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制作茶饼塑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5036发布日期:2020-05-12 14:51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制作茶饼塑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制作茶饼塑型工艺。



背景技术:

茶饼是产生于宋代的一种小茶团,始制于丁谓任福建官员之时,专供宫廷饮用。茶饼上印有龙、凤花纹,印盘龙者称龙团或龙茶、盘龙茶、龙焙、小团龙,印凤者称凤团或凤饼、小凤团等,制作工艺上经过了最初的加香料到后来不加香料的历史演变过,茶饼可以使茶叶存储时间更长,也便于携带。

目前,现有的在针对茶叶制作茶饼处理时,通常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设备在茶饼压制完成后,容易出现茶饼压制过紧,导致茶饼卡壳取不出来或者在取出的过程中用力过大使茶饼断裂或残缺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茶饼压制失败,增加了茶饼压制的成本;2、现有的设备在茶饼压制完成时,不能同时对多个茶饼同时进行压制成型,并且在压制结束后,取出茶饼的过程繁琐,从而降低了茶饼压制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设备在针对茶叶制作茶饼处理时,在茶饼压制完成后,容易出现茶饼压制过紧,导致茶饼卡壳取不出来或者在取出的过程中用力过大使茶饼断裂或残缺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茶饼压制失败,增加了茶饼压制的成本,同时,在茶饼压制完成时,不能同时对多个茶饼同时进行压制成型,并且在压制结束后,取出茶饼的过程繁琐,从而降低了茶饼压制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人力物力等难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制作茶饼塑型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茶饼塑型装置,该茶饼塑型装置包括底板、支撑装置、施压装置、压制装置、下料装置和卡紧装置,采用上述茶饼塑型装置对茶叶制作茶饼塑型处理时具体方法如下:

s1、茶叶选择:通过人工的方式选择所需压制成饼的干茶叶,去除混合在茶叶中的其他物质,并对茶叶进行称重记录;

s2、茶叶蒸煮:人工将步骤s1选择后的茶叶进行蒸煮处理,蒸煮可以增加干茶叶的含水量,使其进行软化;

s3、塑型加工:人工将步骤s2蒸煮后的茶叶放置在压制装置中,施压装置对茶叶进行压制处理,使茶叶成型固定,压制成饼;

s4、干燥处理:人工将步骤s3塑型后的茶饼放置在通风干燥处的地方,去除茶饼内的水分;

s5、码垛摆放:人工将干燥后的茶饼进行包装,并对其进行摆放,便于之后的使用或运输。

底板上端安装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端安装有施压装置,施压装置下方设置有压制装置,压制装置安装在支撑装置上,压制装置下端滑动连接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底板连接,下料装置左侧滑动连接有卡紧装置,卡紧装置安装在底板上。

所述的压制装置包括压制桶、滑动圈、分离机构、分离板、下滑板、下压弹簧和连接框,所述的支撑装置外侧下端均匀设置有压制桶,压制桶安装在支撑装置上,压制桶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滑动圈,滑动圈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分离机构,分离机构与滑动圈滑动连接,分离机构的下端安装有分离板,滑动圈外壁上侧对称安装有下滑板,下滑板与压制桶滑动连接,下滑板下端设置有下压弹簧,下压弹簧安装在压制桶上,所述的下滑板外端面上安装有连接框,具体工作时,首先,人工将蒸煮后的茶叶放置在压制桶内,之后,施压装置对压制桶内的茶叶进行压制,实现茶饼塑型的功能,最后,在下料过程中,连接框通过下滑板带动滑动圈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分离板向下运动,分离机构与压制桶内壁配合带动分离板分离,实现茶饼落料的功能,避免在茶饼取出时对茶饼造成破坏。

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转动环、限位杆、限位板、收料桶、滑动台、缓冲台、顶出机构和连动机构,所述的转动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底板连接,转动环上端均匀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安装在转动环上,限位杆上端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置有弧形开口,限位板上端面上均匀设置有斜槽,斜槽底端设置有通孔,通孔下端设置有储液槽,每两个限位杆之间设置有收料桶,收料桶安装在转动环上,收料桶外侧壁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内部设置有滑动台,滑动台与收料桶滑动连接,滑动台上端安装有缓冲台,滑动台内端安装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与收料桶滑动连接,收料桶外侧设置有连动机构,连动机构下端安装在底板上,连动机构内端安装在转动环上,连动机构上端与连接框连接,具体工作时,首先,在茶叶压制时,限位板位于压制桶下方,起到支撑的作用,之后,在下料时,手动转动转动环,转动环通过连动机构带动连接框向下运动,同时,顶出机构与支撑装置配合带动滑动台进给运动,从而实现下料的功能,最后,在下料结束后,回转转动环,转动环带动连接框和限位板复位,同时,顶出机构与支撑装置配合将滑动台顶出,便于人工将茶饼取出,并且不耽误下一次的压制,提高了压制效率,限位板上的斜槽可以将压制出的水分进行收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板、放置槽、隔离板和顶升板,所述的支撑杆安装在底板上,支撑杆上端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均匀设置有圆形通孔,每两个圆形通孔之间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安装在支撑板上,放置槽内部放置有隔离板,支撑杆外表面下侧安装有顶升板,顶升板外侧均匀设置有圆弧形凸起,具体工作时,在人工放置蒸煮后的茶叶时,每放置一定数量的茶叶时,需要放置一个隔离板,从而实现多个茶饼同时压制的功能,提高了压制效率,并且可以轻易分离多个茶饼,避免发生茶饼粘连。

优选的,所述的施压装置包括施压气缸、施压板、压制头、伸缩杆和伸缩弹簧,所述的施压气缸安装在支撑板上,施压气缸顶端安装有施压板,施压板下端均匀安装有压制头,施压气缸外侧对称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安装在支撑板上,伸缩杆外表面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安装在支撑板上,具体工作时,在对茶叶进行压制时,手动启动施压气缸,施压气缸通过施压板带动压制头对茶叶进行压制,伸缩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在压制完成后,施压气缸带动压制头进行复位。

优选的,所述的卡紧装置包括卡紧框、卡紧杆、卡紧弹簧和把手,所述的卡紧框安装在底板上,卡紧框内部设置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内部设置有卡紧杆,卡紧杆与卡紧框滑动连接,卡紧杆外表面设置有卡紧弹簧,卡紧弹簧安装在矩形空腔侧壁上,卡紧杆上端安装有把手,把手与卡紧框滑动连接,具体工作时,在对茶叶进行压制时,卡紧杆与转动环配合,实现对转动环进行限位的功能,在压制完成后,手动通过把手拉动卡紧杆,解除对转动环的限位,便于转动环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分离机构包括分离杆、弧形板、分离弹簧和梯形块,所述的分离杆与滑动圈滑动连接,分离杆内端安装有弧形板,弧形板内端安装有分离弹簧,分离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滑动圈上,分离杆外端安装有梯形块,梯形块上均匀设置有滚珠,具体工作时,当茶饼进行下料时,梯形块在压制桶内壁上滑动,分离弹簧通过弧形板带动分离板进行分离,从而实现下料的功能,下料结束后,梯形块通过分离杆带动分离板进行复位。

优选的,所述的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杆、顶出板和顶出弹簧,所述的顶出杆安装在滑动台上,顶出杆内端安装有顶出板,顶出板与顶升板滑动配合,顶出杆为表面设置有顶出弹簧,顶出弹簧安装在收料桶上,具体工作时,在下料时,顶出板与顶升板配合通过顶出弹簧带动滑动台进给运动,从而便于接住下料的茶饼,在下料完成后,顶出板与顶升板滑动配合通过顶出杆将滑动台顶出,便于人工取出茶饼。

优选的,所述的连动机构包括变向轮、连接块、钢丝绳和复位弹簧,所述的变向轮安装在底板上,变相轮内侧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安装在转动环上,连接块上安装有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穿过变相轮与连接框连接,位于连接块与变向轮之间的钢丝绳外表面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安装在连接块上,具体工作时,在下料时,转动环通过钢丝绳带动连接框进行运动,从而实现下料的功能,在下料结束后,复位弹簧起到对连接块进行复位的功能。

(三)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茶叶制作茶饼塑型工艺,所采用的压制装置可以在在压制结束进行分离,便于压制成型后的茶饼取出,有效的避免了由于压制过紧导致茶饼卡壳的现象发生,减少了取出时对茶饼的破坏,保持了茶饼的完整性,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并且,采用的隔离板便于将茶饼之间进行分隔,避免出现粘连的现象;

2.本发明提供的茶叶制作茶饼塑型工艺,所采用的下料装置操作步骤较少,操作方法简单,可以实现快速下料的功能,并且在下料完成后能够将茶饼从下料装置中推出,减少了人工取料的工作步骤,降低了人力物力,同时,不影响下一次茶叶的压制;

3.本发明提供的茶叶制作茶饼塑型工艺,采用多工位的工作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茶饼压制成型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图4中n向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图4中x向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茶叶制作茶饼塑型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茶饼塑型装置,该茶饼塑型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装置2、施压装置3、压制装置4、下料装置5和卡紧装置6,采用上述茶饼塑型装置对茶叶制作茶饼塑型处理时具体方法如下:

s1、茶叶选择:通过人工的方式选择所需压制成饼的干茶叶,去除混合在茶叶中的其他物质,并对茶叶进行称重记录;

s2、茶叶蒸煮:人工将步骤s1选择后的茶叶进行蒸煮处理,蒸煮可以增加干茶叶的含水量,使其进行软化;

s3、塑型加工:人工将步骤s2蒸煮后的茶叶放置在压制装置4中,施压装置3对茶叶进行压制处理,使茶叶成型固定,压制成饼;

s4、干燥处理:人工将步骤s3塑型后的茶饼放置在通风干燥处的地方,去除茶饼内的水分;

s5、码垛摆放:人工将干燥后的茶饼进行包装,并对其进行摆放,便于之后的使用或运输。

底板1上端安装有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上端安装有施压装置3,施压装置3下方设置有压制装置4,压制装置4安装在支撑装置2上,压制装置4下端滑动连接有下料装置5,下料装置5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底板1连接,下料装置5左侧滑动连接有卡紧装置6,卡紧装置6安装在底板1上。

所述的支撑装置2包括支撑杆21、支撑板22、放置槽23、隔离板24和顶升板25,所述的支撑杆21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杆21上端安装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上均匀设置有圆形通孔,每两个圆形通孔之间设置有放置槽23,放置槽23安装在支撑板22上,放置槽23内部放置有隔离板24,支撑杆21外表面下侧安装有顶升板25,顶升板25外侧均匀设置有圆弧形凸起,具体工作时,在人工放置蒸煮后的茶叶时,每放置一定数量的茶叶时,需要放置一个隔离板24,从而实现多个茶饼同时压制的功能,提高了压制效率,并且可以轻易分离多个茶饼,避免发生茶饼粘连。

所述的施压装置3包括施压气缸31、施压板32、压制头33、伸缩杆34和伸缩弹簧35,所述的施压气缸31安装在支撑板22上,施压气缸31顶端安装有施压板32,施压板32下端均匀安装有压制头33,施压气缸31外侧对称设置有伸缩杆34,伸缩杆34安装在支撑板22上,伸缩杆34外表面设置有伸缩弹簧35,伸缩弹簧35安装在支撑板22上,具体工作时,在对茶叶进行压制时,手动启动施压气缸31,施压气缸31通过施压板32带动压制头33对茶叶进行压制,伸缩弹簧35起到缓冲的作用,在压制完成后,施压气缸31带动压制头33进行复位。

所述的压制装置4包括压制桶41、滑动圈42、分离机构43、分离板44、下滑板45、下压弹簧46和连接框47,所述的支撑装置2外侧下端均匀设置有压制桶41,压制桶41安装在支撑装置2上,压制桶41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滑动圈42,滑动圈42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分离机构43,分离机构43与滑动圈42滑动连接,分离机构43的下端安装有分离板44,滑动圈42外壁上侧对称安装有下滑板45,下滑板45与压制桶41滑动连接,下滑板45下端设置有下压弹簧46,下压弹簧46安装在压制桶41上,所述的下滑板45外端面上安装有连接框47,具体工作时,首先,人工将蒸煮后的茶叶放置在压制桶41内,之后,施压装置3对压制桶41内的茶叶进行压制,实现茶饼塑型的功能,最后,在下料过程中,连接框47通过下滑板45带动滑动圈42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分离板44向下运动,分离机构43与压制桶41内壁配合带动分离板44分离,实现茶饼落料的功能,避免在茶饼取出时对茶饼造成破坏。

所述的分离机构43包括分离杆431、弧形板432、分离弹簧433和梯形块434,所述的分离杆431与滑动圈42滑动连接,分离杆431内端安装有弧形板432,弧形板432内端安装有分离弹簧433,分离弹簧433的另一端安装在滑动圈42上,分离杆431外端安装有梯形块434,梯形块434上均匀设置有滚珠,具体工作时,当茶饼进行下料时,梯形块434在压制桶41内壁上滑动,分离弹簧433通过弧形板432带动分离板44进行分离,从而实现下料的功能,下料结束后,梯形块434通过分离杆431带动分离板44进行复位。

所述的下料装置5包括转动环51、限位杆52、限位板53、收料桶54、滑动台55、缓冲台56、顶出机构57和连动机构58,所述的转动环5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底板1连接,转动环51上端均匀设置有限位杆52,限位杆52安装在转动环51上,限位杆52上端安装有限位板53,限位板53上设置有弧形开口,限位板53上端面上均匀设置有斜槽,斜槽底端设置有通孔,通孔下端设置有储液槽,每两个限位杆52之间设置有收料桶54,收料桶54安装在转动环51上,收料桶54外侧壁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内部设置有滑动台55,滑动台55与收料桶54滑动连接,滑动台55上端安装有缓冲台56,滑动台55内端安装有顶出机构57,顶出机构57与收料桶54滑动连接,收料桶54外侧设置有连动机构58,连动机构58下端安装在底板1上,连动机构58内端安装在转动环51上,连动机构58上端与连接框47连接,具体工作时,首先,在茶叶压制时,限位板53位于压制桶41下方,起到支撑的作用,之后,在下料时,手动转动转动环51,转动环51通过连动机构58带动连接框47向下运动,同时,顶出机构57与支撑装置2配合带动滑动台55进给运动,从而实现下料的功能,最后,在下料结束后,回转转动环51,转动环51带动连接框47和限位板53复位,同时,顶出机构57与支撑装置2配合将滑动台55顶出,便于人工将茶饼取出,并且不耽误下一次的压制,提高了压制效率,限位板53上的斜槽可以将压制出的水分进行收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所述的顶出机构57包括顶出杆571、顶出板572和顶出弹簧573,所述的顶出杆571安装在滑动台55上,顶出杆571内端安装有顶出板572,顶出板572与顶升板25滑动配合,顶出杆571为表面设置有顶出弹簧573,顶出弹簧573安装在收料桶54上,具体工作时,在下料时,顶出板572与顶升板25配合通过顶出弹簧573带动滑动台55进给运动,从而便于接住下料的茶饼,在下料完成后,顶出板572与顶升板25滑动配合通过顶出杆571将滑动台55顶出,便于人工取出茶饼。

所述的连动机构58包括变向轮581、连接块582、钢丝绳583和复位弹簧584,所述的变向轮581安装在底板1上,变相轮内侧设置有连接块582,连接块582安装在转动环51上,连接块582上安装有钢丝绳583,钢丝绳583另一端穿过变相轮与连接框47连接,位于连接块582与变向轮581之间的钢丝绳583外表面设置有复位弹簧584,复位弹簧584安装在连接块582上,具体工作时,在下料时,转动环51通过钢丝绳583带动连接框47进行运动,从而实现下料的功能,在下料结束后,复位弹簧584起到对连接块582进行复位的功能。

所述的卡紧装置6包括卡紧框61、卡紧杆62、卡紧弹簧63和把手64,所述的卡紧框61安装在底板1上,卡紧框61内部设置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内部设置有卡紧杆62,卡紧杆62与卡紧框61滑动连接,卡紧杆62外表面设置有卡紧弹簧63,卡紧弹簧63安装在矩形空腔侧壁上,卡紧杆62上端安装有把手64,把手64与卡紧框61滑动连接,具体工作时,在对茶叶进行压制时,卡紧杆62与转动环51配合,实现对转动环51进行限位的功能,在压制完成后,手动通过把手64拉动卡紧杆62,解除对转动环51的限位,便于转动环51的转动。

塑型时:第一步:通过人工的方式将蒸煮后的茶叶放置在压制桶41内,放上隔离板24;

第二步:首先,手动启动施压气缸31,施压气缸31将压制头33推入压制桶41内对茶叶进行压制,之后,压制头33对茶叶压制一段时间,最后,施压气缸31带动压制头33复位;

第三步:首先,手动将卡紧杆62拉出,手动旋转转动环51,转动环51通过连接框47带动滑动圈42运动,同时,将收料桶54运动到压制桶41下端,并且,顶出机构57与顶升板25配合将滑动台55收回,之后,茶饼从压制桶41落入滑动台55上,最后,手动复位转动环51,连接框47带动滑动圈42复位,顶出机构57与顶升板25配合将滑动台55顶出;

第四步:人工将滑动台55上的茶饼取出,重复第一步到第三步,待茶叶全都塑型完成后,取出茶饼,塑型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