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一体式去味卤煮锅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80284发布日期:2020-07-31 21:51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一体式去味卤煮锅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炊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一体式去味卤煮锅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食材加工中,尤其是肉制品卤煮等加工中,由于肉制品携带的土腥味、血腥味等刺激性气味对肉制品加工后的口感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在加工中,肉制品中也易产生大量的由血液、骨骼残渣及脂肪颗粒等形成的泡沫等固体杂质,因此当前在进行肉制品卤煮加工时,一方面需要进行去味作业,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杂质进行清理,针对这一问题,当前所使用的去味、清理杂质及卤煮加工均需要独立进行,且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全程辅助手动处理,一方面导致肉制品加工效率低下、使用的辅助工具数量多、加工成本高且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也导致肉制品加工作业的工作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传统的卤煮炊具在使用中个,往往主要依靠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操作,机械辅助能力差,进一步增加了卤煮加工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从而严重影响了肉制品卤煮加工作业的效率、质量和成本。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卤煮锅及相应的使用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的卤煮锅,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及维护灵活方便,一方面设备结构调整灵活方便,加热方式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多样,从而效的满足多种食材加工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对食材进行加工过程中,可同时实现对食材进行去味、残渣过滤及加工作业的的需要,从而极大的提高食材加工品质和效率,同时降低食材加工的作业难度、劳动强度,同时也有助于降低食材加工作业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效一体式去味卤煮锅,包括底座、承载立柱、锅体、锅盖、压力表、溢流阀、泄压阀、负压泵及驱动电路,底座为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的板状结构,承载立柱共两条,对称分布在底座轴线两侧并与底座上端面垂直分布,锅体位于底座正上方,与底座同轴分布其侧表面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立柱侧表面铰接,且锅体上端面与底座上端面呈0°—180°夹角,锅体上端面与锅盖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锅盖外侧面通过连杆与承载立柱上端面铰接,且锅盖轴线与承载立柱轴线呈0°—180°夹角,锅盖上端面设一个溢流口、一个检测口及一个泄压口,其中溢流口与溢流阀连通,检测口与压力表连通,泄压口与泄压阀连通,且泄压阀另通过导流管与负压泵连通,驱动电路与底座上端面连接,并分别与压力表、溢流阀、泄压阀、负压泵及转台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讲,所述的锅体、锅盖均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u”字形腔体结构及球冠状腔体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锅体包括承载腔、承载龙骨、保温层、电加热机构、燃气头、节流阀及阻火器,所述承载龙骨包覆在承载腔外并,与承载腔同轴分布,所述保温层包覆在承载龙骨外层,与承载腔外侧面间设宽度不小于5毫米的作业腔,所述电加热机构嵌于作业腔内并环绕承载腔轴线与均布在承载腔外侧面,所述燃气头至少一个,嵌于承载龙骨内其轴线与承载腔外侧面呈±45°夹角并相交,且各燃气头均并联,并分别通过阻火器与节流阀连通,所述阻火器和节流阀均与承载龙骨连接并位于保温层外侧,所述电加热机构、燃气头、节流阀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讲,所述的电加热机构为电热丝、电磁加热线圈、微波加热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

进一步讲,所述的承载腔内设至少两个滤网,所述滤网通过挂钩与承载腔内表面连接,所述滤网为横断面呈矩形、等腰梯形、“u”字形及“v”字形中任意一种的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位于承载腔上端面下方,且与承载腔上端面间间距不大于承载腔高度的1/2。

进一步讲,所述锅盖内表面设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外表面设若干定位扣、一个显示器及若干操作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均位于检测口和泄压口之间,所述定位扣若干,环绕锅盖轴线均布,并在锅盖与锅体连接时,锅体和锅盖间通过定位扣相互连接,所述显示器和操作键均嵌于锅盖外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显示器及操作键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讲,所述转台机构与承载立柱间通过升降驱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承载立柱轴线平行分布,并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讲,所述的驱动电路为基于单片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一体式去味卤煮锅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备组装,首先根据需要对底座、承载立柱、锅体、锅盖、压力表、溢流阀、泄压阀、负压泵及驱动电路进行组装,并通过底座进行安装定位,同时将锅体与外部燃气起源连通,将驱动电路与外部的供电系统电气连接;

s2,去味作业,完成s1步骤后,首先打开锅盖,将食材加需要的食材添加到锅体内,再通过锅盖对锅体进行密封并构成气密性闭合腔体结构,然后根据需要驱动锅体运行,实现对锅体承载腔内的水体及食材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及压力表对水体和食材加热时的温度计气压进行检测,并在温度比室温高10°以上后同时驱动泄压阀和负压泵运行,将锅盖、锅体形成的密闭腔体内因水温升高而产生的水蒸气及食材挥发性气体一同排出,并从而达到去味的目的;

s3,食材加工,完成s2步骤作业后,首先停止负压泵和泄压阀运行,恢复锅盖、锅体形成的密闭腔体内压力至普通大气压,然后打开锅盖并向锅体的水体中添加香料等辅助食材,然后再次闭合锅盖,并对锅盖、锅体形成的密闭腔体进行增压并保压,实现高压环境下对食材进行加工制备的目的。

进一步讲,所述的s2步骤中,在进行去味作业中,当添加的食材采用水煮时,去味作业温度味60℃—80℃;当进行油脂加工时,去味作业温度味150℃—180℃。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及维护灵活方便,一方面设备结构调整灵活方便,加热方式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多样,从而效的满足多种食材加工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对食材进行加工过程中,可同时实现对食材进行去味、残渣过滤及加工作业的的需要,从而极大的提高食材加工品质和效率,同时降低食材加工的作业难度、劳动强度,同时也有助于降低食材加工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锅盖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锅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3所述的一种高效一体式去味卤煮锅,包括底座1、承载立柱2、锅体3、锅盖4、压力表5、溢流阀6、泄压阀7、负压泵8及驱动电路9,底座1为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的板状结构,承载立柱2共两条,对称分布在底座1轴线两侧并与底座1上端面垂直分布,锅体3位于底座1正上方,与底座1同轴分布其侧表面通过转台机构10与承载立柱2侧表面铰接,且锅体3上端面与底座1上端面呈0°—180°夹角,锅体3上端面与锅盖4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锅盖4外侧面通过连杆11与承载立柱2上端面铰接,且锅盖4轴线与承载立柱2轴线呈0°—180°夹角,锅盖4上端面设一个溢流口41、一个检测口42及一个泄压口43,其中溢流口41与溢流阀6连通,检测口42与压力表5连通,泄压口43与泄压阀6连通,且泄压阀6另通过导流管与负压泵8连通,驱动电路9与底座1上端面连接,并分别与压力表5、溢流阀6、泄压阀7、负压泵8及转台机构10电气连接。

重点说明的,所述的锅体3、锅盖4均为轴向截面呈“凵”字形、“u”字形腔体结构及球冠状腔体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锅体3包括承载腔31、承载龙骨32、保温层33、电加热机构34、燃气头35、节流阀36及阻火器37,所述承载龙骨32包覆在承载腔31外并,与承载腔31同轴分布,所述保温层33包覆在承载龙骨32外层,与承载腔31外侧面间设宽度不小于5毫米的作业腔38,所述电加热机构34嵌于作业腔38内并环绕承载腔31轴线与均布在承载腔31外侧面,所述燃气头35至少一个,嵌于承载龙骨32内其轴线与承载腔31外侧面呈±45°夹角并相交,且各燃气头35均并联,并分别通过阻火器37与节流阀36连通,所述阻火器37和节流阀36均与承载龙骨32连接并位于保温层33外侧,所述电加热机构34、燃气头35、节流阀36均与驱动电路9电气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电加热机构34为电热丝、电磁加热线圈、微波加热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承载腔31内设至少两个滤网39,所述滤网39通过挂钩30与承载腔31内表面连接,所述滤网39为横断面呈矩形、等腰梯形、“u”字形及“v”字形中任意一种的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位于承载腔31上端面下方,且与承载腔31上端面间间距不大于承载腔31高度的1/2。

与此同时,所述锅盖4内表面设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气压传感器13,外表面设若干定位扣14、一个显示器15及若干操作键16,其中所述温度传感12和气压传感器13均位于检测口42和泄压口43之间,所述定位扣14若干,环绕锅盖4轴线均布,并在锅盖4与锅体3连接时,锅体3和锅盖4间通过定位扣14相互连接,所述显示器15和操作键16均嵌于锅盖4外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12、气压传感器13、显示器14及操作键15均与驱动电路9电气连接。

同时,所述转台机构10与承载立柱2间通过升降驱动机构17滑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7与承载立柱2轴线平行分布,并与驱动电路9电气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为至少两级电动伸缩杆、液压伸缩管、气压伸缩管、驱动滑轨、齿轮齿条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及丝杠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电路9为基于单片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如图4所示,一体式去味卤煮锅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备组装,首先根据需要对底座、承载立柱、锅体、锅盖、压力表、溢流阀、泄压阀、负压泵及驱动电路进行组装,并通过底座进行安装定位,同时将锅体与外部燃气起源连通,将驱动电路与外部的供电系统电气连接;

s2,去味作业,完成s1步骤后,首先打开锅盖,将食材加需要的食材添加到锅体内,再通过锅盖对锅体进行密封并构成气密性闭合腔体结构,然后根据需要驱动锅体运行,实现对锅体承载腔内的水体及食材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及压力表对水体和食材加热时的温度计气压进行检测,并在温度比室温高10°以上后同时驱动泄压阀和负压泵运行,将锅盖、锅体形成的密闭腔体内因水温升高而产生的水蒸气及食材挥发性气体一同排出,并从而达到去味的目的;

s3,食材加工,完成s2步骤作业后,首先停止负压泵和泄压阀运行,恢复锅盖、锅体形成的密闭腔体内压力至普通大气压,然后打开锅盖并向锅体的水体中添加香料等辅助食材,然后再次闭合锅盖,并对锅盖、锅体形成的密闭腔体进行增压并保压,实现高压环境下对食材进行加工制备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s2步骤中,在进行去味作业中,当添加的食材采用水煮时,去味作业温度味60℃—80℃;当进行油脂加工时,去味作业温度味150℃—180℃。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构成本发明的底座、承载立柱、锅体、锅盖、压力表、溢流阀、泄压阀、负压泵及驱动电路进行组装,然后将驱动电路与外部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并根据需要将锅体外表面节流阀与外部的燃气管路连通,即可完成本发明装配。

完成装配后即可进行食材加工作业,在作业时,首先根据使用需要将清水与食材添加到锅体内,再通过锅盖对锅体进行密封并构成气密性闭合腔体结构,然后根据需要驱动锅体上的电加热机构、燃气头中任意一种运行,实现对锅体承载腔内的水体及食材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及压力表对水体和食材加热时的温度计气压进行检测,并在温度比室温高10°以上后,同时驱动泄压阀和负压泵运行,将锅盖、锅体形成的密闭腔体内因水温升高而产生的水蒸气及食材挥发性气体一同排出,从而达到去味的目的同时,另通过低气压环境水体沸点降低的特性,提高去味作业效率,降低去味成本的目的;在完成去味作业后首先停止负压泵和泄压阀运行,恢复锅盖、锅体形成的密闭腔体内压力至普通大气压,然后打开锅盖并向锅体的水体中添加香料等辅助食材,然后再次闭合锅盖,并对锅盖、锅体形成的密闭腔体进行保压,通过高温高压环境达到提高食材成熟效率,改善食材口感及降低加工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在运行中,为了操作方便,一方面可通过升降驱动机构灵活调整锅体的工作高度,另一方面通过转台机构调整锅体的工作角度,从而便于食材添加和取出;此外,另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实现精确对食材加工温度和气压进行检测,提高加工控制精度的目的,并通过显示器和操作键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操控的便捷性。

此外,本发明在进行食材加热时,可根据需要,灵活实现电加热和燃气加热两种方式灵活调整,从而满足不同使用现场环境和食材加工特性的需要,此外另可通过保温层防止热量散失,提高加热效率及降低加热成本和能耗。

与此同时,本发明另设置了阻火器和节流阀,在满足对燃气灵活调整的同时,另有效的达到提高燃气使用安全性的目的。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及维护灵活方便,一方面设备结构调整灵活方便,加热方式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多样,从而效的满足多种食材加工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对食材进行加工过程中,可同时实现对食材进行去味、残渣过滤及加工作业的的需要,从而极大的提高食材加工品质和效率,同时降低食材加工的作业难度、劳动强度,同时也有助于降低食材加工作业成本。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