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红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在先申请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zl201811202758.8,其公开了一种茶叶的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包括对称设置且相同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还包括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第五传送带、第六传送带;所述的第一系统包括多个揉捻机、第一传送带、解块机、第二传送带、茶叶输出机构、进料机构;所述的第一传送带位于揉捻机的出口的下方;所述的第一传送带的输出端位于解块机上部的输入口,所述的第二传送带位于解块机的下部的输出口的下方;所述的第二传送带的输出端位于第三传送带的中部的上方;所述的第三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连接;所述的第四传送带的输出端和第五传送带的输出端均位于第六传送带的中部的上方。
经过上述的生产线生产后的茶叶需要进入到发酵设备中发酵,然后进入到烘干设备中烘干,然后摊凉后收料。
现有技术中,烘干设备是常见的,如三九牌6ch-30茶叶烘干机。
摊凉大多采用空旷场地摊凉。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自动化、精准的对茶叶进行烘干和摊凉,并收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该系统能自动的将茶叶送入烘干箱中,自动送入摊凉架中,如果摊凉后发现烘干效果不佳,还可以自动返回烘干箱中二次烘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包括烘干箱、摊凉架、收料斗;所述烘干箱的入口位置连接有进料输送单元,所述烘干箱的出口和摊凉架的入口之间通过第一中转输送单元相连,所述摊凉架的出口和收料斗之间设有与摊凉架的出口连接的第二中转输送单元,所述第二中转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相连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端部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中部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端连接至收料斗,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另外一端连接至进料输送单元;所述第二输送带通过可正反转的第一电机驱动。
在上述的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中,所述第一输送带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输送带上设有多个垂直于第一输送带的挡板。
在上述的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中,所述进料输送单元包括倾斜向上布置的第三输送带、与第三输送带连接的第四输送带,所述第四输送带连接至烘干箱的入口。
在上述的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中,所述第二输送带靠近收料斗的一端设有导料斗,所述导料斗位于收料斗上方且为中空的漏斗状。
在上述的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中,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吹风扇。
在上述的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中,所述第一中转输送单元包括第五输送带和与第五输送带相邻的倾斜向上延伸的第六输送带,所述的第五输送带连接至烘干箱的出口,所述第六输送带的一端延伸到摊凉架的最上层。
在上述的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中,所述摊凉架由多层架体组成,所述架体上设有第七输送带,所述第七输送带的上方设有第二吹风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能自动的将茶叶送入烘干箱中,自动送入摊凉架中,如果摊凉后发现烘干效果不佳,还可以自动返回烘干箱中二次烘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包括烘干箱1、摊凉架2、收料斗3;所述烘干箱1的入口位置连接有进料输送单元4,所述烘干箱1的出口和摊凉架2的入口之间通过第一中转输送单元5相连,所述摊凉架2的出口和收料斗3之间设有第二中转输送单元6,所述第二中转输送单元6包括与摊凉架2的出口连接的第一输送带61、与第一输送带61相连的第二输送带62,所述第一输送带61的端部位于第二输送带62的中部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62的一端连接至收料斗3,所述第二输送带62的另外一端连接至进料输送单元4;所述第二输送带62通过可正反转的第一电机63驱动。
其工作原理在于:正常加工过程中,茶叶经过进料输送单元4进入到烘干箱1中,所述烘干箱1为本领域常用的茶叶烘干机,对于烘干箱1的结构、型号不做具体限制。经过烘干后茶叶经过第一中转输送单元5输送至摊凉架2中,经过摊凉后进入到第一输送带61,然后进入第二输送带62。
此时,需要判断茶叶是否达到相应的烘干标准,该步骤大多通过人工进行,若不合格,则第一电机63反转,将第二输送带62的茶叶输送至进料输送单元4;若合格,则第一电机63正转,将第二输送带62的茶叶输送至收料斗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涉及多个输送带,只要不特殊说明,每个输送带均连接单向转动的电机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带61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输送带61上设有多个垂直于第一输送带61的挡板64。第一输送带61连接的是摊凉架2的出口,所以其需要从低处将茶叶抬升到高处以进入烘干箱1或收料斗3。
优选地,所述进料输送单元4包括倾斜向上布置的第三输送带41、与第三输送带41连接的第四输送带42,所述第四输送带42连接至烘干箱1的入口。第三输送带41连接的是外设的发酵设备,发酵设备输出的茶叶在低位,因此需要第三输送带41将其提升到高处以利于进入烘干箱1。
优选地,所述第二输送带62靠近收料斗3的一端设有导料斗7,所述导料斗7位于收料斗3上方且为中空的漏斗状,所述第一输送带61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吹风扇65。第一吹风扇65是进一步的降低摊凉后茶叶的温度,以满足收料标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转输送单元5包括第五输送带51和与第五输送带51相邻的倾斜向上延伸的第六输送带52,所述的第五输送带51连接至烘干箱1的出口,所述第六输送带52的一端延伸到摊凉架2的最上层。第六输送带52需要将茶叶从低处抬升到高处以进入摊凉架2,所以其需要倾斜向上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摊凉架2由多层架体21组成,所述架体21上设有第七输送带22,所述第七输送带22的上方设有第二吹风扇23。每一层架体21的首位都交错布置,以利于上一层的茶叶进入到下一层,每相邻两层架体21上的第七输送带22的输送方向相反。每两层架体21之间优选设置位于架体21两侧之间的挡帘,避免第二吹风扇将茶叶吹的到处都是,第二吹风扇不宜风力过大,能够带动气体流动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