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瓜籽果干粘结块打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5382发布日期:2020-06-16 22:44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瓜籽果干粘结块打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瓜籽果干粘结块打散机。



背景技术:

果干是由鲜果经过日晒或烘干而成的食品。水分在12%以内,便于保存。供直接食用或复制食品用。由于成品果干依然具有一定的糖分和水分,在储存时及易结块,结块后的果干不易使用,现有的解块方式均是人工进行解块,该方式费时费力,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瓜籽果干粘结块打散机。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将粘结的果干进行分散和分离的目的,通过在打散筒外圆周面设置若干打散条,筒体内壁沿其周向设置若干齿条,解决了现有瓜籽果干在粘结成块后解块麻烦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瓜籽果干粘结块打散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端呈开口设置,筒体内设置有打散筒,所述打散筒外圆周面设置若干打散条,所述打散筒端面设置有旋转驱动机构并传动连接,所述筒体内壁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齿条,所述筒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粘结的瓜籽果干通过筒体上端的开口处进入筒体内,然后通过控制旋转驱动机构带动筒体转动,此处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打散筒的端面,即可为打散筒的上端也可为打散筒下端,只要能实现带动打散筒绕垂直轴旋转即可,打散筒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打散条转动,从而将粘结成块的果干瓜籽进行分离和分散,由于筒体内壁设置有若干齿条,打散条在转动的过程中,齿条对粘结的果干产生剪切力,使筒体内边缘的果干依然能够被打散,使得果干的打散更为充分,提高打散效率,打散后的果干直径变小,即可通过筒体下端的出料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将粘结的果干进行分散和分离的目的,通过在打散筒外圆周面设置若干打散条,筒体内壁沿其周向设置若干齿条,解决了现有瓜籽果干在粘结成块后解块麻烦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打散筒下端面的转轴,所述转轴贯穿筒体底壁并通过轴承连接,转轴延伸出筒体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轮,所述筒体侧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打散筒呈锥台状设置,并使其横截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打散条设置为钢条并沿打散筒周向至少设置为四组,每组打散条沿打散筒周向设置为若干根,所述打散条呈倾斜设置并从上至下长度逐渐减小。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齿条至少设置为八个并呈竖直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筒体下端设置有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将粘结的果干进行分散和分离的目的,通过在打散筒外圆周面设置若干打散条,筒体内壁沿其周向设置若干齿条,解决了现有瓜籽果干在粘结成块后解块麻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打散筒下端面的转轴,所述转轴贯穿筒体底壁并通过轴承连接,转轴延伸出筒体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轮,所述筒体侧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通过从动轮带动打散筒转动,转轴设置在打散筒下端面,使得旋转驱动机构不对物料的进入产生干涉,便于使用,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连接,使动力输送更为稳定。

(3)本实用新型中打散筒呈锥台状设置,并使其横截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增大,通过将打散筒设置为锥台,使得其与筒体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便于粘结的果干打散后从出料口排出。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打散条设置为钢条并沿打散筒周向至少设置为四组,每组打散条沿打散筒周向设置为若干根,所述打散条呈倾斜设置并从上至下长度逐渐减小,将打散条设置为钢条,使得打散条在转动的过程中对粘结的果干形成撞击和挤压,使粘结的物料更易于分散和分离。

(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齿条至少设置为八个并呈竖直设置,加强对粘结果干的剪切力,从而提高打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电机,3主动轮,4从动轮,5支架,6出料口,7打散筒,8打散条,9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2,一种瓜籽果干粘结块打散机,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端呈开口设置,筒体1内设置有打散筒7,所述打散筒7外圆周面设置若干打散条8,所述打散筒7端面设置有旋转驱动机构并传动连接,所述筒体1内壁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齿条9,所述筒体1下端设置有出料口6。

在本实用新型中,粘结的瓜籽果干通过筒体1上端的开口处进入筒体1内,然后通过控制旋转驱动机构带动筒体1转动,此处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打散筒7的端面,即可为打散筒7的上端也可为打散筒7下端,只要能实现带动打散筒7绕垂直轴旋转即可,打散筒7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打散条8转动,从而将粘结成块的果干瓜籽进行分离和分散,由于筒体1内壁设置有若干齿条9,打散条8在转动的过程中,齿条9对粘结的果干产生剪切力,使筒体1内边缘的果干依然能够被打散,使得果干的打散更为充分,提高打散效率,打散后的果干直径变小,即可通过筒体1下端的出料口6排出。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将粘结的果干进行分散和分离的目的,通过在打散筒外圆周面设置若干打散条,筒体内壁沿其周向设置若干齿条,解决了现有瓜籽果干在粘结成块后解块麻烦的问题。

实施例2:

参见图1~2,一种瓜籽果干粘结块打散机,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端呈开口设置,筒体1内设置有打散筒7,所述打散筒7外圆周面设置若干打散条8,所述打散筒7端面设置有旋转驱动机构并传动连接,所述筒体1内壁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齿条9,所述筒体1下端设置有出料口6。

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打散筒7下端面的转轴,所述转轴贯穿筒体1底壁并通过轴承连接,转轴延伸出筒体1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轮4,所述筒体1侧面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3,所述主动轮3与从动轮4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通过从动轮带动打散筒转动,转轴设置在打散筒下端面,使得旋转驱动机构不对物料的进入产生干涉,便于使用,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连接,使动力输送更为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打散筒7呈锥台状设置,并使其横截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增大。该方式中,通过将打散筒设置为锥台,使得其与筒体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便于粘结的果干打散后从出料口排出。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参见图1~2,一种瓜籽果干粘结块打散机,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端呈开口设置,筒体1内设置有打散筒7,所述打散筒7外圆周面设置若干打散条8,所述打散筒7端面设置有旋转驱动机构并传动连接,所述筒体1内壁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齿条9,所述筒体1下端设置有出料口6。

打散条8设置为钢条并沿打散筒7周向至少设置为四组,每组打散条8沿打散筒7周向设置为若干根,所述打散条8呈倾斜设置并从上至下长度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通过打散条设置为钢条并沿打散筒周向至少设置为四组,每组打散条沿打散筒周向设置为若干根,所述打散条呈倾斜设置并从上至下长度逐渐减小,将打散条设置为钢条,使得打散条在转动的过程中对粘结的果干形成撞击和挤压,使粘结的物料更易于分散和分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齿条9至少设置为八个并呈竖直设置。该方式中,通过齿条至少设置为八个并呈竖直设置,加强对粘结果干的剪切力,从而提高打散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筒体1下端设置有支架5。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