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子开口机及松子开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70671发布日期:2020-10-28 12:21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松子开口机及松子开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坚果轧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松子开口机及松子开口方法。



背景技术:

松子又名海松子,仁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其具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较高的保健作用,《本草纲目》中曾提到:“海松子,释名新罗松子,气味甘小,无毒;主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逐风痹寒气,虚赢少气补不足,肥五脏,他诸风、湿肠胃,久服身轻,延年老。”但是松子壳较硬,开口困难。

市场上销售的松子壳较硬,破壳困难,使用坚果钳破壳,破壳均匀度不稳定;采用气爆法破壳,其设备巨大,还常常会使用大型微波炉等设备,其加工的松子的口感欠佳。

较流行的开口方式油炸开口,具体操作步骤是通过浸泡、碱处理、打磨、油炸、酸处理。松子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发生了改变,生产工艺复杂、污染环境,并产生影响食用者的健康。

机械开口方式:较好地保留了松子的原有营养成分及独有风味。由于松子分大小头,形状不规则,机械送料难度大。还没有一种成型的松子开口设备。目前多采用电机通过凸轮机构带动剪切装置碾压,工人手握松子,凭借手感,送至合适位置,剪切装置碾压松子开口。俗称手砸松子,操作难度大,工人需要长时间培训,熟练工每班加工20-25公斤,成本高,而且劳动强度大,松子加工为季节性。工人队伍不稳定,产量、质量和成品率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松子开口机械化生产,而提供了一种送料不分大小头的松子开口机。

松子开口对夹体,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夹头组成,所述的开口夹头包括:开口夹头本体11、上开口部12、下开口部13、夹持体2、夹头21和弹簧14;上开口部12和下开口部13设在开口夹头本体11上;夹持体2和弹簧14设在开口夹头本体11内,所述的夹持体2与开口夹头本体11滑动连接;夹头21设在夹持体2上;所述的夹头21表面为穹顶型;所述的上开口部12和下开口部13对称;

夹头21的上外沿突出于上开口部12和下开口部13;夹头21的下外沿突出于上外沿或夹头21的下外沿和下外沿对称,夹头21的下方设有托板22,托板22突出于夹头21的下外沿;

所述的夹头21为弹性材料;

所述的夹头21呈椭圆状,并设有齿纹,齿纹与进料方向平行;

所述的托板22的顶端为凹弧型。

所述的开口夹头本体11上设有上连架杆111和下连架杆112,上连架杆111和下连架杆112分别设在开口夹头本体11的上下两端;上开口部12、下开口部13分别设在上连架杆111和下连架杆112端部;

所述的夹持体2上设有两个连杆滑动槽23,上连架杆111和下连架杆112分别装设在两个连杆滑动槽23中,开口夹头本体11至少一侧的侧边设有齿条ⅰ113;弹簧14设在夹持体2与开口夹头本体11的中部。

一种松子开口机,它包括:松子开口对夹体、机架、联动机构、驱动动力源、投料管8;所述的松子开口对夹体与机架滑动连接,联动机构驱动松子开口对夹体的两个开口夹头本体11相对运动;

所述的联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构件或杠丝母驱构件;

所述的齿轮齿条构件包括:抵板ⅰ41、联动杆ⅰ42、调节螺母43,开口夹头本体11与抵板ⅰ41固定连接;联动杆ⅰ42通过调节螺母43锁固在抵板ⅰ41上;联动杆ⅰ42一侧前端设有齿条ⅱ421;齿条ⅱ421通过齿轮433与齿条ⅰ113啮合;

所述的杠丝母驱构件包括:抵板ⅱ61、联动杆ⅱ62、丝母63、丝杠64;开口夹头本体11与抵板ⅱ61固定连接;联动杆ⅱ62一端固定在抵板ⅱ61上,联动杆ⅱ62另一端设有丝母63;丝母63分为左旋丝母63a和右旋丝母b;丝杠64上具有左旋丝杠和右旋的一种双螺旋丝杠;左旋丝母63a和右旋丝母b分别对应套接在丝杠64的左旋丝杠和右旋丝杠上。

所述的驱动动力源凸轮电机驱动、电动推杆或者齿轮电机;

所述的凸轮电机主要由驱动电机51和凸轮52组成,凸轮52固定在驱动电机51的转子上;驱动电机51与机架固定在同一工作面上,抵板ⅰ41或者另一侧的开口夹头本体11位于凸轮52的旋转工作半径α内;

所述的电动推杆的机架一端固定在机架底部,其另一端与抵板ⅰ41连接;

所述的齿轮电机主要是由驱动电机71和主动齿轮72组成;主动齿轮72与驱动电机71转子固定连接;主动齿轮72齿轮驱动丝杠64。

一种松子开口方法,它包括:

1)松子大小分级;

2)调整松子开口机起始位置:两个夹头21上外沿之间的距离大于松子的最大横径,两个夹头21下外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松子的最大横径,不大于松子中部横径;

3)单粒投料,通过投料管8,进入两夹头21之间;

a.当松子底部朝下下落时,松子底部落在两个夹头21下外沿上,两开口夹头本体2相向运动,对夹,两个夹头21夹紧,弹簧14压缩,两上开口部12对夹松子的尖部,松子开口;

b.当松子底部朝上下落时,松子尖部通过两个夹头21下外沿,松子中部卡在两个夹头21下外沿上,两开口夹头本体2相向运动,对夹,两个夹头21夹紧,弹簧14压缩,两下开口部13对夹松子的尖部,松子开口;

4)两开口夹头本体2向背运动,松子落入出料口;

5)松子开口机回归起始位置;

6)重复步骤3)、4)、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子开口对夹体,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夹头组成,开口夹头包括:开口夹头本体11、上开口部12、下开口部13、夹持体2、夹头21和弹簧14;上开口部12和下开口部13设在开口夹头本体11上;夹持体2与开口夹头本体11滑动连接;夹持体2和弹簧14设在开口夹头本体11内;夹头21设在夹持体2上;夹头21的下方设有托板22,托板22突出于夹头21的下外沿。松子开口机主要是由松子开口对夹体、机架、联动机构、驱动动力源组成;松子开口机主要是由松子开口对夹体、机架、联动机构、驱动动力源组成;松子开口对夹体与机架滑动连接,联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构件或杠丝母驱构件;驱动动力源凸轮电机驱动、电动推杆或者齿轮电机;驱动动力源通过联动机构驱动松子开口对夹体的两个开口夹头本体相对运动;使用时无需调整松子方向,均可夹破松子尖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松子开口机的联动方式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松子开口机的联动方式一局部剖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松子开口机的局部剖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松子开口对夹体的半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松子开口对夹体的半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松子开口机的俯视工作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松子开口机的联动方式二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松子开口机的联动方式二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松子开口对夹体对夹运动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松子开口机的松子夹持破壳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松子开口对夹体

请参见图1-4,松子开口对夹体,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夹头组成,所述的开口夹头,它包括:开口夹头本体11、上开口部12、下开口部13、夹持体2、夹头21和弹簧14;上开口部12和下开口部13设在开口夹头本体11上;

所述的夹持体2与开口夹头本体11滑动连接,夹持体2和弹簧14设在开口夹头本体11内;夹头21设在夹持体2上;

所述的夹头21表面为穹顶型,呈椭圆状,并设有齿纹,齿纹与进料方向平行;

所述的上开口部12和下开口部13对称,夹头21的上外沿突出于上开口部12和下开口部13,夹头21的上外沿与左、右外沿在同一xz面上,下外沿突出于上外沿;

所述的夹头21为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硅胶;

所述的上开口部12、下开口部13均设有压力感应器。

实施例2松子开口对夹体

参阅图1-5所示,松子开口对夹体,由两个相对设置开口夹头组成,所述的开口夹头,它包括:开口夹头本体11、上开口部12、下开口部13、夹持体2、夹头21、托板22、弹簧14;上开口部12和下开口部13设在开口夹头本体11上;

所述的开口夹头本体11上设有上连架杆111和下连架杆112,上连架杆111和下连架杆112分别设在开口夹头本体11的上下两端;上开口部12固定在开口夹头本体11上端设有的上连架杆111端部;下开口部13固定在开口夹头本体11下端设有的下连架杆112端部;

所述的夹持体2与开口夹头本体11滑动连接;具体为夹持体2上设有两个连杆滑动槽23,两个连杆滑动槽23设在夹持体2上下两端;上连架杆111和下连架杆112分别在夹持体2上下两端的连杆滑动槽23中滑动连接;

夹头21设在夹持体2上,夹持体2和弹簧14设在开口夹头本体内;托板22设在夹持体2上夹头21的下方;

所述的夹头21表面为穹顶型,呈椭圆状,并设有齿纹,齿纹与进料方向平行;

所述的夹头21两侧设有挡料板211;

所述的上开口部12和下开口部13在进料方向平行的同一截面上,夹头21的外沿突出于所述的截面,托板22的顶部突出于夹头21的外沿;

所述的夹头21为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硅胶;

所述的托板22的顶端为弧型,顶部呈下坡型。

实施例3一种松子开口机

请参见图1-6,一种松子开口机,它包括:松子开口对夹体、机架、联动机构、驱动动力源;

所述的松子开口对夹体,由两个相对设置开口夹头组成,所述的开口夹头,它包括:开口夹头本体11、上开口部12、下开口部13、夹持体2、夹头21、托板22、弹簧14;上开口部12和下开口部13设在开口夹头本体11上;

所述的开口夹头本体11上设有上连架杆111和下连架杆112,上连架杆111和下连架杆112分别设在开口夹头本体11的上下两端;上开口部12固定在开口夹头本体11上端设有的上连架杆111端部;下开口部13固定在开口夹头本体11下端设有的下连架杆112端部;

所述的开口夹头本体11至少一侧的侧边设有齿条ⅰ113;

所述的夹持体2与开口夹头本体11滑动连接;具体为夹持体2上设有两个连杆滑动槽23,两个连杆滑动槽23设在夹持体2上下两端;上连架杆111和下连架杆112分别在夹持体2上下两端的连杆滑动槽23中滑动连接;

夹头21设在夹持体2上,夹持体2和弹簧14设在开口夹头本体内;托板22设在夹持体2上夹头21的下方;

所述的夹头21表面为穹顶型,呈椭圆状,并设有齿纹,齿纹与进料方向平行;

所述的上开口部12和下开口部13在进料方向平行的同一截面上,夹头21的外沿突出于所述的截面,托板22的顶部突出于夹头21的外沿;

所述的夹头21为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硅胶;

所述的托板22的顶端为弧型,顶部呈下坡型;

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夹持架滑动套31、连架部32;

所述的夹持架滑动套31设有两个,两个夹持架滑动套31的内部结构相同;两个夹持架滑动套31相对布置,并通过连架部32连接;连架部32中部还设有下料通孔;

所述的松子开口对夹体设在夹持架滑动套31中;

所述的夹持架滑动套31一侧至少设有一个齿条滑动架33;齿条滑动架33中设有齿条滑动槽331和齿轮轴332,齿轮轴332上轴接有传动齿轮333;

所述的传动齿轮333与齿条ⅰ113啮合;

本实施例中的联动机构主要是由齿轮齿条构件驱动松子开口对夹体相对直线运动的部件;其包括:抵板ⅰ41、联动杆ⅰ42、调节螺母43;

所述的联动杆ⅰ42通过调节螺母43锁固在抵板ⅰ41上;

所述的联动杆ⅰ42一侧前端设有齿条ⅱ421;联动杆ⅰ42嵌装在齿条滑动槽331中;齿轮433与齿条ⅱ421啮合;

所述的开口夹头本体11与抵板ⅰ41固定连接;

所述的调节螺母43调节两个开口夹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动力源为凸轮电机驱动或电动推杆作为本机械设备的动力输入;

所述的凸轮电机驱动可参见图6,其是主要由驱动电机51和凸轮52组成,凸轮52固定在驱动电机51的转子上;驱动电机51与机架固定在同一工作面上,抵板ⅰ41或者另一侧的开口夹头本体11位于凸轮52的旋转工作半径α内;并且凸轮52推动抵板ⅰ41的距离(工作半径α)不小于两侧上开口部12或下开口部13最小间距的一半;

电动推杆的机架(滑座)一端固定在机架底部,其另一端(推杆)与抵板ⅰ41连接。

实施例4一种松子开口机

请参见图1至图5和图7、图8,一种松子开口机,它包括:松子开口对夹体、机架、联动机构、驱动动力源、单粒投料机(单粒播种机);

所述的松子开口对夹体,由两个相对设置开口夹头组成,所述的开口夹头,它包括:开口夹头本体11、上开口部12、下开口部13、夹持体2、夹头21、托板22、弹簧14;上开口部12和下开口部13设在开口夹头本体11上;

所述的开口夹头本体11上设有上连架杆111和下连架杆112,上连架杆111和下连架杆112分别设在开口夹头本体11的上下两端;上开口部12固定在开口夹头本体11上端设有的上连架杆111端部;下开口部13固定在开口夹头本体11下端设有的下连架杆112端部;

所述的开口夹头本体11至少一侧的侧边设有齿条ⅰ113;

所述的夹持体2与开口夹头本体11滑动连接;具体为夹持体2上设有两个连杆滑动槽23,两个连杆滑动槽23设在夹持体2上下两端;上连架杆111和下连架杆112分别在夹持体2上下两端的连杆滑动槽23中滑动连接;

夹头21设在夹持体2上,夹持体2和弹簧14设在开口夹头本体内;托板22设在夹持体2上夹头21的下方;

所述的夹头21表面为穹顶型,呈椭圆状,并设有齿纹,齿纹与进料方向平行;

所述的上开口部12和下开口部13在进料方向平行的同一截面上,夹头21的外沿突出于所述的截面,托板22的顶部突出于夹头21的外沿;

所述的夹头21为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硅胶;

所述的托板22的顶端为弧型;

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夹持架滑动套31、连架部32;

所述的夹持架滑动套31设有两个,两个夹持架滑动套31的内部结构相同;两个夹持架滑动套31相对布置,并通过连架部32连接;连架部32中部还设有下料通孔;

所述的松子开口对夹体设在夹持架滑动套31中;

所述的夹持架滑动套31一侧至少设有一个齿条滑动架33;齿条滑动架33中设有齿条滑动槽331和齿轮轴332,齿轮轴332上轴接有传动齿轮333;

所述的传动齿轮333与齿条ⅰ113啮合;

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丝杠丝母驱构件动松子开口对夹体相对直线运动的部件;其包括:抵板ⅱ61、联动杆ⅱ62、丝母63、丝杠64;

所述的联动杆ⅱ62一端固定在抵板ⅱ61上,联动杆ⅱ62另一端设有丝母63;

所述的丝母63分为左旋丝母63a和右旋丝母b;

所述的联动杆ⅱ62前端设有齿条ⅲ621;联动杆ⅱ62嵌装在齿条滑动槽331中;齿轮433与齿条ⅲ621啮合;

所述的开口夹头本体11与抵板ⅱ61固定连接;

所述的丝杠64平行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开口夹头的一侧;丝杠64上具有左旋丝杠和右旋的一种双螺旋丝杠;丝杠64上左旋丝杠和右旋丝杠的节点与两侧上开口部12或下开口部13对夹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丝杠64上还设有驱动齿轮641;丝杠两侧端部还设有限位642;

所述的左旋丝母63a和右旋丝母b分别对应套接在丝杠64的左旋丝杠和右旋丝杠上;

所述的驱动齿轮641设在左旋丝杠和右旋丝杠中心的节点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动力源为齿轮电机作为本机械设备的动力输入,其主要是由驱动电机71和主动齿轮72组成;主动齿轮72与驱动电机71转子固定连接;主动齿轮72与驱动齿轮631啮合;

所述的单粒投料机(单粒播种机)上设有的投料管8设在松子开口对夹体上两个夹头21之间,投料管8的管口81与下料通孔相对应。

一种松子开口机的工作原理及方式

参见图9、图10所示,将松子通过单粒投料机(单粒播种机)上设有的投料管8或手动将松子送至两侧夹头21之间,无需区分松子尖部和底部;采用实施例3或实施例4中所述的机械联动机构使松子开口对夹体相对运动;

待松子落入或者落入两侧夹头21之间状态时,初始状态其运动点初始位时为(0),其对夹到松子破壳前位置时为(0至2),松子果壳产生破裂痕迹位置时为(3),松子破裂位置时为(4);破壳后松子开口对夹体退回至初始位后,继续加大托板22间的间距,其运动最大位置时为(-1),使松子从夹头21中脱离出来;

具体如下:

1)参见图9a,待松子落入或者刚落入两侧夹头21之间状态时,通过实施例3或实施例4中所述的驱动动力源驱动机械联动机构使松子开口对夹体开始相对运动,其运动位置从0至2;

2)参见图9b,驱动松子开口对夹体相对运动位置在0至2时,设置在上开口部12或下开口部13设有压力感应器未感应到力度变化;

3)参见图9c,当松子开口对夹体开始破壳运动位置在3至4之间时,设置在上开口部12或下开口部13的压力感应器未感应到力度;

4)当运动至位置4时压力感应器产生短暂的力度减小或者消失时,通过这一变化,停止联动机构对松子开口对夹体相对运动方向的驱动;

5)参见图9d,驱动动力源反向驱动机械联动机构,使松子开口相离方向运动的驱动;相离运动位置到-1时,驱动动力源停止工作;松子掉落后,驱动机械联动机构重复1)、2)、3)、4)步骤。

实施例5一种松子开口方法

请参见附图,一种松子开口方法,它包括:

1)松子按形状大小分级;

2)调整松子开口机起始位置(0):两个夹头21上外沿之间的距离大于松子的最大横径,两个夹头21下外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松子的最大横径,并且不大于松子的中部横径;在松子底部朝下下落时,保证同一级别最大松子能在两个夹头21上外沿之间通过;在松子尖部朝下下落时,保证松子的1/2-1/3能在两个夹头21下外沿之间通过;

3)单粒播种机单粒投料,通过投料管8,进入两夹头21之间;

a.当松子底部朝下下落时,松子底部落在两个夹头21下外沿上,驱动动力源起动,两开口夹头本体2相向运动,对夹,两个夹头21夹紧,弹簧14压缩,两上开口部12对夹松子的尖部(松子尖冠);松子开口;两个下开口部13的上沿划过松子底部下沿(松子圆冠),松子向上运动;两个下开口部13不进行挤压破壳;

b.当松子底部朝上下落时,松子尖部通过两个夹头21下外沿,松子的1/2-1/3部卡在两个夹头21下外沿上,两开口夹头本体2相向运动,对夹,两个夹头21夹紧,弹簧14压缩,两下开口部13对夹松子的尖部(松子尖冠);松子开口;两个上开口部12的下沿划过松子底部上沿(松子圆冠),松子向下运动;两个上开口部12不进行挤压破壳;

4)两开口夹头本体2背向运动,松子落入出料口;

5)松子开口机回归起始位置;

6)重复步骤3)、4)、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