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萃取液加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4636发布日期:2021-01-15 11:3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茶萃取液加工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茶萃取液加工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的日益增强,消费者对于茶饮料口味、品质、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添加、纯天然将是茶饮料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众所周知,同一种茶叶,经不同的冲泡方式,得到的茶液口感与香气也不尽相同,甚至差距很大,如:高温冲泡时,茶香较好,但是滋味会浓郁、苦涩;低温冲泡时,滋味会鲜爽,但香气不足。因而,在现有的茶萃取液生产中,在不添加的情况下,很难得到茶香、茶滋味等感官都非常好的茶萃取液。因此,提供一种既能提升茶萃取液的口味和品质,又能满足产业化生产需求的茶萃取液加工线和/或加工工艺,成为茶饮料行业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萃取液加工线,其结构合理、新颖,操作简单、易控,能够得到茶香高扬、滋味鲜爽、茶感足、回甘好的茶萃取液,既能满足消费者对茶饮料产品口味和品质的需求,又能满足茶萃取液产业化的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萃取液加工线,包括用以对茶叶进行提香处理的提香设备、用以对茶叶进行萃取处理的萃取设备、以及输送装置,且所述输送装置衔接布置于所述提香设备的出料口和所述萃取设备的投料口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香设备、所述输送装置和所述萃取设备呈线性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香设备包括机箱体、用以输送茶叶的传送装置、远红外发生器和震动发生装置,其中,所述传送装置穿设于所述机箱体中,且所述传送装置的进料侧和出料侧均分别伸出于所述机箱体外,所述传送装置内置于所述机箱体中的部分还相对水平面呈倾斜布置,且倾斜角度能够调节;所述远红外发生器定位内置于所述机箱体中,且同时所述远红外发生器还位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上方;所述震动发生装置能够作用于所述传送装置,以使得所述传送装置发生振动;

所述萃取设备具有一萃取容器体和一安装于所述萃取容器体中并能够相对所述萃取容器体转动的搅拌桨;

所述输送装置采用提升式输送机,且所述输送装置的进料侧对应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出料侧处,所述输送装置的出料侧对应设置于所述萃取容器体的投料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体具有机座和机箱主体,所述机箱主体为下侧敞口的中空结构体,且所述机箱主体的下侧还密闭连接于所述机座的顶侧上;

所述传送装置具有两个为长条状并呈横向并排布置的安装板架、一活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板架之间的传送带、以及一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架上并能够驱动所述传送带运动的动力单元,其中,每一所述安装板架均划分成三个区段,分别为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进料段、中间段和出料段,且所述进料段和所述出料段均伸出于所述机箱主体外,所述中间段倾斜内置于所述机箱主体中,且所述中间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还能够调节;

另外,实现所述中间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能够调节的结构为:设有若干个呈竖向倾斜布置的支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均为多节套装且能够定位伸缩连接的伸缩杆,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均分成两组,位于其中一组中的多个所述支撑杆上端分别对应的铰接安装于两个所述进料段上,位于另一组中的多个所述支撑杆上端分别对应的铰接安装于两个所述出料段上,且若干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还均分别铰接安装于所述机座顶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香设备还包括有一用以控制茶叶进料量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具有两个调节撑杆和一挡板,其中,两个所述调节撑杆呈相对布置、并还分别能够相对两个所述进料段竖向位置可调地锁固安装于两个所述进料段外侧上,所述挡板定位连接于两个所述调节撑杆之间,且同时所述挡板还悬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震动发生装置包括变频电机、凸轮、两个滑块和滑杆,其中,所述变频电机定位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凸轮内置于所述机箱主体中、并还通过一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机座顶侧上,且所述转轴还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所述变频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中间段的下侧上,且在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还安装有一能够触及到所述传送带的振动器,所述滑杆的一端铰接安装于所述凸轮上,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相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萃取容器体具有一容器主体和一包裹于所述容器主体外壁上的保温夹层,且所述保温夹层连通于外部蒸气供给装置,所述搅拌桨转动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内;

所述输送装置的进料侧对应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出料侧下方,所述输送装置的出料侧对应设置于所述萃取容器体的投料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本实用新型所述茶萃取液加工线的结构合理、新颖,且在利用该茶萃取液加工线进行生产时,通过先利用所述提香设备对茶叶进行提香(复火)处理,以去除茶叶陈味、提升茶香,再利用所述萃取设备对提香后的茶叶进行萃取处理,便可得到茶香高扬、滋味鲜爽、茶感足、回甘好的茶萃取液,从而既能满足消费者对茶饮料产品口味和品质的需求,又能满足茶萃取液产业化的生产需求。②本实用新型所述提香设备在工作时,一方面可通过管控所述远红外发生器来实现对提香温度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可通过对所述中间段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以及所述传送带的输送速率等的调控来实现对提香时间进行调整,这样便可很好的激发茶叶香气、提升茶叶的新鲜度,为后续萃取工艺中得到茶香浓郁、滋味醇厚的茶萃取液提供了保障。③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输送装置将提香后的茶叶快速输送至所述萃取设备中,这样可有效地减少茶叶香气损失,利于后续的茶叶低温萃取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茶萃取液加工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萃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提香设备;10—机箱体;100—机座;101—机箱主体;11—传送装置;110—安装板架;12—远红外发生器;13—震动发生装置;130—变频电机;131—滑块;132—滑杆;14—支撑杆;15—调节组件;2—萃取设备;20—萃取容器体;21—搅拌桨;3—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1:

请参阅附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茶萃取液加工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茶萃取液加工线包括用以对茶叶进行提香处理的提香设备1、用以对茶叶进行萃取处理的萃取设备2、以及输送装置3,且所述输送装置3衔接布置于所述提香设备1的出料口和所述萃取设备2的投料口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提香设备1、所述输送装置3和所述萃取设备2呈线性排布。上述三个设备/装置的排布方式根据生产环境来定,并不局限于上述线性排布方式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提香设备1包括机箱体10、用以输送茶叶的传送装置11、远红外发生器12和震动发生装置13,具体可参阅附图2和附图3所示,其中,所述传送装置11穿设于所述机箱体10中,且所述传送装置11的进料侧和出料侧均分别伸出于所述机箱体10外,所述传送装置11内置于所述机箱体10中的部分还相对水平面呈倾斜布置,且倾斜角度能够调节;所述远红外发生器12定位内置于所述机箱体10中,且同时所述远红外发生器12还位于所述传送装置11的上方;所述震动发生装置13能够作用于所述传送装置11,以使得所述传送装置11发生振动;

参阅附图4所示,所述萃取设备2具有一萃取容器体20和一安装于所述萃取容器体20中并能够相对所述萃取容器体转动的搅拌桨21;

所述输送装置3采用提升式输送机(其属于工业中常用到的运输设备,在此不做详述),且所述输送装置3的进料侧对应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11的出料侧处(也即为出料口处),所述输送装置3的出料侧对应设置于所述萃取容器体20的投料口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机箱体10具有机座100和机箱主体101,所述机箱主体101为下侧敞口的中空结构体,且所述机箱主体101的下侧还密闭连接于所述机座100的顶侧上;

所述传送装置11具有两个为长条状并呈横向并排布置的安装板架110、一通过转轴ⅰ活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板架110之间的传送带、以及一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架110上并能够驱动所述传送带运动的动力单元,其中,每一所述安装板架110均划分成三个区段,分别为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进料段、中间段和出料段,所述进料段和所述出料段均为水平布置,且所述进料段和所述出料段均伸出于所述机箱主体101外,所述中间段倾斜内置于所述机箱主体101中,且所述中间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还能够调节,通过调节所述中间段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以及调控所述传送带的输送速率,可实现对茶叶进行远红外提香处理的时间进行控制;补充说明:上述动力单元常规包括有一设置于安装板架上的电机、两个分别套接于电机动力输出轴和转轴ⅰ上的皮带轮和一套接于两个皮带轮上的同步皮带,这属于机械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技术手段;

另外,实现所述中间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能够调节的结构为:设有若干个呈竖向倾斜布置的支撑杆14,若干个所述支撑杆14均为多节套装且能够定位伸缩连接的伸缩杆,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14均分成两组,位于其中一组中的多个所述支撑杆14上端分别对应的铰接安装于两个所述进料段上,位于另一组中的多个所述支撑杆14上端分别对应的铰接安装于两个所述出料段上,或者位于另一组中的多个所述支撑杆14上端分别对应的铰接安装于两个所述中间段,且若干个所述支撑杆14的底端还均分别铰接安装于所述机座100顶侧上;通过调整若干个所述支撑杆的伸缩长度,即可实现调整所述中间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优控为5°~2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提香设备1还包括有一用以控制茶叶进料量的调节组件15,所述调节组件15具有两个调节撑杆和一挡板,其中,两个所述调节撑杆呈相对布置、并还分别能够相对两个所述进料段竖向位置可调地锁固安装于两个所述进料段外侧上(可通过在两个所述进料段上设置多个沿竖向间隔排列的安装孔来配合实现),所述挡板定位连接于两个所述调节撑杆之间,且同时所述挡板还悬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即:通过调节两个所述调节撑杆相对于两个所述进料段的竖向高度,即可实现调节所述挡板底侧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间隙大小,从而便可实现对茶叶的进料量进行控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震动发生装置13包括变频电机130、凸轮、两个滑块131和滑杆132,可参阅附图3所示,其中,所述变频电机130定位安装于所述机座100上,所述凸轮内置于所述机箱主体101中、并还通过一转轴活动安装于所述机座100顶侧上(具体为:在所述机座14顶侧上设置有一支座,所述凸轮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支座上),且所述转轴还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所述变频电机130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131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中间段的下侧上(通过在两个所述中间段的下侧上铺设滑轨或设置滑槽来实现),且在两个所述滑块131之间还安装有一能够触及到所述传送带的振动器,所述滑杆132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安装于所述凸轮上,所述滑杆13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131相铰接。所述变频电机130带动所述凸轮转动,所述凸轮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滑杆132动作、并进而带动两个所述滑块131沿所述中间段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从而便可使得所述振动器对所述传送带产生往复振动,利于茶叶分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萃取容器体20具有一容器主体和一包裹于所述容器主体外壁上的保温夹层,且所述保温夹层连通于外部蒸气供给装置,所述搅拌桨21转动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内,当然,在所述容器主体外壁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桨转动的驱动电机,其属于公知常识;

所述输送装置3的进料侧对应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11的出料侧下方,所述输送装置3的出料侧对应设置于所述萃取容器体20的投料口上方。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茶萃取液的加工工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茶萃取液加工线进行加工生产,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步骤1):将茶叶输送至提香设备1中进行提香处理(或称为复火处理)、以去除茶叶陈味,所述提香处理采用远红外提香处理工艺,且所述提香处理的加工参数为:提香温度100~400℃(可优控为300℃),提香时间10~40秒(生产时,提香时间是根据茶叶品种、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等要素来进行调整);

步骤2):利用输送装置3将提香处理后的茶叶输送至萃取设备2的萃取容器体20内,进行萃取温度为10~50℃的低温萃取处理,得到茶萃取液。

另外,优选的,在投入茶叶前,要先对所述萃取容器体20进行温度为60~80℃的预热处理,以使得所述萃取容器体20内于萃取处理前的温度与茶叶温度相匹配,这样可确保茶叶进入萃取容器体内后不会立即降温冷却,从而在后续进行萃取时可最大程度的减少茶叶香气损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茶萃取液加工线的结构合理、新颖,操作简单、易控,能够得到茶香高扬、滋味鲜爽、茶感足、回甘好的茶萃取液,既能满足消费者对茶饮料产品口味和品质的需求,又能满足茶萃取液产业化的生产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