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血糖中药保健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77965发布日期:2020-01-14 16:54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血糖中药保健品,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饮食中脂肪和糖类的摄入大大增加,快节奏工作又压缩了日常的运动时间,糖尿病患者人数迅速增加;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这两大调节系统确保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之间的平衡,使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但是在遗传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与环境因素(如不合理的膳食、肥胖等)的共同作用下,两大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出现血糖水平的升高;通常肥胖是糖尿病发展的一个常见驱动因素,其中以2型糖尿病更为常见;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治疗糖尿病花费巨大,且目前所用的化学合成药物虽然短期疗效显著,但不易长期服用;因此,从天然产物中开发能有效防治糖尿病且毒副作用较小可长期使用的药物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中医辨证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究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甚,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内生,津干液枯,气血涩滞,久而为瘀。近几年新的防治技术主要有胰岛细胞移植、胰腺移植、胰岛素泵代替胰岛素注射以及糖尿病的免疫疗法等,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双胍类降糖药物-盐酸二甲双胍和降糖灵(苯乙双胍);虽然找到代替注射胰岛素的方式,但因普及较慢,还有很多患者继续注射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最直接的副作用就是在剂量不当的情况下出现低血糖,其次是胰岛素具有纳水潴留作用,会产生水肿;再者长期注射胰岛素对人体本身皮肤也会产生创伤,多数人肚脐周围产生硬块,久久不易消除,这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糖灵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有厌食、口苦、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因经肝脏代谢,易诱发乳酸中毒。虽然二甲双胍诱乳酸中毒的可能性比降糖灵显著减少,但仍然有此副作用。因此,如何使糖尿病病人的血糖长期保持稳定,需要研发疗效稳定、副作用少且小、标本兼治的降糖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血糖中药保健品,不仅能够降低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机体状况,使之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还能够调节机体功能,调节为主治疗为辅,作用稳定、安全有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血糖中药保健品,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刺五加9~30份、金莲花5~20份、木耳5~15份。

优选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刺五加25份、金莲花15份、木耳10份。

一种降血糖中药保健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中药原料中加入8~12倍份的蒸馏水,浸泡至透心,然后煎煮1~3次,每次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趁热过滤除渣;滤液浓缩至液体少量挂壁后,真空冷冻干燥48h,成为粉末剂型,低温干燥环境保存,制得降血糖中药保健品。

所述降血糖中药保健品的剂型还可以为汤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粉剂、膏汁、口服液或固体饮料。

其中,本发明选取中药(刺五加)、中药(金莲花)与食品(木耳)搭配制备降血糖保健品。

刺五加皂甙(ass)具有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其与提高抗氧自由基酶类活性及抗过氧化损伤有密切关系。ass可增加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分泌,对胰岛b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刺五加内的“丁香苷”具有降糖作用,可提高糖原合成率。刺五加治疗糖尿病,可减轻病人口渴、虚疲等症状,使尿糖减低,血糖也有所下降,疗效稳定。

中医学将糖尿病归于“消渴病”,与“热伤气阴”--病由热生的基本病机一致,实邪中以火热之邪最常见,燥热内生而致。金莲花是北方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具有散热解毒,凉血补阴,生津止渴的作用。患有糖尿病以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和严重的感染,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好,长期慢性高血糖患者机体调节功能将被破坏,引发糖毒性作用,可以损害眼睛的眼底血管,或者眼睛的角膜,引起眼睛的伤害。《纲目拾遗》记载,金莲花可治疗口疮,喉肿,浮热耳疼,目痛,明目,解岚瘴。中医自古就有“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概念,因此用金莲花来辅助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起到更好的降糖作用。以上可说明金莲花可用于糖尿病的防治,故而选择金莲花用于防治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并发症。

黑木耳多糖体外水解物(aaos)能够促进stz糖尿病大鼠glp-1的分泌,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血糖调节能力;对血清中的sod、cat、gr活性影响较大,可以提高糖尿病大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通过调节脂代谢,降低糖尿病大鼠的tg水平、ldl-c水平,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恶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上研究表明刺五加有良好的改善高血糖的作用,金莲花可辅助治疗一系列的糖尿病并发症和感染,木耳可调节胰岛素水平、抗氧化应激反应,根据中医药基本理论,将刺五加、金莲花及黑木耳灵活配伍用以降血糖,多种成分互相配合以达到促进机体胰岛素分泌,提高抗氧自由基酶类活性,促进糖原的合成,改善血糖调节能力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种降血糖中药保健品,根据高血糖患者的体质特征,依据中医理论将中药与药食同源类食品作为主要原料,来调控人体内血糖含量,通过调理逐步减少降糖时效药和胰岛素的用量;本发明以传统中医治病理论为基础,通过调理脾胃肝肾功能,调节体内消化系统的新陈代谢,从而控制血液中的含糖量,达到很好的降糖控糖作用;对上消、中消和下消等不同病机的“消渴症”均有很好的降糖作用;以中药及药食同源类食品配伍,长期食用不仅可以达到降糖效果,还可以有效调节机体,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而且性状较为温和,疗效稳定,副作用小,是一种理想的降血糖保健品,且剂型较灵活,效果好,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在刺五加25份,金莲花15份,木耳10份的中药原料中加入10倍份量的蒸馏水,浸泡至透心,然后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趁热过滤除渣,滤液浓缩至液体少量挂壁后,真空冷冻干燥48h,成为粉末;将粉末在低温干燥环境中保存,制得降血糖中药保健品。

剂型及饮用方式:

①将上述粉末加入温水复溶后直接饮用;

②将上述粉末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混合均匀制成粉状的固体饮料或颗粒剂,并分装成3~10g每包,用温水溶解后,直接饮用;

③将上述粉末加入适量辅料制成胶囊、片剂,用水顺服饮用;

④可将原液浓缩加入定量添加剂制成口感佳的膏汁5~15毫升每包,也可分装成瓶,制成口服液直接饮用。

实施例二

1.实验动物:

小鼠50只

2.试剂:

四氧嘧啶、葡萄糖、血糖试剂盒

3.实验药物:

在刺五加25份,金莲花15份,木耳10份的中药原料中加入10倍份量的蒸馏水,浸泡至透心,然后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趁热过滤除渣,浓缩制成灌胃体积,内含原生药量1倍,3倍,5倍的药物溶液;

4.造模方法:

成年小鼠,随机取20只动物禁食4小时,测空腹血糖,作为此批小鼠初始血糖值。造模动物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四氧嘧啶200mg/kg腹腔注射,72小时后,测血糖,空腹血糖值≥11.1mmol/l则高血糖动物模型成功;

5.检测指标:

体重、空腹血糖、糖耐量

6.实验方法:

除空白组外,按高血糖小鼠禁食4小时的血糖水平分组,随机分为1个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高、中、低)。高、中、低剂量组给予(1倍、3倍、5倍)浓度药物溶液,模型对照组、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30天,禁食4小时测空腹血糖值,比较各组动物血糖值及血糖下降百分率。

各组动物禁食4小时,测定血糖值,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倍、3倍、5倍)浓度药物溶液,模型对照组、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20分钟后各组经口给予葡萄糖2.0g/kg,测定给葡萄糖后各组0、0.5、2小时的血糖值,观察模型对照组与受试样品组给予葡萄糖(0、0.5、2小时)后血糖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

注:*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表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体重与空白组相比均增长缓慢,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给药30d后,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增长趋势明显,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

注:*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表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各组小鼠造模前血糖均正常,无显著性差异。造模后,造模小鼠血糖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且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给药30d后,各给药组小鼠血糖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各剂量组血糖下降百分率均高于模型组。

注:*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表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测定小鼠口服糖耐受量前,模型组小鼠血糖与其余各组相比明显升高,且与其余各组比较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给予灌胃葡萄糖液0.5h后各组血糖水平均有明显上升,2h后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且各给药组血糖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低、中、高剂量组曲线下面积均小于模型组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以上结果说明该产品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症状有明显改善,对糖尿病模型小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且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无影响,可判定辅助降血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虽然本发明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