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茶叶理条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压辊清洗装置的茶叶理条机。
背景技术:
太平猴魁茶叶制作一般包括杀青、理条、烘干等主要工序。针对理条环节,传统方法只能依靠工人手工捏扁的方式进行,生产效率低下,茶叶品质难以控制。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884596u)公开了一种平移式茶叶理条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输送机构和理条机构,所述理条机构主要包括导料部和刚性对辊部,其中采用了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203087442u)所公开的一种茶叶导料装置。该技术方案首先通过导料部对杀青后的太平猴魁茶叶叶片进行收拢和导料,然后送至由上、下压辊构成的对辊部对其进行压扁,压扁后的茶叶落在理条机构下方的烘筛上,从而完成茶叶理条的工序。该技术方案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茶叶品质。
该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缺陷:压辊对杀青后的茶叶叶片进行压扁时,叶片会释放出汁液,该汁液附着在压辊上,不仅四处流淌、滴落,极不卫生,而且还容易使压辊粘连压扁后的叶片,导致叶片不能直接落在烘筛上,引起生产过程中断。同时,该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茶叶通过压辊挤压后掉落在烘筛上时,由于重力和惯性的作用,叶片容易产生弯曲及破损,从而降低茶叶成品质量;二是针对不同规格的待理条茶叶(不同规格体现在叶片尺寸大小不同、不同时节采摘的叶片含水量及硬度不同),为达到最佳的茶叶品质,需要对对辊的高度、对辊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但是现有的技术方案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三是现有的导料部通常采用角铁材质的夹持对板及螺栓进行安装固定,不仅固定方式较为复杂、不易安装拆卸,而且因对辊部拖拽叶片时会产生较大的拉力,但夹持对板的横向距离较大、支撑能力不足,无法对导料部的位置进行有效定位,这会使导料部向对辊部偏移,严重时将导致设备的功能失效;四是现有的茶叶理条机的茶叶理条构,通常由上下压辊、导料部、压辊高度及压力调节装置等多个组件共同构成,所有组件均安装在设备两侧的拼装侧板上以实现连接固定,这些组件之间有着严格的位置关系和传动关系,因此对拼装侧板的结构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成本低廉,便于操作,清洗效果好的具有压辊清洗装置的茶叶理条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压辊清洗装置的茶叶理条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输送机构和理条机构,所述理条机构包括导料装置和刚性对辊部,所述刚性对辊部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于机座两侧的拼装侧板上;所述具有压辊清洗装置的茶叶理条机还包括安装在理条机构两侧的拼装侧板上的压辊清洗装置,所述压辊清洗装置与刚性对辊部平行设置,所述压辊清洗装置的一侧与刚性对辊部的外表面接触,用于吸附或刮除刚性对辊部挤压茶叶后残留在刚性对辊部上的茶叶叶片汁液。
进一步,所述压辊清洗装置的两端安装固定在理条机构两侧的拼装侧板上。
进一步,所述刚性对辊部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在拼装侧板上。
进一步,所述压辊清洗装置包括长条形的固定支架、活动盖板和清洁器件;所述固定支架截面为“l”形,两端固定安装在拼装侧板上;所述活动盖板的截面为“l”形,倒扣拼装在固定支架上,与固定支架配合形成安装清洁器件的空腔;所述清洁器件的一侧夹持在空腔中,另一侧从从空腔中伸出,抵靠在刚性对辊部上,对刚性对辊部的外表面进行清洁。
进一步,所述拼装侧板上设有与固定支架两端形状一致的l形固定卡槽或l形固定通孔;所述固定支架的两端通过卡装在l形固定卡槽或l形固定通孔中,实现与拼装侧板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清洁器件为海绵条或刮板;所述压辊清洗装置通过海绵条吸附刚性对辊部上残留的茶叶叶片汁液,或通过刮板刮除刚性对辊部上残留的茶叶叶片汁液。
进一步,所述空腔中刮板的上侧和/或下侧,还设有用于对刮板进行辅助定位与固定的垫板。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和/或活动盖板的内侧设有用于对海绵条或刮板进行辅助定位与固定的多个卡齿。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动盖板通过卡扣进行拼装固定;所述卡扣6为“u”形结构,卡装部位设有凸起;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动盖板的外侧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卡装凹槽。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动盖板通过螺栓进行拼装固定;所述固定支架、活动盖板和清洁器件上设有多个位置匹配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中设有用于拼装固定的螺栓。
进一步,所述压辊清洗装置设置一组,仅对上压辊或下压辊进行清洗;或者,所述压辊清洗装置设置两组,分别对上压辊和下压辊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压辊清洗装置的茶叶理条机,通过紧邻压辊设置压辊清洗装置,对杀青后的茶叶叶片在受到压辊挤压时残留在压辊上的汁液进行吸附或刮除,确保压辊始终工作在清洁的状态,有助于提高茶叶叶片的卫生质量和成品外观。同时压辊清洗装置的海绵条或刮板采用易于拆装更换的设计方式,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成本低廉,便于操作,有效提高了茶叶理条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所述茶叶理条机的理条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所述茶叶理条机的拼装侧板的局部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所述茶叶理条机的拼装侧板的局部后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所述茶叶理条机采用海绵条结构的压辊清洗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所述茶叶理条机采用刮板结构的压辊清洗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1至5,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压辊清洗装置的茶叶理条机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压辊清洗装置的茶叶理条机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在中国专利“一种平移式茶叶理条机”(授权公告号cn205884596u)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增加了压辊清洗装置和导料辊结构,并对导料部的卡装固定结构和拼装侧板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茶叶理条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输送机构和理条机构,所述理条机构包括导料装置16和刚性对辊部,所述刚性对辊部包括上压辊5和下压辊24,所述上压辊5和下压辊24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于机座两侧的拼装侧板1上。
所述理条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刚性对辊部附近的压辊清洗装置,所述压辊清洗装置与刚性对辊部平行设置,所述压辊清洗装置的一侧与所述刚性对辊部的外表面接触,用于吸附或刮除所述刚性对辊部挤压茶叶后残留在刚性对辊部上的茶叶叶片汁液,以提高茶叶生产效率与成品质量,并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卫生。
所述理条机构还包括导料辊4,所述导料辊4设置在所述刚性对辊部的出料方向一侧,其长度方向与刚性对辊部平行。所述导料辊4位于茶叶叶片经刚性对辊部挤压后输出路径(即附图中箭头指示方向)的下方,与刚性对辊部的下压辊24同向转动。所述茶叶叶片经刚性对辊部挤压输出后,再经导料辊4支撑及缓冲后落在输送机构上。传统的不设置导料辊4的理条机构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叶叶片从刚性对辊部挤压输出后,由于重力作用,茶叶叶片会产生第一次向下的弯曲;当茶叶叶片向下跌落并落在输送机构上的瞬间,由于茶叶叶片的运动方向及自身长度方向与输送机构的运动方向均不一致,因此还会产生第二次反向的弯曲。也就是说,传统的不设置导料辊4的理条机构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叶叶片掉落在输送机构上的过程中会产生两次弯曲,从而扭成s型。而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缓解两次弯曲的程度,从而确保茶叶叶片尽量保持笔直状态。
所述所述理条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固定导料装置16的卡装固定结构,所述所述卡装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茶叶理条机刚性对辊部的进料端的长条状u形卡槽15,所述u形卡槽15的截面为“u”形(“u”形的两侧可等高或不等高),与刚性对辊部平行设置,位于压辊前侧(即茶叶的进料一侧)。所述u形卡槽的槽口宽度与导料装置16的连接板厚度一致,所述导料装置16的连接板可插入u形卡槽15的槽口从而实现卡装固定。所述导料装置16的连接板插入u形卡槽的槽口之后,导料装置16的出料口正对刚性对辊部的挤压缝隙,当茶叶叶片从导料装置16的出料口输出后,直接进入刚性对辊部的挤压缝隙。
所述所述理条机构还包括拼装侧板1,所述刚性对辊部、压辊清洗装置、导料辊4、u形卡槽15均通过拼装侧板1进行拼装从而形成一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给出实施例1中所述压辊清洗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压辊清洗装置的两端安装固定在拼装侧板1上,与刚性对辊部平行设置,所述压辊清洗装置的一侧与刚性对辊部的外表面接触,吸附或刮除刚性对辊部挤压茶叶后残留在刚性对辊部上的茶叶叶片汁液。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压辊清洗装置采用海绵吸附茶叶叶片汁液的结构,包括长条形的第一固定支架17、第一活动盖板7和海绵条9(即清洁器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7截面为“l”形,两端固定安装在拼装侧板1上。所述第一活动盖板7的截面为“l”形,倒扣拼装在第一固定支架17上,与第一固定支架17配合形成安装清洁器件海绵条9的矩形空腔,所述空腔朝向刚性对辊部的一侧为开放结构。所述清洁器件海绵条9的一侧夹持在空腔中,另一侧从空腔的开放结构一侧伸出,抵靠在刚性对辊部的压辊外侧,对刚性对辊部压辊外表面进行清洁,通过海绵条9吸附刚性对辊部上残留的茶叶叶片汁液。
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压辊清洗装置采用刮板刮除茶叶叶片汁液的结构,包括长条形的第二固定支架19、第二活动盖板18和刮板23(即清洁器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19截面为“l”形,两端固定安装在拼装侧板1上。所述第二活动盖板18的截面为“l”形,倒扣拼装在第二固定支架19上,与第二固定支架19配合形成安装清洁器件刮板23的空腔,所述空腔朝向刚性对辊部的一侧为开放结构。所述清洁器件刮板23的一侧夹持在空腔中,另一侧从空腔的开放结构一侧伸出,抵靠在刚性对辊部的压辊外侧,对刚性对辊部的压辊外表面进行清洁,通过刮板23刮除刚性对辊部上残留的茶叶叶片汁液。优选的,所述空腔中刮板的上侧和/或下侧,还设有用于对刮板进行辅助定位与固定的垫板22。本段记载中采用的刮板23和上面采用的海绵条9为可替换结构。
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可直接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在拼装侧板1的内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拼装侧板1的内侧设有与固定支架两端形状一致的l形固定卡槽或l形固定通孔,所述l形固定卡槽或l形固定通孔直接在拼装侧板1上铣/钻成型。所述固定支架的两端通过卡装在l形固定卡槽或l形固定通孔中,实现与拼装侧板1的连接固定。具体的,对于采用l形固定卡槽的方式,可以在安装拼装侧板1时,将所述固定支架的两端卡装在l形固定卡槽中进行固定。对于采用l形固定通孔的方式,所述固定支架的长度略长于机座两侧拼装侧板1之间的距离(外侧最大距离),拼装时可以先完成拼装侧板1与机架的安装固定,再将固定支架从l形固定通孔中穿过,其两端从拼装侧板上的l形固定通孔中伸出;再通过钳子将固定支架两端预留在l形固定通孔外侧的部分掰弯或扭变形,或者在伸出的部位进行穿孔安装销子或螺栓,即可实现固定支架与拼装侧板1的横向定位与连接固定。本技术方案相对于焊接或螺栓固定,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固定效果好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和/或活动盖板的内侧设有用于对海绵条9或刮板23进行辅助定位与固定的多个卡齿702,用于增强对海绵条9或刮板23的夹持固定效果。
作为对固定支架和活动盖板进行连接固定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动盖板通过卡扣6进行拼装固定。所述卡扣6为“u”形结构,卡扣6的卡装接触部位设有用于定位的凸起。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动盖板的外侧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卡装凹槽701。该结构连接固定可靠、便于拆装、便于更换清洁装置。
作为对固定支架和活动盖板进行连接固定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动盖板通过螺栓进行拼装固定。所述固定支架、活动盖板和清洁器件上设有多个位置匹配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中设有用于拼装固定的螺栓。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螺栓包括沉帽螺丝20和螺帽21,通过螺丝20从固定支架、活动盖板和清洁器件螺栓孔中穿过对上述结构进行固定。该结构具有连接固定可靠、便于拆装、便于更换清洁装置等优点。
所述压辊清洗装置可以仅设置一组,仅对上压辊或下压辊之一进行清洗。当然,所述压辊清洗装置也可以设置为两组,分别对上压辊和下压辊进行清洗,以收到更好地清洁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给出实施例1中所述导料辊4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刚性对辊部的出料方向一侧还设有与刚性对辊部平行设置的导料辊4,所述导料辊4位于茶叶叶片经刚性对辊部挤压后输出路径的下方,与刚性对辊部的下压辊24同向转动。设置导料辊4的目的在于,针对经刚性对辊部挤压输出后茶叶叶片,通过导料辊4对其进行支撑及缓冲后,确保其平稳的在落在输送机构上,从而减小茶叶叶片的弯曲。
导料辊4位于不同位置,对茶叶叶片的支撑作用也不同。具体实施时可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使导料辊4的圆周表面与刚性对辊部输出路径方向相切,这样设置可使茶叶叶片尽量保持笔直输出。在第一种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当提升导料辊4的位置,使导料辊4的圆周表面与刚性对辊部输出路径方向相交,从而起到更好地托撑效果。
所述导料辊4的线速度可以等于下压辊24的线速度,从而使的导料辊4的表面运转速度与茶叶叶片输出速度一致。也可以使导料辊4的线速度略微大于下压辊24的线速度,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导料辊4的线速度略微大于茶叶叶片的输出输出速度,从而通过导料辊4的表面运动对茶叶叶片起到一定的拉伸作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料辊4的圆周表面上设有增加摩擦力的花纹。所述花纹可以是多条均匀分布在导料辊4的圆周表面上,与导料辊4轴向方向平行的凸起或凹进的直线,或者是凸起或凹进的斜网格等,可以增加茶叶叶片与导料辊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托撑和拉伸效果。
具体的,所述导料辊4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拼装侧板1上,所述导料辊4的一端延伸至拼装侧板1外侧,所述延伸段上设有用于驱动导料辊的4旋转的齿轮或皮带盘,用于驱动导料辊4转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设置在导料辊4端部的齿轮与设置在刚性对辊部的上压辊5端部的齿轮直接啮合。所述导料辊4端部的齿轮与上压辊5端部的齿轮的直径与齿数相同,所述导料辊4的直径等于或大于刚性对辊部上压辊5的直径。如此设置,导料辊4的表面积线速度与茶叶叶片输出速度相同或略快。
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设置在导料辊4端部的齿轮与设置在刚性对辊部的上压辊5端部的齿轮直接啮合;所述导料辊4端部的齿轮的直径与齿数均少于上压辊5端部的齿轮的直径与齿数,所述导料辊4的直径等于刚性对辊部上压辊5的直径。如此设置,导料辊4的表面积线速度比茶叶叶片输出速度略快。
作为第三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设置在导料辊4端部的第一皮带盘12通过皮带与设置在下压辊24端部的第二皮带盘11同向联动;所述设置在导料辊4端部的第一皮带盘12的直径等于设置在下压辊24端部的第二皮带盘11的直径,所述导料辊4的直径等于或大于刚性对辊部上压辊5的直径。如此设置,导料辊4的表面积线速度比茶叶叶片输出速度略快。
作为第四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设置在导料辊4端部的第一皮带盘12通过皮带与设置在下压辊24端部的第二皮带盘11联动;所述设置在导料辊4端部的第一皮带盘12的直径小于设置在下压辊24端部的第二皮带盘11的直径,所述导料辊4的直径等于刚性对辊部上压辊5的直径。如此设置,导料辊4的表面积线速度比茶叶叶片输出速度略快。
作为第五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料辊4端也可以直接设置电机,以驱动导料辊4转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给出实施例1中所述茶叶理条机导料部卡装固定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茶叶理条机导料部的卡装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茶叶理条机刚性对辊部的进料端的长条状u形卡槽15,所述u形卡槽15的截面为“u”形,与刚性对辊部平行设置,位于压辊前侧(即茶叶的进料一侧)。所述u形卡槽的槽口宽度与导料装置16的连接板厚度一致,所述导料装置16的连接板可插入u形卡槽15的槽口从而实现卡装固定。所述导料装置16的连接板插入u形卡槽的槽口之后,导料装置16的出料口临近压辊的挤压缝隙。装对于传统的螺栓固定方式,本技术方案可以简化导料装置16的拆装过程,提高安装精度和稳定性。
针对中国专利“一种茶叶导料装置”(授权公开号:cn203087442u)中所公开的导料装置,由于其进料方向与连接板方向垂直,因而本实施例设置的所述u形卡槽15的槽口朝上,槽口方向与茶叶进料方向(同样也是出料方向)垂直,以保持导料装置的进料方向与刚性对辊部的进料方向一致。若导料装置的进料方向与连接板方向并非垂直,则所述u形卡槽15的槽口方向则需做适应性的变化,同样是为了使拼装后的导料装置的进料方向与刚性对辊部的进料方向一致。
所述u形卡槽15的两端固定在拼装侧板1上。除了采用焊接或螺栓固定等方法进行固定之外,还可采用多种其他更为灵活便捷的方式进行固定。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2至3所示,所述拼装侧板1的内侧设有用于固定u型卡槽15的u形插槽8,所述u形插槽8的槽口宽度与u型卡槽15的厚度一致;所述u型卡槽15通过卡装在u形插槽8中,实现与拼装侧板1的连接固定。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也可采用与实施例2中固定支架相类似的安装固定方式,在所述拼装侧板1的内侧设置用于固定u型卡槽15的u形固定卡槽或u形固定通孔,所述u形固定卡槽或u形固定通孔的形状与u型卡槽15的端部形状一致;所述u型卡槽15通过卡装在u形固定卡槽或插装在u形固定通孔中,实现与拼装侧板1的连接固定,由于其具体成型方式、结构原理和安装固定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固定支架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的,为了实现对导料装置16实现较好的夹持固定效果和使用效果,所述u形卡槽15前侧板151(即远离刚性对辊部一侧的侧板)的高度低于导料装置16的连接板的上沿;u形卡槽15前侧板151与导料装置16连接板的高度差为进料导板的厚度,从而确保了安装进料导板之后,进料导板的上表面与导料装置16的进料口在同一水平面,以便于茶叶进料操作。安装进料导板之后,进料导板的前端抵接于导料装置16的连接板侧面,进料导板的上表面与导料装置16连接板的上沿平齐,进料导板的下表面支撑于u形卡槽进料侧侧板的上沿。所述u形卡槽15后侧板152的上沿抵接在导料装置16的顺延段的下沿。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给出一种应用于实施例1至4中所述茶叶理条机的拼装侧板。
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用于茶叶理条机的拼装侧板,其整体为矩形板状结构,底边设有两个以上竖条形的用于安装螺栓的侧板定位孔2,所述拼装侧板1通过所述螺栓实现与茶叶理条机机座的连接固定和高度调节定位,通过调节侧板定位孔2与螺栓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所述茶叶理条机的理条机构相对于机座的高度,进而改变理条机构的刚性对辊部相对于输送机构的高度。所述拼装侧板1的中部还设有用于安装上压辊5的上压辊安装孔104、用于安装下压辊24的下压辊安装孔101,以及用于安装导料辊4的导料辊安装孔102。优选的,所述上压辊5、下压辊24和导料辊4均通过轴承安装固定在拼装侧板1上,以确保辊体可以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压辊安装孔104为向下压辊安装孔101方向延伸的长圆孔,所述上压辊安装轴承14可在上压辊安装孔104中的沿着长度方向前后移动。所述拼装侧板1上还设有调节螺杆限位器3,所述调节螺杆限位器3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部设有与螺纹通孔匹配调节螺杆13,所述调节螺杆13的一端抵接在上压辊安装轴承14的一侧,另一端设有旋转把手10;通过旋转旋转把手10,可使调节螺杆13朝向或背离上压辊安装轴承14方向运动,从而调节上压辊5与下压辊4之间的距离。
作为另一种等同的优选实施方式,也可以不专门设置调节螺杆限位器3,而直接将螺纹通孔成型于拼装侧板1的内部。具体的,所述拼装侧板1的内部设有与上压辊安装孔104向外延伸方向一致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部设有与螺纹通孔匹配调节螺杆13,所述调节螺杆13的一端抵接在上压辊安装轴承14的一侧,另一端设有旋转把手10;通过旋转旋转把手10,可使调节螺杆13朝向或背离上压辊安装轴承14方向运动,从而调节上压辊5与下压辊4之间的距离。
为实现压辊清洗装置的连接固定,所述拼装侧板1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压辊清洗装置固定支架的l形固定卡槽或l形固定通孔,所述l形固定卡槽或l形固定通孔的形状与所述压辊清洗装置的两端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压辊清洗装置的通过将两端卡装在所述l形固定卡槽或l形固定通孔中,实现所述压辊清洗装置与所述拼装侧板1的连接固定。所述l形固定卡槽或l形固定通孔的实现方式如实施例2所述。
为实现u型卡槽15的连接固定,所述拼装侧板1的内侧设有用于固定u型卡槽15的u形插槽8,所述u形插槽8的插槽宽度与u型卡槽15的厚度一致;所述u型卡槽15通过将两端卡装在所述u形插槽8的插槽中,实现所述u型卡槽15与所述拼装侧板1的连接固定。所述u形插槽8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与拼装侧板1的连接。
作为另一种实现u型卡槽15连接固定的实施方式,所述拼装侧板1的内侧设有用于固定u型卡槽15的u形固定卡槽或u形固定通孔,所述u形固定卡槽或u形固定通孔的形状与所述u型卡槽15的两端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u型卡槽15通过将两端卡装在所述u形固定卡槽或u形固定通孔中,实现所述u型卡槽15与所述拼装侧板1的连接固定。所述u形固定卡槽或u形固定通孔的实现方式如实施例3所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