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制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1946发布日期:2020-10-20 11:5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制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制面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于面条的需求不断增加,面条制作流程通常为人工和面,再通过传统面条机将面团压成面皮,最后经过面刀切割成面条的制作工序;面条制作技术也逐渐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但是对于传统小作坊还存在很多缺陷:一是在加工面团时需要人工加粉、加水,对于面粉和水的比例不能精准把握,且效率低下;二是传统面条机对于面条厚度难以实现自动化控制,需要人工调节,无法精确掌握面条厚度;三是对于不同的面条种类,需要不同的面刀,传统面条机难以实现自动化面刀切换;四是传统面条机不能实现远程面条操作控制;五是传统面条机分为了和面机、面皮机以及切面机等,从而使得结构不紧凑。

针对目前面条机难以实现一键加面、加水、面皮厚度调节、面刀切换以及远程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智能制面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传统小作坊面条机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实现远程控制的问题,为传统面食制作者提供了一种整体尺寸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的智能制面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制面机,包括机架12、柔性送粉总成01、面粉搅拌总成02、成型总成03、合压总成04、压延总成05、定型总成06、传输总成07、刀库总成08、接面总成09、控制箱10及撒粉总成11,其特征在于:机架12为矩形框架结构,机架12上设置有面粉搅拌总成02、成型总成03、合压总成04、压延总成05、定型总成06、刀库总成08、接面总成09、控制箱10及撒粉总成11,柔性送粉总成01设置在机架12右侧,面粉箱012与置于机架12顶部的面粉搅拌总成02通过软绞龙011相连;成型总成03置于面粉搅拌总成02下部;合压总成04置于成型总成03左下部;压延总成05置于成型总成03右下部;定型总成06置于压延总成05左下部;成型总成03、合压总成04、压延总成05、定型总成06前后之间通过传输总成07相连;定型总成06下方设置有刀库总成08;刀库总成08下方设置有接面总成09;控制箱10装设在机架12左侧,撒粉总成11装设在机架12内的右上部。

所述成型总成03、合压总成04、压延总成05、定型总成06均为辊筒挤压式结构,且每组挤压面皮13的辊筒平行安装;所述成型总成03、合压总成04、压延总成05、定型总成06均设置有面皮厚度调节机构031;所述成型总成03、合压总成04、压延总成05、定型总成06均设置有独立的驱动电机036。

所述传输总成07由a传送带071、b传送带072、c传送带073组成,a传送带071水平安装在成型总成03下方,且a传送带071左侧位于合压总成04上方;所述b传送带072倾斜安装在机架12中部,且b传送带072左侧位于合压总成04下方,右侧位于压延总成05上方;所述c传送带073水平安装在压延总成05下方,且c传送带073左侧位于定型总成06上方。

所述定型总成06下方设置有刀库总成08,所述定型总成06中设置有a定型辊筒061与b定型辊筒062;所述刀库总成08中设置有运行面刀082;所述a定型辊筒061与b定型辊筒062的线速度大于运行面刀082的线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采用软绞龙011将面粉箱012里的面粉通过软绞龙011由低处运往高处的面粉搅拌总成02,并通过称重传感器021测出上粉重量,省去了人工上粉,节省劳动力。2、通过面粉搅拌总成02中的电磁流量计022实现水的定量添加。3、面粉搅拌总成02将面粉与水均匀混合。4、面皮13通过成型总成03、合压总成04、压延总成05以及定型总成06共四次压制,使面皮13经过反复碾压后口感更好。5、控制箱10控制各个总成驱动电机036的开关以及转速大小,控制柔性送粉总成01上粉量、面粉搅拌总成02加水量以及面皮厚度调节机构031调节面皮13厚度大小,并可通过控制箱10中的控制系统实现对该制面机各参数的调整,以及通过控制箱10的信号收发功能对该制面机进行远程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制面机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制面机的斜二测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制面机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制面机的控制箱正视图。

图中:柔性送粉总成01、软绞龙011、面粉箱012、面粉搅拌总成02、称重传感器021、电磁流量计022、注水管023、成型总成03、面皮厚度调节机构031、a成型辊筒032、b成型辊筒033、c成型辊筒034、d成型辊筒035、驱动电机036、合压总成04、a合压辊筒041、b合压辊筒042、压延总成05、a压延辊筒051、b压延辊筒052、定型总成06、a定型辊筒061、b定型辊筒062、传输总成07、a传送带071、b传送带072、c传送带073、刀库总成08、切断刀081、运行面刀082、接面总成09、往复传送带091、面框092、面条093、控制箱10、触摸显示屏101、启动按钮102、急停按钮103、撒粉总成11、上撒粉盒111、下撒粉盒112、撒粉仓113、机架12、面皮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4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左、右、上、下、中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4的布图方式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制面机,包括机架12,机架12上设置有面粉搅拌总成02、成型总成03、合压总成04、压延总成05、定型总成06、刀库总成08、接面总成09、控制箱10及撒粉总成11,机架12为矩形框架结构,面粉搅拌总成02装设在机架12左上方,面粉搅拌总成02底部的四个角均装设有称重传感器021,且面粉搅拌总成02的注水管023上设置有电磁流量计022;柔性送粉总成01放置在机架12右侧,柔性送粉总成01的软绞龙011输出口连接在面粉搅拌总成02的面粉入口处;这样,柔性送粉总成01加入面粉搅拌总成02内的面粉的重量可以通过面粉搅拌总成02上的称重传感器021测出,加入面粉搅拌总成02内的水通过电磁流量计022测出,从而实现定量加面、加水的功能。

进一步,成型总成03安装在机架12上,并位于面粉搅拌总成02下方,合压总成04置于成型总成03左下部,压延总成05置于成型总成03右下部,定型总成06置于压延总成05左下部;传输总成07由a传送带071、b传送带072、c传送带073组成,a传送带071水平安装在成型总成03下方,且a传送带071左侧位于合压总成04上方,b传送带072倾斜安装在机架12中部,b传送带072左侧位于合压总成04下方,b传送带072右侧位于压延总成05上方,c传送带073水平安装在压延总成05下方,且c传送带073左侧位于定型总成06上方;成型总成03、合压总成04、压延总成05、定型总成06中均设有面皮厚度调节机构031和驱动电机036;这样,在调节成型总成03、合压总成04、压延总成05、定型总成06中的面皮13厚度调节机构031后,各个压面辊筒间隙值得到改变,进而面皮13厚度得到变化,在同样产量下,面皮13速度产生变化后可以通过独立的驱动电机036以及独立的传送带得到同步改变,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面条093生产。

进一步,b传送带072与c传送带073上分别设置有上撒粉盒111和下撒粉盒112,撒粉仓113安装在机架12右上方,撒粉仓113内部装有淀粉,撒粉仓113下端出口连接上撒粉盒111和下撒粉盒112;这样,在面皮13经过压延总成05之前,面皮13一面被撒上淀粉,在面皮13经过压延总成05之后,面皮13另一面被撒上淀粉,从而使得面皮13在经过定型总成06时,两面均被撒上淀粉。

进一步,定型总成06下方设置有刀库总成08,刀库总成08可以实现自动切换运行面刀082,运行面刀082位于a定型辊筒061与b定型辊筒062的间隙的正下方,运行中的运行面刀082正下方设有切断刀081,切断刀081下方设置有接面总成09,接面总成09中往复传送带091具有左右往复运动功能;这样,在面皮13经过定型总成06后,面皮13进入刀库总成08中的运行面刀082后,面皮13被切割为面条093,随后面条093经过切断刀081后被切断成长度一定的面条093,当需要更换面条093种类时,调节刀库总成08中刀库位置,使需要运行的面刀位于定型总成06的出面口正下方,就能实现不同面条093种类的调节功能,同时接面总成09中往复传送带091的往复运动将面条093平整接在面框092内,当面框092内面条093装满后,往复传送带091带动面框092向左移动一定距离使得下一个面框092起到装面调的作用,从而实现面框092自动切换。

进一步,控制箱10装设在机架12左侧,控制箱10上设置有启动按钮102和急停按钮103,且设置有触摸显示屏101;这样,通过控制箱10对该智能制面机的协调控制和对信号的分析处理,并通过触摸显示屏101对该制面机内的各个总成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控,进而达到对整个智能制面机的生产控制,实现自动加面加水、面皮13的厚度调节、换刀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制面机的工作过程为:

1)柔性送粉总成01将面粉箱012内的面粉通过软绞龙011输送至面粉搅拌总成02,同时面粉搅拌总成02开始通过注水管023加水,控制箱10对加水量以及加粉量进行测算后停止加水、加粉,这时面粉搅拌总成02开始搅拌混合面粉与水,并搅拌均匀。

2)面粉搅拌总成02打开放料口,面团进入成型总成03,经过a成型辊筒032与b成型辊筒033、c成型辊筒034与d成型辊筒035形成的两组辊筒的挤压,形成两层面皮13;进一步,面皮13经过a传送带071的运输进入合压总成04,并经过a合压辊筒041与b合压辊筒042形成的辊筒组的挤压,形成一层面皮13;进一步,面皮13经b传送带072输送至压延总成05,并经过a压延辊筒051与b压延辊筒052形成的辊筒组的挤压,形成一层较薄的面皮13;进一步,面皮13经过c传送带073输送至定型总成06,并经过a定型辊筒061与b定型辊筒062形成的辊筒组的挤压,最后形成需要的面皮13;进一步,面皮13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刀库总成08,并经过运行面刀082的切割形成面条093,形成的面条093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过旋转的切断刀081,进而形成长度一定的面条093。

3)在接面总成09的作用下,被切断的面条093平整进入面框092,当面框092内的面条装满后,往复传送带091带动面框092向左移动一定距离使得下一个面框092起到装面条的作用,从而实现面框092自动切换,实现面条093的自动化生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