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螺人工养殖用诱食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124711发布日期:2021-03-02 12:55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田螺人工养殖用诱食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田螺人工养殖用诱食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田螺人工养殖用诱食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田螺为我国江河湖泊、稻田沟渠多见的一种软体动物。螺肉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它肉质鲜美可口,风味独特,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元素以及维生素a、b1、b2、烟酸等成分,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营养食品。
[00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田螺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野生的田螺资源越来越少,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因此,人工养殖田螺也就成为了养殖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田螺具有行动缓慢的特点,因此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如果投喂的人工饲料不能够有效的吸引田螺前往觅食,而仅仅依靠它的随机活动找到食物的概率比较低,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田螺的产量、质量。在人工饲料中适当添加诱食剂,能促进田螺进食,从而提高养殖效益。目前田螺养殖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田螺诱食剂的研究还没有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田螺人工养殖用诱食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田螺肉加工企业的废弃物的田螺内脏为原料制备田螺诱食剂,实现了废弃物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诱食剂的香味组成中除了有经过美拉德反应生成的肉香、腥香外,还有田螺偏爱的藿香、茴香香味,以及发酵米香,具有此复合香味的诱食剂对于田螺的诱食作用明显,能显著促进田螺进食。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田螺人工养殖用诱食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田螺内脏预处理:取田螺内脏,按质量比为1:1的比例在田螺内脏中加入水,接着将上述混合物投入破壁机中进行破碎处理直至组织全部打烂,接着放入均质机中均质3-5min,得到组织液备用;
[0008]
(2)搅拌处理:将均质后的组织液转入搅拌桶中,调节温度为80-90℃,接着搅拌处理30-45min;
[0009]
(3)酶解:将经过步骤(2)搅拌处理后的组织液降温至38-42℃,接着向组织液中加入占组织液质量0.5-0.8%的酶解液,搅拌均匀后,在38-42℃下酶解处理4-4.5h,得到酶解液备用;
[0010]
(4)过滤: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酶解液进行第一次过滤,在第一次过滤后所得滤渣中加入占滤渣质量30-40%的水,接着对其进行第二次过滤,将两次过滤所得滤液混合,并将滤渣干燥后粉碎至过80-90目筛,得到滤渣粉,备用;
[0011]
(5)混料:向步骤(4)所得混合后的过滤液中加入葡萄糖2.5-3g/100ml、木糖1-1.5g/100ml、半胱氨酸0.4-0.6g/100ml、甘氨酸0.4-0.6g/100ml、精氨酸0.1-0.3g/100ml、
牛磺酸0.05g/100ml和谷氨酸0.1-0.2g/100ml,用盐酸调节上述混合物ph值为6-7,接着在温度为105-115℃的条件下反应40-60min,得反应液备用;
[0012]
(6)干燥:向反应液中添加占反应液质量1-2%的二氧化硅、8-10%的阿拉伯胶、10-12%的麦芽糊精、2-4%的可溶性淀粉,混合均匀后喷雾干燥,得到滤液粉;
[0013]
(7)制备复合香料:取藿香、茴香和发酵豆粉按照质量比为1:1:2-3的比例混合均匀,并粉碎至过80-90目筛,得到复合香料备用;
[0014]
(8)制备田螺诱食剂:将步骤(4)所得滤渣粉、步骤(6)所得滤液粉和步骤(7)所得复合香料粉按质量比为2:1-2:2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所述田螺诱食剂。
[0015]
步骤(1)在将田螺内脏与水混合之前,先将田螺内脏放入高温炒制锅中,于温度148-158℃下炒制25-28min。
[0016]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的发酵豆粉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将豆渣粉与水按照质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占豆渣粉质量0.1-0.3%的蛋白酶,在温度为38-40℃下酶解3-5h,然后加入占豆渣粉质量0.5-1%的乳酸菌,加入适量水搅拌成糊状,在38-40℃的条件下发酵3-4天,接着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即可得到所述发酵豆粉。
[0017]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酶解液为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所述酶解液的加入方式是将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依次加入到组织液中。
[0018]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体积比为1:10-20。
[0019]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的喷雾干燥条件为:雾化气体流量为30-35%,进风温度为180-185℃,出风温度为90-95℃。
[0020]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在将藿香、茴香和发酵豆粉进行混合前,先分别将三者放入高温炒制锅中,于温度148-158℃下炒制25-28min。
[0021]
本申请田螺诱食剂的作用是作为添加剂添加在田螺饲料,具体是:使用时每100斤田螺饲料,添加本申请的田螺诱食剂1斤,混合均匀后投喂,可明显促进田螺吃食。
[0022]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
1.本发明以田螺肉加工企业的废弃物的田螺内脏为原料制备田螺诱食剂,实现了废弃物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诱食剂的香味组成中除了有经过美拉德反应生成的肉香、腥香外,还有田螺偏爱的藿香、茴香香味,以及发酵米香,具有此复合香味的诱食剂对于田螺的诱食作用明显,能显著促进田螺进食。
[0024]
2.本发明解决了人工养殖田螺过程中田螺对饲料摄取量少的问题,如果按照一般的方式在养殖地撒播饲料,虽然饲料能够补充养分,但没办法驱使田螺进食,往往造成钙素与蛋白质营养缺乏,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产品产量、质量;本申请将田螺内脏进行加工,配合科学的加工方法,能够杀灭田螺内脏本身携带的会导致田螺致病的病菌,同时提高其适口性,此外,添加了香料组合物,由于将藿香、茴香和发酵豆粉进行混合前,首先进行了炒制过程,炒制不仅能达到杀菌的效果,也有利于后期的储藏,同时使藿香、茴香和发酵豆粉的风味得以提升;本申请的诱食剂通过各个原料和步骤的相互结合,得到的产品对于田螺的诱食作用明显。从而促进田螺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
方式限制本发明。
[0026]
实施例1:
[002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田螺人工养殖用诱食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
(1)田螺内脏预处理:取田螺内脏,按质量比为1:1的比例在田螺内脏中加入水,接着将上述混合物投入破壁机中进行破碎处理直至组织全部打烂,接着放入均质机中均质3min,得到组织液备用;
[0029]
(2)搅拌处理:将均质后的组织液转入搅拌桶中,调节温度为80℃,接着搅拌处理30min;
[0030]
(3)酶解:将经过步骤(2)搅拌处理后的组织液降温至38℃,接着向组织液中加入占组织液质量0.5%的酶解液,搅拌均匀后,在38℃下酶解处理4h,得到酶解液备用;酶解液为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所述酶解液的加入方式是将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依次加入到组织液中;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体积比为1:10;
[0031]
(4)过滤: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酶解液进行第一次过滤,在第一次过滤后所得滤渣中加入占滤渣质量30%的水,接着对其进行第二次过滤,将两次过滤所得滤液混合,并将滤渣干燥后粉碎至过80目筛,得到滤渣粉,备用;
[0032]
(5)混料:向步骤(4)所得混合后的过滤液中加入葡萄糖2.5g/100ml、木糖1g/100ml、半胱氨酸0.4g/100ml、甘氨酸0.4g/100ml、精氨酸0.1g/100ml、牛磺酸0.05g/100ml和谷氨酸0.1g/100ml,用盐酸调节上述混合物ph值为6,接着在温度为105℃的条件下反应40min,得反应液备用;
[0033]
(6)干燥:向反应液中添加占反应液质量1%的二氧化硅、8%的阿拉伯胶、10%的麦芽糊精、2%的可溶性淀粉,混合均匀后喷雾干燥,得到滤液粉;喷雾干燥条件为:雾化气体流量为30%,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90℃;
[0034]
(7)制备复合香料:取藿香、茴香和发酵豆粉按照质量比为1:1:2的比例混合均匀,并粉碎至过80目筛,得到复合香料备用;发酵豆粉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将豆渣粉与水按照质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占豆渣粉质量0.1%的蛋白酶,在温度为38℃下酶解3h,然后加入占豆渣粉质量0.5%的乳酸菌,加入适量水搅拌成糊状,在38℃的条件下发酵3天,接着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即可得到所述发酵豆粉;上述,在将藿香、茴香和发酵豆粉进行混合前,先分别将三者放入高温炒制锅中,于温度148℃下炒制25min;
[0035]
(8)制备田螺诱食剂:将步骤(4)所得滤渣粉、步骤(6)所得滤液粉和步骤(7)所得复合香料粉按质量比为2:1:2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所述田螺诱食剂。
[0036]
实施例2:
[003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田螺人工养殖用诱食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8]
(1)田螺内脏预处理:取田螺内脏,按质量比为1:1的比例在田螺内脏中加入水,接着将上述混合物投入破壁机中进行破碎处理直至组织全部打烂,接着放入均质机中均质4min,得到组织液备用;
[0039]
(2)搅拌处理:将均质后的组织液转入搅拌桶中,调节温度为85℃,接着搅拌处理38min;
[0040]
(3)酶解:将经过步骤(2)搅拌处理后的组织液降温至40℃,接着向组织液中加入占组织液质量0.7%的酶解液,搅拌均匀后,在40℃下酶解处理4.2h,得到酶解液备用;酶解
液为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所述酶解液的加入方式是将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依次加入到组织液中;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体积比为1:15;
[0041]
(4)过滤: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酶解液进行第一次过滤,在第一次过滤后所得滤渣中加入占滤渣质量35%的水,接着对其进行第二次过滤,将两次过滤所得滤液混合,并将滤渣干燥后粉碎至过85目筛,得到滤渣粉,备用;
[0042]
(5)混料:向步骤(4)所得混合后的过滤液中加入葡萄糖2.7g/100ml、木糖1g/100ml、半胱氨酸0.5g/100ml、甘氨酸0.5g/100ml、精氨酸0.2g/100ml、牛磺酸0.05g/100ml和谷氨酸0.1g/100ml,用盐酸调节上述混合物ph值为6.5,接着在温度为110℃的条件下反应50min,得反应液备用;
[0043]
(6)干燥:向反应液中添加占反应液质量1.5%的二氧化硅、9%的阿拉伯胶、11%的麦芽糊精、3%的可溶性淀粉,混合均匀后喷雾干燥,得到滤液粉;喷雾干燥条件为:雾化气体流量为32%,进风温度为182℃,出风温度为92℃;
[0044]
(7)制备复合香料:取藿香、茴香和发酵豆粉按照质量比为1:1:2的比例混合均匀,并粉碎至过85目筛,得到复合香料备用;发酵豆粉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将豆渣粉与水按照质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占豆渣粉质量0.2%的蛋白酶,在温度为39℃下酶解4h,然后加入占豆渣粉质量0.7%的乳酸菌,加入适量水搅拌成糊状,在39℃的条件下发酵3天,接着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即可得到所述发酵豆粉;上述,在将藿香、茴香和发酵豆粉进行混合前,先分别将三者放入高温炒制锅中,于温度153℃下炒制27min;
[0045]
(8)制备田螺诱食剂:将步骤(4)所得滤渣粉、步骤(6)所得滤液粉和步骤(7)所得复合香料粉按质量比为2:1:2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所述田螺诱食剂。
[0046]
实施例3:
[004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田螺人工养殖用诱食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8]
(1)田螺内脏预处理:取田螺内脏,按质量比为1:1的比例在田螺内脏中加入水,接着将上述混合物投入破壁机中进行破碎处理直至组织全部打烂,接着放入均质机中均质5min,得到组织液备用;
[0049]
(2)搅拌处理:将均质后的组织液转入搅拌桶中,调节温度为90℃,接着搅拌处理45min;
[0050]
(3)酶解:将经过步骤(2)搅拌处理后的组织液降温至42℃,接着向组织液中加入占组织液质量0.8%的酶解液,搅拌均匀后,在42℃下酶解处理4.5h,得到酶解液备用;酶解液为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所述酶解液的加入方式是将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依次加入到组织液中;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体积比为1:20;
[0051]
(4)过滤: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酶解液进行第一次过滤,在第一次过滤后所得滤渣中加入占滤渣质量40%的水,接着对其进行第二次过滤,将两次过滤所得滤液混合,并将滤渣干燥后粉碎至过90目筛,得到滤渣粉,备用;
[0052]
(5)混料:向步骤(4)所得混合后的过滤液中加入葡萄糖3g/100ml、木糖1.5g/100ml、半胱氨酸0.6g/100ml、甘氨酸0.6g/100ml、精氨酸0.3g/100ml、牛磺酸0.05g/100ml和谷氨酸0.2g/100ml,用盐酸调节上述混合物ph值为6-7,接着在温度为115℃的条件下反应60min,得反应液备用;
[0053]
(6)干燥:向反应液中添加占反应液质量2%的二氧化硅、10%的阿拉伯胶、12%的
麦芽糊精、4%的可溶性淀粉,混合均匀后喷雾干燥,得到滤液粉;喷雾干燥条件为:雾化气体流量为35%,进风温度为185℃,出风温度为95℃;
[0054]
(7)制备复合香料:取藿香、茴香和发酵豆粉按照质量比为1:1:3的比例混合均匀,并粉碎至过90目筛,得到复合香料备用;发酵豆粉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将豆渣粉与水按照质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占豆渣粉质量0.3%的蛋白酶,在温度为40℃下酶解5h,然后加入占豆渣粉质量1%的乳酸菌,加入适量水搅拌成糊状,在40℃的条件下发酵4天,接着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即可得到所述发酵豆粉;上述,在将藿香、茴香和发酵豆粉进行混合前,先分别将三者放入高温炒制锅中,于温度158℃下炒制28min;
[0055]
(8)制备田螺诱食剂:将步骤(4)所得滤渣粉、步骤(6)所得滤液粉和步骤(7)所得复合香料粉按质量比为2:2:2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所述田螺诱食剂。
[0056]
效果验证
[0057]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实用价值,申请人分为以下几组做以下对比试验:
[0058]
第一组:本申请实施例2所述的诱食剂,添加量为100斤饲料添加1斤诱食剂;
[0059]
第二组:本申请实施例2所述的诱食剂,添加量为100斤饲料添加2斤诱食剂;
[0060]
第三组:本申请实施例2所述的诱食剂,添加量为100斤饲料添加0.5斤诱食剂;
[0061]
第四组:将田螺内脏换为鸡内脏,其他方式与第一组相同;
[0062]
第五组:将田螺内脏换为猪内脏,其他方式与第一组相同;
[0063]
第六组:去掉步骤(3)的酶解操作,其他方式与第一组相同;
[0064]
第七组:去掉复合香料,其他方式与第一组相同;
[0065]
第八组:去掉步骤(2)搅拌处理的操作,其他方式与第一组相同;
[0066]
第九组:对照组,去掉诱食剂的组别。
[0067]
从4块面积分别为1亩的养殖稻田进行平整、清理做为试验田,然后分别按照第一组至第四组所述的诱食剂添加在饲料中养殖田螺,除诱食剂外,养殖方法完全相同,具体为:对养殖稻田进行清田消毒处理,接着按照每亩100kg的种螺投种量向养殖稻田内投放种螺,种螺投放90天后,每个星期向养殖稻田内投放1次饲料,饲料的添加量为:每亩250kg;饲料由基础饲料和诱食剂组成,所述诱食剂分别为上述几组所述诱食剂,所述饲料由菜叶、米糠、麦麸、豆粉按照质量比为1:2:1:1的比例混合而得,种螺投放9个月后,对田螺进行收获;收获后,随机抽取100个田螺进行称重,取平均值计算单螺重量;并记录田螺的亩产量(该产量为丢弃坏螺、空螺后的产量);具体情况见表1:
[0068]
表1各组田螺的产量
[0069]
[0070][0071]
根据表1可知,本申请实施例2所述的诱食剂能够促进田螺进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田螺产品的产量、质量。并发现,田螺内脏对田螺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经过观察,发现添加田螺内脏的组别能够有效促进田螺进食,而添加其他动物内脏田螺的进食没有那么活跃。第八组亩产量较低,单螺重量较高,是由于没有经过搅拌处理螺出现死亡率较高的现象。
[0072]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