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73660发布日期:2019-11-29 21:34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饲料是饲养
技术领域
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对饲料而言,各类饲料原料以及各类配合饲料产品中,不可避免地都会存在霉菌毒素污染,其检出率甚至可高达70%~100%。对饲料污染而言,污染饲料的检出毒素少则2~3种,多则有7~8种,呈现多种霉菌毒素复合污染的特征。鉴于霉菌毒素的特殊性,对霉菌生长繁殖规律和产霉条件、霉菌毒素在饲料中的分布和演变规律、霉菌毒素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残留规律、霉菌毒素毒性及其机制、多种霉菌毒素的互作效应以及霉菌毒素快速准确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检测方法等均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由于霉菌毒素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脱除。目前,霉菌毒素脱毒剂产品主要包括霉菌毒素吸附剂和生物酶解毒剂2大类,而霉菌毒素吸附剂根据其组分的不同可分为活性炭类、甘露聚糖类、硅铝酸盐类和生物类等。在饲料中添加毒素吸附剂是目前畜禽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饲料霉菌毒素脱毒方法。然而,现有的毒素剂,在吸附霉菌毒素的同时,也吸附了饲料中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毒素剂,在吸附霉菌毒素的同时,也吸附了饲料中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其中,所述脱毒剂由以下原料制成:水合硅铝钙钠盐、枯草芽孢杆菌、酵母粉、酵母细胞壁、蒙脱石、植酸酶以及苯甲酸;其中制备单位重量的所述脱毒剂所需原料包括如下各重量组分:水合硅铝钙钠盐:1~2份;枯草芽孢杆菌:0.5~0.7份;酵母粉:0.5~0.7份;酵母细胞壁:28~30份:蒙脱石:63~66份;植酸酶:3~5份;苯甲酸:0.1~0.3份;其中所述酵母细胞壁中至少包含甘露寡糖以及ß-葡聚糖。本发明提出的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由水合硅铝钙钠盐、枯草芽孢杆菌、酵母粉、酵母细胞壁、蒙脱石、植酸酶以及苯甲酸等原料制成,其中水合硅铝钙钠盐,可对包括黄曲霉毒素在内的霉菌毒素具有超强的吸附力;酵母细胞壁中的ß-葡聚糖成分,具有高效吸附弱极性的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等),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转化技术将玉米赤霉烯酮转化为无毒代谢物,强化解毒功效;酵母细胞壁中的甘露寡糖可以定植在肠胃表面结合位点上形成保护膜,阻止有害菌的侵害,并在肠道内与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结合排出体外,同时甘露寡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均促进动物体内有益菌的生产和繁殖,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功能和健康;酵母细胞壁中的寡糖和海藻提取物协同作用,激化机体免疫机会,增强动物免疫功能。综上,上述的脱毒剂可有针对性地对饲料中的毒素进行有效脱除,而不影响其中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所述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其中,制备单位重量的所述脱毒剂对应的各重量组份包括如下组分:水合硅铝钙钠盐:1份;枯草芽孢杆菌:0.5份;酵母粉:0.5份;酵母细胞壁:28份:蒙脱石:63份;植酸酶:5份;苯甲酸:0.1份;其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yb4。所述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其中,制备单位重量的所述脱毒剂对应的各重量组份包括如下组分:水合硅铝钙钠盐:2份;枯草芽孢杆菌:0.7份;酵母粉:0.7份;酵母细胞壁:30份:蒙脱石:66份;植酸酶:5份;苯甲酸:0.1份;其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yb4。所述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其中,制备单位重量的所述脱毒剂对应的各重量组份包括如下组分:水合硅铝钙钠盐:1.5份;枯草芽孢杆菌:0.6份;酵母粉:0.6份;酵母细胞壁:29.6份:蒙脱石:65份;植酸酶:4份;苯甲酸:0.2份;其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yb4。所述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其中,所述脱毒剂还包括凝结芽孢杆菌以及纤维素酶,所述凝结芽孢杆菌对应的重量份数为0.5~1份,所述纤维素酶对应的重量分数为1.2~1.5份。所述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其中,制备单位重量的所述脱毒剂对应的各重量组份包括如下组分:水合硅铝钙钠盐:1.5份;枯草芽孢杆菌:0.6份;酵母粉:0.6份;酵母细胞壁:29.6份:蒙脱石:65份;植酸酶:4份;苯甲酸:0.2份;凝结芽孢杆菌:0.5份;纤维素酶:1.3份;其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yb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脱毒剂为如上所述的脱毒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蒙脱石、酵母细胞壁以及酵母粉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得到脱毒剂原料浆;步骤二:将水合硅铝钙钠盐、枯草芽孢杆菌、植酸酶以及苯甲酸进行混合搅拌,加入蒸馏水,在15℃~20℃的温度下静置12~20h得到活性菌混合液;步骤三:将所述活性菌混合液加入到所述脱毒剂原料浆中,搅拌均匀后在25℃~30℃的温度下静置3~5h,然后在35℃~45℃的环境下静置直至水分蒸干得到所述脱毒剂;其中所述酵母细胞壁中至少包含甘露寡糖以及ß-葡聚糖。所述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制备单位重量的所述脱毒剂所需原料包括如下各重量组分:水合硅铝钙钠盐:1~2份;枯草芽孢杆菌:0.5~0.7份;酵母粉:0.5~0.7份;酵母细胞壁:28~30份:蒙脱石:63~66份;植酸酶:3~5份;苯甲酸:0.1~0.3份。所述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在制备得到所述活性菌混合液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活性菌混合液中继续加入凝结芽孢杆菌以及纤维素酶,匀速搅拌10~15min后静置2~3h,并将静置后得到的混合液倒入至所述脱毒剂原料浆中进行搅拌。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的应用,其中,应用如上所述的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进行脱除,所述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以及烟曲霉毒素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实施例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现有的毒素剂,在吸附霉菌毒素的同时,也吸附了饲料中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其中,该脱毒剂由以下原料制成:水合硅铝钙钠盐、枯草芽孢杆菌、酵母粉、酵母细胞壁、蒙脱石、植酸酶以及苯甲酸。具体的,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制备单位重量的所述脱毒剂所需原料包括如下各重量组分:水合硅铝钙钠盐:1~2份;枯草芽孢杆菌:0.5~0.7份;酵母粉:0.5~0.7份;酵母细胞壁:28~30份:蒙脱石:63~66份;植酸酶:3~5份;苯甲酸:0.1~0.3份。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上述的酵母细胞壁而言,在酵母细胞壁中至少包含有甘露寡糖以及ß-葡聚糖。本发明提出的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由水合硅铝钙钠盐、枯草芽孢杆菌、酵母粉、酵母细胞壁、蒙脱石、植酸酶以及苯甲酸等原料制成,其中水合硅铝钙钠盐,可对包括黄曲霉毒素在内的霉菌毒素具有超强的吸附力;酵母细胞壁中的ß-葡聚糖成分,具有高效吸附弱极性的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等),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转化技术将玉米赤霉烯酮转化为无毒代谢物,强化解毒功效;酵母细胞壁中的甘露寡糖可以定植在肠胃表面结合位点上形成保护膜,阻止有害菌的侵害,并在肠道内与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结合排出体外,同时甘露寡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均促进动物体内有益菌的生产和繁殖,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功能和健康;酵母细胞壁中的寡糖和海藻提取物协同作用,激化机体免疫机会,增强动物免疫功能。综上,上述的脱毒剂可有针对性地对饲料中的毒素进行有效脱除,而不影响其中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此同时,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脱毒剂为如上所述的脱毒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蒙脱石、酵母细胞壁以及酵母粉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得到脱毒剂原料浆。步骤二:将水合硅铝钙钠盐、枯草芽孢杆菌、植酸酶以及苯甲酸进行混合搅拌,加入蒸馏水,在15℃~20℃的温度下静置12~20h得到活性菌混合液。步骤三:将所述活性菌混合液加入到所述脱毒剂原料浆中,搅拌均匀后在25℃~30℃的温度下静置3~5h,然后在35℃~45℃的环境下静置直至水分蒸干得到所述脱毒剂。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上述的酵母细胞壁而言,在酵母细胞壁中包含有甘露寡糖以及ß-葡聚糖。下面以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加详细地论述:实施例一: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蒙脱石、酵母细胞壁以及酵母粉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得到脱毒剂原料浆。步骤二:将水合硅铝钙钠盐、枯草芽孢杆菌、植酸酶以及苯甲酸进行混合搅拌,加入蒸馏水,在15℃的温度下静置12h得到活性菌混合液。在本步骤中,上述的枯草芽孢杆菌为yb4。步骤三:将所述活性菌混合液加入到所述脱毒剂原料浆中,搅拌均匀后在25℃的温度下静置3h,然后在35℃的环境下静置直至水分蒸干得到脱毒剂。在本实施例中,如下表一所示,制备每千克的脱毒剂所添加的各重量组份分别为:表一:实施例二: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蒙脱石、酵母细胞壁以及酵母粉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得到脱毒剂原料浆。步骤二:将水合硅铝钙钠盐、枯草芽孢杆菌、植酸酶以及苯甲酸进行混合搅拌,加入蒸馏水,在20℃的温度下静置20h得到活性菌混合液。在本步骤中,上述的枯草芽孢杆菌为yb4。步骤三:将所述活性菌混合液加入到所述脱毒剂原料浆中,搅拌均匀后在30℃的温度下静置5h,然后在45℃的环境下静置直至水分蒸干得到所述脱毒剂。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上述的酵母细胞壁而言,在酵母细胞壁中包含有甘露寡糖以及ß-葡聚糖。在本实施例中,如下表二所示,制备每千克的脱毒剂所添加的各重量组份分别为:表二:实施例三: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的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蒙脱石、酵母细胞壁以及酵母粉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得到脱毒剂原料浆。步骤二:将水合硅铝钙钠盐、枯草芽孢杆菌、植酸酶以及苯甲酸进行混合搅拌,加入蒸馏水,在18℃的温度下静置17h得到活性菌混合液。在本步骤中,上述的枯草芽孢杆菌为yb4。步骤三:将所述活性菌混合液加入到所述脱毒剂原料浆中,搅拌均匀后在27℃的温度下静置4h,然后在40℃的环境下静置直至水分蒸干得到所述脱毒剂。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上述的酵母细胞壁而言,在酵母细胞壁中包含有甘露寡糖以及ß-葡聚糖。在本实施例中,如下表三所示,制备每千克的脱毒剂所添加的各重量组份分别为:实施例四: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出的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蒙脱石、酵母细胞壁以及酵母粉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得到脱毒剂原料浆。步骤二:将水合硅铝钙钠盐、枯草芽孢杆菌、植酸酶以及苯甲酸进行混合搅拌,加入蒸馏水,在17℃的温度下静置18h得到活性菌混合液。在本步骤中,上述的枯草芽孢杆菌为yb4。步骤三:向活性菌混合液中继续加入凝结芽孢杆菌以及纤维素酶,匀速搅拌14min后静置2.5h,并将静置后得到的混合液倒入至脱毒剂原料浆中进行搅拌。在本发明中,在制备脱毒剂的过程中,加入的凝结芽孢杆菌对应的重量份数为0.5~1份,加入的纤维素酶对应的重量分数为1.2~1.5份。步骤四:将活性菌混合液加入到脱毒剂原料浆中,搅拌均匀后在25℃的温度下静置3h,然后在35℃的环境下静置直至水分蒸干得到脱毒剂。在本实施例中,如下表四所示,制备每千克的脱毒剂所添加的各重量组份分别为:表四:实施例五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的应用,其中,应用如上所述的用于脱除霉菌毒素的脱毒剂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进行脱除,所述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以及烟曲霉毒素。对霉变饲料而言,其中霉菌毒素含量为:黄曲霉毒素b1/2.7、玉米赤霉烯酮/899、呕吐毒素/1429、烟曲霉毒素b1/5803。以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脱毒剂对霉变饲料进行处理,对主要霉菌毒素的体外吸附率的吸附比率如下表五所示:表五:脱毒剂对主要霉菌毒素的体外吸附率吸收率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对比例黄曲霉毒素100%98.33%96.25%99.85%0%玉米赤霉烯酮92.36%91.25%93.11%92.56%0%呕吐毒素68.17%66.55%67.19%67.27%0%烟曲霉毒素70.58%71.36%70.20%69.56%0%从表五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脱毒剂,对霉变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以及烟曲霉毒素可进行有效吸收。作为补充的,利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脱毒剂,添加在饲料中,对断奶仔猪进行喂养,试验结果为:添加0.1%本产品的脱毒剂后,体重提高1.2公斤/7%,fcr降低0.27/13%;添加2.5%本产品的脱毒剂后,体重提高2.3/13%,fcr降低0.41/18%。本产品经江西省兽药饲料检查所检测,产品主要成分中,酿酒酵母活细胞数≥1,000,000,000个/g,枯草芽孢杆菌菌落数≥100,000,000cfu/g。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