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瓢虫,别名大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是常见害虫,主要取食土豆、茄子、西红柿、菜豆等茄科和豆科植物的叶子。成虫、幼虫在叶背剥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半透明的细凹纹,状如箩底。也能将叶吃成孔状,甚至仅存叶脉。严重时受害叶片干枯、变褐,全株死亡。
近年来,随着昆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害虫防治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提供大量的生理指标一致的昆虫作为试材,因此昆虫室内大量扩繁技术及昆虫人工饲料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促进和发展,并成为昆虫学和害虫防治新技术研究领域的基本技术之一。人工饲料不仅可以使昆虫发育整齐,生理一致,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解决季节性饲料短缺的主要途径。如冬季由于大多数自然食料不可利用,只能依靠人工饲料才能保证科学研究顺利进行。因昆虫种类不同,寄主种类存在较大差异,故需要不同的人工饲料加以饲养。目前,室内能够以人工饲料成功扩繁的昆虫多为鳞翅目昆虫、鞘翅目昆虫。马铃薯瓢虫属于鞘翅目瓢虫科食植瓢虫亚科裂臀瓢虫属,是我国北方常见的茄科类蔬菜害虫。马铃薯瓢虫取食量大,若室内饲养,需要大量种植马铃薯。如果冬季饲养扩繁,种植马铃薯不仅需要较大占地面积,且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干粉作为鲜食替代品,不仅营养成分不减,且饲料成本价格低廉,经济实惠,易储存,省时省工,同时,将其用于马铃薯瓢虫养殖,养殖得到的马铃薯瓢虫生理标准均一。
具体地,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其特征是,由以下原料制成:
马铃薯叶片干粉;苋刺叶片干粉;b族维生素;琼脂粉;山梨醇;苯甲酸;水。
其中,b族维生素为市售。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马铃薯叶片干粉10~15;苋刺叶片干粉8~10;b族维生素0.1~0.5;琼脂粉2.5~5;山梨醇0.5~1.0;苯甲酸1.0~2.0;水40~60。
进一步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10月份采集马铃薯叶片和苋刺叶片,烘干,用料理机打磨成细粉末,得到马铃薯叶片干粉和苋刺叶片干粉;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量配比称取马铃薯叶片干粉和苋刺叶片干粉,混匀后倒入容器一中;
(3)将步骤(2)的容器一微波炉里高火加热,同时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量配比称取琼脂粉,倒入容器二中,加入蒸馏水,加热煮沸,倒入容器一中,混合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量配比称取b族维生素粉末,加入蒸馏水,混匀后倒入步骤(4)的容器一中;
(6)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量配比称取山梨醇,苯甲酸,加入到步骤(5)的容器一中,即可得到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
(7)将步骤(6)得到的饲料冷却后,置于冰箱冷藏备用。
进一步地,步骤(1)中,烘干温度为60~80℃。
进一步地,步骤(1)为:
6~10月份采集马铃薯叶片和苋刺叶片,烘干,用料理机打磨成细粉末,得到马铃薯叶片干粉和苋刺叶片干粉,其中,料理机的转速为15000-25000r/min。
进一步地,料理机的转速为20000r/min。
所述料理机采用市售微波炉均可。
进一步地,步骤(3)中,加热方式为微波炉高火加热,加热时间为1-10min。
所述微波炉采用市售微波炉均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以干粉做为鲜食替代品,营养成分全面。配方中除马铃薯叶片干粉外,还有苋刺叶片干粉,该植物是马铃薯瓢虫寄主之一,该虫越冬结束后的第一代发育是在苋刺上进行的。该植物属于常见型杂草,遍地都是,容易采集。本发明的马铃薯瓢虫的人工饲料成本价格低廉,经济实惠,且易储存,省时省工。
(2)本发明的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3)采用本发明的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进行马铃薯瓢虫人工养殖,得到的马铃薯瓢虫成活率高,发育整齐,有利于开展马铃薯瓢虫的室内研究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制备过程中所需要的用具包括:烘箱;料理机;马铃薯叶片干粉;苋刺叶片干粉;电子天平;微波炉;蒸馏水;250ml的三角瓶;250ml的烧杯;玻璃棒;100ml的量筒。
实施例1
一种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马铃薯叶片干粉10g;苋刺叶片干粉10g;b族维生素(市售)0.3g;琼脂粉2.5g;山梨醇0.5g;苯甲酸1.0g;水40g。
上述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6~10月份采集马铃薯叶片和苋刺叶片,烘箱里70℃烘干,用料理机(转速为20000r/min)打磨成细粉末,得到马铃薯叶片干粉和苋刺叶片干粉;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量配比称取马铃薯叶片干粉和苋刺叶片干粉,混匀后倒入250ml的烧杯中;
(3)将步骤(2)的烧杯放入微波炉中,高火加热5min,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时间可以为1min,3min,10min等。
(4)根据上述重量配比,用电子天平称取琼脂粉,倒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40ml蒸馏水,微波炉里高火加热煮沸,倒入步骤(3)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混合均匀;
(5)根据上述重量配比称取b族维生素粉末,加入60ml蒸馏水,混匀后倒入步骤(4)的烧杯中;
(6)根据上述重量配比,用电子天平称取山梨醇,苯甲酸,加入到步骤(5)的烧杯中,即可得到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
(7)将步骤(6)得到的饲料冷却后,置于冰箱冷藏备用。
实施例2
一种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马铃薯叶片干粉15g;苋刺叶片干粉8g;b族维生素(市售)0.1g;琼脂粉4g;山梨醇1.0g;苯甲酸2.0g;水6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马铃薯瓢虫人工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马铃薯叶片干粉14g;苋刺叶片干粉9g;b族维生素(市售)0.5g;琼脂粉5g;山梨醇0.75g;苯甲酸1.5g;水55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为验证该人工饲料对马铃薯生物学的影响,以取食鲜食马铃薯叶片为对照,对上述实施例1-3的马铃薯瓢虫取食人工饲料的生物学指标进行了室内试验,每个实施例子设置三次重复试验。该试验均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箱内设置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55%±5%;光周期l:d=16h:8h。试验结果如表1:
表1.取食人工饲料对马铃薯瓢虫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与对照相比,单雌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幼虫的发育历期均无显著差异。马铃薯瓢虫食用人工饲料后的死亡率:取食实施例1和取食实施例2的马铃薯瓢虫显著高于对照,在饲喂过程中观察,马铃薯瓢虫在1龄时取食实施例2时的人工饲料后死亡率略有上升,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保证死亡率在9%以下,虽然采用鲜食叶片进行饲喂效果更好,但在不容易得到鲜食叶片的冬天,采用本发明的饲料进行饲喂,也能完全满足实验对马铃薯瓢虫的需求,本发明的饲料对于2龄以后的幼虫,效果更佳,最好的效果可以达到马铃薯瓢虫野外生存的效果。综合试验结果得出结论,采用本发明的饲料来养殖马铃薯瓢虫1龄幼虫和2龄后马铃薯瓢虫,死亡率均可控制在9%以下,可以满足马铃薯瓢虫室内研究工作的需求。
上述仅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本发明。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例来举例说明。而由此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