒸汽处理完成后,快速排出蒸汽,对所述魔芋表皮进行“蒸汽爆破”处理,打开下端盖,使所述魔芋落入所述机械去皮装置中;

S4、对所述魔芋进行机械去皮,去除粘附在所述魔芋表面的废皮;

S5、收集产品,输送至下一级加工设备。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魔芋去皮装置包括蒸汽去皮装置和机械去皮装置,蒸汽去皮装置包括压力罐主体、上料端盖机构和下料端盖机构,上料端盖机构为内开式结构,当通入蒸汽时,上端盖在压力作用下更加紧贴进料端开口,有自动密封的效果;下料端盖机构为外开式结构,下端口打开下料时不会碰撞到搅拌机构;蒸汽去皮装置的压力罐为固定式,电控成本较低,蒸汽管路等均为常规连接,压力罐容积可大大增加,并且可以设置冷凝水通路,减少魔芋处理过程中的蒸煮程度,缩小熟化圈;机械去皮装置采用螺旋叶片加毛刷辊,毛刷辊呈弧形均匀布设在螺旋叶片的下方,输送间隙较小,可以适用个体差异较大(魔芋大小范围15~25cm)的魔芋脱皮,魔芋加工前无需进行分级,简化了魔芋去皮处理步骤,提高了处理效率。

本发明的魔芋去皮方法,先采用蒸汽去皮再机械去皮,去皮过程中果肉损失少,有效减少了去皮过程中的物料浪费,去皮质量高,魔芋表面的凹陷部位的皮也能有效去除,去皮原理为物理去皮,无化学废液排出,不污染环境;被处理的魔芋表面会产生1~2mm厚度的熟化圈,熟化果肉表面酶失活,阻碍了熟化圈内KGM的析出,可以延长去皮后魔芋暴露在空气中不发生褐化的时间;蒸汽去皮后魔芋直接落入机械去皮装置中,无需通过螺旋提升机来输送,减少了魔芋在设备中停留的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有效避免了魔芋果肉发生褐化。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魔芋去皮装置的空间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魔芋去皮装置的蒸汽去皮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蒸汽去皮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下料端盖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魔芋去皮装置的蒸汽去皮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魔芋去皮装置的机械去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机械去皮装置的A-A向剖视图。

图例说明:

1、蒸汽去皮装置;10、压力罐主体;11、蒸汽口;12、上料端盖机构;121、上端盖;122、弧形连杆机构;123、第一驱动机构;1231、液压缸;1232、活塞杆;13、下料端盖机构;131、下端盖;1311、第一台阶部;1312、第二台阶部;132、连杆机构;1321、第一连杆;1322、第二连杆;133、第二驱动机构;1331、液压缸;1332、活塞杆;14、搅拌机构;141、搅拌轴;142、搅拌桨;143、驱动组件;15、上料斗;16、下料斗;17、安装组件;18、计量漏斗;2、机械去皮装置;20、机架;21、螺旋叶片;22、毛刷辊;23、链轮;24、链条;25、联轴器;2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魔芋去皮装置,包括蒸汽去皮装置1和机械去皮装置2,蒸汽去皮装置1的物料出口正对机械去皮装置2的物料进口布设,以使经过蒸汽去皮的魔芋直接落入机械去皮装置2中,蒸汽去皮装置1包括压力罐主体10,压力罐主体10的上端设有用于进料的开口,压力罐主体10的下端设有用于出料的开口,压力罐主体10倾斜固定在支架上以方便冷凝水排出,压力罐主体10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充入蒸汽和/或排出蒸汽的蒸汽口11,压力罐主体10的进料口活动连接有内开式的上料端盖机构12,压力罐主体10的出料口活动连接有外开式的下料端盖机构13,压力罐主体10内部布设有搅拌机构14,机械去皮装置2包括机架20,机架20内部设有送料槽,送料槽内可转动地安装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螺旋叶片21和若干用于去皮的毛刷辊22,毛刷辊22呈弧形均匀布设在螺旋叶片21的下方。

魔芋可食部分果实为扁球形,表面凹凸不平,传统机械去皮难以对其进行较为彻底的脱皮,本实施例的魔芋去皮装置包括蒸汽去皮装置和机械去皮装置,蒸汽去皮装置是采用热力去皮,处理过程中果肉损失少,有效减少了去皮过程中的物料浪费,去皮质量高,魔芋表面的凹陷部位的皮也能有效去除,去皮原理为物理去皮,无化学废液排出,不污染环境;被处理的魔芋表面会产生1~2mm厚度的熟化圈,熟化果肉表面酶失活,阻碍了熟化圈内KGM的析出,可以延长去皮后魔芋暴露在空气中不发生褐化的时间;蒸汽去皮装置的物料出口正对机械去皮装置的物料进口布设,经过处理后的魔芋从蒸汽去皮装置下方直接落入机械去皮装置内,无需通过螺旋提升机来输送物料,减少了物料在设备中停留的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有效避免了魔芋果肉发生褐化。

蒸汽去皮装置包括压力罐主体、上料端盖机构和下料端盖机构,上料端盖机构为内开式结构,当通入蒸汽时,上端盖在压力作用下更加紧贴进料端开口,有自动密封的效果;下料端盖机构为外开式结构,这是由于压力罐主体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停止位置是不确定的,内开式设计下端盖的话可能会导致下端盖碰撞到搅拌机构,因此将下料端盖机构设置为外开式。

本实施例的魔芋去皮装置,蒸汽去皮装置的压力罐为固定式,电控成本较低,蒸汽管路等均为常规连接,压力罐容积可大大增加,生产能力可达1.5t/h以上,并且可以设置冷凝水通路,减少魔芋处理过程中的蒸煮程度,缩小熟化圈;机械去皮装置采用螺旋叶片加毛刷辊,毛刷辊呈弧形均匀布设在螺旋叶片的下方,输送间隙较小,可以适用个体差异较大(魔芋大小范围15~25cm)的魔芋脱皮,魔芋加工前无需进行分级,简化了魔芋去皮处理步骤,提高了处理效率。

本实施例中,蒸汽口位置设有安全阀和/或泄压阀,压力罐主体的工作压力为0.8~1.5Mpa,魔芋的收获季节通常在九、十月份,室内加工,故压力罐主体的工作温度选在常温下进行,可选用Q235-B(屈服强度为235Mpa)作为制作压力罐罐体的材料,可满足工作时的强度需求。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压力罐主体10的进料口布设有上料斗15,压力罐主体10呈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以用于减缓魔芋落入压力罐主体10内部时受到的冲击。压力罐主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组件17,用于将压力罐主体10倾斜固定在支架上,压力罐主体10的中心轴与水平呈40~50°,优选45°,以方便罐体内冷凝水的排出。压力罐主体10设置为呈上小下大的圆台状,物料能沿着压力罐主体10的内壁滑落至底部,能有效减小物料在下落过程中由于与筒壁碰撞而产生的物料损失,优选地,压力罐主体的侧壁与罐体底面呈70~80°,魔芋落入压力罐时受到的冲击最小。

本实施例中,搅拌机构14布设在压力罐主体10的底部,搅拌机构14包括搅拌轴141、连接在搅拌轴141上的搅拌桨142以及驱动搅拌轴141旋转的驱动组件143,搅拌桨142呈L型,搅拌桨142的横边与搅拌轴141固定连接。压力罐主体10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状,上端盖一般覆盖整个压力罐主体10的上端,而压力罐主体10的下端表面积较大,活动的下端盖可选择仅覆盖压力罐主体10的下端的一部分,其他部分由固定式的端盖覆盖,外开的下端盖铰接在固定端盖上,搅拌机构14布设在压力罐主体10的底部,搅拌轴141穿过压力罐主体10底部的固定端盖后与驱动组件143相连,能减少上料端盖机构12的复杂程度,并且能降低密封难度。底搅拌的形式还可以使搅拌轴较短,轴径较小,无需中间轴承,易维护、检修、寿命长,降低了搅拌轴安装时的要求。搅拌桨142的面积不宜太大,防止一次搅拌魔芋太多导致力矩过大,搅拌桨142呈L型,其外边缘形状与压力罐形状相同,即L型搅拌桨的竖边与横边的夹角与压力罐主体侧壁与底面的夹角相同。搅拌桨142与压力罐主体10的内壁的间距不宜过大,防止出现因从搅拌桨与压力罐主体内壁间漏掉而未能得到均匀处理的物料。优选地,搅拌桨142和搅拌轴141之间通过键连接实现同步旋转,使用沉头螺钉轴向定位,搅拌轴套在搅拌轴141上的圆盖部分和压力罐主体10的底部端盖之间通过放置旋转密封圈来保证气密性。驱动组件143包括联轴器和减速电机,搅拌轴141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电机。

本实施例中,上料端盖机构12包括上端盖121、弧形连杆机构122和第一驱动机构123,弧形连杆机构122的一端与上端盖121连接,另一端与压力罐主体10的上端侧壁铰接,第一驱动机构123铰接在压力罐主体10的侧壁上,第一驱动机构123与弧形连杆机构122连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23驱动控制弧形连杆机构122绕轴座旋转,进而驱动控制上端盖121的启闭。为了对处理的魔芋进行计量,在上料斗15上方还设置有计量漏斗18,魔芋从计量漏斗18定量落入上料斗15,然后上端盖121向压力罐主体10内部打开,魔芋落入压力罐主体10,故上料端盖机构12至少要满足开启的入料口大小要大于魔芋个体最大直径,以防止出现物料堵塞。第一驱动机构123可以为气动装置或液压装置,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123为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1231和活塞杆1232,液压缸1231的下端铰接在压力罐主体10的侧壁上,活塞杆1232与弧形连杆机构122连接,通过活塞杆1232的伸缩运动控制上端盖121的打开和关闭: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时,带动弧形连接机构绕轴座转动,上端盖向内打开,液压缸活塞杆收回,上端盖关闭。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123也可以设置为气动装置,包括气缸和活塞杆,气缸下端铰接在压力罐主体10的侧壁上,活塞杆与弧形连杆机构122连接,通过活塞杆的伸缩运动控制上端盖121的打开和关闭。

本实施例中,压力罐主体10的出料口设置有竖向布设的下料斗16,下料端盖机构13布设于下料斗16内,下料端盖机构13包括下端盖131、连杆机构132和第二驱动机构133,下端盖131的一侧与压力罐主体10的下端面(固定端盖)铰接,连杆机构132和第二驱动机构133均铰接在下料斗16与下端盖131之间,连杆机构132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1321和第二连杆1322,通过第二驱动机构133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驱动控制连杆机构132动作,进而驱动控制下端盖131的启闭。

如图2、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下料端盖机构13的实施方式,下料端盖机构13包括下端盖131、连杆机构132和第二驱动机构133,下端盖131的一侧铰接在压力罐主体10下底面的固定端盖上,连杆机构132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1321和第二连杆1322,第一连杆1321的自由端与下端盖131铰接,第二连杆1322的自由端与下料斗16的侧壁铰接,第二驱动机构133包括液压缸1331和活塞杆1332,液压缸1331铰接在下料斗16的内壁上,活塞杆1332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铰接点连接或活塞杆1332与靠近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铰接点的第一连杆的端部位置或第二连杆的端部位置铰接,通过活塞杆1332的伸缩运动驱动控制连杆机构132动作,进而驱动控制下端盖131的启闭,液压缸1331也可以替换为气缸。当上端盖121闭合,压力罐主体10内部通入蒸汽时,下端盖131由于内外气压差受到垂直于下端盖的压力,连杆机构132的铰接点销孔受到销轴对其的压力,连杆机构132处于极限位置,即第一连杆1321与第二连杆1322在一条直线上,压力角等于90度,进入死点,成为二力杆,当蒸汽处理结束,液压缸1331的活塞杆1332缩回,拉动连杆机构132,使连杆机构132脱离死点,第一连杆1321与第二连杆1322成一夹角,下端盖131被向外打开。为了保证连杆机构132在死点的位置停下而不继续绕铰接点转动,第一连杆1321和第二连杆1322只能在180°范围内转动。

如图5所示,提供了另一种下料端盖机构13的实施方式,下料端盖机构13包括下端盖131、连杆机构132和第二驱动机构133,下端盖131的一侧铰接在压力罐主体10的下端面的固定端盖上,连杆机构132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1321和第二连杆1322,第一连杆1321的自由端与下端盖131铰接,第二连杆1322的自由端与下料斗16的侧壁铰接,第二驱动机构133包括液压缸1331和活塞杆1332,液压缸1331铰接在下料斗16的内壁上,活塞杆1332铰接在下端盖131的侧壁上,通过活塞杆1332的伸缩运动驱动控制连杆机构132动作,进而驱动控制下端盖131的启闭,液压缸1331也可以替换为气缸。下料端盖机构13的工作原理与上一个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相同。

本实施例中,下端盖131的边缘设置第一台阶部1311,压力罐主体10的底面与下端盖131相接触的部位设置第二台阶部1312,第一台阶部1311与第二台阶部1312相互匹配,第一台阶部1311上和/或第二台阶部1312上设置有弹性密封材料层。设置台阶部的盖合形式,在下端盖131与压力罐主体10的下底面贴合时能有效增加气密性,弹性密封材料层的设置可减小因连杆机构132的位置误差带来的蒸汽泄漏。弹性密封材料可选择为弹性PTFE膨体密封材料,它是由PTFE塑料经100%膨胀加工而成。这种材料软而柔韧,易弯曲且强度很高,具有高度可压缩性,它可方便地流动过不平整的轮廓线、转角以及狭窄的空隙,并填充之,只要低的压缩力紧固,即可不会再有泄漏现象,通常使用厚度为1.5~3.0mm。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321和第二连杆1322的中部采用Q235A材料制成,第一连杆1321和第二连杆1322的两端采用高性能碳纤维制成铰接头。经过应力分析,蒸汽去皮装置工作时,连杆机构132的应力主要集中在两端和铰支座铰接的部分,连杆中部区域所受应力较小,故连杆中部采用Q235A材料制成,连杆两端使用高性能碳纤维(许用应力2000Mpa,弹性模量350GPa)制成铰接头,能较好地满足强度需求。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机架20倾斜固定于支架上,螺旋叶片21的转轴以及毛刷辊22均与水平方向倾斜布置,螺旋叶片21的转轴由电机带动旋转,螺旋叶片21将去皮的魔芋向上提升输送至出料口,出料口设置有出料斗,螺旋叶片的转轴以及毛刷辊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优选为30~45°,螺旋叶片21上安装有软刮板以提升去皮效率以及增加魔芋与毛刷辊之间的压力。

毛刷辊22可以采用齿轮传动、链传动或同步带传动的方式进行传动以实现毛刷辊22的同步转动。毛刷辊22的数量为多个,需要实现多个毛刷辊22的同步转动,齿轮传动的方式、链传动的方式以及同步带传动的方式均能实现毛刷辊22同步转动。

考虑到实际工作需求和成本因素,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毛刷辊22采用链传动,每一毛刷辊22的毛刷轴均与对应的链轮23周向定位,相邻的两链轮23之间均连接有链条24,其中一个毛刷辊22的毛刷轴通过联轴器25与电机26相连。毛刷轴与链轮可以采用平键实现周向定位,使毛刷轴与链轮可以同步转动,其中一个毛刷辊在电机带动下转动,同步带动与之对应的链轮转动,该链轮作为主动轮带动相邻的两个链轮转动,依此传递,带动所有的毛刷辊同步转动。

采用上述的魔芋去皮装置对魔芋进行去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魔芋原料,清洗去除魔芋表面的泥土杂物;

S2、通过计量漏斗将魔芋加入蒸汽去皮装置进行加热处理,蒸汽去皮装置的工作压力为0.8~1.5Mpa;为保证蒸汽处理效果,物料所占体积为压力罐容积的1/3~1/2;蒸汽去皮装置的工作温度可以为室内常温;

S3、对魔芋进行蒸汽处理完成后,快速排出蒸汽,对魔芋表皮进行“蒸汽爆破”处理,打开下端盖,使魔芋落入机械去皮装置中;蒸汽口上设置有泄压阀,打开泄压阀,蒸汽瞬时排出,魔芋表面的外表皮爆裂,压力罐主体的下端盖打开,魔芋直接掉入机械去皮装置的进料口中;

S4、对魔芋进行机械去皮,去除粘附在魔芋表面的废皮;机械去皮装置的毛刷辊转动与魔芋接触去除魔芋表面的废皮,螺旋叶片将魔芋向上提升输送,最终机械去皮后的魔芋由出料口排出;

S5、收集产品,输送至下一级加工设备。

本发明的魔芋去皮方法,先采用蒸汽去皮再机械去皮,去皮过程中果肉损失少,有效减少了去皮过程中的物料浪费,去皮质量高,魔芋表面的凹陷部位的皮也能有效去除,去皮原理为物理去皮,无化学废液排出,不污染环境;被处理的魔芋表面会产生1~2mm厚度的熟化圈,熟化果肉表面酶失活,阻碍了熟化圈内KGM的析出,可以延长去皮后魔芋暴露在空气中不发生褐化的时间;蒸汽去皮后魔芋直接落入机械去皮装置中,无需通过螺旋提升机来输送,减少了魔芋在设备中停留的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有效避免了魔芋果肉发生褐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