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燃气油水混合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4583发布日期:2021-03-12 10:45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燃气油水混合炸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一种全自动燃气油水混合炸锅。



背景技术:

油水混合式油炸锅,该设备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油水混合油炸工艺,彻底改变了传统油炸设备的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式油炸锅的弊端,可同时炸制各种食物,互不串味,一机多用,该工艺采取从油层中部加热的方式,控制上下油层的温度,有效缓解炸油的氧化程度,抑制酸介质升高,在油炸过程中自动过滤残查,自动控温,从而延长炸油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设备均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使用电加热耗电严重,经济效益低,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其次,油炸锅的下方均为平面,存在残渣清理不干净、锅体不易清洗等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采用燃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排残渣、易清洗的油水混合炸锅,正是发明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燃气油水混合炸锅,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燃气油水混合炸锅,包括:壳体、锅体、火排,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储油部分、储水部分、出油口、出水口,所述锅体为箱体结构,所述储油部分设置在储水部分上方,所述储油部分与储水部分连通,所述储水部分下方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储油部分左侧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出油口的最低位置与储水部分的最高位置平齐;

所述储油部分内壁固定设置有火排,所述火排设置在储油部分的中上部,所述火排为蛇形管状,所述火排出口穿过锅体与壳体左侧设置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壳体右侧固定设置有风室,所述风室与火排的进口连通,所述风室右侧设置有风机,所述壳体右端设置有燃气口,所述燃气口与燃气管道连通,所述燃气管道穿过风室,所述燃气管道出口设置在火排的进口处,所述燃气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固定设置在壳体右侧,所述壳体右侧设置有温控器,所述储油部分的内壁上方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右侧设置有脉冲点火器,所述脉冲点火器的点火端设置在燃气管道出口处,所述风机、脉冲点火器、温度传感器均与温控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储油部分的下端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储水部分的上端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储水部分的下端横截面为倒三角形。

进一步,所述燃气管道出口设置有高压喷头。

进一步,所述壳体右侧设置有电源接口、电源开关,所述电源接口与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与温控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左侧上方设置有沥油盖,所述沥油盖与壳体铰连接,所述沥油盖为盘状,所述沥油盖上端面设置有支架,所述壳体左侧外壁对应设置有支架座,所述沥油盖通过支架支撑后为倾斜状,所述沥油盖靠近铰连接处的一侧设置有沥油孔,所述壳体上方对应沥油孔设置有倾斜槽。

进一步,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有火排、风机,采用燃气燃烧加热的方式对油进行加热,使用成本低,安全可靠,储油部分的下端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储水部分的上端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储水部分的下端横截面为倒三角形,方便掉落到储水部分的残渣清理,同时方便对锅体进行清理。

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温控器、电磁阀、脉冲点火器,能够根据油锅内的温度自动根据设定进行加热和停止,能够避免油加热时间过长过度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损伤,同时节能环保效果显著。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沥油盖,在打开后,将炸好的食物,放到沥油盖上,能够很好的回收食物上的油,能够减少油的用量,同时降低油炸食品上的油量,降低对人体的危害。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清理清洗方便,节能环保,用燃气燃烧加热的方式加热,使用成本低,经济效益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下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后侧结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火排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沥油盖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炸筐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壳体1;锅体2;出水口21;出油口22;储油部分23;储水部分24;火排3;温控器4;电磁阀5;燃气口6;风室7;风机8;脉冲点火器9;电源接口10;电源开关11;出风口12;沥油盖13;支架131;支架座132;沥油孔1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至7是本实用新型左下侧结构示意图、右后侧结构结构图、锅体2结构示意图、火排3示意图、沥油盖13示意图、炸筐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电路框图,包括壳体1、锅体2、火排3,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锅体2,锅体2包括储油部分23、储水部分24、出油口22、出水口21,锅体2为箱体结构,储油部分23设置在储水部分24上方,储油部分23与储水部分24连通,储水部分24下方设置有出水口21,出水口21上设置有阀门,储油部分23左侧设置有出油口22,出油口22上设置有阀门,出油口22的最低位置与储水部分24的最高位置平齐;

储油部分23内壁固定设置有火排3,火排3设置在储油部分23的中上部,火排3为蛇形管状,火排3出口穿过锅体2与壳体1左侧设置的出风口12连通,壳体1右侧固定设置有风室7,风室7与火排3的进口连通,风室7右侧设置有风机8,壳体1右端设置有燃气口6,燃气口6与燃气管道连通,燃气管道穿过风室7,燃气管道出口设置在火排3的进口处,燃气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5,电磁阀5固定设置在壳体1右侧,壳体1右侧设置有温控器4,储油部分23的内壁上方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壳体1右侧设置有脉冲点火器9,脉冲点火器9的点火端设置在燃气管道出口处,风机8、脉冲点火器9、温度传感器均与温控器4电连接。

储油部分23的下端横截面为倒梯形,储水部分24的上端横截面为梯形,储水部分24的下端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燃气管道出口设置有高压喷头,壳体1右侧设置有电源接口10、电源开关11,电源接口10与电源开关11电连接,电源开关11与温控器4电连接,壳体1左侧上方设置有沥油盖13,沥油盖13与壳体1铰连接,沥油盖13为盘状,沥油盖13上端面设置有支架131,壳体1左侧外壁对应设置有支架座132,沥油盖13通过支架131支撑后为倾斜状,沥油盖13靠近铰连接处的一侧设置有沥油孔133,壳体1上方对应沥油孔133设置有倾斜槽,壳体1下方设置有万向轮。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底部出水口21的阀门关闭,出油口22的阀门打开,向锅体2内注水,直至出油口22有水溢出,水面与出油口22平齐时,关闭出油口22的阀门,向锅体2内注油至合适位置,由于食油比重小于水,而且油、水互不相溶,因此油炸锅中油依靠水面的托浮,位于水面之上,使用与锅体2配合的炸筐,炸筐底部在火排3的上方,打开电源开关11,调整温控器4设定温度至200摄氏度,锅体2内温度低于200摄氏度,温控器4控制电磁阀5、风机8、脉冲点火器9启动,燃气管道出口设置有高压喷头向火排3内喷射,同时风机8向内吹风,将火焰顺着火排3内的管道延伸,着火面积更大,当锅体2内温度达到200摄氏度时,温控器4控制电磁阀5、风机8关闭,火排3停止加热,当油温低于190摄氏度时,温控器4控制电磁阀5、风机8、脉冲点火器9启动,燃气管道出口设置有高压喷头向火排3内喷射,同时风机8向内吹风,将火焰顺着火排3内的管道延伸,着火面积更大,直至锅体2内温度达到200摄氏度,由于液体加热时产生对流,热量大部份向上传递,油和水的热传递效应很弱,只要适当选取火排3距油水交界面的高度,就可使油炸层油升温很快,同时又使水温接近室温不会沸腾。

将沥油盖13支架131打开,支撑在支架座132上,将油炸过后的食物放到倾斜的沥油盖13上,壳体1上方对应沥油孔133设置有倾斜槽,食物上的油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沥油孔133流回锅体2内,在油炸结束后,打开出油口22阀门将油放出后,打开出水口21阀门,将油炸过后的残渣及水放出,对锅体2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有火排3、风机8,采用燃气燃烧加热的方式对油进行加热,使用成本低,安全可靠,储油部分23的下端横截面为倒梯形,储水部分24的上端横截面为梯形,储水部分24的下端横截面为倒三角形,方便掉落到储水部分24的残渣清理,同时方便对锅体2进行清理,还设置有温控器4、电磁阀5、脉冲点火器9,能够根据油锅内的温度自动根据设定进行加热和停止,能够避免油加热时间过长过度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损伤,同时节能环保效果显著,设置有沥油盖13,在打开后,将炸好的食物,放到沥油盖13上,能够很好的回收食物上的油,能够减少油的用量,同时降低油炸食品上的油量,降低对人体的危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清理清洗方便,节能环保,用燃气燃烧加热的方式加热,使用成本低,经济效益良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