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净化装置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7460发布日期:2021-01-26 12:4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净化装置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净化装置发生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渐注重食品安全的今天,人员对于果蔬食品的消毒日渐重视,由于果蔬种植时会喷洒农药,这些农药残留如果不及时去除会对人员造成伤害。科学研究发现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分解能力,能起到降解农药分解激素,高效杀菌的作用,臭氧可以即刻氧化细胞壁,直至穿透组胞壁与其体内的不饱和键化合而杀死细菌,这种强的灭菌能力来源于其高的还原电位,臭氧在消毒灭菌的过程中,还原成氧和水,在环境中不留残留物,同时它能够将有害的物质分解成无毒的副产物,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污染,可用于清洗蔬菜和水果。
[0003]
传统的消毒液清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健康的生活理念,但是若是直接将臭氧射入水中进行清理,臭氧与水无法充分接触,使得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浓度的臭氧水,进而降低消毒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臭氧净化装置发生器,通过转轮对微纳米爆气板产生的微纳米臭氧气泡和液体进行切割,使得气液混合更加充分,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浓度臭氧水,高浓度臭氧水可对容器内的果蔬等食材进行清洗,且清洗效果更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臭氧与水无法充分接触,使得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浓度的臭氧水,进而降低消毒净化效果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净化装置发生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多孔切割环,所述多孔切割环两端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多孔切割环内部固定设有中板,所述中板与下壳体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中板、上壳体和多孔切割环之间形成气液混合腔,所述中板顶端固定设有水流分割板,所述水流分割板设在气液混合腔内部并将气液混合腔分为进水腔和气液混合切割出水腔,所述密封腔内部设有电机和指示灯带,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有转轮,所述转轮设在气液混合切割出水腔内部,所述中板内部设有微纳米曝气板,所述微纳米曝气板设在转轮底部,所述密封腔内部固定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设在微纳米曝气板底部,所述指示灯带设在电机和导气管外端,上壳体顶端设有第四次切割机构。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切割环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0007]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多孔切割环以及下壳体与多孔切割环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米爆气板采用钛材质或不锈钢材质制成。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腔内部设有配置板,所述配置板设在电机一侧。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中板之间通过密封圈结构密封。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次切割机构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上壳体顶端相接触,所
述弧形板底端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上壳体并设在气液混合腔内部,所述转轴与转轮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两端均固定设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一侧均固定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与多孔切割环外端相接触,所述转轴与上壳体之间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
[00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3]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工作带动转轮转动对水流分割板中的气液进行第一次切割,然后经过第一次切割的气液通过水流分割板进入气液混合切割出水腔被第二次切割,然后气液再通过多孔切割环上的通孔排出到容器内,经过多孔切割环时形成第三次切割,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转轮对微纳米爆气板产生的微纳米臭氧气泡和液体进行切割,使得气液混合更加充分,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浓度臭氧水,高浓度臭氧水可对容器内的果蔬等食材进行清洗,且清洗效果更好;
[0014]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工作带动转轮转动的同时转动带动第四次切割机构的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弧形板以及竖板转动,进而毛刷沿着多孔切割环外端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对从多孔切割环排出的第三次切割后的气液进行第四次切割,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同时毛刷对粘附在多孔切割环外端的杂质清扫,防止杂质一直粘附在多孔切割环上而造成多孔切割环上的通孔堵塞而影响液体的进入以及排出,有效保证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6]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孔切割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混合腔内部结构立体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次切割机构的结构图;
[0022]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多孔切割环、4中板、5密封腔、6气液混合腔、7水流分割板、8电机、9转轮、10导气管、11微纳米曝气板、12通孔、13进水腔、14气液混合切割出水腔、15指示灯带、16第四次切割机构、17弧形板、18转轴、19毛刷、20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实施例1:
[0025]
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臭氧净化装置发生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设有多孔切割环3,所述多孔切割环3两端分别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多孔切割环3内部固定设有中板4,所述中板4与下壳体2之间形成密封腔5,所述中板4、上壳体1和多孔切割环3之间形成气液混合腔6,所述中板4顶端固定设有水流分割板7,所述水流分割板7设在气液混合腔6内部并将气液混合腔6分为进水腔13和气液混合切割出水腔14,所述密封腔5内部设有电机8和指示灯带15,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设有转轮9,所述转轮9设在气液混合切割出水腔14内部,所述中板4内部设有微纳米曝气板11,所述微纳米曝气板11设在转轮9底部,所述臭氧气体由外部气管进入密封腔5内部并连接中板4输送到微纳米曝气板11,所述密封腔5内部固定设有导气管10,所述导气管10设在微纳米曝气板11底部,所述指示灯带15设在电机8和导气管10外端,上壳体1顶端设有第四次切割机构16。
[0026]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切割环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2,便于多孔切割环3内外气液的进出。
[0027]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1与多孔切割环3以及下壳体2与多孔切割环3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0028]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米爆气板11采用钛材质或不锈钢材质制成。
[0029]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腔5内部设有配置板,所述配置板设在电机8一侧。
[0030]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与中板4之间通过密封圈结构密封,防止水通过电机8的输出轴与中板4之间的空隙进入密封腔5内部。
[0031]
实施场景具体为:将外接臭氧发生器的导电线缆通入密封腔5内,提供气体和电能,然后再将本实用新型置于含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水通过多孔切割环3上的通孔12进入气液混合腔6的进水腔13中,然后再通过水流分割板7进入气液混合切割出水腔14中,同时臭氧发生器通过导电线缆将臭氧气体输送入导气管10中,然后臭氧气体再通过微纳米曝气板11扩散入水流分割板7中与水混合,同时电机8工作带动转轮9转动,从而对水流分割板7中的气液进行第一次切割,然后经过第一次切割的气液通过水流分割板7进入气液混合切割出水腔14被第二次切割,然后气液再通过多孔切割环3上的通孔12排出到容器内,经过多孔切割环3时形成第三次切割,通过对混合的气液进行三次切割,使得气液混合更加充分,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浓度臭氧水,高浓度臭氧水可对容器内的果蔬等食材进行清洗,且清洗效果更好,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若是直接将臭氧射入水中进行清理,臭氧与水无法充分接触,使得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浓度的臭氧水,进而降低消毒净化效果的问题。
[0032]
实施例2:
[0033]
参照说明书附图1、2和图5,该实施例的一种臭氧净化装置发生器,还包括第四次切割机构16,所述第四次切割机构16设在上壳体1顶端,所述第四次切割机构16包括弧形板17,所述弧形板17与上壳体1顶端相接触,所述弧形板17底端固定设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贯穿上壳体1并设在气液混合腔6内部,所述转轴18与转轮9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17两
端均固定设有竖板20,两个所述竖板20一侧均固定设有毛刷19,所述毛刷19与多孔切割环3外端相接触,所述转轴18与上壳体1之间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
[0034]
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电机8工作带动转轮9转动的同时,转轮9转动带动第四次切割机构16的转轴18转动,转轴18转动带动弧形板17转动,从而带动竖板20转动,进而使得竖板20上的毛刷19沿着多孔切割环3外端转动,进而对从多孔切割环3排出的第三次切割后的气液进行第四次切割,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同时毛刷19沿着多孔切割环3外端转动可对粘附在多孔切割环3外端的杂质清扫,防止杂质一直粘附在多孔切割环3上而造成多孔切割环3上的通孔12堵塞而影响液体的进入以及排出,进而有效保证净化效果。
[0035]
工作原理:
[0036]
参照说明书附图1-4,将本实用新型置于含水的容器中,水通过多孔切割环3上的通孔12进入气液混合腔6中,然后再进入水流分割板7,同时臭氧发生器将臭氧气体输送入导气管10中,然后臭氧气体再通过微纳米曝气板11扩散入水流分割板7中与水混合,同时电机8工作带动转轮9转动对气液进行第一次切割,然后经过第一次切割的气液通过水流分割板7进入气液混合切割出水腔14被第二次切割,然后气液再通过多孔切割环3上的通孔12排出到容器内,形成第三次切割,使得气液混合更加充分;
[0037]
参照说明书附图1、2和图5,转轮9转动的同时带动第四次切割机构16的转轴18转动,从而带动弧形板17、竖板20转动,进而毛刷19沿着多孔切割环3外端转动,对从多孔切割环3排出的第三次切割后的气液进行第四次切割,同时毛刷19对粘附在多孔切割环3外端的杂质清扫,防止杂质一直粘附在多孔切割环3上而造成多孔切割环3上的通孔12堵塞而影响液体的进入以及排出。
[0038]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