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制备方法和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3198发布日期:2020-05-22 16:3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速溶茶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和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传统抹茶粉、绿茶粉一般都是由茶叶鲜叶先制备成干茶再由干茶经粉碎制备成抹茶或超微绿茶粉;抹茶或超微绿茶粉中的咖啡因由鲜叶的咖啡因含量决定的,往往都比较高,约含有2%-5%的咖啡因。

高咖啡因含量给抹茶或绿茶粉产品的后期应用带来一定的局限,例如,婴幼儿食品、孕妇食品等,都不能使用咖啡因含量高的产品。另外,现有的抹茶和超微绿茶粉在应用的时候存在溶解困难的问题,在溶解的过程中往往会抱团,需要用到如茶筅等器材才能搅开。

因此,市场期待研发一种能快速溶解且咖啡因含量较低的绿茶粉产品,以满足低咖啡因食品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

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脱咖啡因处理,包括将经过摊青处理的茶叶投入沸腾的热水中,搅拌,使茶叶分散并浸入沸水中,120秒内取出,立即浸入0-4℃的冷水中冷却,茶叶冷却后继续在冷水中浸泡5-30分钟,取出茶叶;

其中,沸水快速浸泡的主要目的是使酶灭活,最大限度的保护茶的颜色,同时脱除部分咖啡因;因此,一般沸水浸泡120秒内即可,一般浸泡60-120秒;至于冷水浸泡,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茶叶在高温下变黄,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脱除咖啡因;因此,一般在0-4℃的冷水浸泡5-30分钟即可;

粉碎处理,包括将经过脱咖啡因处理的茶叶粉碎,形成d90为1.4μm的超微茶浆;

其中,d90为1.4μm是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达到的超微粒径,可以理解,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调整相应的粉碎处理,获得粒径更大的茶浆和茶粉;

离心处理,包括对超微茶浆进行离心,将超微茶浆中的“棒”状纤维去除;

调配,按超微茶浆固形物含量的1%-5%调配麦芽糊精,按超微茶浆固形物含量的0.01%-1%调配维生素c;

其中,麦芽糊精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使制备的超微茶粉具有更好的水溶性,麦芽糊精的用量太小,水溶性改善效果较差,用量太大则会影响茶粉本身的口感和香味;因此,一般按照超微茶浆固形物含量的1%-5%调配麦芽糊精即可;维生素c的作用是抗氧化,保护茶粉的翠绿颜色,同样的,维生素c用量低,效果较差,用量高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当然,如果是制备富含维生素c的超微茶粉,可以考虑增加维生素c的用量;

对调配产物进行杀菌、均质和干燥,即获得本申请的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制备方法,通过脱咖啡因处理中的沸水快速浸泡,不仅可以快速对茶青进行灭酶处理,最大限度的保护茶叶的颜色;而且,可以脱除茶青中的大部分的咖啡因,而对茶叶的其它成分得到较好的保留;冷水浸泡可以进一步脱出茶叶中的咖啡因,并防止茶叶在高温下变黄而影响绿茶粉的翠绿色泽。本申请的制备方法中,离心处理可以有效的去除超微茶浆中残留的少数“棒”状纤维,提高本申请的超微绿茶粉的口感;本申请采用麦芽糊精调配可以有效改善超微绿茶粉的速溶性和流动性,采用维生素c调配能有效保护茶浆在杀菌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保护绿茶粉的翠绿色泽。

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制备的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的咖啡因含量可以低至0.72%,而一般的抹茶或绿茶粉的咖啡因含量为3.2%左右;并且,本申请的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1g加入200毫升的常温纯水中,只需要用汤勺轻轻搅拌3-5下就能溶解,而一般的抹茶或绿茶粉用汤勺轻轻搅拌3-5下大部分无法溶解开来,需要再用茶筅快速搅拌10秒以上才能溶解开来。

优选的,脱咖啡因处理中,茶叶与热水重量比为1:50-1:200。

优选的,茶叶与冷水的重量比为1:100-1:200。

需要说明的是,脱咖啡因处理中茶叶与热水、冷水的比例主要是为了能够高效的脱除咖啡因;可以理解,热水和冷水的用量可以更大,但是,这会造成大量水浪费;热水和冷水的用量也可以更小,但是,这会影响脱咖啡因的效果。因此,本申请优选的控制茶叶与热水重量比为1:50-1:200,茶叶与冷水的重量比为1:100-1:200。

优选的,粉碎处理包括粗粉碎和超微粉碎;其中,粗粉碎包括,采用二联对锟式粉碎机将经过脱咖啡因处理的茶叶粉碎至10-60目;超微粉碎包括,将粗粉碎后的茶叶按照茶叶与水的重量比1:1-1:5混合均匀,水温控制在0-10℃,采用研磨分散机进行超微粉碎,获得本申请的超微茶浆。

其中,粗粉碎除了采用二联对锟式粉碎机以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粉碎机,只要能够确保在粉碎的过程中不明显升温、不存在明显的挤汁现象即可;二联对锟式粉碎机的优点就是,在连续粉碎的规程中茶叶温度基本不变化,茶叶中的汁不容易被挤压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创造性的采用粗粉碎与超微粉碎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抹茶或绿茶粉加工方法,传统的抹茶是采用石磨,也可以采用球磨,本申请的破碎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茶叶鲜叶在高水分的状态下茶叶处于舒张溶胀状态,质地柔软,易于加工,茶叶粉碎受到的阻力小、粉碎机磨损小、产生的噪音小,湿法粉碎较干法粉碎而言,茶叶可粉碎成粒径更小的超微茶粉,从而获得d90为1.4μm的超微茶浆。本申请的粉碎处理,能耗小、成本低,茶粉粒径更小。

优选的,离心处理采用卧螺式离心机,离心温度控制在20-25℃。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对不同的离心处理方式进行了试验,具体的,摸索了管式离心机、碟式离心机、台式离心机和卧螺式离心机;只有卧螺式离心机在合理的离心转速和进料流量时,才能起到离心脱除“棒”状茶纤维的作用,且效果最为理想。

优选的,杀菌包括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方式对调配的产物进行杀菌,杀菌后,茶浆温度降至25-35℃。

优选的,超高温瞬时杀菌的条件为127℃下进行不超过6秒的瞬时杀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受热时间短,可以有效保护茶浆中的有效成分不受破坏;产品中微生物得到有效控制,以保证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其中,杀菌温度一方面需要考虑有效的杀菌,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对茶浆中的活性成分影响较小,因此,一般采用127℃进行瞬时杀菌,时间一般不超过6秒。

优选的,本申请的制备方法中,均质的压力控制在25mpa-35mpa。

优选的,本申请的制备方法中,干燥为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

优选的,喷雾干燥包括,将喷雾塔的进风温度控制在160-185℃,出风温度控制在80-95℃,水分控制在5%以下,对均质的茶浆喷雾干燥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可以有效保护产品色泽、滋味及营养成分的同时改善超微绿茶粉的复水性。喷雾干燥技术,喷雾塔的热效率高,受热时间短,易产业化,加工成本低;通过喷雾干燥对超微茶粉有造粒的作用,可以提高本申请的超微茶粉的溶解性。

本申请的制备方法中,摊青处理包括,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平铺,平铺厚度控制在2-4厘米,控制摊青温度为20-30℃,湿度60%以下,场地保持通风,时间4-10小时,期间翻青2-3次。

其中,茶青平铺的厚度越小摊青处理的效果越好,所需时间可以相应缩短,翻青次数相应减少甚至可以不用翻青;但是,对于等量的茶叶而言,平铺厚度越小,所需场地越大,工作量越大,因此,本申请一般控制在2-4厘米即可。摊青温度一般在室温下即可,例如20-30℃;摊青时间与处理的茶叶类型和平铺厚度相关,一般4-10小时即可;翻青的作用是使摊青更均匀,通常翻青2-3次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摊青处理,可以降低茶叶的苦涩味有利于茶青香气的形成,提高产品的香气、滋味。

优选的,本申请的制备方法中新鲜采摘的茶叶为春茶、夏茶或秋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制备方法,茶叶鲜叶的选择范围较广,有利于茶叶茶青的选择,不易受到局限。对于抹茶而言,一般需要覆盖茶青,做出来的品质会更好,但是加工成本很高;而本申请不需要覆盖茶青,产品加工过程中受热时间很短,茶青可以是春茶、夏茶、秋茶;相对于而言,一般的在抹茶加工如果选夏茶和秋茶,其纤维的含量会高很多,后期的粉碎成本更高,而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制备采用特殊的粉碎处理和离心处理,成本相对较低。

本申请的再一面公开了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一方面,咖啡因含量较低,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咖啡因含量可以低至0.72%;另一方面,本申请的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只需要用汤勺轻轻搅拌3-5下就能溶解,溶解速度快,效果好。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制备方法,通过脱咖啡因处理,可以脱除茶青中的大部分的咖啡因,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茶叶的颜色、保留茶叶的其它成分;通过离心处理可以有效的去除超微茶浆中残留的少数“棒”状纤维,提高超微绿茶粉的口感;通过麦芽糊精调配改善超微绿茶粉的速溶性和流动性,通过维生素c调配有效保护茶浆在杀菌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保护绿茶粉的翠绿色泽。本申请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咖啡因含量低,溶解速度快,能够满足低咖啡因食品的使用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抹茶或绿茶粉普遍存在咖啡因含量较高,溶解性能较差等问题,为此,本申请研发了一种改进的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脱咖啡因处理,包括将经过摊青处理的茶叶投入沸腾的热水中,搅拌,使茶叶分散并浸入沸水中,120秒内取出,立即浸入0-4℃的冷水中冷却,茶叶冷却后继续在冷水中浸泡5-30分钟,取出茶叶;粉碎处理,包括将经过脱咖啡因处理的茶叶粉碎,形成d90为1.4μm的超微茶浆;离心处理,包括对超微茶浆进行离心,将超微茶浆中的“棒”状纤维去除;调配,按超微茶浆固形物含量的1%-5%调配麦芽糊精,按超微茶浆固形物含量的0.01%-1%调配维生素c;对调配的产物进行杀菌、均质和干燥,即获得本申请的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

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中,具体的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茶青:采摘当年新长的茶青。

2、摊青:茶叶鲜叶平铺,茶青平铺厚度控制在2-4厘米,摊青温度为20-30℃,适度控制在60%以下,场地保持通风,时间4-10小时,期间翻青2-3次。

3、脱咖啡因:鲜叶摊青结束以后,将茶叶投入沸腾的热水中,将茶叶与水的比例控制1:50到1:200,迅速搅拌,使茶叶在沸水中充分分散并浸入沸水中,120秒内取出,立即浸入0-4℃的冰水中,急速降温,茶青与冰水的比例控制在1:100到1:200,待茶青充分冷却以后再在冰水中浸泡5-30分钟。

4、粗粉碎:将脱咖啡因处理后的茶青用二联对锟式粉碎机粉碎至20-60目。

5、超微粉碎:将粗粉碎后的茶叶按照茶水比1:1到1:5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水的温度控制在0-10℃,用cmd2000/05型研磨分散机进行超微粉碎,在粉碎的过程中在粉碎机的夹套中通过0-4℃的水对粉碎腔进行降温处理,粉碎制得超微茶浆,即d90为1.4μm。

6、离心分离:利用卧螺式离心机将超微茶浆进行离心处理,将茶浆中纤维去除。

7、调配:按照茶浆固形物含量的1%到5%调配麦芽糊精;按照固形物含量0.01%到1%调配维生素c。

8、uht杀菌:将调配后的茶浆利用列管式uht(超高温瞬时杀菌)杀菌,杀菌温度127℃、6秒,杀菌后的茶浆温度降至25到35℃。

9、均质:将杀菌后的茶浆均质:压力控制在25mpa到35mpa。

10、喷雾干燥:将均质后的茶浆进行喷雾干燥,将喷雾塔的进风温度控制在160到185℃,出风温度控制在80-95℃,水分控制在5%以下。也可以利用冷冻干燥的方式,制得的茶粉品质更好。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1)本申请茶叶鲜叶的选择范围较广,有利于茶叶茶青的选择,不易受到局限;本申请的茶青可以是春茶、夏茶或秋茶。

2)本申请的制备方法,茶青经摊青处理后可以降低茶叶的苦涩味有利于茶青香气的形成。

3)本申请采用沸水快速对茶青进行灭酶处理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茶叶的颜色;可以脱除茶青中大部分的咖啡因,而对茶叶的其它成分有较好的保留;在冷水中浸泡5-30分钟可以进一步脱除茶叶中的咖啡因,并防止茶叶在高温下变黄而影响抹茶或绿茶粉的翠绿色泽。

4)本申请采用粗粉碎与超微粉碎相结合,改变了传统抹茶加工方法,本申请的粉碎处理在茶叶鲜叶处于高水分状态下的舒张溶胀状态进行加工,此时茶叶鲜叶质地柔软,易于加工,茶叶粉碎受到的阻力小、粉碎机磨损小、产生的噪音小,湿法粉碎较干法粉碎而言,茶叶可粉碎成粒径更小的超微茶粉,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粉碎至茶浆中的颗粒度d90为1.4μm。本申请制备超微茶粉的能耗小、成本低,茶粉粒径更小。

5)本申请的超微粉碎过程中,在粉碎腔的夹套内通入冷冻水,可以有效降低在超微粉碎中物料的温度,保护茶浆的颜色和滋味。

6)本申请利用卧螺式离心机,调节卧螺式离心机的转速和进料流量,可以有效脱除茶浆中的少量“棒”状纤维,进一步改善超微绿茶粉的口感。

7)本申请采用维生素c对茶浆进行调配,维生素c能有效保护茶浆在杀菌过程中颜色变化。

8)本申请采用麦芽糊精对茶浆进行调配,可以有效改善超微绿茶粉的速溶性和流动性。

9)本申请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受热时间短,可有效保护茶浆中的有效成分不受破坏,产品中微生物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得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10)本申请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可以有效保护产品色泽、滋味及营养成分的同时改善超微绿茶粉的复水性。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喷雾塔的热效率高,受热时间短,易产业化,加工成本低;通过喷雾干燥对超微茶粉有造粒的作用,大大的提高了茶粉的溶解性,提高了超微茶粉的溶解性。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一

1.茶青:采摘当年新长的茶青上梅州品种;

2.摊青:将茶叶鲜叶平铺,茶青平铺厚度控制在2厘米,摊青温度为25℃,湿度控制在55%,利用排风扇排风,时间8小时,期间每隔2小时翻青一次;

3.脱咖啡因:鲜叶摊青结束以后,称取摊青叶5kg投入500kg沸腾的热水中,迅速搅拌,使茶叶在沸水中充分分散并浸入沸水中,90秒取出,立即浸入4℃的冰水中,急速降温,冰水500kg,待茶青充分冷却以后再在冰水中浸泡20分钟,期间搅拌3次;

4.粗粉碎:将脱咖啡因处理后的茶青用二联对锟式粉碎机粉碎至50目;

5.超微粉碎:将粗粉碎后的茶叶按照茶水比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水的温度控制在0-10℃,用cmd2000/05型研磨分散机进行超微粉碎,在粉碎的过程中在粉碎机的夹套中通过4℃的水对粉碎腔进行降温处理,粉碎制得超微茶浆;

6.离心分离:利用卧螺式离心机将超微茶浆进行离心处理,将茶浆中纤维去除;

7.调配:取离心后的茶浆按照茶浆固形物含量的5%调配麦芽糊精;按照固形物含量0.5%调配维生素c;

8.uht杀菌:将调配后的茶浆利用列管式uht(超高温瞬时杀菌)杀菌,杀菌温度127℃、6秒,杀菌后的茶浆温度降至30℃;

9.均质:将杀菌后的茶浆均质:压力控制在30mpa;

10.喷雾干燥:将均质后的茶浆进行喷雾干燥,将喷雾塔的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控制在90-95℃,制备得到本例的低咖啡因速溶超微绿茶粉。

按照gb/t8312的咖啡因含量检测方法对本例制备的低咖啡因速溶超微绿茶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本例的低咖啡因速溶超微绿茶粉咖啡因含量为0.72%。

实施例二

1、茶青:采摘当年新长的茶青上梅州品种;

2、摊青:将茶叶鲜叶平铺,茶青平铺厚度控制在3厘米,摊青温度为25℃,湿度控制在55%,利用排风扇排风,时间8小时,期间每隔2小时翻青一次;

3、脱咖啡因:鲜叶摊青结束以后,称取摊青叶5kg投入500kg沸腾的热水中。迅速搅拌,使茶叶在沸水中充分分散并浸入沸水中,90秒内取出,立即浸入4℃的冰水中,急速降温,冰水500kg,待茶青充分冷却以后再在冰水中浸泡20分钟,期间搅拌3次;

4、粗粉碎:将脱咖啡因处理后的茶青用二联对锟式粉碎机粉碎至20-60目;

5、超微粉碎:将粗粉碎后的茶叶按照茶水比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水的温度控制在0-10℃,用cmd2000/05型研磨分散机进行超微粉碎,在粉碎的过程中在粉碎机的夹套中通过4℃的水对粉碎腔进行降温处理,粉碎制得超微茶浆;

6、离心分离:利用卧螺式离心机将超微茶浆进行离心处理,将茶浆中纤维去除;

7、调配:取离心后的茶浆按照茶浆固形物含量的5%调配麦芽糊精;按照固形物含量0.1%调配维生素c;

8、uht杀菌:将调配后的茶浆利用列管式uht(超高温瞬时杀菌)杀菌,杀菌温度127℃、6秒,杀菌后的茶浆温度降至30℃;

9、均质:将杀菌后的茶浆均质:压力控制在30mpa;

10、冷冻干燥:将均质后的茶浆进行冷冻干燥,制备得到本例的低咖啡因速溶超微绿茶粉。

按照gb/t8312的咖啡因含量检测方法对本例制备的低咖啡因速溶超微绿茶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本例的低咖啡因速溶超微绿茶粉咖啡因含量为0.84%。

对比试验

1、茶青:采摘当年新长的茶青上梅州品种;

2、摊青:将茶叶鲜叶平铺,茶青平铺厚度控制在2厘米,摊青温度为25℃,湿度控制在55%,利用排风扇排风,时间8小时,期间每隔2小时翻青一次;

3、采取传统蒸汽杀青、干燥工艺制备成抹茶对照样,本例具体按照国家标准gb/t34778-2017制备对照样。

按照gb/t8312的咖啡因含量检测方法对本例的对照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本例的对照样咖啡因含量为3.2%。

以上实施例和对比试验的茶叶原材料均相同。对比以上实施例和对比试验可见,在原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实施例一的低咖啡因速溶超微绿茶粉,相对于对比试验的对照样,其咖啡因含量降低幅度为77.5%;实施例二的低咖啡因速溶超微绿茶粉咖啡因含量降低幅度为73.75%。可见,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获得低咖啡因含量的速溶绿茶粉。

观察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制备的低咖啡因速溶超微绿茶粉,和对比试验的对照样,可以看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制备的低咖啡因速溶超微绿茶粉颜色更为翠绿,尤其是实施例二制备的绿茶粉颜色更佳。

溶解性测试: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制备的低咖啡因速溶超微绿茶粉,和对比试验的对照样,每个样品称量1g,分别加入200毫升的常温纯水中;其中,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制备的低咖啡因速溶超微绿茶粉只需要用汤勺轻轻搅拌3-5下就能茶粉溶解;而对比试验的对照样用汤勺轻轻搅拌3-5下后,大部分无法溶解开来,需要再用到茶筅快速搅拌10秒以上,才能完全溶解。由此可见,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制备的低咖啡因速溶超微绿茶粉的溶解性更好。

综上所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制备获得了咖啡因含量更低、溶解性更好、颜色更为翠绿的低咖啡因超微速溶绿茶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