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豉发酵保温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3327发布日期:2021-04-14 00:2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豉发酵保温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豆豉发酵保温缸。


背景技术:

2.豆豉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用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是一种广受人们欢迎的调味品。
3.现有的豆豉保温发酵多放置在酒缸内发酵,然后埋入地下保温,保温效果好,但是需要工人在地底挖坑,劳动强度大;另外在取出发酵好的豆豉时需用勺子舀出,取料速度慢,效率低。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方便取料且保温效果好的豆豉发酵保温缸。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取料且保温效果好的豆豉发酵保温缸。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豆豉发酵保温缸,包括缸体和设置在所述缸体顶部的缸口,所述缸体上位于所述缸口的下方还设置有收缩口,所述缸体的底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搬倒口,所述搬倒口的截面为直角。
7.所述缸体由内至外依次由第一陶瓷层、珍珠棉保温层和第二陶瓷层构成。
8.所述第二陶瓷层7的外表面涂有黑色油漆层。
9.所述第一陶瓷层、珍珠棉保温层和第二陶瓷层的厚度比例为:1:2:1。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豆豉发酵保温缸,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顶部的缸口,缸体上位于缸口的下方还设置有收缩口,缸体的底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搬倒口,搬倒口的截面为直角,在将发酵好的豆豉取出时,收缩口上套有套环,套环钩挂在一钩子上,搬倒口内钩挂有一吊车的吊钩,吊钩向上拉起,依据杠杆原理,缸体的底部被向上拉起,缸口自然旋转向下,缸体内的豆豉便被倒出,结构简单,倾倒干净,倒料迅速,大大提高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3.如图1所示,一种豆豉发酵保温缸,包括缸体1和设置在所述缸体1顶部的缸口2,所述缸体1上位于所述缸口2的下方还设置有收缩口3,所述缸体1的底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搬倒口4,所述搬倒口4的截面为直角,在将发酵好的豆豉取出时,收缩口3上套有套环,套环钩挂在一钩子上,搬倒口4内钩挂有一吊车的吊钩,吊钩向上拉起,依据杠杆原理,缸体1的底部被向上拉起,缸口2自然旋转向下,缸体内的豆豉便被倒出,结构简单,倾倒干净,倒料迅速,大大提高生产速度。
1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取代放在地下坑洞里的保温方式,本实施例的缸体1采用多层的复合结构,其中所述缸体1由内至外依次由第一陶瓷层5、珍珠棉保温层6和第二陶瓷层7构成,所述第一陶瓷层5、珍珠棉保温层6和第二陶瓷层7的厚度比例为:1:2:1,所述第二陶瓷层7的外表面涂有黑色油漆层,保温效果好,可以完全取代现有的保温方式。
15.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