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娃娃菜的保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98461发布日期:2020-09-23 01:22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娃娃菜的保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娃娃菜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娃娃菜属十字花科芸苔属白菜亚种,是小型结球白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和叶绿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然而娃娃菜采摘后,不耐贮藏,特别是由于采摘时的机械伤,根部切口容易出现褐变,影响其在市场销售时的感官。娃娃菜属于叶菜类,采摘后体内代谢旺盛,失水使得叶片皱缩衰变,失去光泽,且采后营养物质极易氧化或溶于水,降低了娃娃菜的品质、口感和风味,也使其失去商品价值。采后娃娃菜在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保鲜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娃娃菜的有效保鲜方法较少,且有不良商家将娃娃菜根部蘸甲醛以防止根部褐变及烂根情况出现。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安全无毒的保鲜方法来解决娃娃菜根部褐变的问题,从而延长娃娃菜的保质期。

软脂酸(palmiticacid),学名为“十六烷酸”,又称棕榈酸,是一种饱和高级脂肪酸,白色带珠光的磷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油脂中都含有数量不等的软脂酸组分。用作沉淀剂、增味剂及消泡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娃娃菜采后根部褐变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抑制娃娃菜采后根部褐变的方法,为:采用棕榈酸溶液作为保鲜剂处理采后娃娃菜的根部。

具体地,本发明所提供的抑制娃娃菜采后根部褐变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配制棕榈酸溶液,将娃娃菜的根部浸泡于配制好的棕榈酸溶液中20~30s,取出后自然晾干,即可。

上述方法中,所述棕榈酸溶液的浓度可为:0.03g/l~0.05g/l,所用溶剂为无水乙醇。

所述娃娃菜可为鲜摘成熟的娃娃菜,且除去有机械损伤及存在病虫害的组织及叶子和根部表层后的娃娃菜。

所述浸泡可在已灭菌的空箱的空箱中进行。

棕榈酸溶液作为保鲜剂在娃娃菜采后保鲜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应用具体可为:抑制采后娃娃菜的根部褐变;延缓娃娃菜的外观品质下降;延长娃娃菜的货架期。

所述棕榈酸溶液的浓度可为0.03g/l~0.05g/l。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娃娃菜的保鲜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娃娃菜的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采后娃娃菜的根部浸泡于棕榈酸溶液中20~30s,取出后自然晾干,于19-22℃的温度下贮藏。

上述保鲜方法中,所述棕榈酸溶液的浓度可为:0.03g/l~0.05g/l。

所述浸泡可在已灭菌的空箱的空箱中进行。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娃娃菜经过本保鲜剂处理后能够有效延长娃娃菜根部褐变和外观品质下降,且娃娃菜组织状态及新鲜度均优于对照实验组水杨酸处理组和苯甲酸处理组;

2、经本保鲜剂处理后的娃娃菜在20℃贮藏条件下,贮藏时间可延长至14天以上;

3、本发明中的棕榈酸浓度在安全剂量以内,安全无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娃娃菜经不同浓度(0.03g/l~0.05g/l)棕榈酸、水杨酸和苯甲酸处理4d后根部褐变程度的对比图。

图2为采用棕榈酸溶液分别处理娃娃菜和圆生菜4d后根部褐变程度的对比图。

图3为0.05g/l棕榈酸处理娃娃菜后贮藏14d根部褐变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一种娃娃菜的保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材料的选择:选择鲜摘成熟的娃娃菜为保鲜材料,除去有机械损伤及存在病虫害的组织及叶子和根部表层;

2、保鲜剂的配制:将0.03g棕榈酸溶于1l无水乙醇中配制0.03g/l的棕榈酸溶液;

3、保鲜步骤:将配制好的棕榈酸溶液置于已灭菌的空箱中,将娃娃菜根部浸泡于溶液中30s,取出后自然晾干;

4、20℃下贮藏。

对照试验1.1:

1、材料的选择:选择鲜摘成熟的娃娃菜为保鲜材料,除去有机械损伤及存在病虫害的组织及叶子和根部表层;

2、保鲜剂的配制:将0.03g水杨酸溶于1l水中配制0.03g/l的水杨酸溶液;

3、保鲜步骤:将配制好的水杨酸溶液置于已灭菌的空箱中,将娃娃菜根部浸泡于溶液中30s,取出后自然晾干;

4、20℃下贮藏。

对照试验1.2:

1、材料的选择:选择鲜摘成熟的娃娃菜为保鲜材料,除去有机械损伤及存在病虫害的组织及叶子和根部表层;

2、保鲜剂的配制:将0.03g苯甲酸溶于1l水中配制0.03g/l的苯甲酸溶液;

3、保鲜步骤:将制置好的苯甲酸溶液置于已灭菌的空箱中,将娃娃菜根部浸泡于溶液中30s,取出后自然晾干;

4、20℃下贮藏。

对照试验1.3:

1、材料的选择:选择鲜摘成熟的圆生菜为保鲜材料,除去有机械损伤及存在病虫害的组织及叶子和根部表层;

2、保鲜剂的配制:将0.03g棕榈酸溶于1l无水乙醇中配制0.03g/l的棕榈酸溶液;

3、保鲜步骤:将配置好的棕榈酸溶液置于已灭菌的空箱中,将圆生菜根部浸泡于溶液中30s,取出后自然晾干;

4、20℃下贮藏。

实施例2、

一种娃娃菜的保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材料的选择:选择鲜摘成熟的娃娃菜为保鲜材料,除去有机械损伤及存在病虫害的组织及叶子和根部表层;

2、保鲜剂的配制:将0.04g棕榈酸溶于1l无水乙醇中配制0.04g/l的棕榈酸溶液;

3、保鲜步骤:将配制好的棕榈酸溶液置于已灭菌的空箱中,将娃娃菜根部浸泡于溶液中30s,取出后自然晾干;

4、20℃下贮藏。

对照实验2.1:

1、材料的选择:选择鲜摘成熟的娃娃菜为保鲜材料,除去有机械损伤及存在病虫害的组织及叶子和根部表层;

2、保鲜剂的配制:将0.04g水杨酸溶于1l水中配制0.04g/l的水杨酸溶液;

3、保鲜步骤:将配制好的水杨酸溶液置于已灭菌的空箱中,将娃娃菜根部浸泡于溶液中30s,取出后自然晾干;

4、20℃下贮藏。

对照试验2.2:

1、材料的选择:选择鲜摘成熟的娃娃菜为保鲜材料,除去有机械损伤及存在病虫害的组织及叶子和根部表层;

2、保鲜剂的配制:将0.04g苯甲酸溶于1l水中配制0.04g/l的苯甲酸溶液;

3、保鲜步骤:将配制好的苯甲酸溶液置于已灭菌的空箱中,将娃娃菜根部浸泡于溶液中30s,取出后自然晾干;

4、20℃下贮藏。

对照试验2.3:

1、材料的选择:选择鲜摘成熟的圆生菜为保鲜材料,除去有机械损伤及存在病虫害的组织及叶子和根部表层;

2、保鲜剂的配制:将0.04g棕榈酸溶于1l无水乙醇中配制0.04g/l的棕榈酸溶液;

3、保鲜步骤:将配制好的棕榈酸溶液置于已灭菌的空箱中,将圆生菜根部浸泡于溶液中30s,取出后自然晾干;

4、20℃下贮藏。

实施例3、

一种娃娃菜的保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材料的选择:选择鲜摘成熟的娃娃菜为保鲜材料,除去有机械损伤及存在病虫害的组织及叶子和根部表层;

2、保鲜剂的配制:将0.05g棕榈酸溶于1l无水乙醇中配制0.05g/l的棕榈酸溶液;

3、保鲜步骤:将配制好的棕榈酸溶液置于已灭菌的空箱中,将娃娃菜根部浸泡于溶液中30s,取出后自然晾干;

4、20℃下贮藏。

对照试验3.1:

1、材料的选择:选择鲜摘成熟的娃娃菜为保鲜材料,除去有机械损伤及存在病虫害的组织及叶子和根部表层;

2、保鲜剂的配制:将0.05g水杨酸溶于1l水中配制0.05g/l的水杨酸溶液;

3、保鲜步骤:将配制好的水杨酸溶液置于已灭菌的空箱中,将娃娃菜根部浸泡于溶液中30s,取出后自然晾干;

4、20℃下贮藏。

对照试验3.2:

1、材料的选择:选择鲜摘成熟的娃娃菜为保鲜材料,除去有机械损伤及存在病虫害的组织及叶子和根部表层;

2、保鲜剂的配制:将0.05g苯甲酸溶于1l水中配制0.05g/l的苯甲酸溶液;

3、保鲜步骤:将配制好的苯甲酸溶液置于已灭菌的空箱中,将娃娃菜根部浸泡于溶液中30s,取出后自然晾干;

4、20℃下贮藏。

对照实验3.3:

1、材料的选择:选择鲜摘成熟的圆生菜为保鲜材料,除去有机械损伤及存在病虫害的组织及叶子和根部表层;

2、保鲜剂的配制:将0.05g棕榈酸溶于1l无水乙醇中配制0.05g/l的棕榈酸溶液;

3、保鲜步骤:将配制好的棕榈酸溶液置于已灭菌的空箱中,将圆生菜根部浸泡于溶液中30s,取出后自然晾干;

4、20℃下贮藏。

实施例1-3以及各对照实验的结果如图1-3所示。

图1为娃娃菜经不同浓度(0.03g/l~0.05g/l)棕榈酸、水杨酸和苯甲酸处理4d后根部褐变程度的对比图。

由图1可知,相对于同等浓度的水杨酸和苯甲酸,娃娃菜经0.03g/l、0.04g/l和0.05g/l的棕榈酸溶液处理后,根部褐变都明显得到抑制。其中,0.03g/l~0.05g/l的棕榈酸溶液的处理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图2为采用棕榈酸溶液分别处理娃娃菜和圆生菜4d后根部褐变程度的对比图。

由图2可知,不同浓度的棕榈酸溶液能够明显抑制娃娃菜的根部褐变,但对圆生菜的根部褐变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图3为0.05g/l棕榈酸处理娃娃菜后贮藏14d根部褐变情况。

由图3可知,0.05g/l棕榈酸处理娃娃菜后,20℃贮藏14d,娃娃菜的根部基本没有发生褐变,可见,棕榈酸溶液能够显著延长娃娃菜的贮藏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