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97012发布日期:2020-11-27 12:58阅读:1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褐斑也称肝斑,为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多对称蝶形分布于颊部,也可累及眶周、前额、上唇和鼻部,边缘一般较明显。据不完全统计,黄褐斑患者在国内中年女性中约占15%-23%,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同样有研究证明,黄褐斑非女性专属,男性黄褐斑者与女性黄褐斑者比例约为1:9,且与遗传有关。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褐斑发生机理复杂,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过氧化脂质和sod活性的变化、肝脏功能失调等,都是值得重视的因素。过氧化脂质是体内细胞性结构中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到氧自由基(ofr)的作用而生成的脂质过氧化产物。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体内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均可造成膜细胞脂质的过氧化,形成脂质过氧化物(lp0),而皮脂中的这种不稳定的lpo又很容易继续转变并分为丙二醛(mda),诱发产生色素沉着引起黄褐斑。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有许多氧自由基清除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等,当脂质过氧化增强或自由基水平增高时,在基因调控的保护机制作用下,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处于动态平衡,有黄褐斑者的这一调节系统可能存在某些障碍,致使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不能随lpo增多而增强,导致lpo的蓄积。1978年日本学者小仓良平等人报道,有黄褐斑者的皮脂中的lpo比正常人的高出5倍。王国丽等,检测35例有黄褐斑者血中lpo和sod,发现有黄褐斑者的血中lpo含量明显增多,sod活性却显著降低,它提示有黄褐斑者体内的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平衡发生紊乱。另外,传统中医认为黄褐斑又称“肝斑”,黄褐斑的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现有的祛黄褐斑的产品,激光祛斑以及皮肤外用类祛斑产品往往治标不治本,难以根治,尤其是激光祛斑虽见效快,但对皮肤刺激较大,短期内面部红肿严重,且易反复。口服西药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对胃肠道刺激大。现有市面上急需一种纯天然的,服用中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极低的肠胃刺激性,能够真正有效祛黄褐斑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4种药食同源的原料组成,所述4种原料相互配合,机制互补,从清除体内过多氧自由基以及调节脏腑功能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能够有效祛除黄褐斑,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组合物的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软胶囊剂。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葡萄籽提取物100-200重量份、玫瑰花提取物20-60重量份、芦荟提取物10-30重量份、维生素e30-70重量份。

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葡萄籽提取物155重量份、玫瑰花提取物40重量份、芦荟提取物18重量份、维生素e50重量份。

葡萄籽提取物:葡萄籽为葡萄科葡萄属葡萄(vitisviniferal.)的种子。原花青素(procyanidins)是葡萄籽提取物的主要功效成分,在1995年曾被美国公众评为最受欢迎的10种植物成分之一,在欧洲及日本也很受重视。原花青素是一种在植物界广泛存在的多酚类化合物,是世界公认的超强天然无毒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能够起到调节人体毛细血管的脆性与通透性、清除自由基、保护肝脏等作用。在欧美等国家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更是享有“皮肤维生素”、“口服化妆品”等美誉。

活性氧自由基是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副产物,它的增多能引起人体内脂质过氧化,形成脂质过氧化物(lpo),导致细胞功能衰退或丧失,并诱发产生色素沉着引起黄褐斑。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既可清除体内的亲脂性自由基,又可清除水溶性自由基,所以原花青素进入人体后,能构筑起抗自由基的强大防线,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攻击,最大限度地清除过量自由基给人体带来的伤害。边玲等通过研究发现,原花青素在100mg/l浓度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出基的抑制能力为78%和81%,能够有地清除过量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过氧化损伤。葡萄籽提取物在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的同时,还可增强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在初始阶段葡萄籽提取物以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为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则以增强机体抗氧化酶活性为主。丰佃娟等,采用人体试食的方法,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在人体内的抗氧化效果,选年龄在45-65岁志愿者100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明显脑、心、肝、肺、肾、血液疾病,无长期服药史。试食组与对照组受试者年龄、性别、生活及饮食习惯等保持均衡。结果表明,试食3个月后,试食组血中sod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试食后sod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试食前,表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升高人体内sod和gsh-px两种抗氧化酶活性;试食组血中mda含量明显降低,且试食后较试食前低,表明葡萄籽提取物能降低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由此说明,葡萄籽提取物是通过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和增强机体抗氧化酶活性,来实现其抗氧化作用的。sod能淬灭自由基,能使氧自由基进一步生成h2o2,而gsh-px则能使h2o2迅速清除,两者共同作用能有效地阻止组织细胞受过氧化的损伤。sod除能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外,还具有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色素沉着的作用。机体衰老后,体内sod逐渐下降,就会导致这种氧自由基的代谢过程失衡,mda则逐渐增多,导致细胞功能丧失和组织损害。马中春等以老年大鼠为试验对象,分别以低、中、高3个剂量组(0.1、0.5和2.5g/kg)喂食大鼠葡萄籽提取物,发现葡萄籽提取物能有效降低雌性老年大鼠血清中ma含量,并升高血清中抗化酶活性,揭示了原花青素在机体抗氧化方面起到的的良好作用。葡萄籽提取物还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将黑色素的邻苯二醌结构还原成酚型结构,使色素褪色,抑制脂褐素和老年斑的形成,与维生素e配合使用可协同清除自由基,抑制黄褐斑的形成效果更好。人体本身不能合成原花青素,适量补充外源性的原花青素,随时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对保持身体健康更有益处。

经欧美国家近50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对70余种疾病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且对第二代,第三代人群无毒副作用。王亚东等,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对葡萄籽软胶囊(以葡萄籽提取物为原料)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和30d喂养试验,对葡萄籽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小鼠经口mtd>10.0g/kg·bw,属实际无毒级;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d喂养试验中各项指标(雌、雄性大鼠低、中、高剂量组的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血液生化和细胞学及病理组织学等)均未见异常。

玫瑰花提取物:玫瑰花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其始载于《食物本草》,曰“玫瑰花主利肺脾、益肝胆,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利肺脾、益肝胆、补血养气、滋养容颜的功效,同时还能起到疏肝解郁、理气调中、醒脾辟秽、活血散瘀和止痛等作用。随着我国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玫瑰花美容保健方面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玫瑰花是中国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植物性材料,已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规定的附2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玫瑰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槲皮素、鞣质、有机酸和多种氨基酸。玫瑰花的挥发油具有良好的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作用,还可改善外周及内脏微循环。

祖国医学认为,褐斑病发在皮、其病在内,气血乃人体生命活动之物质基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血的产生运行与脏腑经络紧密相关,气血运行受阻,就会沿着经络循行的部位发生病变。黄褐斑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脏腑失调,污浊之气上蒸于面,瘀滞而成斑。现代医学发现黄褐斑患者存在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异常,与祖国传统中医所讲血瘀相符合,证实黄褐斑的发生与血液粘度增加而致血液淤滞、微循环障碍有一定关系。玫瑰花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早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记载,称其“活血、行血、健脾降火、理气调经、滋补养颜。”《本草再新》曰:“玫瑰花入肝、脾二经,疏肝胆之郁气,行气化瘀。”现代也有众多学者对玫瑰花的药理作用进行究。王世军等经实验发现,玫瑰花提取物可增加微动脉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环障碍。李红芳等也通过实验发现玫瑰花水煎液可直接扩张血管。从上述本草考证和研究可以看出,玫瑰花提取物不但可活血散瘀、行气、舒肝解郁,还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障碍,进而使体内黑色素随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玫瑰花还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性能较其他花卉都强,而且其水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能用于保健食品或食品。氧自由基对细胞有毒性作用,可以起动自由基链锁反应,使生物膜组分中的脂质氧化生成脂质过氧化产物(包括丙二醛和脂褐素),引起生物细胞的炎症和损伤。这也是诱发黄褐斑产生的因素之一。邵伟等以果蝇为动物模型,研究玫瑰花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玫瑰花提取物可显著降低果蝇体内的脂褐素水平,降低膜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同时提高抗氧化系统(包括sod、cat、gsh-px等抗氧化酶)的自由基清除作用。李宇晶等人的研究也显示,玫瑰花水煎液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dpph·(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是一种稳定的化学自由基,常用来评价活性物质对自由基的清除力。曾佑炜等研究发现,玫瑰花具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亦可清除o2-、·oh等自由基。牛淑敏等则采用测定红细胞溶血抑制率、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rt—pcr基因扩增法检测玫瑰花在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玫瑰花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不仅具有较强清除体内过量自山基的作用,保持细胞膜结构及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完整性,使之发挥正常功能,而且能提高抗氧化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类酶sod的基因表达量,使sod保持高活性状态,使机体氧化的第一道防线得到加强。综上所述,玫瑰花提取物有良好的活血化瘀、行气解郁之功效,加上其天然的抗氧化能力,通过改善外周及内脏微循环、清除体内过量自由基,有效祛除因气滞血瘀、微循环障碍和细胞脂质过氧化等因素而产生的黄褐斑。

玫瑰花及其提取物都具有良好的食用安全性。刘晓峰等对玫瑰油软胶囊(主要成分是玫瑰精油)进行了安全性毒理学研,结果显示,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实验(mtd)均大于10.0g/kg·bw,属实际无毒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结果均为性,无致突变作用;30d喂养试验,各剂量组大鼠生长情况良好,主要脏器绝对重量、脏体比、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未见因受试物引起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由此可见,玫瑰花提取物用做保健食品是安全的。另据2005年版药典规定,玫瑰花的安全用量在1.5-6g。

芦荟提取物:据2005版药典载,芦荟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barbadensismiller、好望角芦荟aloeferoxmiller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芦荟苦、寒,归肝、胃、大肠经,可清肝热。芦荟是一种含多种活性成分,在许多领域内都有较广泛用途、资源丰富及开发利用价值极高的天然植物。研究发现芦荟具有护肤美容、防晒、抗衰老、抗菌消炎、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力、解毒保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一系列特殊功能。已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故芦荟享有“万能良药”、“天然美容师”、“神奇植物”和“全科大夫”之美称,是一种颇具开发利用价值的天然植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氨基酸螯合物等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中规定,可用作保健食品原料的芦荟品种为库拉索芦荟和好望角芦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鉴定,本产品所用芦荟为库拉索芦荟aloebarbadensismiller。

芦荟中含有大量的天然蛋白质、芦荟甙、维生素a、b、c、e等,以及叶绿素,芦荟素,芦荟大黄素、胆碱、配糖物、微量元素、活性酶类、多种氨基酸等,其中包括人体肌肤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对皮肤有很多益处。经研究发现,芦荟中所含有的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a、b、e、胡萝卜素、半胱氨酸等,都是能消除超氧化物自由基的成分。体内氧自由基的过量,造成膜细胞脂质的过氧化,形成脂质过氧化物(lpo),lpo极不稳定,分解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丙二醛(mda),使蛋白质分子发生内和分子间交联,形成荧光发色团(fluoreseentchromophore),即色素,从而引发黄褐斑的产生。芦荟中的活性成分能有效促使机体内超氧化物自由基发生歧化、降解、封闭或不产生氧气,迅速清除自由基,促进皮肤代谢,恢复皮肤的白嫩、弹性,有效祛除黄褐斑。也有研究显示,氨基酸中的酪氨酸经酪氨酸酶作用,导致黑色素形成皮肤黑素细胞,芦荟有阻碍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由此说明,芦荟可清除氧自由基,阻碍脂质过氧化的产生。

在清除氧自由基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人体脏腑功能对黄褐斑的影响。人体内的重要器官肝脏,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生理功能,肝的另一功能是主疏泄,性喜调达,在志为怒,传统中医认为肝与面的关系密切。肝气疏泄太过,易致气逆血菀,久之损伤面部血络,出现黄褐斑。肝气疏泄不及,易引起肝气郁结,血行瘀滞,气郁津液输布代谢障碍,导致面部气血失和,颜面肌肤失养而出现黄褐斑。故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必须平衡协调,藏血不足,疏泄太过或疏泄不及,都有可能引发黄褐斑。芦荟具有良好的疏肝清热功效,平肝火,清肝热,帮助肝脏恢复正常疏泄功能。由于科学技术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人际关系也更为复杂,使人们面临严重的精神压力,平日里经常急躁易怒,怒则气上,而性情急躁或情志不畅,又会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生热,上扰面部。所以肝火旺、肝气郁的人,脸部更易产生黄褐斑。芦荟可有效清肝火、平肝热,调理脏腑之热,防止或减轻黄褐斑的产生。还有研究指出,肝郁时,肝内、血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会增强,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会下降。吕氏等也通过实验发现,肝郁大鼠,其脂质过氧化作用会增强,脂质过氧化所得中间产物自由基和最终产物丙二醛会严重损伤细胞膜结构。由此可见,如果忽略肝脏功能失衡对机体的负面影响,那么即使摄入可清除氧自由基的食品,所起到的清除自由基作用也是事倍功半。本发明组合物中,葡萄籽提取物、玫瑰花提取物、维生素e与芦荟提取物相配合,在清除自由基的同时,清肝、平热、解郁,降低因肝火旺盛、肝气郁结而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增强反应,并帮助肝脏恢复其正常的疏泄功能,因而能够有效预防和祛除黄褐斑。

周忠光等采用急性毒性、最大给药量及长期毒性实验来测定芦荟毒性作用,结论显示,芦荟小鼠经口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126g/kg,如按临床成人每日口服4.5g计算,则最大耐受量为临床成人1d口服量的1400倍。长期毒性实验对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重要组织形态学观察均未见病理学改变。一系列实验说明芦荟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维生素e(vitamine,简称ve),又称生育酚,是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e一直是国际上的热销产品,应用市场广阔,近年来受到消费者的好评。天然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天然动植物中,尤其是在谷物种籽的胚芽油及大豆油等油脂中含量比较丰富,无论在生物吸收度和生物活性方面,还是在安全性方面都明显优于合成品。它是一种很好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链反应,还可以调节体内激素分泌的不平衡,对预防和祛除黄褐斑具有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氧自由基(ofr)改变与黄褐斑的发生有关,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自由基,其中95%的自由基都是对我们有害的氧自由基,它们攻击细胞、伤害细胞功能,使人体机能下降,脸上出现皱纹、色斑等衰老现象。易运连等,通过实验测定34例有黄褐斑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维生素c、e(vitc、vite)含量,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有黄褐斑者的sod和vite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mda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此实验提示了血液中lpo的升高与黄褐斑皮脂中lpo的升高关系密切。因血液lpo升高消耗了大量的sod、vite等自由基清除剂,从而使有黄斑者血液内的sod、vite均降低。有研究证明,口服维生素e(vite)等抗氧化剂对黄褐斑有改善的效果。脂溶性的ve因其具有酚性羟基,能消除种白由基,ve吸收后主要分布在细胞生物膜中,通过色满醇环提供电子与自由基反应,失去一个氢原子而成氢酚或二聚体,脂质自由基被还原为脂过氧化物,后者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作用下分解成无毒的羟化物,切断自由基与其他物质的反应;ve还可促进氧化型谷胱甘肽生成还原型谷胱肽以保护硫基酶,间接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使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害。此外,脂质过氧化的产生是由于细胞内的酶促反应中产生了一些带有未配对电子、具有高反应活的自由基,该反应一旦开始,就不断扩增,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当其攻击生物膜时,引发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形成脂质过氧化物(lop)。ve不但能清除已形成的自由基,还能与不饱和脂肪酸竞争脂质过氧基,有效的阻断自由基连锁反应,终止脂质过氧化过程,从而防止自由基的产生。刘成梅等研究证实,天然维生素e能够释放其羟基上的活性氢,捕获自由基,从而阻断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的链式反应。苏北海,给35例有黄褐斑者(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2岁)每天服用维生素e胶囊400mg,然后分别在服用30天、60天、90天时进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维生素e祛黄褐斑的功效在90天时有效率达85.7%,说明维生素e有很好的祛黄褐斑作用。

维生素e营养丰富,安全、无毒,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适用于生产各种功能保健强化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美国对维生素e的安全性评价认为其有很高的食用安全性,人的双盲实表明,即使每日服用3.2g高用量,也不产生副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葡萄籽提取物为主。葡萄籽取物既可清除体内的亲脂性自由基,又可清除水溶性自由基,因此其能够有效地清除过量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过氧化损伤。而且葡萄籽提取物在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的同时,还可增强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将黑色素的邻苯二醌结构还原成酚型结构,降低色素沉着的作用,有效抑制黄褐斑的形成并祛除黄褐斑。以玫瑰花提取物和芦荟提取物为辅。肝主疏泄、脾主运化,玫瑰花提取物有利肺脾、益肝胆、疏肝解郁、理气调中、醒脾辟秽、活血散瘀的功效,加上其天然的抗氧化能力通过改善外周及内脏微循环、清除体内过量自由基,有效祛除因气滞血瘀、微循环障碍和细胞脂质过氧化等因素而产生的黄褐斑。芦荟提取物能疏肝清热,对因肝疏泄太过或疏泄不及而引起的黄褐斑有良好的改善功效。并且芦荟提取物中含有多种能消除超氧化物自由基的成分,能有效促使机体内超氧化物自由基发生歧化、降解,迅速清除自由基,防止色素沉着,有效祛除黄褐斑。再配合有抗氧化作用的天然维生素e。天然维生素e含有酚性羟基的脂溶性结构,使其可在细胞生物膜中将脂质自由基被还原为脂氢过氧化物,然后再进一步分解、排出体外;还能与不饱和脂肪酸竞争脂质过氧基,有效的阻断自由基连锁反应,终止脂质过氧化过程,从而防止新自由基的产生。如此,维生素e就可通过淬灭自由基并阻止新自由基产生而避免新的黄褐斑的形成。以上四种原料相互配合,从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以及恢复脏腑功能等多方面发挥作用,能够起到有效祛黄褐斑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所述4种原料可通过市购渠道获得,优选的,所述葡萄籽提取物和芦荟提取物可采用80%乙醇回流提取得到,玫瑰花提取物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得到,为了进一步保证本发明组合物的效果,所述3种提取物中的代表性功效成分优选为: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含量不低于30%,玫瑰花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不低于1.0%,芦荟提取物中的芦荟苷的含量不低于18%。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还可以加入辅助性成分,按照制剂学常规技术将其制备成为适合药用的多种剂型,所述剂型包括但不限于胶囊剂、片剂、粉剂、颗粒剂。优选的,所述剂型为胶囊剂,更优选的,所述剂型为软胶囊剂。采用软胶囊剂时,维生素e为油状维生素e,当采用其它剂型时,可以将油状维生素e以粉末状维生素e进行代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软胶囊剂,原料组分还包括蜂蜡20-30重量份、食用植物油450-550重量份、胶基用料240-470重量份。所述胶基用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明胶100-200重量份、甘油40-70重量份、纯化水100-200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2)制备内容物料液:

a.取葡萄籽提取物、玫瑰花提取物、芦荟提取物,经分别粉碎、过筛,优选的,过80-120目筛,得葡萄籽提取物细粉、玫瑰花提取物细粉以及芦荟提取物细粉;

b.将食用植物油加热,然后加入蜂蜡使熔融后降温,得油蜡液;优选的,将大豆油加热至80℃时加入蜂蜡,然后降温至30℃;

c.将葡萄籽提取物细粉、玫瑰花提取物细粉、芦荟提取物细粉、维生素e与油蜡液搅拌混合,研磨均匀,优选的,采用胶体磨进行所述研磨2-4次,得内容物料液;

(3)制备胶液:

将甘油和纯化水混合后加热,然后加入明胶,继续加热使明胶完全溶解,搅拌混匀后抽真空脱泡,然后过滤、静置,得胶液;优选的,将甘油和纯化水混合后加热至60℃时加入明胶,继续加热至80℃,保温2-3h使明胶完全溶解;所述真空压力为-0.08mpa~-0.06mpa,所述过滤为过80-120目,所述静置为60℃保温静置;

(5)制备软胶囊:

将内容物料液和胶液置软胶囊压丸机中压制,经定型、一次干燥、洗丸、二次干燥,即得所述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软胶囊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述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通过将4种药食同源的原料进行复配,能够清除体内过多自由基,调理脏器,由内而外排除体内堆积黑色素,达到“治、清、调、补”的祛黄褐斑效果。祛黄褐斑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表明:受试组黄褐斑颜色积分与自身试食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黄褐斑面积与自身试食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受试组黄褐斑面积平减少13.42%;受试组祛黄褐斑总有效率为29.41%,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无新的黄褐斑产生。以上结果提示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祛黄褐斑保健作用。

2、本发明组合物不会导致胃肠刺激,无副作用,且长期使用不产生依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以1重量份代表1g;其中,葡萄籽提取物、玫瑰花提取物以及芦荟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如下:

表1葡萄籽提取物质量标准

表2玫瑰花提取物质量标准

表3芦荟提取物质量标准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软胶囊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葡萄籽提取物155重量份、玫瑰花提取物40重量份、芦荟提取物18重量份、维生素e50重量份、蜂蜡27重量份、大豆油510重量份、胶基用料336重量份;所述胶基用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明胶140重量份、甘油56重量份、纯化水140重量份。

本实施例所述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2)制备内容物料液:

a.取葡萄籽提取物、玫瑰花提取物、芦荟提取物,经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得葡萄籽提取物细粉、玫瑰花提取物细粉以及芦荟提取物细粉;

b.将大豆油加热至80℃,然后加入蜂蜡,温度保持在80℃,使蜂蜡熔融后降温至30℃,并混合均匀,得油蜡液;

c.将葡萄籽提取物细粉、玫瑰花提取物细粉、芦荟提取物细粉、维生素e与油蜡液搅拌混合,并用胶体磨研磨3次,使混合均匀,得内容物料液;

(3)制备胶液:

将甘油和纯化水混合后加热至60℃,然后加入明胶,继续加热至80℃,保温2h使明胶完全溶解,搅拌混匀后-0.08mpa抽真空脱泡,然后过滤(100目),60℃保温静置,得胶液;

(6)制备软胶囊:

将内容物料液和胶液置软胶囊压丸机中压成1000粒(800mg/粒)(18℃,40%rh),经定型(18℃,40%rh,4h)、一次干燥(25℃,40%rh,24h)、洗丸(用超声波软胶囊清洗机洗丸,溶剂为95%的食品级乙醇)、二次干燥(晾丸车上晾干,8h),得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软胶囊剂。经检测,每100g含:原花青素5.8g、芦荟苷0.4g、维生素e3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软胶囊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葡萄籽提取物100重量份、玫瑰花提取物60重量份、芦荟提取物10重量份、维生素e70重量份、蜂蜡20重量份、大豆油450重量份、胶基用料240重量份;所述胶基用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明胶100重量份、甘油40重量份、纯化水100重量份。

本实施例所述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2)制备内容物料液:

a.取葡萄籽提取物、玫瑰花提取物、芦荟提取物,经分别粉碎、过80目筛,得葡萄籽提取物细粉、玫瑰花提取物细粉以及芦荟提取物细粉;

b.将大豆油加热至80℃,然后加入蜂蜡,温度保持在80℃,使蜂蜡熔融后降温至30℃,并混合均匀,得油蜡液;

c.将葡萄籽提取物细粉、玫瑰花提取物细粉、芦荟提取物细粉、维生素e与油蜡液搅拌混合,并用胶体磨研磨2次,使混合均匀,得内容物料液;

(3)制备胶液:

将甘油和纯化水混合后加热至60℃,然后加入明胶,继续加热至80℃,保温3h使明胶完全溶解,搅拌混匀后-0.06mpa抽真空脱泡,然后过滤(80目),60℃保温静置,得胶液;

(7)制备软胶囊:

将内容物料液和胶液置软胶囊压丸机中压成1000粒(800mg/粒)(22℃,40%rh),经定型(22℃,40%rh,4h)、一次干燥(28℃,40%rh,18h)、洗丸(用超声波软胶囊清洗机洗丸,溶剂为95%的食品级乙醇)、二次干燥(晾丸车上晾干,12h),得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软胶囊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葡萄籽提取物200重量份、玫瑰花提取物20重量份、芦荟提取物30重量份、维生素e30重量份、蜂蜡30重量份、大豆油550重量份、胶基用料470重量份;所述胶基用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明胶200重量份、甘油70重量份、纯化水200重量份。

本实施例所述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2)制备内容物料液:

a.取葡萄籽提取物、玫瑰花提取物、芦荟提取物,经分别粉碎、过120目筛,得葡萄籽提取物细粉、玫瑰花提取物细粉以及芦荟提取物细粉;

b.将大豆油加热至80℃,然后加入蜂蜡,温度保持在80℃,使蜂蜡熔融后降温至30℃,并混合均匀,得油蜡液;

c.将葡萄籽提取物细粉、玫瑰花提取物细粉、芦荟提取物细粉、维生素e与油蜡液搅拌混合,并用胶体磨研磨4次,使混合均匀,得内容物料液;

(3)制备胶液:

将甘油和纯化水混合后加热至60℃,然后加入明胶,继续加热至80℃,保温3h使明胶完全溶解,搅拌混匀后-0.06mpa抽真空脱泡,然后过滤(120目),60℃保温静置,得胶液;

(8)制备软胶囊:

将内容物料液和胶液置软胶囊压丸机中压成1000粒(800mg/粒)(22℃,40%rh),经定型(22℃,40%rh,4h)、一次干燥(28℃,40%rh,20h)、洗丸(用超声波软胶囊清洗机洗丸,溶剂为95%的食品级乙醇)、二次干燥(晾丸车上晾干,10h),得具有祛黄褐斑作用的葡萄籽玫瑰花组合物软胶囊剂。

实验例

一、安全性毒理学试验

1、样品

本发明实施例1软胶囊,人体口服推荐剂量为每日3.2g,以每人60kg体重计算,折合剂量0.053g/kg·bw。

2、实验动物及环境

spf级昆明种小鼠和sd大鼠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豫)2005-0001。饲料由长沙市开福区东创实验动物技术服务部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湘)2006-0001。实验环境为屏障系统。实验期间实验环境温度22℃-24℃,湿度52%-58%。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为syxk(湘)2005-0001号。

3、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选用体重为18g-22g的spf级昆明种小鼠20只,雌雄各半。测样品内容物比重为0.9810g/ml,取内容物给小鼠经口灌胃1次,灌胃体积为0.2ml/10g·bw,剂量折合为19.62g/kg·bw。灌胃前禁食16小时,灌胃后连续观察两周,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

4、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ames试验)

采用经鉴定符合要求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ta97、ta98、ta100、ta102四株菌株进行试验。采用多氯联苯(pcb)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酶(s-9)作为体外代谢活化系统。试验设五个剂量,分别为5000ug/皿、1000ug/皿、200ug/皿、40ug/皿、8ug/皿,同时设自发回变、溶剂对照和阳性突变剂对照。样品配制时取样品内容物1.25g加二甲基亚砜至25ml,为5000ug/皿剂量,取此液5ml加二甲基亚砜至25ml配成1000ug/皿,以下三个剂量如此类推配制,灭菌后备用。试验时,在顶层琼脂中加入0.1ml试验菌株增菌液、0.1ml受试物溶液和0.5mls-9混合液(当需要代谢活化时),混匀后倒入底层培养基平板上。37℃培养48小时,计数每皿菌落数。如果受试物的回变菌落数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以上,并有剂量-反应关系者定为阳性。整套试验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重复一次。

5、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采用间隔24小时两次经口灌胃法进行试验。取体重为25-30g的spf级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以40mg/kg·bw剂量的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植物油为阴性对照。试验组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0.00g/kg·bw、5.00g/kg·bw、2.50g/kg·bw,分别取样品内容物50.00g、25.00g和12.50g加植物油至100ml,配成相应剂量的受试液给小鼠灌胃(0.20ml/10g·bw)。末次给样后6小时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取胸骨骨髓用小牛血清稀释涂片,甲醇固定,giemsa染色。光学显微镜下,每只动物计数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发生率以含微核的pce千分率计。计数200个嗜多染红细胞,计算嗜多染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值(pce/nce)。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6、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取体重25g-35g的雄性昆明种小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以40mg/kg·bw剂量的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植物油为阴性对照。试验组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0.00g/kg·bw、5.00g/kg·bw、2.50g/kg·bw,分别取样品内容物50.00g、25.00g、12.50g加植物油至100ml,配成相应剂量的受试液给小鼠灌胃(0.20ml/10g·bw)。每日灌胃一次,连续5天,于末次灌胃后的第30天处死动物,取副睾涂片,伊红染色,每只动物计数1000个结构完整的精子,计算畸变精子发生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7、大鼠30天喂养试验

(1)剂量组选择与受试物给予方式

取sd大80只,雌雄各半,雄鼠体重为75.2g±7.5g,雌鼠体重76.5g±8.0g。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及三个受试物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设低、中、高剂量分别2.67g/kg·bw、4.00g/kg·bw、5.33g/kg·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50、75、100倍。低、中、高剂量受试液配制时分别取样品内容物53.33g、80.00g、106.67g加植物油至200ml,按1.0ml/100g·bw体积给大鼠灌胃,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植物油,每日一次,连续30天。

(2)主要仪器与试剂

①主要仪器:雅培cd37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d5a-ws离心机等。

②主要试剂: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糖(glu)、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试剂盒购自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肌酐(cr)试剂盒购自上海申能-德赛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3)实验方法

实验期间所有动物给予普通饲料,单笼饲养,自由摄食饮水,每天观察动物的活动和生长情况,每周加食2次,记录给食量和剩食量,每周称一次体重,计算进食量和食物利用率,给受试物30天后禁食16小时采血。禁食前和禁食后(采血前)称量动物体重。采血时,每只大鼠摘眼球采集两份血:抗凝血用雅培cd37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进行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计数及wbc分类。非抗凝血分离血清,用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p、alb、alt、cr、bun、ast、chol、tg和glu。采血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作大体解剖,称肝、肾、脾、睾丸重量,计算脏/体比值,取肝、肾、脾、胃十二指肠、睾丸、卵巢作病理切片检查。在对各剂量组动物作大体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和生化指标改变时,只进行最高剂量组及对照组动物主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如发现病变则对较低剂量组相应器官及组织进行检查。

(4)实验数据统计

用excel2003、spss11.0、insta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差异再用dunnett法进行多个剂量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若方差不齐则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满足方差齐检验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发现总体比较有差异,则采用不要求方差齐性的tamhane'st2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8、实验单位: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实验小结

(1)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以19.62g/kg·bw剂量的样品内容物给两种性别的昆明种小鼠灌胃后未见明显中毒症状,观察14天无死亡。第15天将受试动物处死进行解剖检查、肝、脾、肾、胃、肠、心、肺等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该样品对雌、雄昆明种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9.62g/kg·bw。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无毒级。

(2)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ames试验)

对ta97、ta98、ta100、ta102四株试验菌株,加与不加s-9,样品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

(3)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样品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环磷酰胺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4)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样品各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5)30天喂养试验:

30天喂养期间,各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无异常行为和中毒症状,无死亡。

①样品对大鼠体重及食物利用率的影响:

喂养期间,各剂量组雌雄鼠各时点体重、末重和增重、每周及总进食量、每周及总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②样品对大鼠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各剂量组雌雄大鼠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数、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③样品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各剂量组雌雄大鼠的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④样品对大鼠实验末禁食后体重、脏器重量和脏器/体重比值的影响:

各剂量组大鼠的实验末食后体重及肝脏、肾脏、脾脏、睾丸的绝对重量和肝/体、脾/体、肾/体、雄鼠翠/体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⑤大体解剖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a.大体解剖检查:

共检查对照组和各剂量组共80只大鼠,雌、雄各半。剖检后肉眼观察,心、肺、肝、脾、肾、胃、肠、睾丸(卵巢)等主要脏器的色泽、大小、形态结构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b.镜下检查:

检查高剂量组及对照组大鼠各20只,雌、雄各半。

肝脏:被膜完整,肝小叶结构清楚。其中高剂量组雌鼠2只与对照组雌鼠1只见肝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高剂量组雌鼠1只见肝细胞点状坏死。对照组雌鼠1只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

肾脏:被膜完整,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正常。其中对照组雄鼠1只肾间质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胃肠:胃肠壁各层结构清楚,粘膜上层完整,粘膜下层未见炎性反应。

脾脏:被膜完整,脾小梁结构正常,红、白髓比例正常,无其他异常。

睾丸:曲精管内各级生精细胞发育良好,间质未见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

卵巢:上皮与白膜正常,各级卵泡发育良好,未见异常。

上述检查结果表明,高剂量组雌、雄大鼠的肝、脾、肾、胃、肠、睾丸(卵巢)均未见明显与试验因素有关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10、检验结果

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该样品进行下述毒理学实验,结果如下: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对昆明种雌、雄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19.62g/kg·bw,属无毒级。

(2)三项遗传毒性试验:

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约为阴性

(3)大鼠30天喂养试验:

以2.67g/kg·bw、4.00g/kg·bw、5.33g/kg·bw剂量的该样品内容物给大鼠灌胃30天,实验期间,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体重、增重、食物利用率、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检查未见明显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提示该样品30天喂养对大鼠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二、祛黄褐斑功能人体试食试验

1、样品

样品为本发明实施例1软胶囊,并提供在包装、外观、色泽及口感上基本一致的安慰剂,人口服每日2次,每次2粒。

2、受试对象

(1)纳入标准:经体检符合下列条件的自愿受试者。

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

②无明显自觉症状。

③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女性多发。

④病情有一定季节性,夏重冬轻。

⑤无明显内分泌疾病,并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

(2)受试者排除标准

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本品过敏者;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精神病患者;嗜酒者或吸烟者;短期内服用与受试功能有关的物品,影响到对结果的判断者;未按规定服用受试样品,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3、试验方法

采用组间对照设计和自身对照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并保证配合试验的女性黄褐斑自愿受试者,按黄褐斑颜色、面积情况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并尽可能考虑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如户外活动情况、年龄等,进行均衡性检验。受试者自2009年05月05日开始连续服用样品或安慰剂45天,在试验期间停止使用其它口服及外用有关养颜祛斑的用品。试验期间不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正常饮食。试验按双盲法进行。

4、观察指标

(1)安全性指标

①一般体格检查

试验前详细询问受试者健康情况,了解受试者的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等情况,并测量体重、血压、心率等,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②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等。

③尿常规:ph值、白细胞、尿糖等。

④粪便常规:虫卵检查等。

⑤血生化指标检查: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血尿酸ua)、血糖(glu)测定。

⑥心电图、腹部b超、胸透等检查。

⑦其它不良反应观察。

(2)功效指标

①颜面部黄褐斑面积大小检测:

用标尺测量受试前后整个颜面部黄褐斑的面积(mm2)

②颜面部黄褐斑颜色深浅检测:按照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设计研制,测绘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实用标准色卡》(第一版)中的棕色(y+m+bk即黄+品红+黑的叠色)色卡为黄褐斑深浅的判断标准:ⅰ度(15、20、5);ⅱ度(30、40、10);ⅲ度(40、60、15)。

5、结果判定

(1)对试食前后黄褐斑颜色积分和面积变化行统计,同时计算有效率。色卡ⅰ度、ⅱ度、ⅲ度分别计1分、2分和3分。

(2)功效判定标准:

①有效:黄褐斑颜色下降1度,面积减大于10%,且不产生新黄褐斑。

②无效:黄褐斑颜色及面积无明显变化。

③受试组黄褐斑面积平均减少,且大于等于10%,颜色积分明显下降,自身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且不产生新的黄褐斑,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祛黄褐斑作。

6、统计学处理

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自身配对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受试组和对照组之间在方差齐的前提下,均数比较采用组t检验,否则进行变量转化后满足方差齐后采用t检验,如果方差仍然不齐,采用秩和检验。有效率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

7、实验单位: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实验小结

双盲法观察结束揭晓。

(1)一般情况

初始试验人群受试组51例,对照组51例,经过45天试验后,受试组有0例受试者因间断服用受试品或资料不全被筛除,对照组有0例受试者因间断服用受试品或资料不全被筛除。最后有效试验人群受试组51例,对照组51例。试食前后,受试者户外活动情况、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情况未见异常改变。对照组年龄:46.75±9.48岁;受试组年龄:46.84±9.69岁。

(2)安全性观察

①体重、血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血生化指标:

食用受试物45天后,受试组和对照组体重、血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生化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提示该样品对机体健康无明显损害。

②心电图、腹部b超、胸透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

③试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功效观察

①两组黄褐斑颜色变化情况

试食后受试组黄褐斑颜色积分平均下降0.20分,与试食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

②两组黄褐斑面积变化情况

试食后受试组黄褐斑面积平均减少882.5mm2,与试食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

(3)功效评定

试食后受试组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29.41%,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9、检验结果

受试者按黄褐斑颜色、面积情况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分别食用该样品和安慰剂,45天后结果表明:受试组黄褐斑颜色积分与自身试食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黄褐斑面积与自身试食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受试组黄褐斑面积平减少13.42%;受试组祛黄褐斑总有效率为29.41%,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无新的黄褐斑产生。提示该样品具有祛黄褐斑作用。试食本发明软胶囊剂前后血常规、血生化等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试食期间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

三、卫生学检验、功效成分检验、加速稳定性检验

1、样品:本发明实施例1软胶囊,0.8g/粒,常温存放。

2、检验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16740-1997、企业标准等。

3、检验机构: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检验结果

(1)卫生学检验:样品依据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样品卫生学相关指标符合标准规定。

(2)功效成分检验:样品在38±1℃,75%相对湿度下进行三个月保温实验,经功效成分项目检验,提示所检验指标质量稳定。

(3)加速稳定性检验:样品在38±1℃,相对湿度75%下进行三个月保温实验,经理化、微生物检验,提示所检验指标质量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