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41354发布日期:2020-10-17 02:0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制作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乌龙茶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并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乌龙茶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戒烟醒酒等功效。近年来,浓香型乌龙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乌龙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包括鲜叶-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茶叶成品。该传统乌龙茶制作工艺摇青后直接杀青,茶叶还附在梗上,杀青效果不好,杀青后叶底花青,涩味素没有得到应有的分解,所得到的乌龙茶其滋味偏苦涩,茶品质一般,口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杀青效果好,所制作乌龙茶没有涩味,口感较好的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鲜叶选取:选用无病虫害,谷雨至立夏前后的鲜叶进行采摘,一芽三到四叶即可;

步骤二,鲜叶萎调:采用自然萎调方式,将鲜叶摊放于水筛或竹匾中在自然光照下进行萎调;

步骤三,做青:包括晾青和摇青两个过程,

晾青:晾青在室内进行,叶梗中的水分通过叶脉向叶片渗透,使叶子恢复苏胀状态,为摇青创造条件;

摇青:晾青结束即进入摇青,摇青次数为4~5次,摇青先轻后重再轻,晾青时间先短后长再短,摇青总时间23-28分钟;

步骤四,掰片:是将摇青完成后的鲜叶,按照嫩叶、中叶和老叶三类从梗上面掰下来,将梗剔除,掰片在水筛或竹匾中进行,做青适度的鲜叶应该及时掰片,掰片完成后即可杀青;

步骤五,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采用筒径110cm短滚筒杀青机,筒温控制在260-290℃,一次投叶量5kg~10kg,杀青时间3min~5min,杀青顺序为先杀嫩叶,再杀中叶,最后杀老叶;

步骤六,揉捻:也叫包揉,趁热先揉老叶,再揉中叶,最后揉嫩叶,采用中、小型揉捻机趁热揉捻,揉桶装满炒青叶后不加压揉1min,然后加中压揉5min;至·紧结,茶汁挤出,后下机解块摊凉;

步骤七,干燥:采用烘干机或者烘笼干燥,温度70℃~110℃,烘焙时间0.5h~3h,待茶叶含水量4-6%,手捏成粉末即可下烘,摊凉后贮藏既得颗粒型乌龙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鲜叶选取要求不采雨水叶,露水叶,且需晴天或阴天采摘加工的茶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也可以采用日光萎调方式,在上午12:00之前或者下午15:00之后进行日光萎调,时间控制在1h,摊叶厚度1-2cm,中间翻拌1~2次。鲜叶萎调适度时,鲜叶减重率为8%~12%之间,叶子稍柔软,叶面光泽消失,叶色稍暗绿,青草气减退,清香初显,手持新稍基部,顶端1~2叶下垂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摊叶厚度2cm~5cm,时间在4~6h之间,中间翻拌2~3次,鲜叶含水量在小于20%时,摊叶厚度增加1-2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晾青和摇青两个过程交替进行,且摇青采用竹制摇青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做青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70%~80%,历时10~12h,做青后叶子散发花香,叶片主脉透明,叶色呈暗黄绿色,叶面有皱褶,叶缘珠红色,叶缘背卷,叶尖翘起呈汤匙状,翻动时有沙沙响声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嫩叶是指含驻芽的第一叶、中叶是指从芽尖开始算的第二至第三片叶,老叶是指第四片叶。分出来的三类做青叶可分别杀青形成不同风格的产品,也可混合杀青,提高效率。掰片在水筛或竹匾中进行,做青适度的鲜叶应该及时掰片,掰片完成后即可杀青。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包揉包括速包、包揉、松包三个过程,“速包→包揉→松包”需反复进行18次,速包采用速包机,叶量8kg~12kg,时间1min~2min,待茶团初步成球后包揉;包揉采用包揉机,每次包揉时间3min~7min;松包采用松包机,均匀地解散团块并筛分茶末。

在包揉做形过程中,当手握茶叶有粘手感时,应进行烘焙作业,烘至茶叶不粘手即可继续速包、包揉。“速包→包揉→松包”反复进行18次过程中,需辅助烘焙2~3次。包揉适度的叶子颗粒紧结,呈螺钉状,色泽砂绿,含水量15%左右。这时不进行松包,直接定形1h左右。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杀青还可以采用锅式杀青机杀青、微波杀青机杀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在摇青步骤和杀青步骤之间设置了掰片步骤,掰片是将鲜叶,按照嫩叶、中叶和老叶三类从梗上面掰下来,将梗剔除,掰片在竹匾中进行,掰片的目的是使得鲜叶与梗分离,使鲜叶充分发酵,涩味素得到应有的分解。因此,制作出的茶叶可以更多保留茶叶中的维生素,产生各种各样的回味,茶汤芳香甘润,可用冷水或常温水浸泡,浸泡不苦不涩,回甘润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鲜叶选取:选用无病虫害,谷雨至立夏前后的鲜叶进行采摘,一芽三到四叶即可;鲜叶选取要求不采雨水叶,露水叶,且需晴天或阴天采摘加工的茶叶,如果是雨天采摘,茶叶不能沾泥土,不能有污水残留。

步骤二,鲜叶萎调,即是晒青。鲜叶萎调可采用多种方式,如自然萎调、日光萎调等。自然萎调,是将鲜叶摊放于水筛或竹匾中在自然光照下进行萎调,摊叶厚度2cm~5cm,时间在4~6h之间,中间翻拌2~3次,鲜叶含水量在小于20%时,摊叶厚度增加1-2cm;日光萎调方式,在上午12:00之前或者下午15:00之后进行日光萎调,时间控制在1h,摊叶厚度1-2cm,中间翻拌1~2次。鲜叶萎调适度时,鲜叶减重率为8%~12%之间,叶子稍柔软,叶面光泽消失,叶色稍暗绿,青草气减退,清香初显,手持新稍基部,顶端1~2叶下垂即可。

步骤三,做青:包括晾青和摇青两个过程,晾青和摇青两个过程交替进行,且摇青采用竹制摇青机。具体为:

晾青:晾青在室内进行,叶梗中的水分通过叶脉向叶片渗透,使叶子恢复苏胀状态,为摇青创造条件;

摇青:晾青结束即进入摇青,摇青次数为4~5次,摇青先轻后重再轻,晾青时间先短后长再短,摇青总时间23-28分钟;

步骤四,掰片:是将摇青完成后的鲜叶,按照嫩叶、中叶和老叶三类从梗上面掰下来,将梗剔除,掰片在水筛或竹匾中进行,做青适度的鲜叶应该及时掰片,掰片完成后即可杀青;

步骤五,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采用筒径110cm短滚筒杀青机,筒温控制在260-290℃,一次投叶量5kg~10kg,杀青时间3min~5min,杀青顺序为先杀嫩叶,再杀中叶,最后杀老叶。本步骤杀青还可以采用锅式杀青机杀青、微波杀青机杀青。

步骤六,揉捻:也叫包揉,趁热先揉老叶,再揉中叶,最后揉嫩叶,采用中、小型揉捻机趁热揉捻,揉桶装满炒青叶后不加压揉1min,然后加中压揉5min;至紧结,茶汁挤出,后下机解块摊凉;

步骤七,干燥:采用烘干机或者烘笼干燥,温度70℃~110℃,烘焙时间0.5h~3h,待茶叶含水量4-6%,手捏成粉末即可下烘,摊凉后贮藏既得颗粒型乌龙茶。

在步骤三中,做青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70%~80%,历时10~12h,做青后叶子散发花香,叶片主脉透明,叶色呈暗黄绿色,叶面有皱褶,叶缘珠红色,叶缘背卷,叶尖翘起呈汤匙状,翻动时有沙沙响声即可。

在步骤四中,嫩叶是指含驻芽的第一叶、中叶是指从芽尖开始算的第二至第三片叶,老叶是指第四片叶。分出来的三类做青叶可分别杀青形成不同风格的产品,也可混合杀青,提高效率。掰片在水筛或竹匾中进行,做青适度的鲜叶应该及时掰片,掰片完成后即可杀青。

在步骤六中,包揉包括速包、包揉、松包三个过程,“速包→包揉→松包”需反复进行18次,速包采用速包机,叶量8kg~12kg,时间1min~2min,待茶团初步成球后包揉;包揉采用包揉机,每次包揉时间3min~7min;松包采用松包机,均匀地解散团块并筛分茶末。

在包揉做形过程中,当手握茶叶有粘手感时,应进行烘焙作业,烘至茶叶不粘手即可继续速包、包揉。“速包→包揉→松包”反复进行18次过程中,需辅助烘焙2~3次。包揉适度的叶子颗粒紧结,呈螺钉状,色泽砂绿,含水量15%左右。这时不进行松包,直接定形1h左右。

本发明的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在摇青步骤和杀青步骤之间设置了掰片步骤,掰片是将鲜叶,按照嫩叶、中叶和老叶三类从梗上面掰下来,将梗剔除,掰片在竹匾中进行,掰片的目的是使得鲜叶与梗分离,使鲜叶充分发酵,涩味素得到应有的分解。因此,制作出的茶叶可以更多保留茶叶中的维生素,产生各种各样的回味,茶汤芳香甘润,可用冷水或常温水浸泡,浸泡不苦不涩,回甘润喉。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