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卤煮装置。
背景技术:
瓜子作为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作物,用瓜子生产的食品种类繁多,其中,煮瓜子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卤煮食品,在制作时需保证入味,才能确保在食用时更加可口。目前的卤煮工艺中,首先将生瓜子倒进卤煮池,通过水蒸汽加热和人工不停的翻动,使瓜子在煮池内充分的翻煮、入味。煮制过程一般需要30多分钟时间。
现有卤煮装置存在的缺陷是:人工手动翻煮,体力消耗大,且存在煮制的瓜子入味不均匀,口感不一致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加工用卤煮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煮制的瓜子入味不均匀、口感不一致、蒸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食品加工用卤煮装置,包括顶部开放的卤煮池,还包括沿横向水平设置在卤煮池上方中间位置处的第一主轴,所述第一主轴上设置有可绕第一主轴360度旋转的翻转大臂,所述翻转大臂通过第二主轴活动连接翻转小臂,所述翻转小臂上连接有翻斗,所述翻斗在卤煮池内由下向上的运行轨迹内至少设置有一根滑轨,所述滑轨于卤煮池内靠近纵向前端处自前向后向下倾斜设置。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卤煮池为由前端板、后端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合而成的长方体结构。
所述第一主轴的头端和尾端分别连接设置在第一侧板中间位置上的第一支架和设置在第二侧板中间位置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呈镜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主轴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与设置在卤煮池外侧的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输出端相连。
所述卤煮池内还至少设置有多个内部为中空腔体结构的蒸汽喷射罩,所述蒸汽喷射罩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蒸汽喷射孔;所述蒸汽喷射罩贯通连接设置在卤煮池内的蒸汽进管。
所述蒸汽喷射罩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主轴正下方。
所述卤煮池的第二侧板上靠近第二支架处沿横向设置用于对翻转大臂进行自锁的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二侧板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支撑座的前端面上还活动连接有第一挡杆,第一挡杆包括一体设计的连接段和限位段,所述连接段穿入设置在支撑座上的第一安装孔且可在第一安装孔内转动;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挡杆的中心轴线和第一主轴的中心轴向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段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一挡杆与地面的垂直距离。
所述滑轨的尾端固装在底板上且滑轨所在平面与前端板之间的锐角夹角范围为15°~25°
所述翻斗上方设置有第一挡板。
所述第二侧板外侧中间位置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机支架。
所述的卤煮装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且成本低廉,可显著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2)本发明实现了卤煮过程的标准化操作,卤煮出的产品质量有保障。
(3)本发明的装置施工简单方便,可以实现快速完成施工,快速投入使用,卤煮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零件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第一主轴的正转方向。
图2本发明实施例1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自锁结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自锁结构的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说明:1-卤煮池,2-第一主轴,3-翻转大臂,4-第二主轴,5-翻转小臂,6-翻斗,7-滑轨,8-第一支架,9-第二支架,10-驱动电机,11-蒸汽喷射罩,12-自锁机构,13-支撑座,14-第一挡杆,15-第一挡板,16-驱动电机支架,17-第二挡杆,18-刮板,19-第二挡板;
101-前端板,102-后端板,103-底板,104-第一侧板,105-第二侧板,111-蒸汽喷射孔,112-蒸汽进管,131-第一横杆,132-前端面,1321-第一安装孔;
141-连接段,142-限位段。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用的术语“上”、“下”、“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不能将上述术语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主轴靠近第一侧板一侧为头端,靠近第二侧板一侧为尾端。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序数词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食品加工用卤煮装置,包括顶部开放的卤煮池1,还包括沿横向水平设置在卤煮池1上方中间位置处的第一主轴2,第一主轴2上设置有可绕第一主轴360度旋转的翻转大臂3,翻转大臂3通过第二主轴4活动连接翻转小臂5,翻转小臂5上连接有翻斗6;卤煮池1用于盛装卤煮瓜子用的卤汁;第一主轴2和第二主轴4相互配合可带动翻斗6绕主轴360度旋转运动,翻斗6在卤煮池1内由下向上的运行轨迹内至少设置有一根滑轨7,滑轨7于卤煮池内靠近纵向前端处自前向后向下倾斜设置,翻斗6用于翻动卤煮池1中的瓜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卤煮池1的前端底板上靠近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5处各设置一根自前向后向下倾斜设置的滑轨7,所述的两根滑轨7呈镜面对称设置,滑轨7的底端固定在卤煮池1的底板上,滑轨靠近顶端的侧面与前端板101固接,在翻斗6刮板18两端底部靠近翻斗6开口的位置上设置了滑块,滑块可沿滑轨7的外壁滑动,由于滑块在滑轨上右下之上滑动,可防止翻斗6在进行圆周运动时碰到卤煮池1的前端板101,还可防止翻斗6沿着滑轨7向上移动时因翻斗摆动而将大量瓜子推到卤煮池1外。为使滑轨7在卤煮池1中固定的更稳固,在滑轨7与卤煮池1的内壁之间还设置了多根加固杆。在其他方案中,滑轨7选用了弧形滑曲面结构。
卤煮池1为由前端板101、后端板102、底板103、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5围合而成的长方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卤煮池1设置在地面上,卤煮池1四周设置保温墙。
第一主轴2的头端和尾端分别连接设置在第一侧板104中间位置上的第一支架8和设置在第二侧板105中间位置上的第二支架9,第一支架8和第二支架9呈镜面对称设置;第一主轴2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与设置在卤煮池1外侧的驱动电机10的旋转动力输出端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本实施例中,沿横向设置的主轴位于卤煮池1上方的中间位置,电机用于为主轴旋转提供动力,所采用的电机为具备自锁功能的驱动电机10。
在其他方案中,在卤煮池1上方设置多根连接有翻转大臂3、第二主轴4,翻转小臂5和翻斗6的装置。
卤煮池1内还至少设置有多个内部为中空腔体结构的蒸汽喷射罩11,所述蒸汽喷射罩11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蒸汽喷射孔111;所述蒸汽喷射罩11贯通连接设置在卤煮池内的蒸汽进管1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蒸汽喷射罩11设置在底板103上且位于主轴2正下方。由蒸汽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进管112进入蒸汽喷射罩11并经呈阵列式均匀排布于蒸汽喷射罩11上的蒸汽喷射孔111喷射到卤煮池1内,用来对卤煮池1内的卤汁进行加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长方体卤煮池1,所以将蒸汽喷射罩11设置在卤煮池1的底板103上,蒸汽进管112设置在前端板101上,考虑到卤煮池1的横向长度较长,为使蒸汽喷射孔111喷出的水雾在卤煮池1内均匀分散,选用了长方体形状的蒸汽喷射罩11,将其沿纵向设置在卤煮池1底部的中间位置,纵向即为卤煮池1的宽度方向,在其他方案中,可根据实际生产条件选用其他形状的蒸汽喷射罩11,如管状、球状等。
卤煮池1的第二侧板105上靠近第二支架9处沿横向设置用于对翻转大臂3进行自锁的自锁机构12,自锁机构12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二侧板105上的支撑座13,支撑座1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横杆131;支撑座13的前端面132上还活动连接有第一挡杆14,第一挡杆14包括一体设计的连接段141和限位段142,连接段141穿入设置在支撑座13上的第一安装孔1321且可在第一安装孔1321内转动;连接段141的中心轴线、第一挡杆的中心轴线和第一主轴2的中心轴向相互平行;连接段141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一挡杆与地面的垂直距离。
在主轴带动翻转大臂3正常运转时,第一挡杆14处于垂直向下的位置,在需要对卤煮装置进行自锁时,按下驱动电机10的反转开关,翻转大臂3进行反转运动,设置在翻转大臂3上的第二挡杆17推动第一挡杆14作圆周运动,直至第一挡杆14搭在第一横杆131上,在翻转大臂3旋转至下一圈时,由于第一挡杆长度较长,已进入翻转大臂3的运行圆周范围,所以第二挡杆17将搭在第一挡杆上,从而导致翻转大臂3不能继续行进,实现对翻转大臂3的自锁,在驱动电机10正向旋转时,第二挡杆17在碰到第一挡杆14后,翻转大臂3在第一挡杆14的作用下,被推至与底板103所在平面垂直的状态,不会影响翻转大臂3的正向旋转,本实施例中,所选用的第二挡杆17的长度为30~50mm,第一横杆131的长度为30~50mm,第一挡杆14的长度为100-200m。
滑轨7的尾端固装在底板103上且滑轨7所在平面与前端板101之间的锐角夹角范围为15°~2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角度为20°。
翻斗6上方设置有第一挡板15。第一挡板15用于辅助推动卤煮池1内的瓜子,通过翻斗6和第一挡板15在卤煮池1内的运动可使卤煮池1中的瓜子均匀吸收卤汁。
翻斗6的竖向截面为三角形或者梯形,也可采用其他适用的形状。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选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翻斗6,翻斗6由两块长方形刮板18连接组成,两块刮板18间的夹角为30°,在翻斗6刮板18上平行设置了若干第二挡板19。
第二侧板105外侧中间位置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驱动电机10的驱动电机10支架。
本发明的卤煮装置应用于食品加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用本发明的卤煮装置卤煮瓜子,通过驱动电机10带动第一主轴2旋转,与第一主轴2旋转连接设置的翻转大臂3带动通过第二主轴4和翻转小臂5连接的翻斗6进行圆周运动。进入卤煮池1的干瓜子浮在卤煮池1内的卤汁液面上,在翻斗6的推动下,从卤煮池1的一侧运行至另一侧。经过几十分钟的不停翻转,最终实现对卤煮池1内瓜子的有规律均匀翻动,使每一粒瓜子都能达到预期的煮制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设置的自锁机构12用于防止翻斗6落下砸伤正在作业的工人。
本发明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煮制的瓜子入味不均匀、口感不一致、蒸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而且卤煮池1越大、水深越大、一次卤煮的重量越大,该装置的工作效率越高,优势越明显。
本发明的装置施工简单方便,可以实现快速完成施工,快速投入使用。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使用时,向卤煮池1中加入调制好的卤汁,如果卤煮池1中的水位出现下降,就要先向卤煮池1中补充自来水,将卤汁烧开后,加入提前配好的调料。人工搅拌使调料溶解后倒入生瓜子,开启驱动电机10和蒸汽锅炉,设置煮制时间,待煮瓜子好后,关闭驱动电机10和蒸汽锅炉。人工捞出熟瓜子。熟瓜子捞出后进入炒制工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所有部件,除特殊说明的之外,其余部件均为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