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制冷防冻缸冰淇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48528发布日期:2021-06-15 19:5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制冷防冻缸冰淇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饮食品制作设备,特别是一种快速制冷防冻缸冰淇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冷饮食品制作设备的小型冰淇淋制作机已经广泛使用,深受自制冰淇淋爱好者的喜爱,常规的小型冰淇淋制作机采用以冷凝器和制冷压缩机通过蒸发器缠绕在制冷容器桶外部为主体的设备,其需要在制冷容器桶的外壁和底部缠绕足够多蒸发器才能达到快速制冷的效果,而缠绕有蒸发器的制冷容器桶结构复杂,不易从冰淇淋机中拆卸取出和更换多个制冷容器桶使用,给制作过程带来麻烦,并且蒸发器管是线性接触,所述冷量传导不均匀,尤其不易在现场操作更换盛装有冰淇淋的制冷容器桶来制作多份或多种口味的冰淇淋。

其中,一些冰淇淋机的制冷缸采用内、外桶的套装结构,在内、外桶之间形成盛装冷却液的冷却室,制冷系统的蒸发管盘绕在冷却室的外筒内壁,存在的缺点是:当需要停机时,由于内筒整体始终浸放在冷却液中,经常会使冰淇淋持续降温冰冻在内筒,无法搅拌,即发生冻缸现象,导致再次开机后无法正常进行搅刮工作;本申请人在公告号为cn209749673u的专利文献中提供了一种可分离紧凑式防冻缸冰淇淋机,其为套桶式冰淇淋机,通过制冷系统对制冷容器的内桶和外桶之间冷却液循环存储腔制冷,并利用冷却液存储池、上行导液管、冷却液循环存储腔和下行导液管联通形成冷却液循环管路,在上行导液管设置有循环泵,使冷却液能够循环流动制冷,提高制冷效率;在停止制冷时,循环泵停止转动,冷却液通过上向导液管逆向回流入冷却液存储池。其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采用循环冷却液进行制冷,需要由较大容量的冷却液存储池来提供循环制冷液,制冷液量的增加导致了制冷时间过长和设备耗电量大,因此无法进一步提升制冷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制冷防冻缸冰淇淋机,解决了套桶式冰淇淋机制冷时间长和设备耗电量大的问题同时防止冻缸的问题。其通过封闭制冷液进行制冷,提高制冷效率,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快速制冷防冻缸冰淇淋机包括设置在机架内的套桶式制冷容器、制冷系统和配电装置,制冷容器的外桶内壁设置有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盘管,外桶与内桶之间设置有冷却液存储腔,内桶设置有冰淇淋搅拌器,冷却液存储腔与机架下部的冷却液存储池之间设置带有输液泵的输液管路,外桶上部通过溢流管联通冷却液存储池,技术要点是:所述外桶底部设置有联通冷却液存储池的排液管路,排液管路设置有阀门。

所述输液管路和排液管路为形成串联管路的同一条输液管,输液泵为双向泵。

所述输液管路与排液管路为并联管路,输液管路的输液泵为向冷却液存储腔输液的单向泵。

所述排液管路进口设置在输液管路上端口与输液泵之间的上输液管路段,排液管路出口设置在输液泵与输液管路下端口之间的下输液管路段。

所述排液管路进口设置在输液管路上端口与输液泵之间的上输液管路段,排液管路出口设置在冷却液存储池上。

所述排液管路进口设置在输液管路上端口与输液泵之间的上输液管路段,排液管路出口设置在溢流管下部。

所述排液管路进口设置在外桶底部,排液管路出口设置在输液泵与输液管路下端口之间的下输液管路段。

所述排液管路进口设置在外桶底部,排液管路出口设置在冷却液存储池上。

所述排液管路进口设置在外桶底部,排液管路出口设置在溢流管下部。

所述排液管路进口设置在外桶底部,排液管路出口为垂向冷却液存储池的开放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套桶式制冷容器的外桶底部设置联通冷却液存储池的排液管路,并在排液管路上设置阀门的结构,当进行制冷时,可在外桶与内桶之间的冷却液存储腔注满冷却液后,通过阀门关闭排液管路,能够将冷却液封闭在冷却液存储腔内,通过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盘管进行制冷,由于制冷系统仅对冷却液存储腔内的冷却液制冷,而不必对管路内及冷却液存储池内的冷却液制冷,极大的缩短了制冷时间并提高了制冷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冷却液存储池储备量,节约了冷却液使用量,降低了用电量;当达到制冷温度后,开通阀门,使冷却液存储腔内的冷却液通过排液管路快速回流入冷却液存储池,停止持续制冷,防止发生冻缸显现,并且方便取出更换内桶对新冰淇淋原料加工。因此其能够使冰淇淋机快速制冷,提高制冷效率,防止冻缸,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输液管路和排液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输液管路和排液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输液管路和排液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输液管路和排液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输液管路和排液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输液管路和排液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输液管路和排液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机架、2配电装置、3蒸发器盘管、4外桶、5内桶、6搅拌器、7搅拌桨端帽、8搅拌器立轴、9套管、10冷却液存储腔、11溢流口、12溢流管、13冷却液、14冰淇淋原料、15电机、16冷却液存储池、17传动带、18传动轮、19轴承组件、20输液泵、21阀门、22输液管路、23输液管路上端口、23-1输液管路下端口、24蒸发器、25冷凝器、26制冷压缩机、27控制面板、28排液管路、29排液管路进口、30排液管路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8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快速制冷防冻缸冰淇淋机,其是在公告号为cn209749673u的专利文献中提供的一种可分离紧凑式防冻缸冰淇淋机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该快速制冷防冻缸冰淇淋机包括设置在机架1内的套桶式制冷容器、制冷系统和配电装置2。其中,机架1可采用带有外壳的柜式机架;制冷系统包括组装连接的制冷压缩机26、蒸发器24和冷凝器25,外部设置控制面板27。制冷容器包括内桶5和外桶4,外桶套装在桶内外部,内桶5用于盛装冰淇淋原料14,外桶4可采用外侧带保温层的容器桶,内桶5可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食品级金属桶。在外桶4内壁和底部与内桶5之间留有间隔的空间,形成冷却液存储腔10,制冷容器的外桶内壁设置有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盘管3,蒸发器盘管与内桶通过冷却液存储腔相间隔,易于内桶与外桶的缸体分离,蒸发器盘管在制冷时可对冷却液存储腔内的冷却液降温制冷。在机架下部还设置有小型的冷却液存储池16,冷却液存储池低于制冷容器的高度,冷却液可选用制冷盐水。配电装置2采用常规的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制冷系统、冷却液循环泵和驱动电机,在机架外部连接有控制面板27,用于控制配电装置设备开关运行;搅拌器6可以采用常规的便于拆卸的搅拌器,也可以采用在搅拌器立轴8下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驱动电机15,搅拌器立轴穿过内桶桶底中心部设置的向上延伸的套管9,搅拌器立轴上端装配有伸入内桶的搅拌桨,上端设置有端帽7,可以锁定搅拌桨,该结构可以方便、快捷的拆卸搅拌器,更换内桶。套管9可以与内桶6是一体式结构的,用于穿入搅拌器立轴8。在机架下部通过轴承组件19设置搅拌器立轴8,传动机构可以采用传动轮18和传动带17组装传动。

其中,冷却液存储腔10与机架下部的冷却液存储池16之间设置带有输液泵20的输液管路22,外桶底部设置有联通冷却液存储池的排液管路,该实例采用输液管路22和排液管路为形成串联管路的同一条输液管,输液管上端与外桶底部设置的输液管路上端口23连通,输液管下端与冷却液存储池16出口连通,输液管上的输液泵20选用双向泵,并在输液管上设置阀门21,阀门可采用电磁阀,通过配电装置控制。外桶上设置部冷却液溢流口11,通过溢流管连通冷却液存储池。双向泵可向冷却液存储腔输送制冷液,冷却液可以通过双向泵回流,电磁阀可截流,防止制冷液回流。

工作过程:制冷容器的内桶放入冰淇淋原料后,开启制冷系统使蒸发器工作制冷,启动输液泵20,在输液泵的推动下将冷却液存储池内的制冷盐水通过输液管由外桶底部输液管路上端口23送入冷却液存储腔10对内桶降温制冷,冷却液存储腔内的制冷液面逐渐升高,当达到外桶上部的冷却液循溢流口时,可以使高于冷却液循溢流口的冷却液回流到冷却液池。此时关闭阀门21,冷却液被封闭在冷却液存储腔内,搅拌冰淇淋原料14,直至冰淇淋制为成品,如继续进行制冷,则温度继续下降非常容易使内桶冻结在冷却液存储腔内,发生冻缸现象,因此需停止制冷,开通阀门,使冷却液存储腔内的冷却液回流入输液管,并经输液泵回流入冷却液存储池。待冷却液存储腔内的制冷液排空后,可更换内桶对新冰淇淋制原料加工,循环使用。工作时使冷却液只传导冷量,不在流动,并且控制该腔内的冷却液越少传导效果越好。经使用测得,本实用新型制冷用冷却液仅需50ml,加工冰淇淋仅需15分钟,而利用相同容量的常规冰淇淋机需循环冷却液400ml,加工冰淇淋需50分钟,因此,本实用新型极大的缩短了加工时间,节约了冷却液使用量,并可以采用较小容量的冷却液存储池,缩小了整体的体积。达到快速制冷,提高制冷效率,防止冻缸,节约能源的效果。

实施例二至八的快速制冷防冻缸冰淇淋机,都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输液管路和排液管路进行改进,如图2至8所示,输液管路22与排液管路28采用并联管路,输液管的输液泵为向冷却液存储腔输液的单向泵,单向泵带有止回阀。排液管路采用在回流支管,回流支管设置电磁阀作为阀门。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输液管路22与排液管路28采用并联管路,可以将排液管路的排液管路进口29设置在输液管路上端口23与输液泵20之间的上输液管路段,排液管路出口30设置在输液泵20与输液管路下端口23-1之间的下输液管路段。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制冷工作时关闭阀门21,冷却液被封闭在冷却液存储腔内;停止制冷时,将阀门开通,冷却液存储腔内的冷却液经排液管路回流入冷却液存储池。该结构可以使回流液绕过输液泵,减少输液泵的使用损耗,回流更快捷。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可以将排液管路进口29设置在输液管路上端口23与输液泵20之间的上输液管路段,排液管路出口30设置在冷却液存储池16上。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制冷工作时关闭阀门,冷却液被封闭在冷却液存储腔内;停止制冷时,将阀门开通,冷却液存储腔内的冷却液经排液管路直接回流入冷却液存储池。该结构可以使回流液绕过输液泵,减少输液泵的使用损耗,直通冷却液存储池,可以回流更快捷。

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可以将排液管路进口29设置在输液管路上端口23与输液泵20之间的上输液管路段,排液管路出口30设置在溢流管12下部。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制冷工作时关闭阀门,冷却液被封闭在冷却液存储腔内;停止制冷时,将阀门开通,冷却液存储腔内的冷却液经排液管路回流入冷却液存储池。该结构可以使回流液绕过输液泵,减少输液泵的使用损耗,直接连通溢流管回流,方便安装连接管路,回流更快捷。

实施例二至四,能够避免在外桶底部增加连接口,可通过三通管接头连接排液管路

实施例五至八,如图5至8所示,都是将排液管路进口29设置在外桶4底部.

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可以将排液管路出口30设置在输液泵20与输液管路下端口23-1之间的下输液管路段,可通过三通管接头连接,减少输液泵的使用损耗,不用在冷却液存储池增加连接口,方便连接。

实施例六如图6所示,可以将排液管路出口30设置在冷却液存储池16上,由于该排液管路为独立回流管,可使用粗管,直通冷却液存储池,回流更快捷,减少输液泵的使用损耗。

实施例七如图7所示,可以将排液管路出口30设置在溢流管12下部,可通过三通管接头连接,直接连通溢流管回流,减少输液泵的使用损耗。

实施例一至七的排液管路均为封闭式的管路,能够减少冷却液的冷量损耗。

实施例八如图8所示,可以将排液管路出口30设置为垂向冷却液存储池16的开放口,能够将冷却液直接排入带有敞口的冷却液存储池,其结构简单,易于排放。

综上所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