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翻转茶叶的茶叶烘干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5212发布日期:2020-10-02 09:5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歇翻转茶叶的茶叶烘干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叶烘干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间歇翻转茶叶的茶叶烘干机装置。



背景技术:

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茶叶烘干机是依靠流动的热空气来干燥茶叶的,载运茶叶的工作部件是链板、百页、网带、孔板或槽体。

现阶段的茶叶烘干机烘干时茶叶平铺不会翻面,烘干面一直不变容易导致过度烘干破坏茶叶烘干面,且烘干不均匀,不能保证茶叶质量一致,而且需要人工手动铺开,效率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间歇翻转茶叶的茶叶烘干机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一种间歇翻转茶叶的茶叶烘干机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端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烘干腔,所述烘干腔左端设置有密封门,所述烘干腔前后端壁对称设置有开口向所述烘干腔的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后端设置有间歇摆动机构,所述支撑轴与位于所述烘干腔内的圆柱块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块内设置有翻转茶叶腔,所述圆柱块内设置有开关门机构,所述烘干腔前后端壁对称设置有上下对称设置且开口向所述烘干腔的支撑块滑槽,所述支撑块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支撑块,上侧前后所述活动支撑块之间固定设置有上输送块,所述上输送块顶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上输送槽,所述上输送块顶端左端固定设置有顶面能够与所述圆柱块滑动连接的上弧形板,下侧前后所述活动支撑块之间固定设置有下输送管,所述下输送管顶端固定设置有斗口向上的下斗槽块,所述下输送管底端固定设置有底面能够与所述圆柱块滑动连接的下弧形板,所述上输送块与所述下斗槽块中间右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输送带轮,所述输送带轮后端设置有正反转机构。

优选地,所述活动支撑块左右端面与所述支撑块滑槽之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块弹簧连接,左右所述输送带轮之间通过输送带连接,所述输送带上下侧对称设置有热气流输送管,上下所述热气流输送管右端与热气流发生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开关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茶叶腔左端的出入门,所述出入门左右端对称固定设置有活动磁块,所述活动磁块下侧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块固定连接的固定磁块,所述固定磁块能够与所述活动磁块磁力连接,所述翻转茶叶腔底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转门滑槽,所述转门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转门,所述转门顶面与所述转门滑槽之间通过转门弹簧连接,所述转门左侧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块固定连接的控制开关块。

优选地,所述间歇摆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轴后端固定连接的活动齿轮,所述活动齿轮能够与位于其下侧的固定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固定齿轮与下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下电机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下电机轴后端动力连接有下电机,所述支撑轴与位于所述活动齿轮前侧的摆杆转动连接,所述摆杆位于摆动腔内,所述摆杆右端与摆轴固定连接,所述摆轴与位于所述摆杆后侧的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后齿轮能够与位于其右侧的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条位于齿条槽内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齿条底面与所述齿条槽之间通过齿条弹簧连接,所述齿条底面固定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依次绕过左右对称设置的绕线杆与滑块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杆设置于绕线杆腔内,所述滑块位于凸轮腔内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底面与所述凸轮腔之间通过滑块弹簧连接,所述滑块顶面与位于其上侧的凸轮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正反转机构包括与所述输送带轮固定连接的输送带轮轴,所述输送带轮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轮轴后端固定设置有前齿轮,所述前齿轮位于开口向右的齿轮槽内,所述前齿轮能够与位于其右侧的电动滑块啮合连接,所述电动滑块与电动导轨动力滑动连接,所述凸轮与凸轮轴固定连接,所述凸轮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凸轮轴左端固定设置有被动转盘,所述被动转盘前后端对称固定设置有金属块,所述金属块能够连接所述电动导轨与其电源之间的电路,所述被动转盘左端面均匀固定设置有八根被动拨杆,所述被动转盘位于转盘腔内,所述转盘腔内设置有位于所述被动转盘上侧的主动转盘,所述主动转盘底面固定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被动拨杆滑动连接的主动拨杆,所述主动转盘与上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上电机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上电机轴顶端动力连接有上电机。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传输时所述控制开关块关闭,所述输送带停止传输时所述控制开关块开启。

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装置能够在烘干时间歇收集茶叶旋转翻面再自动铺开,从而保证烘干面经常发生变化,从而避免烘干面一直不变容易导致的过度烘干,避免破坏茶叶烘干面,更好地保护茶叶质量不被破坏,且间歇翻转茶叶保证了烘干均匀,从而能够保证茶叶质量一致,而且不需要人工手动铺开,机械自动铺开收起茶叶,效率更高且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间歇翻转茶叶的茶叶烘干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a-a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图2中c-c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图4中d-d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装置的一种间歇翻转茶叶的茶叶烘干机装置,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左端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烘干腔11,所述烘干腔11左端设置有密封门14,所述烘干腔11前后端壁对称设置有开口向所述烘干腔11的弧形滑槽63,所述弧形滑槽63内滑动连接有支撑轴41,所述支撑轴41与所述箱体1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41后端设置有间歇摆动机构,所述支撑轴41与位于所述烘干腔11内的圆柱块38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块38内设置有翻转茶叶腔37,所述圆柱块38内设置有开关门机构,所述烘干腔11前后端壁对称设置有上下对称设置且开口向所述烘干腔11的支撑块滑槽30,所述支撑块滑槽30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支撑块29,上侧前后所述活动支撑块29之间固定设置有上输送块28,所述上输送块28顶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上输送槽27,所述上输送块28顶端左端固定设置有顶面能够与所述圆柱块38滑动连接的上弧形板35,下侧前后所述活动支撑块29之间固定设置有下输送管32,所述下输送管32顶端固定设置有斗口向上的下斗槽块34,所述下输送管32底端固定设置有底面能够与所述圆柱块38滑动连接的下弧形板33,所述上输送块28与所述下斗槽块34中间右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输送带轮17,所述输送带轮17后端设置有正反转机构。

有益地,所述活动支撑块29左右端面与所述支撑块滑槽30之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块弹簧31连接,左右所述输送带轮17之间通过输送带69连接,所述输送带69上下侧对称设置有热气流输送管12,上下所述热气流输送管12右端与热气流发生器13固定连接。

有益地,所述开关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茶叶腔37左端的出入门39,所述出入门39左右端对称固定设置有活动磁块22,所述活动磁块22下侧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块38固定连接的固定磁块23,所述固定磁块23能够与所述活动磁块22磁力连接,所述翻转茶叶腔37底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转门滑槽25,所述转门滑槽25内滑动连接有转门26,所述转门26顶面与所述转门滑槽25之间通过转门弹簧24连接,所述转门26左侧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块38固定连接的控制开关块36。

有益地,所述间歇摆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轴41后端固定连接的活动齿轮40,所述活动齿轮40能够与位于其下侧的固定齿轮68啮合连接,所述固定齿轮68与下电机轴67固定连接,所述下电机轴67与所述箱体10转动连接,所述下电机轴67后端动力连接有下电机66,所述支撑轴41与位于所述活动齿轮40前侧的摆杆42转动连接,所述摆杆42位于摆动腔64内,所述摆杆42右端与摆轴62固定连接,所述摆轴62与位于所述摆杆42后侧的后齿轮61固定连接,所述后齿轮61能够与位于其右侧的齿条60啮合连接,所述齿条60位于齿条槽43内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齿条60底面与所述齿条槽43之间通过齿条弹簧59连接,所述齿条60底面固定设置有拉绳53,所述拉绳53依次绕过左右对称设置的绕线杆54与滑块57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杆54设置于绕线杆腔55内,所述滑块57位于凸轮腔56内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块57底面与所述凸轮腔56之间通过滑块弹簧52连接,所述滑块57顶面与位于其上侧的凸轮48滑动连接。

有益地,所述正反转机构包括与所述输送带轮17固定连接的输送带轮轴18,所述输送带轮轴18与所述箱体10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轮轴18后端固定设置有前齿轮20,所述前齿轮20位于开口向右的齿轮槽21内,所述前齿轮20能够与位于其右侧的电动滑块19啮合连接,所述电动滑块19与电动导轨16动力滑动连接,所述凸轮48与凸轮轴51固定连接,所述凸轮轴51与所述箱体10转动连接,所述凸轮轴51左端固定设置有被动转盘49,所述被动转盘49前后端对称固定设置有金属块15,所述金属块15能够连接所述电动导轨16与其电源之间的电路,所述被动转盘49左端面均匀固定设置有八根被动拨杆50,所述被动转盘49位于转盘腔70内,所述转盘腔70内设置有位于所述被动转盘49上侧的主动转盘46,所述主动转盘46底面固定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被动拨杆50滑动连接的主动拨杆47,所述主动转盘46与上电机轴44固定连接,所述上电机轴44与所述箱体10转动连接,所述上电机轴44顶端动力连接有上电机45。

有益地,所述输送带69传输时所述控制开关块36关闭,所述输送带69停止传输时所述控制开关块36开启。

初始状态下,上端左侧所述支撑块弹簧31、下端右侧所述支撑块弹簧31、所述转门弹簧24处于拉伸状态,上端右侧所述支撑块弹簧31、下端左侧所述支撑块弹簧31、所述齿条弹簧59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滑块弹簧52处于正常拉伸状态;整个装置的机械动作的顺序:1.打开密封门14,关闭固定磁块23,取下出入门39与活动磁块22,将待烘干茶叶倒入翻转茶叶腔37内,将出入门39与活动磁块22放回,开启固定磁块23,关闭密封门14,前侧金属块15连通电动导轨16与其电源之间的电路,从而使电动导轨16控制电动滑块19向上运动,从而使前齿轮20转动,从而使输送带轮轴18转动,从而使输送带轮17转动,从而使输送带69传输,控制开关块36关闭,从而使转门26在转门弹簧24复位作用下向上转动,从而使翻转茶叶腔37内的茶叶通过上输送槽27底壁滑动至输送带69上,从而使茶叶随着输送带69的传输平铺于输送带69上,电动滑块19向上运动至与前齿轮20脱离啮合连接,从而使前齿轮20停止转动,从而使输送带轮轴18停止转动,从而使输送带轮17停止转动,从而使输送带69停止传输,从而使转门26向下转动关闭,茶叶平铺完毕,启动下电机66,从而使下电机轴67转动,从而使固定齿轮68转动,启动热气流发生器13,通过热气流输送管12输送热气流对茶叶进行烘干;2.启动上电机45,从而使上电机轴44转动,从而使主动转盘46转动,从而使主动拨杆47转动间歇拨动被动拨杆50,从而使被动转盘49间歇转动,从而使凸轮轴51间歇转动,从而使凸轮48间歇转动,从而使一段时间后凸轮48转动至远休止段与滑块57顶面滑动连接,从而使滑块57向下运动至最底端,从而使拉绳53放松对齿条60的拉制,从而使齿条60在齿条弹簧59复位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使后齿轮61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摆轴62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摆杆42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支撑轴41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活动齿轮40与圆柱块38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圆柱块38向下转动至与所述下弧形板33面贴合,此时后侧所述金属块15连接所述电动导轨16与其电源之间的电路,从而使电动导轨16控制电动滑块19向下运动,从而使前齿轮20反转,从而使输送带轮轴18反转,从而使输送带轮17反转,从而使输送带69反向传输,控制开关块36关闭,从而使转门26在转门弹簧24复位作用下向上转动,从而使方向传输过来的茶叶通过下斗槽块34、下输送管32与下弧形板33进入翻转茶叶腔37内,电动滑块19向下运动至与前齿轮20脱离啮合连接,从而使前齿轮20停止反转,从而使输送带轮轴18停止反转,从而使输送带轮17停止反转,从而使输送带69停止反向传输,从而使控制开关块36启动,从而使转门26向下转动关闭,活动齿轮40向下转动从而使活动齿轮40与固定齿轮68啮合连接,从而使活动齿轮40转动,从而使支撑轴41转动,从而使翻转茶叶腔37转动,从而使茶叶在翻转茶叶腔37内进行翻转;3.凸轮轴51继续间歇转动至凸轮48近休止段与滑块57顶面滑动连接,从而使滑块57在滑块弹簧52复位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使拉绳53拉着齿条60向下运动,从而使后齿轮61反转一定角度,从而使摆轴62反转一定角度,从而使摆杆42反转一定角度,从而使支撑轴41反转一定角度,从而使活动齿轮40与圆柱块38反转一定角度,从而使圆柱块38向上反转至与所述上弧形板35顶面贴合,此时前侧所述金属块15连接所述电动导轨16与其电源之间的电路,从而使电动导轨16控制电动滑块19向上运动,从而使前齿轮20转动,从而使输送带轮轴18转动,从而使输送带轮17转动,从而使输送带69传输,控制开关块36关闭,从而使转门26在转门弹簧24复位作用下向上转动,从而使翻转茶叶腔37内的茶叶通过上输送槽27底壁滑动至输送带69上,从而使茶叶随着输送带69的传输平铺于输送带69上,电动滑块19向上运动至与前齿轮20脱离啮合连接,从而使前齿轮20停止转动,从而使输送带轮轴18停止转动,从而使输送带轮17停止转动,从而使输送带69停止传输,从而使转门26向下转动关闭,翻转后的茶叶平铺完毕,重复上述操作至烘干完毕;4.装置需要复位时,茶叶收纳至翻转茶叶腔37内后关闭上电机45与下电机66,从而使各运动部件停止运动,各弹性元件发挥复位作用,打开密封门14,关闭固定磁块23,取下出入门39与活动磁块22,烘干完毕的茶叶倒出上输送槽27内,将出入门39与活动磁块22放回,开启固定磁块23,关闭密封门14,装置完成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