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龙虾软壳病L-乳酸钙组合物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78522发布日期:2020-10-20 16:5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乳酸钙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龙虾软壳病l-乳酸钙组合物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龙虾是我国重要淡水经济鱼类,营养价值极高,在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广泛养殖,传统养殖龙虾都是以青绿饲料为主,养殖时间长,养殖成本高,资金占用时间长。随着现代配合饲料的研究和发展,龙虾改用饲料养殖。然而,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饲喂频率增加,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出现,感染各种疫病几率大大升高,已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龙虾作为四大家鱼之一,养殖面广,龙虾疾病的爆发经常会给一些地区的养殖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龙虾常患病之一是软壳病,患病症状是指虾子的壳体发软,影响虾子的销售,同时,患软壳病的虾子抵抗力也会下降,对于外界环境的要求较高,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感染其他疾病,甚至间接导致死亡。治疗龙虾软壳病一般会采用含钙量高的物质拌在饲料中,再将饲料撒在养殖池中供龙虾补充钙质,但小龙虾在低温天气下,对钙质的吸收会比较缓慢,不能有效吸收钙质来缓解或治愈软壳病,对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龙虾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快速吸收钙质来治疗软壳病的l-乳酸钙组合物及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龙虾软壳病l-乳酸钙组合物及生产方法,该方法生产得到的l-乳酸钙组合物不仅可以治疗龙虾软壳病,而且在低温环境下能使龙虾快速有效地吸收钙质,使得龙虾生长状况良好,增强了免疫能力。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龙虾软壳病l-乳酸钙组合物,其组合物以质量份数计:由l-乳酸钙40-50份、谷胱甘肽10-20份、稻壳粉15-18份、刀豆5-12份、红豆蔻4-10份组成。

优选地,一种用于治疗龙虾软壳病l-乳酸钙组合物,其组合物以质量份数计:由l-乳酸钙50份、谷胱甘肽15份、稻壳粉18份、刀豆12份、红豆蔻5份组成。

一种用于治疗龙虾软壳病l-乳酸钙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l-乳酸钙制备:将蛋壳洗净、沥干,经干燥、冷却、粉碎得到蛋壳粉,再将l-乳酸溶液煮沸,缓缓加入蛋壳粉和消泡剂,经搅拌、煮沸、过滤、干燥得到l-乳酸钙;

步骤2、混合:按上述质量份数计,将步骤1得到的l-乳酸钙与谷胱甘肽、稻壳粉、刀豆、红豆蔻混合均匀,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组合物;

步骤3:膨化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组合物进行膨化成型,再经烘干、冷却、过筛得到l-乳酸钙组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蛋壳为鸡蛋壳、鸭蛋壳、鹅蛋壳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蛋壳、l-乳酸溶液、消泡剂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3:7-10: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粉碎得到的组合物过300-400目筛。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膨化温度为80-90℃,膨化至水分为30-3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烘干至水分降为15-20%,烘干温度为60-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制备得到的l-乳酸钙组合物不仅可以治疗龙虾软壳病,而且在低温环境下能使龙虾快速有效地吸收钙质,使得龙虾生长状况良好,增强了免疫能力,龙虾在低温天气下,对钙质的吸收会比较缓慢,不能有效吸收钙质来缓解或治愈软壳病;

(2)本发明采用l-乳酸钙作为钙质来源,其为左旋乳酸钙,极易溶于水,补钙效果优于常用钙剂,在钙元素为动物体吸收的情况下,左旋乳酸能调节动物体微循环,没有dl-乳酸钙的发酵酸臭味,也更易被动物吸收利用;谷胱甘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在低温环境下能与钙结合,抑制不溶性沉淀的生成,避免钙的流失,加上谷胱甘肽在进入龙虾胃中后,能激发胃中多种酶,加快细胞代谢过程,促进消化加入的稻壳粉、刀豆、红豆蔻时会散发大量热量,降低低温环境对龙虾影响,使小龙虾在低温环境下仍然能快速有效吸收钙质,该组合物各组分协同作用解决小龙虾在低温环境下吸收钙质能力不足的问题;

(3)本发明采用谷胱甘肽、稻壳粉、刀豆、红豆蔻作为组合物成分,能补充小龙虾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能很好地提高龙虾的免疫力,促进龙虾健康生长发育,采用膨化处理,能使l-乳酸钙组合物的适口性较好,口感较细腻,能进一步促进钙质吸收,且能将饲料沉入水底,便于龙虾的底层摄食,且提高其耐水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蛋壳是野鸭蛋壳。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龙虾软壳病l-乳酸钙组合物,其组合物以质量份数计:由l-乳酸钙50份、谷胱甘肽15份、稻壳粉18份、刀豆12份、红豆蔻5份组成。

一种用于治疗龙虾软壳病l-乳酸钙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l-乳酸钙制备:将蛋壳洗净、沥干,经干燥、冷却、粉碎得到蛋壳粉,再将l-乳酸溶液煮沸,缓缓加入蛋壳粉和消泡剂,经搅拌、煮沸、过滤、干燥得到l-乳酸钙,所述蛋壳、l-乳酸溶液、消泡剂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7:1;

步骤2、混合:按上述质量份数计,将步骤1得到的l-乳酸钙与谷胱甘肽、稻壳粉、刀豆、红豆蔻混合均匀,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组合物,过300目筛;

步骤3:膨化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组合物进行膨化成型,膨化温度为80℃,膨化至水分为35%,再烘干至水分降为15%,烘干温度为80℃,经冷却、过300目筛得到l-乳酸钙组合物。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龙虾软壳病l-乳酸钙组合物,其组合物以质量份数计:由l-乳酸钙40份、谷胱甘肽10份、稻壳粉15份、刀豆10份、红豆蔻4份组成。

一种用于治疗龙虾软壳病l-乳酸钙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l-乳酸钙制备:将蛋壳洗净、沥干,经干燥、冷却、粉碎得到蛋壳粉,再将l-乳酸溶液煮沸,缓缓加入蛋壳粉和消泡剂,经搅拌、煮沸、过滤、干燥得到l-乳酸钙,所述蛋壳、l-乳酸溶液、消泡剂加入量的质量比为:3:10:1;

步骤2、混合:按上述质量份数计,将步骤1得到的l-乳酸钙与谷胱甘肽、稻壳粉、刀豆、红豆蔻混合均匀,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组合物,过400目筛;

步骤3:膨化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组合物进行膨化成型,膨化温度为90℃,膨化至水分为30%,再烘干至水分降为20%,烘干温度为60℃,经冷却、过400目筛得到l-乳酸钙组合物。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龙虾软壳病l-乳酸钙组合物,其组合物以质量份数计:由l-乳酸钙45份、谷胱甘肽20份、稻壳粉16份、刀豆5份、红豆蔻10份组成。

一种用于治疗龙虾软壳病l-乳酸钙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l-乳酸钙制备:将蛋壳洗净、沥干,经干燥、冷却、粉碎得到蛋壳粉,再将l-乳酸溶液煮沸,缓缓加入蛋壳粉和消泡剂,经搅拌、煮沸、过滤、干燥得到l-乳酸钙,所述蛋壳、l-乳酸溶液、消泡剂加入量的质量比为:2:9:1;

步骤2、混合:按上述质量份数计,将步骤1得到的l-乳酸钙与谷胱甘肽、稻壳粉、刀豆、红豆蔻混合均匀,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组合物,过350目筛;

步骤3:膨化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组合物进行膨化成型,膨化温度为86℃,膨化至水分为32%,再烘干至水分降为18%,烘干温度为70℃,经冷却、过350目筛得到l-乳酸钙组合物。

将上述实施例中得到的l-乳酸钙组合物掺入饲料中搅拌混合使用,混合质量比为:1:2。使用案例如下:

湖南某李姓龙虾养殖户,2018年12月中旬发现池塘中小龙虾出现壳体发软症状,活力不足,运动能力较差,体色不艳,食欲不佳,不肯进食,虾壳整体偏薄并且比较软,判断龙虾患有软壳病,然后于第二天下午向池塘泼洒掺入l-乳酸钙组合物的饲料,连续洒五天,在第三天后,小龙虾壳体情况有好转,进食也恢复正常。

湖南某龚姓龙虾养殖户,2019年11月上旬发现池塘中小龙虾脱壳后,长时间壳不硬,手捏壳薄且软,壳肉几乎分离,病虾不吃不动,有时壳下积水、甲壳粗糙,判断龙虾患有软壳病,然后在当天向池塘泼洒掺入l-乳酸钙组合物的饲料,连续洒七天,在第五天后,小龙虾壳体变硬,恢复活力。

试验小龙虾:

将因低温环境患上软壳病的小龙虾分为4组,每组重复50尾虾,每天检查试验虾壳体情况。

a组试验虾:将l-乳酸钙替换成乳酸钙,其他成分同实施例1相同,掺入饲料对试验虾进行喂养,在温度0℃以下的环境连续喂养7天;

b组试验虾:用不含谷胱甘肽的l-乳酸钙组合物(其他同实施例1)掺入饲料对小龙虾进行喂养,在温度0℃以下的环境连续喂养7天;

c组试验虾:用实施例1得到的l-乳酸钙组合物掺入饲料对小龙虾进行喂养,在温度0℃以下的环境连续喂养7天;

d组试验虾:用维生素d和离子钙混合掺入饲料中对龙虾进行喂养,在温度0℃以下的环境连续喂养7天;

e组试验虾:用普通饲料直接对小龙虾进行喂养,不掺加任何其他成分,在温度0℃以下的环境连续喂养7天;

表1小龙虾在低温环境钙吸收效果分析

注:“+++”表示龙虾缺钙严重导致脱壳后不硬化,致使软壳并死亡;“++”表示龙虾因缺钙壳体整体偏薄且软,活力不足,食欲不佳;“+”表示龙虾壳体较软不硬,体色不艳,反应迟缓;“-”表示龙虾脱壳顺利,壳体变硬,生长健康。

从表1中可以看出,将l-乳酸钙替换成乳酸钙,小龙虾在低温环境下吸收钙质效果明显较差,进一步分析发现,将谷胱甘肽成分去掉,l-乳酸钙组合物的作用效果也比不上本实施例得到的l-乳酸钙组合物,由此可知,l-乳酸钙和谷胱甘肽协同作用解决小龙虾在低温环境下吸收钙质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得小龙虾能快速有效吸收钙质,脱壳顺利;在表1中还可以看出,本发明和常规维生素d和离子钙等补钙剂相比,明显本实施例得到的补钙剂补钙效果更好。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原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