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78548发布日期:2020-10-20 16:5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桑葚中含大量水分(80%-85%),含总糖12%-15%,粗纤维0.91%、粗蛋白0.8%-1.8%,游离酸0.3%-1.86%。果穗含维生素b族和胡萝卜素;其脂类的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油酸,软脂酸,硬脂酸,有少量辛酸,壬酸,癸酸,肉豆蒄酸,亚麻酸等。精油主要有桉叶素,乙酸酯,芳樟醇,樟脑等。磷脂主要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酸,磷脂酰肌醇等。桑葚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主要是芦丁和槲皮素,其中芦丁含量较高。桑葚中含有3种花色苷成分,按其含量高低依次排列为矢车菊-3-葡萄糖苷、天竺葵-3-葡萄糖苷和牵牛花-3-芸香糖苷。早在1993年,国家卫生部就已将桑葚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之中。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葚具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降血糖、护肝等作用。

我国果桑种植面积较大,桑葚产量庞大,急需进行开发利用。但鲜桑葚极易变质,不易保存,一般情况下,鲜桑葚或桑果汁在5℃左右的情况下,也只能保存10天左右。因此,开发一种长时间的保存桑葚活性成分的产品很有必要。

目前,桑葚饮料主要有桑葚果汁和桑葚果汁混合饮料。

桑葚果汁制备工艺包括选果、榨汁、渣汁分离、超高温灭菌、灌装等过程。传统桑葚果汁制备过程中因需要保持桑葚风味,渣汁分离无法去除果胶等成分,超高温灭菌时不可避免的破坏了部分桑葚活性物质花青素的天然结构,保质期短,桑葚活性功能成分散失。

桑葚果汁混合饮料包括混浊型和澄清型两种。混浊型工艺包括选果、榨汁、渣汁分离、原汁稀释、调配、均质、超高温灭菌、灌装等过程。该工艺无法去除果胶等成分,添加了保鲜剂等其它成分,超高温灭菌破坏了部分桑葚花青素的天然结构。澄清型工艺包括选果、榨汁、渣汁分离、原汁离心、澄清、微过滤、调配、超高温灭菌、灌装等过程。该工艺去除了果胶等成分,滤掉了桑葚部分活性成分,果香降低、口感变差。

因此,急需一种基本保存桑葚活性成分、又能长时间保质的一种桑葚饮料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桑果饮料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桑葚饮料存在的活性成分被破坏,导致活性成分含量低,保质时间短的问题,该桑果饮料可保存一年以上,其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变化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桑果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成熟桑葚,将其在避光条件下榨汁,过滤,得桑葚鲜汁;

(2)向步骤(1)桑葚鲜汁中加入抽提液,混匀,然后在避光条件下抽提24-48h,得提取液,静置,分离收集上层清澈提取液;

(3)将步骤(2)中上层清澈提取液于70-85℃条件下蒸馏至半流体状态,得桑葚原汁;

(4)将步骤(3)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混合后灌装,制得。

进一步地,步骤(1)中桑葚选取果型大、无核或果桑品种。

上述方案中,不同品种的桑葚鲜果中可溶性糖含量不同,果型大、无核或果桑桑葚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高达16.34mg/g。

进一步地,步骤(2)中抽提液由体积浓度为85-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其中,85-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的体积占比分别为55-65%、8-12%、25-35%和0.05-0.15%,

进一步地,步骤(2)中抽提液由体积浓度为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其中,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的体积占比分别为60%、10%、29.9%和0.1%。

上述方案中,采用由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制成的抽提液对桑葚鲜汁进行抽提的过程中,利用其亲水特性,可有效将桑葚果中的保健有效成分提出,食醋为酸性,可显著提升桑葚花青素的产出率,分离后,可完全去除掉桑葚果中的果胶成分和大部分蛋白质成分,使得制成的桑果饮料的保质期延长。

进一步地,步骤(2)中抽提时间为36h。

上述方案中,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桑葚鲜汁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充分溶解于抽提液中,但是,抽提时间过长,有效成分易发生分解,导致提取的含量降低。

进一步地,步骤(2)中抽提液与桑葚鲜汁的体积比为1:1。

上述方案中,抽提液的用量不宜过大,用量过大,导致抽提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较低,需要蒸馏的时间被延长,造成有效成分被分解破坏,导致饮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降低。

进一步地,步骤(3)中于80℃条件下进行蒸馏。

上述方案中,蒸馏温度过高,导致营养成分预热分解破坏,蒸馏温度过低,导致蒸馏时间延长,也会导致营养成分含量降低,于80℃条件下蒸馏,可最大程度提高有效成分含量。

进一步地,步骤(4)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的体积占比分别为2-20%和80-98%。

进一步地,步骤(4)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的体积占比分别为15%和85%。

上述方案中,桑葚原汁的占比过少,既影响饮料口感可口味,又使得营养成分含量达不到要求,当桑葚原汁占比为15%时,该桑果饮料的口感最佳。

进一步地,步骤(4)中桑葚原汁和蒸馏水的混合液中还添加有蔗糖,其中,桑葚原汁、蔗糖和蒸馏水的体积占比为2-20%、8-15%和65-90%。

进一步地,步骤(4)中桑葚原汁和蒸馏水的混合液中还添加有蔗糖,其中,桑葚原汁、蔗糖和蒸馏水的体积占比为10%、10%和80%。

上述方案中,添加蔗糖,可以增加桑果饮料的口感,增加酸甜度,满足与对口味要求更高的群众饮用。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制备桑果饮料过程中,基本全程避光,避免光照将桑果中的有效成分分解破坏,且制备过程中采用低温蒸馏,去除抽提液中的乙醇成分,也有效避免了有效成分在高温条件下被破坏;采用本发明中的抽提液,可有效将桑果鲜汁中的有效保健成分和营养成分萃取,然后分离去除下部果胶成分和蛋白质,使得最终制成的桑果饮料的保质期得以延长,且保留了桑果天然的色泽和果香味。

按照本方法制得的桑果饮料中果香浓郁,营养成分含量高,无沉淀,未添加色素、防腐剂,饮用口感协调,酸甜适口,环保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桑果饮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果型大、无核、口感好的成熟桑葚,将其在常温避光条件下榨汁,过滤,得桑葚鲜汁;

(2)向步骤(1)桑葚鲜汁放入抽提器中,并向其中加入等体积抽提液,混匀,然后在避光条件下抽提24h,得提取液,静置,分离收集上层清澈提取液,其中,抽提液由体积浓度为7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其中,7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的体积占比分别为55%、9.95%、35%和0.05%;

(3)将步骤(2)中上层清澈提取液于80℃条件下在小于10kpa压力下减压蒸馏至半流体状态,得桑葚原汁;

(4)将步骤(3)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混合后灌装,制得,其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的体积占比分别为10%和90%。

实施例2

一种桑果饮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果型大、无核、口感好的果桑成熟桑葚,将其在常温避光条件下榨汁,过滤,得桑葚鲜汁;

(2)向步骤(1)桑葚鲜汁放入抽提器中,并向其中加入等体积抽提液,混匀,然后在避光条件下抽提48h,得提取液,静置,分离收集上层清澈提取液,其中,抽提液由体积浓度为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其中,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的体积占比分别为65%、8%、26.85%和0.15%;

(3)将步骤(2)中上层清澈提取液于85℃条件下在小于10kpa压力下减压蒸馏至半流体状态,得桑葚原汁;

(4)将步骤(3)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混合后灌装,制得,其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的体积占比分别为20%和80%。

实施例3

一种桑果饮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果型大、无核、口感好的成熟桑葚,将其在常温避光条件下榨汁,过滤,得桑葚鲜汁;

(2)向步骤(1)桑葚鲜汁放入抽提器中,并向其中加入等体积抽提液,混匀,然后在避光条件下抽提36h,得提取液,静置,分离收集上层清澈提取液,其中,抽提液由体积浓度为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其中,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的体积占比分别为60%、10%、29.9%和0.1%;

(3)将步骤(2)中上层清澈提取液于80℃条件下在小于10kpa压力下减压蒸馏至半流体状态,得桑葚原汁;

(4)将步骤(3)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混合后灌装,制得,其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的体积占比分别为15%和85%。

实施例4

一种桑果饮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果型大、无核、口感好的成熟桑葚,将其在常温避光条件下榨汁,过滤,得桑葚鲜汁;

(2)向步骤(1)桑葚鲜汁放入抽提器中,并向其中加入等体积抽提液,混匀,然后在避光条件下抽提40h,得提取液,静置,分离收集上层清澈提取液,其中,抽提液由体积浓度为90%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其中,90%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的体积占比分别为58%、11%、30.9%和0.10%;

(3)将步骤(2)中上层清澈提取液于80℃条件下在小于10kpa压力下减压蒸馏至半流体状态,得桑葚原汁;

(4)将步骤(3)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混合后灌装,制得,其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的体积占比分别为10%和90%。

实施例5

一种桑果饮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果型大、无核、口感好的成熟桑葚,将其在常温避光条件下榨汁,过滤,得桑葚鲜汁;

(2)向步骤(1)桑葚鲜汁放入抽提器中,并向其中加入等体积抽提液,混匀,然后在避光条件下抽提36h,得提取液,静置,分离收集上层清澈提取液,其中,抽提液由体积浓度为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其中,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的体积占比分别为60%、10%、29.9%和0.1%;

(3)将步骤(2)中上层清澈提取液于80℃条件下在小于10kpa压力下减压蒸馏至半流体状态,得桑葚原汁;

(4)将步骤(3)中桑葚原汁、蒸馏水和蔗糖混合后灌装,制得,其中桑葚原汁、蔗糖和蒸馏水的体积占比分别为10%、12%和78%。

实施例6

一种桑果饮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果型大、无核、口感好的果桑成熟桑葚,将其在常温避光条件下榨汁,过滤,得桑葚鲜汁;

(2)向步骤(1)桑葚鲜汁放入抽提器中,并向其中加入等体积抽提液,混匀,然后在避光条件下抽提36h,得提取液,静置,分离收集上层清澈提取液,其中,抽提液由体积浓度为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其中,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的体积占比分别为60%、10%、29.9%和0.1%;

(3)将步骤(2)中上层清澈提取液于80℃条件下在小于10kpa压力下减压蒸馏至半流体状态,得桑葚原汁;

(4)将步骤(3)中桑葚原汁、蒸馏水和蔗糖混合后灌装,制得,其中桑葚原汁、蔗糖、食醋和蒸馏水的体积占比分别为10%、10%和80%。

对比例1

一种桑果饮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野生成熟桑葚,将其在常温条件下榨汁,过滤,得桑葚鲜汁;

(2)向步骤(1)桑葚鲜汁放入抽提器中,并向其中加入等体积抽提液,混匀,然后抽提36h,得提取液,静置,分离收集上层清澈提取液,其中,抽提液由体积浓度为7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其中,7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的体积占比分别为60%、10%、29.9%和0.1%;

(3)将步骤(2)中上层清澈提取液于90℃条件下在小于10kpa压力下减压蒸馏至半流体状态,得桑葚原汁;

(4)将步骤(3)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混合后灌装,制得,其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的体积占比分别为15%和85%。

对比例2

一种桑果饮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果型大、无核、口感好的成熟桑葚,将其在常温避光条件下榨汁,过滤,得桑葚鲜汁;

(2)向步骤(1)桑葚鲜汁放入抽提器中,并向其中加入等体积抽提液,混匀,然后在避光条件下抽提72h,得提取液,静置,分离收集上层清澈提取液,其中,抽提液由体积浓度为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其中,95%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食醋的体积占比分别为50%、5%、44.9%和0.1%;

(3)将步骤(2)中上层清澈提取液于100℃条件下在小于10kpa压力下减压蒸馏至半流体状态,得桑葚原汁;

(4)将步骤(3)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混合后灌装,制得,其中桑葚原汁与蒸馏水的体积占比分别为15%和85%。

试验例

一、分别对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中的制得的桑葚原汁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检测,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花青素检测:采用植物源性花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2640-2014),以矢车菊色素为标样,两次重复,取平均值;

可溶性糖检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可溶性糖通用分析法(gb/t15038-2006),三次重复,取平均值。

总黄酮检测:出口食品总黄酮检测标准,snt4592-2016,以芦丁为标样,两次重复,取平均值;

总多酚检测: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标样,两次重复,取平均值;

生物碱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以1-脱氧野尻霉素为标样,两次重复,取平均值。

表1:桑果原汁中活性成分检测表

通过表中数据得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6中的方法制得的桑果原汁中营养元素含量均高于对比例1-2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尤其是实施例3中的营养元素含量最高。

将对比例1中的方法与实施例1-6中的方法进行对比,改变桑果的品种、抽提液中乙醇浓度和蒸馏温度后,桑果原汁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下降,证明不同桑果品种中,有效成分含量存在区别,有效成分在不同浓度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蒸馏的温度也会对有效成分含量产生影响。

将对比例2中的方法与实施例1-6中的方法进行对比,改变抽提时间、抽提液中不同组分的占比和蒸馏温度后,桑果原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下降,郑敏抽提时间、抽提液组分占比和蒸馏时间均会对有效成分含量产生影响。

二、保质期实验

对实施例2、3、对比例1和现有桑果饮料进行保质期实验,具体方法是常温避光放置半年、1年,检测营养成分,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保存时间对桑果原汁活性成分的影响

实验表明,在常温避光放置半年、1年后,产品可溶性糖变化较少,甚至有含量增加现象,这可能是少量花青素、黄酮类物质分解,释放了糖苷的原因。

本发明产品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的桑果原汁在保存半年、1年后,营养成分花青素、黄酮、总多酚降低程度小,保存较好,可能是由于本发明工艺采用低温、避光、用自制提取液的结果。而现有桑葚果汁、桑葚膏在保存半年、1年后,营养成分花青素、黄酮、总多酚降低较多,可能是制作工艺高温,破坏了其固有营养物质结构,同时,与产品杂质去除不彻底有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