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苏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80612发布日期:2020-07-24 16:1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紫苏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中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祛痰的功能。紫苏全草挥发物中含有2000多种化合物,其中紫苏醛、豆甾醇、莳萝油脑是紫苏叶镇静的有效成分,紫苏精油抑制霉菌的能力强于尼泊金乙酯和苯甲醛,紫苏醛和柠檬醛是抗真菌的主要活性成分,紫苏醛、蒎烯具有康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紫苏叶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另外,紫苏叶里含有一种植物化学物质“迷迭香酸”,具有清除体内超氧化物自由基的作用,可防止脂质过氧化、阻断亚硝基类物质形成,从而起到抗氧化防衰老作用。除了以上的“过人之处”,紫苏当中还含有像钙、铁等一些矿物质元素,以及一些植物色素,都是值得推崇的地方,特别是高寒地区生长的紫苏,其有效物质及活性成分含量更为突出。茯砖茶属于制茶工艺最复杂的后发酵茶,因其能利用夏秋茶叶资源,产品具有消食健胃作用,受到人们日益青睐。全国一千多种茶品中,茯砖茶品中生长繁殖有一种有益曲霉菌——“金花菌”,生物学家现定名为“冠突散囊菌”,冠突散囊菌发酵的过程称为“发花”。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中的优势微生物,在茯砖茶的发酵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茯砖茶的品质关键在于发花质量的好坏,金花的多少成为了茯砖茶优劣的重要指标。"发花"过程中茶里的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水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减少,氨基酸(特别是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总量减少,生物碱、没食子酸、琥珀酸和单儿茶素含量升高。专利申请号201811578217.5《紫苏茯茶及其制备方法》,是以黑毛茶为原料,紫苏叶经过35-55℃及100℃两次水提物,在砖坯工序之前加入黑毛茶中。但是该紫苏叶水提物中很少含有挥发性成分,不能有效抑制有害菌,且在发花工序前需要杀菌处理。其次,茶砖中基本不含有紫苏特有的香味。再次,水煮紫苏叶容易导致紫苏叶中热敏性营养素受到破坏。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紫苏茯砖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紫苏茯砖茶营养好,无需汽蒸杀菌就能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给冠突散囊菌(金花菌)提供良好的环境,产品中金花菌更茂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苏茯砖茶的制备方法,包括:a)水酶法制备紫苏萃取液;具体为:i)将干紫苏根茎叶粉碎,得到紫苏粉末;ii)将紫苏粉末与水、纤维素酶、淀粉酶混合,酶解,在加入碱性蛋白酶继续酶解,离心,分离残渣得到液相;iii)将液相萃取分层,得到下层紫苏水解液和上层乳状液;乳状液膜过滤得到紫苏萃取液;b)将新鲜天尖茶叶摊放,洒水、灌浆杀青,洒入的水中加入紫苏水解液;而后进行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得到紫苏黑毛茶;c)将紫苏萃取液和紫苏黑毛茶混合,而后进行渥堆、称量、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包装工序处理,得到紫苏茯砖茶。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粉碎为粉碎至40目。优选的,所述步骤ii)中紫苏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为1:1~5。优选的,所述步骤ii)中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紫苏粉末质量的0.5%~1%;淀粉酶添加量为紫苏粉末质量的0.1%~0.5%;酶解的温度为35~45℃;酶解时间为1~2h。优选的,所述步骤ii)中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紫苏粉末质量的0.1%~0.5%;继续酶解的温度为45~55℃;继续酶解的时间为1~2h。优选的,所述步骤iii)中膜为膜为无机陶瓷膜,孔径≤10nm,膜过滤温度为25℃-50℃,过滤压力为0.2mpa-0.4mpa。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洒入的水的质量为新鲜天尖茶叶的8%~12%。优选的,所述洒入的水中紫苏水解液的添加质量为20%~100%。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紫苏萃取液的添加量为紫苏黑毛茶质量的1%~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苏茯砖茶,由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苏茯砖茶的制备方法,包括:a)水酶法制备紫苏萃取液;具体为:i)将干紫苏根茎叶粉碎,得到紫苏粉末;ii)将紫苏粉末与水、纤维素酶、淀粉酶混合,酶解,在加入碱性蛋白酶继续酶解,离心,分离残渣得到液相;iii)将液相萃取分层,得到下层紫苏水解液和上层乳状液;乳状液膜过滤得到紫苏萃取液;b)将新鲜天尖茶叶摊放,洒水、灌浆杀青,洒入的水中加入紫苏水解液;而后进行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得到紫苏黑毛茶;c)将紫苏萃取液和紫苏黑毛茶混合,而后进行渥堆、称量、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包装工序处理,得到紫苏茯砖茶。本发明是利用紫苏全草包括根茎叶有效酶解,在萃取过程中既分解了紫苏全草中的大分子物质,又分离了紫苏全草中的脂溶性及挥发性成分。将两种提取物分别在黑毛茶制备和茯砖茶制备过程中加入,使茶砖赋予了紫苏的特有功效及营养素,同时紫苏中的挥发性成分有效抑制了有害菌的繁殖,给冠突散囊菌创造优越的增殖环境,使得紫苏茯砖茶中的金花更加丰富均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苏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苏茯砖茶的制备方法,包括:a)水酶法制备紫苏萃取液;具体为:i)将干紫苏根茎叶粉碎,得到紫苏粉末;ii)将紫苏粉末与水、纤维素酶、淀粉酶混合,酶解,在加入碱性蛋白酶继续酶解,离心,分离残渣得到液相;iii)将液相萃取分层,得到下层紫苏水解液和上层乳状液;乳状液膜过滤得到紫苏萃取液;b)将新鲜天尖茶叶摊放,洒水、灌浆杀青,洒入的水中加入紫苏水解液;而后进行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得到紫苏黑毛茶;c)将紫苏萃取液和紫苏黑毛茶混合,而后进行渥堆、称量、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包装工序处理,得到紫苏茯砖茶。紫苏: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食用等方面,其叶、梗、果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生长于世界各地,但以严寒地带出产的方为上品。近代,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本发明提供的紫苏茯砖茶的制备方法首先为水酶法制备紫苏萃取液。具体为:i)将干紫苏根茎叶粉碎,得到紫苏粉末。本发明采用的是干紫苏根茎叶,为紫苏全草,本发明将紫苏全草加以利用。本发明对于所述紫苏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本发明所述干紫苏根茎叶具体为:紫苏根茎叶在45℃以下烘干或晾干,水分≤9%。本发明对于所述粉碎的具体操作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所述粉碎为粉碎至40目。将紫苏粉末与水、纤维素酶、淀粉酶混合。所述水优选为去离子水;上述步骤优选具体为:将去离子水加入至紫苏粉末中,调成混合溶液,加入纤维素酶和淀粉酶,酶解。本发明所述紫苏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1~5;具体可以为1:1、1:2、1:3、1:4或1:5。按照本发明,所述步骤ii)中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优选为紫苏粉末质量的0.5%~1%;更优选为0.6%~1%;具体可以为0.5%、0.6%、0.7%、0.8%、0.9%和1%,以及上述任意两个数值之间的点值。淀粉酶添加量为紫苏粉末质量的0.1%~0.5%;具体可以为0.1%、0.2%、0.3%、0.4%、0.5%,以及上述任意两个数值之间的点值。酶解的温度为35~45℃;更优选为36~43℃;更优选为酶解时间为1~2h。按照本发明,所述步骤ii)中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紫苏粉末质量的0.1%~0.5%;具体可以为0.1%、0.2%、0.3%、0.4%、0.5%,以及上述任意两个数值之间的点值。所述继续酶解的温度优选为45~55℃;更优选为46~53℃;继续酶解的时间为1~2h。酶解,离心,分离残渣得到液相。本发明对于所述离心的具体操作和参数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将液相萃取分层,得到下层紫苏水解液和上层乳状液。本发明所述萃取优选在萃取釜中进行。乳状液膜过滤得到紫苏萃取液;所述步骤iii)中膜为≤10nm;所述膜为无机陶瓷膜,孔径≤10nm,膜过滤温度为25℃-50℃,过滤压力为0.2mpa-0.4mpa。本发明具体可以为黑龙江高寒地区紫苏根茎叶通过水酶法降解、分离水解液及进一步分离获得萃取液,本发明是利用紫苏全草包括根茎叶有效酶解,在萃取过程中既分解了紫苏全草中的大分子物质,又分离了紫苏全草中的脂溶性及挥发性成分。本发明人发现,紫苏根茎叶中的有效成分分为脂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水溶性营养素如:蛋白、膳食纤维、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等,一般是通过水提取、水提醇沉、醇提。脂溶性营养素如:精油(挥发油)、脂溶性维生素等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或水蒸气蒸馏提取。本发明利用水酶法提取紫苏中的有效成分:以水酶法提取紫苏中的有效物质,水酶法是利用各种酶解水解大分子物质,使得水不溶物变为可溶物,溶解后自动释放脂溶性成分。有如下优点:1、大分子物质被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容易被生物吸收利用;2、脂溶性成分用水酶法提取无有机溶剂也不高温,紫苏中的热敏性成分不受破坏。3、提取物不需要单独纯化,降低成本。将新鲜天尖茶叶摊放,洒水、灌浆杀青,洒入的水中加入紫苏水解液。本发明对于所述天尖茶叶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洒入的水的质量优选为新鲜天尖茶叶的8%~12%;具体可以为8%、9%、10%、11%、12%,以及上述任意两点之间的数值;所述洒入的水中紫苏水解液的添加质量优选为20%~100%;更优选为30%~100%;最优选为50%~100%。而后进行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得到紫苏黑毛茶。即为再按照传统手工黑毛茶的制备方法进行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得到紫苏黑毛茶。本发明对于上述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的具体操作和参数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优选具体为初揉是在杀青后趁热揉捻,使大部分粗大茶叶初步揉成条,且茶汁溢附于茶叶表面,细胞破损率达20%以上,为渥堆的理化变化创造条件;渥堆避免阳光直射,堆高66-100cm,上善湿布等物质,保湿保温25℃,湿度85%以上;复揉是因渥堆后的茶条有回析现象,需要复揉茶条卷紧,进一步整体分布,破损细胞,使其破损率达30%以上,从而增进内质改进外形;干燥是指烘干最终茶条水分含量为3%-5%。将紫苏萃取液和紫苏黑毛茶混合。将紫苏萃取液加入紫苏黑毛茶中,所述紫苏萃取液的添加量优选为紫苏黑毛茶质量的1%~10%;更优选可以具体为1%、2%、3%、4%、5%、6%、7%、8%、9%或10%,以及上述任意两点之间的数值。而后进行渥堆、称量、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包装工序处理,得到紫苏茯砖茶。按照传统手工茯砖茶的制备工艺进行渥堆、称量、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包装工序处理,得到紫苏黑砖茶。本发明对于上述渥堆、称量、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包装工序的具体操作和参数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优选具体为渥堆温度为35℃,时间18-36小时;发花是在烘房中控制温度25℃-38℃,相对湿度为65%-80%,茶胚含水率为22%-25%之间,时间为7-14天。本发明通过添加紫苏水解液,增加紫苏茯砖茶中紫苏的营养素;在黑毛茶压制定型前加入萃取液,有效抑制有害菌,促进冠突散囊菌繁殖,使得紫苏茯砖茶中金花更加丰富均匀,且气味柔和,无紫苏强烈刺激性。本发明将两种提取物分别在黑毛茶制备和茯砖茶制备过程中加入,使茶砖赋予了紫苏的特有功效及营养素,同时紫苏中的挥发性成分有效抑制了有害菌的繁殖,给冠突散囊菌创造优越的增殖环境,使得紫苏茯砖茶中的金花更加丰富均匀。本发明是通过水酶法充分提取紫苏全草中的活性成分,结合在以新鲜天尖茶为原料制备的黑毛茶和以黑毛茶为原料制备的茯砖茶中。首先,在黑毛茶制备“灌浆”步骤中加入紫苏全草水解液,液体中富含小分子物质(如:蛋白、氨基酸、多糖、矿物质等),为后续“发花”(冠突散囊菌繁殖)增加紫苏全草营养,赋予茯砖茶紫苏基础物质;其次,在茯砖茶制备过程中,加入紫苏全草萃取液,该液体是紫苏全草中脂溶性及挥发性成分的微米乳状液,可以抑制有害菌繁殖,避免了传统的以黑毛茶制备茯砖茶过程中,必须有“汽蒸”杀菌的步骤,减少茶砖中因高温汽蒸造成的营养素的破坏;再经过“渥堆”去除紫苏挥发物种低沸点刺激性成分,赋予茯砖茶紫苏特有的香味,且气味柔和不刺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苏茯砖茶,由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苏茯砖茶的制备方法,包括:a)水酶法制备紫苏萃取液;具体为:i)将干紫苏根茎叶粉碎,得到紫苏粉末;ii)将紫苏粉末与水、纤维素酶、淀粉酶混合,酶解,在加入碱性蛋白酶继续酶解,离心,分离残渣得到液相;iii)将液相萃取分层,得到下层紫苏水解液和上层乳状液;乳状液膜过滤得到紫苏萃取液;b)将新鲜天尖茶叶摊放,洒水、灌浆杀青,洒入的水中加入紫苏水解液;而后进行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得到紫苏黑毛茶;c)将紫苏萃取液和紫苏黑毛茶混合,而后进行渥堆、称量、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包装工序处理,得到紫苏茯砖茶。本发明是利用紫苏全草包括根茎叶有效酶解,在萃取过程中既分解了紫苏全草中的大分子物质,又分离了紫苏全草中的脂溶性及挥发性成分。将两种提取物分别在黑毛茶制备和茯砖茶制备过程中加入,使茶砖赋予了紫苏的特有功效及营养素,同时紫苏中的挥发性成分有效抑制了有害菌的繁殖,给冠突散囊菌创造优越的增殖环境,使得紫苏茯砖茶中的金花更加丰富均匀。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紫苏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紫苏茯砖茶的执行标准参考gb32719.5,因茯茶的品质好坏跟金花菌(冠突散囊菌)的浓密程度有关,实施例中对茯茶的冠突散囊菌和水浸出物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对理化指标做了整体分析。其中,冠突散囊菌的分析方法按照gb4789.15检测,水浸出物按gb/t8305的方法检测。众所周知,冠突散囊菌有助消化、顺肠胃等功效。本发明针对茯茶中的冠突散囊菌作为特征指标进行对比,普通茯茶中冠突散囊菌数量一般为20×104(cfu/g)左右。实施例1:紫苏发酵黑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水酶法制备紫苏全草萃取液,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干紫苏根茎叶粉碎过40目筛得到粉末;(2)酶解:将去离子水加入步骤(1)得到的粉末中,去离子水与粉末的质量比为=1:1,调成混合溶液,添加粉末质量的0.5%的纤维素酶与0.5%的淀粉酶,酶解温度保持在35℃酶解2小时,继续加入粉末质量的0.1%的碱性蛋白酶,酶解温度保持在45℃,2小时;(3)固液分离:酶解完毕后进行离心,取液相;(4)有效物分离:将步骤(3)液相置于萃取釜中,静置分层,下层液体即为紫苏全草水解液,上层乳状液通过≤10nm的无机陶瓷膜膜过滤,膜过滤温度为25℃,过滤压力为0.4mpa,得到紫苏全草萃取液;2.紫苏黑毛茶的制备:取新鲜天尖茶叶摊放,洒水灌浆杀青,洒水量为鲜叶质量的10%左右,洒入的水中紫苏水解液的添加量为20%,再按照传统手工黑毛茶的制备方法进行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得到紫苏黑毛茶。3.紫苏茯砖茶的制备将紫苏萃取液加入紫苏黑毛茶中,紫苏萃取液的添加比例为黑毛茶质量的10%。按照传统手工茯砖茶的制备工艺进行渥堆、称量、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包装工序处理,得到紫苏茯砖茶。其检测结果如下:项目指标结果水分/(g/100g)≤13.010.5总灰分/(g/100g)≤8.06.7茶梗(质量分数)/%≤8.06.1水浸出物(质量分数)/%≥24.025.0冠突散囊菌/(cfu/g)≥20×10431×104实施例2:紫苏发酵黑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水酶法制备紫苏全草萃取液,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干紫苏根茎叶粉碎过40目筛得到粉末;(2)酶解:将去离子水加入步骤(1)得到的粉末中,去离子水与粉末的质量比为=1:5,调成混合溶液,添加粉末质量的1%的纤维素酶与0.1%的淀粉酶,酶解温度保持在45℃酶解1小时,继续加入粉末质量的0.5%的碱性蛋白酶,酶解温度保持在55℃,1小时;(3)固液分离:酶解完毕后进行离心,取液相;(4)有效物分离:将步骤(3)液相置于萃取釜中,静置分层,下层液体即为紫苏全草水解液,上层乳状液通过≤10nm的无机陶瓷膜过滤,过滤温度为50℃,过滤压力为0.2mpa,得到紫苏全草萃取液;2.紫苏黑毛茶的制备:取新鲜天尖茶叶摊放,洒水灌浆杀青,洒水量为鲜叶质量的10%左右,洒入的水中紫苏水解液的添加量为100%,再按照传统手工黑毛茶的制备方法进行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得到紫苏黑毛茶。3.紫苏茯砖茶的制备将紫苏萃取液加入紫苏黑毛茶中,紫苏萃取液的添加比例为黑毛茶质量的1%。按照传统手工茯砖茶的制备工艺进行渥堆、称量、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包装工序处理,得到紫苏黑砖茶。其检测结果如下:项目指标结果水分/(g/100g)≤13.011.0总灰分/(g/100g)≤8.06.6茶梗(质量分数)/%≤8.07.0水浸出物(质量分数)/%≥24.026.1冠突散囊菌/(cfu/g)≥20×10431×104实施例3:紫苏发酵黑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水酶法制备紫苏全草萃取液,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干紫苏根茎叶粉碎过40目筛得到粉末;(2)酶解:将去离子水加入步骤(1)得到的粉末中,去离子水与粉末的质量比为=1:3,调成混合溶液,添加粉末质量的0.8%的纤维素酶与0.3%的淀粉酶,酶解温度保持在40℃酶解1.5小时,继续加入粉末质量的0.3%的碱性蛋白酶,酶解温度保持在50℃,1.5小时;(3)固液分离:酶解完毕后进行离心,取液相;(4)有效物分离:将步骤(3)液相置于萃取釜中,静置分层,下层液体即为紫苏全草水解液,上层乳状液通过≤10nm的无机陶瓷膜过滤,过滤温度为35℃,过滤压力为0.3mpa,得到紫苏全草萃取液;2.紫苏黑毛茶的制备:取新鲜天尖茶叶摊放,洒水灌浆杀青,洒水量为鲜叶质量的10%左右,洒入的水中紫苏水解液的添加量为60%,再按照传统手工黑毛茶的制备方法进行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得到紫苏黑毛茶。3.紫苏茯砖茶的制备将紫苏萃取液加入紫苏黑毛茶中,紫苏萃取液的添加比例为黑毛茶质量的6%。按照传统手工茯砖茶的制备工艺进行渥堆、称量、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包装工序处理,得到紫苏黑砖茶。其检测结果如下:项目指标结果水分/(g/100g)≤13.010.9总灰分/(g/100g)≤8.05.7茶梗(质量分数)/%≤8.06.3水浸出物(质量分数)/%≥24.025.5冠突散囊菌/(cfu/g)≥20×10430×104实施例4:紫苏发酵黑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水酶法制备紫苏全草萃取液,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干紫苏根茎叶粉碎过40目筛得到粉末;(2)酶解:将去离子水加入步骤(1)得到的粉末中,去离子水与粉末的质量比为=1:1,调成混合溶液,添加粉末质量的0.5%的纤维素酶与0.5%的淀粉酶,酶解温度保持在35℃酶解2小时,继续加入粉末质量的0.1%的碱性蛋白酶,酶解温度保持在45℃,2小时;(3)固液分离:酶解完毕后进行离心,取液相;(4)有效物分离:将步骤(3)液相置于萃取釜中,静置分层,下层液体即为紫苏全草水解液,上层乳状液通过≤10nm的无机陶瓷膜过滤,过滤温度为50℃,过滤压力为0.4mpa,得到紫苏全草萃取液;2.紫苏黑毛茶的制备:取新鲜天尖茶叶摊放,洒水灌浆杀青,洒水量为鲜叶质量的10%左右,洒入的水中紫苏水解液的添加量为100%,再按照传统手工黑毛茶的制备方法进行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得到紫苏黑毛茶。3.紫苏茯砖茶的制备将紫苏萃取液加入紫苏黑毛茶中,紫苏萃取液的添加比例为黑毛茶质量的1%。按照传统手工茯砖茶的制备工艺进行渥堆、称量、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包装工序处理,得到紫苏黑砖茶。其检测结果如下:项目指标结果水分/(g/100g)≤13.010.2总灰分/(g/100g)≤8.05.5茶梗(质量分数)/%≤8.06.9水浸出物(质量分数)/%≥24.026.8冠突散囊菌/(cfu/g)≥20×10430×104实施例5:紫苏发酵黑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水酶法制备紫苏全草萃取液,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干紫苏根茎叶粉碎过40目筛得到粉末;(2)酶解:将去离子水加入步骤(1)得到的粉末中,去离子水与粉末的质量比为=1:5,调成混合溶液,添加粉末质量的1%的纤维素酶与0.1%的淀粉酶,酶解温度保持在45℃酶解1小时,继续加入粉末质量的0.5%的碱性蛋白酶,酶解温度保持在55℃,1小时;(3)固液分离:酶解完毕后进行离心,取液相;(4)有效物分离:将步骤(3)液相置于萃取釜中,静置分层,下层液体即为紫苏全草水解液,上层乳状液通过≤10nm的无机陶瓷膜过滤,过滤温度为30℃,过滤压力为0.2mpa,得到紫苏全草萃取液;2.紫苏黑毛茶的制备:取新鲜天尖茶叶摊放,洒水灌浆杀青,洒水量为鲜叶质量的10%左右,洒入的水中紫苏水解液的添加量为60%,再按照传统手工黑毛茶的制备方法进行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得到紫苏黑毛茶。3.紫苏茯砖茶的制备将紫苏萃取液加入紫苏黑毛茶中,紫苏萃取液的添加比例为黑毛茶质量的6%。按照传统手工茯砖茶的制备工艺进行渥堆、称量、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包装工序处理,得到紫苏黑砖茶。其检测结果如下:项目指标结果水分/(g/100g)≤13.010.0总灰分/(g/100g)≤8.06.5茶梗(质量分数)/%≤8.06.0水浸出物(质量分数)/%≥24.025.5冠突散囊菌/(cfu/g)≥20×10430×104实施例6:紫苏发酵黑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2.水酶法制备紫苏全草萃取液,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干紫苏根茎叶粉碎过40目筛得到粉末;(2)酶解:将去离子水加入步骤(1)得到的粉末中,去离子水与粉末的质量比为=1:3,调成混合溶液,添加粉末质量的0.8%的纤维素酶与0.3%的淀粉酶,酶解温度保持在40℃酶解1.5小时,继续加入粉末质量的0.3%的碱性蛋白酶,酶解温度保持在50℃,1.5小时;(3)固液分离:酶解完毕后进行离心,取液相;(4)有效物分离:将步骤(3)液相置于萃取釜中,静置分层,下层液体即为紫苏全草水解液,上层乳状液通过≤10nm的无机陶瓷膜过滤,过滤温度为40℃,过滤压力为0.3mpa,得到紫苏全草萃取液;2.紫苏黑毛茶的制备:取新鲜天尖茶叶摊放,洒水灌浆杀青,洒水量为鲜叶质量的10%左右,洒入的水中紫苏水解液的添加量为20%,再按照传统手工黑毛茶的制备方法进行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得到紫苏黑毛茶。3.紫苏茯砖茶的制备将紫苏萃取液加入紫苏黑毛茶中,紫苏萃取液的添加比例为黑毛茶质量的10%。按照传统手工茯砖茶的制备工艺进行渥堆、称量、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包装工序处理,得到紫苏黑砖茶。其检测结果如下:项目指标结果水分/(g/100g)≤13.011.0总灰分/(g/100g)≤8.05.7茶梗(质量分数)/%≤8.06.6水浸出物(质量分数)/%≥24.025.4冠突散囊菌/(cfu/g)≥20×10431×10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