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籽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6377发布日期:2021-02-20 16:0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壳籽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壳籽分离机。


背景技术:

[0002]
油茶果主要包括外部的果壳和内部的油茶籽组成,果壳不含油脂,对加工油脂不利,通常需作脱壳处理,由于壳籽分离难,仅靠人工筛选,不仅耗时耗力,也难以分离干净,即使使用筛选装置,也难以将果壳与茶籽完全分离开,茶籽如果随果壳一起筛掉将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样,果壳随茶籽进入榨油工序又会影响茶油品质。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壳籽分离机,但多为单次分离,分离效果有限,难以完全的实现壳籽的分离,仍然存在壳籽分离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籽分离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茶果的油茶籽与果壳分离难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
一种壳籽分离机,包括:
[0007]
机架;
[0008]
进料斗;
[0009]
壳籽分离平台,壳籽分离平台上设置有防滑传送带;
[0010]
所述机架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壳出料口和籽出料口,所述壳出料口和籽出料口与壳籽分离平台上壳和籽的运动方向对应;
[0011]
所述进料斗的侧向接触设置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光轴,第一光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光轴的杆体上沿径向设置有推杆,第一光轴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
[0012]
所述机架内侧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光轴,第二光轴沿水平方向延伸至进料斗出口的下方,第二光轴上套装有滚筒,第二光轴上远离机架内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均为半齿轮,所述振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籽通过进料斗的进口进入,启动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带动推杆转动,转动的推杆与进料斗接触后带动进料斗抖动,加大了进料斗内壳籽的分离程度,实现了对进料斗内壳籽的初步分离,同时,振动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传动,带动滚筒转动,滚筒转动的同时进一步对从进料斗落下的壳籽进行分离,由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均为半齿轮,振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这样振动电机可以带动推杆在水平方向内反复实现半周转动,反复转动的推杆循环击打进料斗,可以实现进料斗持续的对壳籽进行初步分离,这样壳籽在进入壳籽分离平台前已经进行了两次分离,增大了壳籽分离的几率,使得最终得到的壳和籽都更加纯净。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籽分离平台倾斜设置,机架上所述壳出料口位于籽出料口的上方。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果壳较轻,茶籽较重,果壳容易卡在平台的传送带上,随着传送带上行,茶籽则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行,倾斜设置的壳籽分离平台方便了壳籽的分离。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筒外表面设置有针状滚齿。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状滚齿可对落在滚筒上的壳籽进行分割,进一步提高了壳籽分离的程度。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筒的下方还设置有过料挡板。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料挡板可引导果壳与茶籽稳定落入到壳籽分离平台上,避免壳籽出样漫扬的情况。
[002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1]
壳籽通过进料斗的进口进入,启动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带动推杆转动,转动的推杆与进料斗接触后带动进料斗抖动,加大了进料斗内壳籽的分离程度,实现了对进料斗内壳籽的初步分离,同时,振动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传动,带动滚筒转动,滚筒转动的同时进一步对从进料斗落下的壳籽进行分离,由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均为半齿轮,振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这样振动电机可以带动推杆在水平方向内反复实现半周转动,反复转动的推杆循环击打进料斗,可以实现进料斗持续的对壳籽进行初步分离,这样壳籽在进入壳籽分离平台前已经进行了两次分离,增大了壳籽分离的几率,使得最终得到的壳和籽都更加纯净。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壳籽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
图中,1、机架;2、进料斗;3、壳籽分离平台;31、防滑传送带;4、振动电机;41、第一锥齿轮;42、第一光轴;43、推杆;5、第二光轴;6、滚筒;7、第二锥齿轮;8、过料挡板;9、驱动电机;10、驱动轮;11、第一从动轮;12、第二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壳籽分离机,包括机架1,进料斗2,进料斗2呈倒锥形,设置在机架1的上方,壳籽分离机还包括壳籽分离平台3,壳籽分离平台3设置在进料斗2的下方。
[0027]
如图1和图2所示,进料斗2的侧向接触设置有振动电机4,振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光轴42,第一光轴42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光轴42的杆体上沿径向设置有推杆43,第一光轴4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1,机架1的内侧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光轴5,具体的,第二光轴5通过轴承实现与机架1内侧壁的转动连接,第二光轴5沿水平方向延伸至进料斗2的下方,第二光轴5上位于进料斗2下方的一段套装有滚筒6,第二光轴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7与第一锥齿轮41啮合传动,这样,当壳籽混合物进入进料斗2后,启动振动电机4,振动电机4通过自身转动可带动推杆43转动,转动的推杆43与进料
斗2接触后带动进料斗2侧壁振动,加快了果壳和茶籽的分离,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推杆43的长度大于设置第一光轴42上设置推杆43的位置沿径向到达进料斗2侧壁的距离长度,以使推杆43能够击打到进料斗2侧壁,同时,通过第一锥齿轮41和第二锥齿轮7的啮合传动,带动滚筒6转动,滚筒6对落下的壳籽分割,进一步加快了果壳和茶籽的分离。
[0028]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锥齿轮41和第二锥齿轮7均为半齿轮,相应的,振动电机4为正反转电机,这样,振动电机4可以带动推杆43在水平方向内反复实现半周转动,反复转动的推杆43循环击打进料斗2,可以实现进料斗2持续的对壳籽进行初步分离。
[0029]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壳籽的分离程度,在本实施例中,滚筒6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针状滚齿,针状滚齿随滚筒6转动,可对落在滚筒6上的壳籽进行分割,进一步提高了壳籽分离的程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滚筒6的周向上设置破碎刀片以对壳籽进行分割,或者,也可不设置针状滚齿,仅仅依靠滚筒6自身的转动来加速壳籽的分离。
[0030]
当分离的壳籽离开滚筒6后,为避免出现漫扬的情况,滚筒6的下方还设置有过料挡板8,使得壳籽能够稳定地落在壳籽分离平台3上。
[0031]
如图1所示,壳籽分离平台3包括防滑传送带31,防滑传送带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轮11和第二从动轮,机架1的右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轮10,驱动轮10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轮11,进而带动壳籽分离平台3的运转,在本实施例中,壳籽分离平台3倾斜设置,由于果壳较轻,容易卡在防滑传送带31上,随着传送带上行,茶籽较重,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行,这样,倾斜设置的壳籽分离平台3方便了壳籽的分离,相应的,如图1所示,机架1的右侧壁上方设置有壳出料口,左侧壁下方设置有籽出料口。
[003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进行油茶果的壳籽分离时,将混合的壳籽由进料斗2倒入,启动振动电机4,振动电机4通过自身转动可带动推杆43进行正反转转动,转动的推杆43与进料斗2接触后击打进料斗2的侧壁,实现了进料斗2内果壳和茶籽的初步分离,同时,第一光轴42的第一锥齿轮41与第二锥齿轮7啮合传动,进而带动滚筒6转动,滚筒6上的针状滚齿对壳籽进行分割,从而实现对壳籽的二次分离,这样,壳籽经过二次分离后落下,经过过料挡板8后稳定地落在壳籽分离平台3的防滑传送带31上,启动驱动电机9,由驱动轮10带动第一从动轮11和第二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壳籽分离平台3运行,实现最终的壳籽分离,壳籽分别从壳出料口和籽出料口流出,得到更加纯净的壳和籽。
[003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