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溶豆粉生产用大豆浸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2840发布日期:2020-07-10 17:3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速溶豆粉生产用大豆浸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大豆浸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速溶豆粉生产用大豆浸泡装置。



背景技术:

速溶豆粉应其食用方法简单便捷、节省时间且又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受到很多人的喜爱,速溶豆粉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洗净的大豆进行浸泡,以使得大豆质地变软,为后续的加工工序做好准备。

现有的大豆浸泡装置大多不具备大豆出料沥干功能,在大豆浸泡完成后,需要人工将装置内的大豆捞出并沥干,极大的降低了浸泡加工的效率,且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速溶豆粉生产用大豆浸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溶豆粉生产用大豆浸泡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浸泡装置不具备大豆出料沥干功能,极大的降低了浸泡加工的效率,且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严重影响大豆浸泡的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速溶豆粉生产用大豆浸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两个滑槽,两个滑槽通过两个滑块滑动连接有浸泡箱体,所述浸泡箱体的顶端安装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前后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每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支撑柱的外圆面之间固定套接有固定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箱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箱盖并固定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外圆面固定套接有两个搅拌杆,所述直杆的外圆面底端固定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漏网箱;

所述浸泡箱体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空心盘,所述空心盘的顶部呈环形开设六组出水孔,每组出水孔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浸泡箱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吸水泵,所述吸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吸水管,且吸水管的另一端与浸泡箱体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吸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浸泡箱体的左侧面并与空心盘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固定套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浸泡箱体背面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杆;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柱和壳体,两个所述固定柱相靠近的一端均与直杆的外圆面底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固定柱的正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插孔,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漏网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圆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柱,且两个插柱分别固定插接在两个插孔内。

优选的,所述浸泡箱体的右侧面连通有注水管,所述吸水管的左侧面连通有排水管,且注水管和排水管上均连通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漏网箱的侧壁与底壁为镂空的。

优选的,所述插柱的外径小于固定柱上通孔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箱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且出水管外圆面与浸泡箱体左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漏网箱与浸泡箱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的距离远小于大豆的粒径。

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的通槽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阻挡毛毡。

优选的,所述插柱靠近固定柱的一端为半球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溶豆粉生产用大豆浸泡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机带动直杆转动,直杆带动搅拌杆转动,从而搅动浸泡箱体内的水体,再配合吸水泵通过吸水管将浸泡箱体内的水吸出并通过出水管喷入空心盘中,空心盘中的水在吸水泵的压力下从出水孔中喷出,从而向上推动大豆,进而使得大豆在水体内始终处于悬浮状态,使得大豆与水体更加充分的接触,提高了浸泡的效果,且极大的提高了浸泡加工的效率。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液压缸、固定块和支撑柱带动箱盖上下运动,箱盖通过直杆和卡接机构带动漏网箱上下运动,实现了自动化上下料,并且配合两个气缸带动浸泡箱体前后滑动,使得在下料时,浸泡箱体能够自动的被向后拉动,为下料腾出空间,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浸泡加工的效率,而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漏网箱,可以使得大豆浸泡结束后,通过液压缸带动漏网箱运动至最高点并停留一段时间,使得大豆得以被沥干,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将大豆取出后再次沥干,提高了大豆加工的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4、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卡接机构、直杆和漏网箱,工作人员只需要将直杆转动九十度,直杆带动两个固定柱转动九十度,即可使得两个插柱插入或远离固定柱上的插孔,从而便捷的完成直杆与漏网箱之间的结合或分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漏网箱内的大豆取出,提高了浸泡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速溶豆粉生产用大豆浸泡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速溶豆粉生产用大豆浸泡装置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速溶豆粉生产用大豆浸泡装置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速溶豆粉生产用大豆浸泡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浸泡箱体的俯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卡接机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浸泡箱体、3箱盖、4支撑柱、5固定块、6液压缸、7电机、8直杆、9搅拌杆、10卡接机构、1001固定柱、1002壳体、1003插柱、11漏网箱、12空心盘、13吸水泵、14吸水管、15出水管、气缸16、拉杆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速溶豆粉生产用大豆浸泡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两个滑槽,两个滑槽通过两个滑块滑动连接有浸泡箱体2,浸泡箱体2的右侧面连通有注水管,吸水管14的左侧面连通有排水管,且注水管和排水管上均连通有阀门,浸泡箱体2的顶端安装有箱盖3,箱盖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且出水管15外圆面与浸泡箱体2左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密封圈,防止浸泡箱体2出现漏水,保证装置正常运行,箱盖3的前后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4,每组支撑柱4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支撑柱4的外圆面之间固定套接有固定块5,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液压缸6,两个液压缸6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

箱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箱盖3并固定连接有直杆8,直杆8的外圆面固定套接有两个搅拌杆9,直杆8的外圆面底端固定设置有卡接机构10,卡接机构1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漏网箱11,漏网箱11的侧壁与底壁为镂空的,使得漏网箱11在被拉出浸泡箱体2时,能够将大豆的水分沥干,漏网箱11与浸泡箱体2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的距离远小于大豆的粒径,使得大豆不会从间隙处落入空心盘12上;

浸泡箱体2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空心盘12,空心盘12的顶部呈环形开设六组出水孔,每组出水孔的数量为三个,浸泡箱体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吸水泵13,吸水泵13的输入端连通有吸水管14,且吸水管14的另一端与浸泡箱体2的左侧面相连通,吸水泵13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水管15,且出水管15的另一端贯穿浸泡箱体2的左侧面并与空心盘12的左侧面相连通,底座1的顶部通过固定套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16,两个气缸16的输出端与浸泡箱体2背面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杆17;

卡接机构10包括两个固定柱1001和壳体1002,两个固定柱1001相靠近的一端均与直杆8的外圆面底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柱1001的正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插孔,壳体100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壳体1002顶部的通槽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阻挡毛毡,防止大豆通过通槽落入壳体1002内部,保证装置正常运行,壳体1002的底部与漏网箱1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壳体1002的内圆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柱1003,且两个插柱1003分别固定插接在两个插孔内,插柱1003的外径小于固定柱1001上通孔的孔径,便于插柱1003插入固定柱1001上,插柱1003靠近固定柱1001的一端为半球形,使得插柱1003更加准确的插入固定柱1001的插孔内。

工作原理:工作时,工作人员启动液压缸6通过固定块5和支撑柱4推动箱盖3向上运动一定距离,从而箱盖3通过直杆8和卡接机构10带动漏网箱11向上运动一定距离,然后工作人员将待浸泡的大豆从浸泡箱体2顶部倒入漏网箱11中,然后再次启动液压缸6向下运动带动箱盖3复位。

随后工作人员通过注水管向浸泡箱体2内部注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启动电机7带动直杆8转动,直杆8带动搅拌杆9转动,搅拌杆9带动浸泡箱体2内的水体转动,然后启动吸水泵13通过吸水管14将浸泡箱体2内的水吸出并通过出水管15喷入空心盘12中,空心盘12中的水在吸水泵13的压力下从出水孔中喷出,从而向上推动大豆,进而使得大豆在水体内始终处于悬浮状态,直至浸泡结束。

然后工作人员关闭电机7和吸水泵13,然后启动液压缸6带动箱盖3向上运动至最高点,并停留一段时间,使得大豆被沥干,然后启动两个气缸16收缩,气缸16通过拉杆17向后拉动浸泡箱体2至最后侧,然后再次启动液压缸6向下运动带动漏网箱11运动至底座1上,随后顺时针转动直杆8九十度,使得插柱1003与固定柱1001分离,最后启动液压缸6向上运动带动直杆8与壳体1002分离,紧接着工作人员倒出漏网箱11中的大豆,浸泡工作完成。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