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GI餐食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84080发布日期:2020-12-22 13:4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GI餐食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低gi餐食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gi作为一种生理学指标用于评价食物引起人的餐后血糖应答情况。低gi食物引发的餐后血糖的波动较小,胰岛素的分泌量较低,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肥胖。胰岛素是葡萄糖代谢的主要调节因子,同时在脂肪代谢中也起着关键作用,能促进脂肪的储存,低gi饮食能增强饱腹感和延缓饥饿,现阶段餐食粉种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在原理上多数具有低能量、高饱腹的特点,从而通过减少食物的摄入而降低体重。但存在有餐食粉营养结构不合理,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等情况,长期食用这类餐食粉,反而会出现营养素缺乏而导致营养不良,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餐食粉是一种由谷类、豆类、薯类食材等为主,其它属类植物的根、茎、果实等可食用部分为辅制成的一种单一或综合性冲调粉剂产品。它集营养均衡、效果显著、食用方便等优点于一身,但是,现有的餐食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谷类和豆类等原料进行加工,通常需要将这类原料进行制熟研磨成细粉,以便后续对餐食粉的加工,现有的生产加工设备中,制熟、研磨和输送都是相互分离的步骤,所使用的加工设备也不同,加工步骤繁琐导致加工效率低,从而提高了餐食粉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gi餐食粉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餐食粉营养结构不合理、加工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gi餐食粉,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大麦20-30份、黍子20-30份、糙米20-30份、黑豆20-30份、红豆粉6-10份、淀粉酶2-4份、盐2-4份、黄芪6-10份、茯苓6-10份、薏仁粉2-4份、菱角6-10份、莲子6-10份、淀粉2-4份、玉米粉2-4份和藕粉2-4份;

该种低gi餐食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方重量份称取大麦、黍子、糙米和黑豆,加入饮用水浸泡20-30min,沥干后取出放入炒锅中,加热至90℃,翻炒20-30min,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粗粉,并过120目筛,得混合粉料备用;

步骤二、按照配方重量份称取黄芪、茯苓、菱角和莲子倒入锅中,加入饮用水大火煮沸后,再小火煎煮10-15min,冷却后沥干用胶体磨打浆,过50-200目筛得药膳浆液;

步骤三、先将混合粉料与药膳浆液加入到熟化混粉设备中,然后再向熟化混粉设备中加入红豆粉、淀粉酶、盐、薏仁粉、淀粉、玉米粉和藕粉,在温度为90-100℃,转速为600r/min条件下,熟化搅拌40-60min;

步骤四、将熟化后的粉末从熟化混粉设备中取出,送入消毒室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后包装即得低gi餐食粉。

进一步,所述红豆粉、薏仁粉、淀粉、玉米粉和藕粉的细度为100-150目。

步骤三和步骤四中所述熟化混粉设备,包括机架、混料机构、输料机构、搅拌器、储料箱、主电机和皮带,所述混料机构安装于机架顶端,所述输料机构位于混料机构下方,所述储料箱位于输料机构下方,储料箱固定于机架内部底端,所述搅拌器位于混料机构内部,所述主电机位于储料箱一侧,主电机固定于机架内部底端,主电机输出端安装固定有主动带轮;

所述混料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与机架顶端固定连接,箱体上方一侧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底端与箱体顶端固定连接,进料斗内部与箱体内部连通,箱体上方远离进料斗的一侧设有排气蜗壳,所述排气蜗壳底端与箱体固定连接,排气蜗壳内部与箱体内部连通,排气蜗壳顶端开有出气口,排气蜗壳内部设有贯流风叶,排气蜗壳远离进料斗的一侧设有风叶电机,所述风叶电机与机架顶端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风叶电机输出端贯穿排气蜗壳侧壁,风叶电机输出端与排气蜗壳转动连接,风叶电机输出端与贯流风叶中心固定连接,箱体底端一侧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与箱体内部连通,箱体外部底端设有两块对立设置的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与箱体底端相配合,电加热器与箱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输料筒,所述输料筒与箱体底端固定连接,输料筒上方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输料筒内部连通,进料口与落料口固定连通,输料筒下方远离进料口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输料筒内部连通,输料筒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设有输料电机,所述输料电机输出端与输料筒内螺旋杆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两端贯穿箱体,搅拌轴与箱体侧壁转动连接,搅拌轴一端延伸至箱体外部安装固定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带轮传动连接,搅拌轴上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长杆,所述长杆贯穿搅拌轴,长杆中心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每两根长杆之间设有一根短杆,所述短杆与长杆相互垂直,短杆贯穿搅拌轴,短杆中心与搅拌轴固定连接,长杆和短杆两端均安装固定有碎料桨,同一根长杆两端的碎料桨安装角度相互垂直,同一根短杆两端的碎料桨安装角度相互垂直,位于长杆或短杆同一侧的碎料桨安装角度相同。

一种低gi餐食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方重量份称取大麦、黍子、糙米和黑豆,加入饮用水浸泡20-30min,沥干后取出放入炒锅中,加热至90℃,翻炒20-30min,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粗粉,并过120目筛,得混合粉料备用;

步骤二、按照配方重量份称取黄芪、茯苓、菱角和莲子倒入锅中,加入饮用水大火煮沸后,再小火煎煮10-15min,冷却后沥干用胶体磨打浆,过50-200目筛得药膳浆液;

步骤三、先将混合粉料与药膳浆液从熟化混粉设备的进料斗加入到箱体中,然后再将红豆粉、淀粉酶、盐、薏仁粉、淀粉、玉米粉和藕粉从进料斗加入到箱体中,向电加热器通电,控制箱体内温度为90-100℃,启动主电机,使搅拌器旋转,控制搅拌器转速为600r/min,熟化搅拌40-60min,熟化过程中启动风叶电机,使贯流风叶旋转,将箱体内产生的水蒸汽从出气口排出;

步骤四、启动输料电机,输料电机输出端带动输料筒内螺旋杆旋转,将熟化后的粉末经过落料口从箱体内转移到储料箱中,将储料箱中粉末送入消毒室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后包装即得低gi餐食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餐食粉配方营养搭配科学,以大麦、黍子糙米和黑豆为主要原料,使制得的餐食粉具有较低的gi值,食用后增加饱腹感,血糖波动小,且餐食粉中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肠胃健康;通过添加黄芪、茯苓、薏仁粉、菱角和莲子五类药食同源的配料,增加了本发明餐食粉的保健功能,提高了餐食粉的食用价值;

本发明通过将多种谷物进行混合研磨,然后与药食同源配料进行混合,再加入红豆粉、玉米粉等进行调味,使制得的餐食粉不仅具有保健作用,同时口感较好;通过使用熟化混粉设备,使制熟、混合、干燥和输送集中在一起,提高了餐食粉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通过在搅拌器上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碎料桨,使粉料在熟化过程中受热均匀,碎料桨通过高速旋转将粉料击碎成更小的颗粒,使制得的餐食粉冲调性好;同时熟化加热可将粉料干燥,避免含水量过高造成结块,提高餐食粉存储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熟化混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熟化混粉设备隐藏进料斗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熟化混粉设备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混料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混料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搅拌器的三维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架;2、混料机构;201、箱体;202、进料斗;203、排气蜗壳;204、风叶电机;205、贯流风叶;206、出气口;207、电加热器;208、落料口;3、输料机构;301、输料筒;302、进料口;303、出料口;304、输料电机;4、搅拌器;401、搅拌轴;402、短杆;403、长杆;404、碎料桨;405、从动带轮;5、储料箱;6、主电机;601、主动带轮;7、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低gi餐食粉,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大麦20份、黍子20份、糙米20份、黑豆20份、红豆粉6份、淀粉酶2份、盐2份、黄芪6份、茯苓6份、薏仁粉2份、菱角6份、莲子6份、淀粉2份、玉米粉2份和藕粉2份;

该种低gi餐食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方重量份称取大麦、黍子、糙米和黑豆,加入饮用水浸泡20min,沥干后取出放入炒锅中,加热至90℃,翻炒20min,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粗粉,并过120目筛,得混合粉料备用;

步骤二、按照配方重量份称取黄芪、茯苓、菱角和莲子倒入锅中,加入饮用水大火煮沸后,再小火煎煮10min,冷却后沥干用胶体磨打浆,过100目筛得药膳浆液;

步骤三、先将混合粉料与药膳浆液加入到熟化混粉设备中,然后再向熟化混粉设备中加入红豆粉、淀粉酶、盐、薏仁粉、淀粉、玉米粉和藕粉,在温度为90℃,转速为600r/min条件下,熟化搅拌40min;

步骤四、将熟化后的粉末从熟化混粉设备中取出,送入消毒室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后包装即得低gi餐食粉。

所述红豆粉、薏仁粉、淀粉、玉米粉和藕粉的细度为100目。

实施例2:

一种低gi餐食粉,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大麦25份、黍子25份、糙米25份、黑豆25份、红豆粉8份、淀粉酶3份、盐3份、黄芪8份、茯苓7份、薏仁粉3份、菱角8份、莲子8份、淀粉3份、玉米粉3份和藕粉3份;

该种低gi餐食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方重量份称取大麦、黍子、糙米和黑豆,加入饮用水浸泡25min,沥干后取出放入炒锅中,加热至90℃,翻炒25min,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粗粉,并过120目筛,得混合粉料备用;

步骤二、按照配方重量份称取黄芪、茯苓、菱角和莲子倒入锅中,加入饮用水大火煮沸后,再小火煎煮12min,冷却后沥干用胶体磨打浆,过150目筛得药膳浆液;

步骤三、先将混合粉料与药膳浆液加入到熟化混粉设备中,然后再向熟化混粉设备中加入红豆粉、淀粉酶、盐、薏仁粉、淀粉、玉米粉和藕粉,在温度为95℃,转速为600r/min条件下,熟化搅拌50min;

步骤四、将熟化后的粉末从熟化混粉设备中取出,送入消毒室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后包装即得低gi餐食粉。

所述红豆粉、薏仁粉、淀粉、玉米粉和藕粉的细度为130目。

实施例3:

一种低gi餐食粉,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大麦30份、黍子30份、糙米30份、黑豆30份、红豆粉10份、淀粉酶4份、盐4份、黄芪10份、茯苓10份、薏仁粉4份、菱角10份、莲子10份、淀粉4份、玉米粉4份和藕粉4份;

该种低gi餐食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方重量份称取大麦、黍子、糙米和黑豆,加入饮用水浸泡30min,沥干后取出放入炒锅中,加热至90℃,翻炒30min,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粗粉,并过120目筛,得混合粉料备用;

步骤二、按照配方重量份称取黄芪、茯苓、菱角和莲子倒入锅中,加入饮用水大火煮沸后,再小火煎煮15min,冷却后沥干用胶体磨打浆,过200目筛得药膳浆液;

步骤三、先将混合粉料与药膳浆液加入到熟化混粉设备中,然后再向熟化混粉设备中加入红豆粉、淀粉酶、盐、薏仁粉、淀粉、玉米粉和藕粉,在温度为100℃,转速为600r/min条件下,熟化搅拌60min;

步骤四、将熟化后的粉末从熟化混粉设备中取出,送入消毒室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后包装即得低gi餐食粉。

所述红豆粉、薏仁粉、淀粉、玉米粉和藕粉的细度为150目。

请参阅图1-6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熟化混粉设备,包括机架1、混料机构2、输料机构3、搅拌器4、储料箱5、主电机6和皮带7,所述混料机构2安装于机架1顶端,所述输料机构3位于混料机构2下方,所述储料箱5位于输料机构3下方,储料箱5固定于机架1内部底端,所述搅拌器4位于混料机构2内部,所述主电机6位于储料箱5一侧,主电机6固定于机架1内部底端,主电机6输出端安装固定有主动带轮601;

所述混料机构2包括箱体201,所述箱体201与机架1顶端固定连接,箱体201上方一侧设有进料斗202,所述进料斗202底端与箱体201顶端固定连接,进料斗202内部与箱体201内部连通,箱体201上方远离进料斗202的一侧设有排气蜗壳203,所述排气蜗壳203底端与箱体201固定连接,排气蜗壳203内部与箱体201内部连通,排气蜗壳203顶端开有出气口206,排气蜗壳203内部设有贯流风叶205,排气蜗壳203远离进料斗202的一侧设有风叶电机204,所述风叶电机204与机架1顶端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风叶电机204输出端贯穿排气蜗壳203侧壁,风叶电机204输出端与排气蜗壳203转动连接,风叶电机204输出端与贯流风叶205中心固定连接,箱体201底端一侧设有落料口208,所述落料口208与箱体201内部连通,箱体201外部底端设有两块对立设置的电加热器207,所述电加热器207与箱体201底端相配合,电加热器207与箱体201固定连接。

所述输料机构3包括输料筒301,所述输料筒301与箱体201底端固定连接,输料筒301上方一侧设有进料口302,所述进料口302与输料筒301内部连通,进料口302与落料口208固定连通,输料筒301下方远离进料口302的一侧设有出料口303,所述出料口303与输料筒301内部连通,输料筒301靠近出料口303的一端设有输料电机304,所述输料电机304输出端与输料筒301内螺旋杆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器4包括搅拌轴401,所述搅拌轴401两端贯穿箱体201,搅拌轴401与箱体201侧壁转动连接,搅拌轴401一端延伸至箱体201外部安装固定有从动带轮405,所述主动带轮601通过皮带7与从动带轮405传动连接,搅拌轴401上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长杆403,所述长杆403贯穿搅拌轴401,长杆403中心与搅拌轴401固定连接,每两根长杆403之间设有一根短杆402,所述短杆402与长杆403相互垂直,短杆402贯穿搅拌轴401,短杆402中心与搅拌轴401固定连接,长杆403和短杆402两端均安装固定有碎料桨404,同一根长杆403两端的碎料桨404安装角度相互垂直,同一根短杆402两端的碎料桨404安装角度相互垂直,位于长杆403或短杆402同一侧的碎料桨404安装角度相同。

本发明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原料通过进料斗202加入到混料机构2的箱体201内部,启动主电机6,主电机6输出端带动主动带轮601转动,主动带轮601通过皮带7带动从动带轮405转动,从动带轮405带动搅拌轴401旋转,搅拌轴401驱动长杆403和短杆402上固定的碎料桨404,使碎料桨404将箱体201内部的原料搅拌均匀,并通过碎料桨404高速旋转将原料进一步细化;将电加热器207通电,通过电加热器207使箱体201内部原料升温熟化,通过碎料桨404的搅拌,可有效防止熟化加热过程中原料粘连在箱体201内部底端,避免原料受热不均匀而烧焦的问题;加热过程中开启风叶电机204,风叶电机204输出端带动贯流风叶205旋转,将箱体201内部的水蒸汽快速的从排气蜗壳203顶端的出气口206排出,提高餐食粉干燥效率,减少餐食粉含水量,增加存储周期;

熟化完成后,启动输料电机304,输料电机304输出端带动输料筒301内螺旋杆旋转,将餐食粉从箱体201底端落料口208带出到出料口303,然后下落到储料箱5中收集,为后续消毒工序备用。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