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益生菌滴剂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以油为基底的益生菌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脂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同时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过多或者过少的摄取油脂都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并且引发疾病。而市场上食用油的种类众多,不同油的组成成分比例不同,研发一种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益生菌滴剂将会很有社会意义和保健价值。油中99%以上的成分是脂肪,而脂肪中含有不同种类的脂肪酸。根据脂肪酸的结构不同,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多数来源于动物脂肪和少数的植物脂肪,例如椰子油和棕榈油。已有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会导致人体中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从而可能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发生的概率,不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而不饱和脂肪酸又可以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相反,不饱和脂肪酸参与人体必要营养物质的合成,例如dha,epa,可有效降人体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有效的控制人体血脂的水平,降低血液粘稠度,可以有效的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护血管的弹性和预防心血管疾病。但由于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存在多个不饱和键,稳定性较单不饱和脂肪酸差,易被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橄榄油是植物油中的一种,富含大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约为1.3:6.9:1,部分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甚至可达到80%以上。既可以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控制血液粘稠度,保护心脑血管健康意外,由于其化学结构,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被脂质过氧化的优点。澳大利亚油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加热条件下,橄榄油表现的性质也非常稳定,产生的有害物质极性化合物是其他食用油的一半甚至更少。此外,橄榄油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d,e,k和抗氧化物,对人体抗衰老,保护皮肤,美容,预防骨质酥松,提高消化系统功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具有积极的作用。中链甘油三酯(mct)顾名思义是中链脂肪酸的一种,只含有极少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无论高温还是低温,稳定性都极高。另外,中链甘油三酯由于相对分子量小,碳链较短,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易与其他有机溶剂,油脂或者脂溶性维生素相溶。当mct进入人体后,可以在肠道中迅速被水解,被肠道上皮细胞吸收,再通过肝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值得注意的是,mct不需要l-肉硷穿梭系统的运载就可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又由于较短的碳链不能用来作为脂肪细胞的结构材料。也就是说mct可以随时为机体供能而又不会储存为脂肪。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中链甘油三酯已有60多年的临床应用记录。可用于帮助脂肪消化不良患者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和帮助肥胖症患者控制体重的增加以及减重。研究证明44%的糖尿病,23%的缺血性心脏病和一些癌症都和肥胖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预防肥胖症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很多其他疾病的发生。除此意外,mct还可以改善人体糖,脂和胆固醇的代谢,通过提供大量能量来帮助人体缓解疲劳。最重要的是,通过临床研究和多项动物实验证明,mct具有良好的可耐受性和极高的安全性,可放心食用。通常来说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食用入后对宿主(如动物或人类)有正面效益的可食性微生物,其具有调整肠道菌群,改善人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在人体中的生长繁殖的功效,益生菌微生态胶囊中的有效成分为益生菌活菌,目前,常见的益生菌有乳酸菌,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商业的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大多是由单一菌种的菌粉和辅料经过复配后加工而成,菌粉经过多次加工后,菌种活力下降,不足以达到预期的保健效果。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在人或动物使用时,其通过改善肠内微生物平衡促进宿主的健康(fuller,r.人与动物的益生菌,1989,j.appl.microbiol.66:365-378)。文献记载了益生菌包括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lgg、约氏乳杆菌(l.johnsonii)lai、干酪乳杆菌(l.casei)shirota和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actis)bbi2。此外,在本领域的文献中还描述了许多其它益生菌(参见,例如m.e.sanders&j.h.in’tveld1999.antonievanleeuwenhoek76:293-315,kluweracademicpublishers)。益生菌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肠内菌群的平衡和维持,免疫系统的刺激和抗致癌活性。益生菌在人肠道内的有益作用是基于活细菌细胞、它们的细胞结构和代谢产物引起的几个因素。通常在营养品中或作为胶囊施用益生菌。如果某种细菌基本上满足下面要求,则该细菌可以称为益生菌,即:在消化道中普遍的苛刻条件下(胃的低ph,消化系统的酸性等)依然能够保持生活力;通常附着在肠壁上;在肠内进行代谢;技术上可以应用(能承受处理);显示了临床检验的和报告的健康作用;且食用安全(lee,y-k和salminen,s.1995即将到来的益生菌时代,trendfoodscitechnol,6:241-245)。肠道是一种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其中粘膜内层有数十亿的不同种类微生物,在胃肠道中的益生菌帮助维持宿主胃肠道的健康。宿主胃肠道提供益生细菌所需的场所和支持,和多种食物,作为回报,它们提供宿主多种潜在的治疗,通过抗生素改变胃肠细菌的破坏作用;助消化并抑制引发-疾病的细菌;治疗和防止腹泻,包括感染性腹泻,特别是导致儿童腹泻的轮状病毒;治疗胃肠道中所谓“有害”的生物过度生长情况;缓解极性肠综合征的症状,炎症肠疾病;预防和/或减少阴道酵母感染的复发,尿道感染,和膀胱炎症;改善乳糖不耐受人群的乳糖吸收消化;并增强编译应答。因为益生菌具有许多有益作用,需要对益生菌进行补充。人的消化道内容纳了大量与宿主共生生活的细菌。在消化道的不同部分之间微生物的内容有很大差异,所有肠道细菌中有大约95%出现在结肠中,结肠是肠的最重要部分。估计在结肠中旺盛地生长着400多种细菌物种。除了这些以外,肠道中还包含称为暂居微生物的微生物(g.r.gibson和m.b.roberfroid(编辑)《结肠微生群:营养和健康》(colonicmicrobiota;nutritionandhealth.)kluweracademicpublisher,dordrecht,1999)。占优势菌种如下:拟杆菌属(bacteroide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粪球菌属(coprococcus)、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真杆菌属(eubacterium)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物种的数量稍微少些。其中一些物种是有用的微生物,而其它物种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在粪便中平均微生物含量是1012cfu/g(每干物质)。细菌在结肠中降解和发酵小肠中不吸收的那些食物组分,身体可以利用肠道所吸收的发酵终产物。除了营养外,结肠内的微生物平衡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tannock,g.w.1998.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研发益生菌的先决条件int.dairyj.8:527-533)。肠内菌群组成的改变或其数量的突然减少(由于严重腹泻,抗生素治疗等)将增加潜在病原物种的感染性,这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过敏的发作,肠道疾病,癌症)。可以补充的益生菌通常包括:嗜酸乳酸菌,l.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干酪乳酸杆菌(l.casei),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ifidum),l.酵母,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唾液乳杆菌(l.salivarius),婴儿双歧杆菌(b.1nfantis),动物双歧杆菌乳酸亚种(b.animalissubsp,lactis),长双歧杆菌(b.1ongum),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is),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所有都在人类胃肠道和/或阴道中发现。乳酸菌是革兰氏阳性乳酸细菌,其吸收乳糖和其他肠道内的单糖并产生乳酸,有助于降低器官的ph,使器官环境不利于有害细菌的生产。茶多酚对细菌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黄色血溶性葡萄球菌、痢疾、霍乱菌等病原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为0.08%~0.1%,对真菌、酵母、乳酸菌及醋酸菌均无抑制作用。可有效地抑制口腔中引起龋齿的口腔变异链球菌,防龋齿的效果比氟化物好。另外,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癌变、抗衰老、清除自由基、降血压与胆固醇等生物学功能。茶多酚有较强的极性,有一定的亲水性。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类遇氯化铁生成绿黑色或蓝黑色沉淀,一部分茶多酚类组分遇明胶产生灰白色沉淀。茶多酚与重金属盐溶液如1%三氯化铝或碱式醋酸铅的水溶液作用生成灰黄色沉淀。也能被高锰酸钾、硫酸钾等氧化剂氧化,与酒石酸亚铁生成蓝紫色络合物。茶多酚的主要药效作用有:(1)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不少研究表明,饮茶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具有明显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这是因为茶多酚类化合物对有机体的脂肪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抑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上升的作用,具有促进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的功能,因此,它不仅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有减肥之功效。(2)增强毛细血管,降低血糖。茶多酚不仅能防止脂肪过多引起的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还能与茶叶生物碱共同作用,使血管壁松弛,有效直径增大,从而有利于人体血管的舒张,增强微血管壁的韧性,起到防止血管破裂的作用。实验表明,儿茶素还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危险。(3)抗辐射。关于茶叶防辐射,最早是由日本所报道。他们发现在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中,经常饮茶的人,放射病表现较轻。一系列动物试验表明,茶多酚具有明显的抗辐射效果。一般认为茶多酚的抗辐射效果,与茶多酚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保护血相、修复生理机能、抑制内出血等有关。另外茶多酚能减少辐射引起的dna损伤。(4)防衰老。人体内脂质的过氧化是人体衰老的机制之一,而自由基是有机体内过氧化的主要因素。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作用,从而可以起到抗氧化防衰老的效果。动物试验表明,茶多酚可以抑制皮肤线粒体中脂氧合酶的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作用。(5)抗癌抗突变。自由基可能在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因而茶多酚清除自由基效果可以起到抗癌的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大量中链甘油三酯和橄榄油的保健益生菌剂,帮助人体保持健康的同时减少脂肪的堆积,帮助人体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补充多种维生素。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产品口感好,营养组分易保持,稳定性高,产品保质期长。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加强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的保健油剂,所述油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橄榄油2.5-4.5g,中链甘油三酯4-8克,还加入如下物质:益生菌0.08-0.2g;优选,橄榄油3g,中链甘油三酯6.282克,还加入如下物质:益生菌0.12g;其中,益生菌为组合菌,优选如下比例:m-16v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reve)100b/g其中,equiv.to5bcfu/bottle相当于每瓶含50亿cfuhn001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450b其中,equiv.to15bcfu/bottle相当于每瓶150亿cfuhn019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actis)300bcfu/g其中,equiv.to10bcfu/bottle相当于每瓶100亿cfu。上述益生菌的组合比例是经过多次试验,组合的益生菌可以非常好的调节人体肠胃和增加免疫力,口味也很好,与橄榄油混合后也非常均一。上述的精选的益生菌组合,其中,短双歧杆菌可提升人体自身制造干扰素的能力,加强产生自身之抵抗力增加及修补因细菌侵袭或医疗行为而受损之细胞,提升生活之活力与质量。短双歧杆菌对腐败菌及病原菌、病原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变形菌等具有抑制作用。随着年龄增长会渐渐减少,不良的饮食或生活习惯则会大量减少短双歧杆菌量。鼠李糖乳杆菌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益生菌,其功能特性主要有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毒素的排出和提升机体免疫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符合现代人类健康保健的基本需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有益细菌则能抑制人体有害细菌的生长,抵抗病原菌的感染,合成人体需要的维生素,促进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产生醋酸、丙酸、丁酸和乳酸等有机酸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防止便秘以及抑制肠道腐败作用、净化肠道环境、分解致癌物质、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从而提高抗病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所述油剂中还包括茶多酚0.0024-0.006g。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茶多酚为粉状固体,优选的茶多酚的性状如下: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耐热性及耐5酸性好,在ph=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略有吸潮性,水溶液ph=3~4。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儿茶素类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以绿茶及其副产物为原料提取的多酚类物质中,茶多酚含量大于95%,其中儿茶素70%~80%;黄酮化合物4%~10%;没食子酸0.3%~0.5%;氨基酸0.2%~0.5%;总糖量0.5%~1.0%。叶绿素以脱镁叶绿素为主,含量为0.01%~0.05%。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尤其酯型儿茶素egcg,其还原性甚至可达l-异坏血酸的100倍。4种主要儿茶素化合物当中,抗氧化能力为egcg>egc>ecg>ec>bha,且抗氧化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茶多酚除具有抗氧化作用外,还具有抑菌作用,如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茶多酚可吸附食品中的异味,因此具有一定的除臭作用。对食品中的色素具有保护作用,它既可起到天然色素的作用,又可防止食品退色,茶多酚还具有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和积累作用。这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发明点,由于茶多酚的加入,保护了橄榄油的油基,同时进一步保护了添加入油基的其他营养成分。通常地,可以使用简单混合的方式进行混合,如下述加强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的保健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2)将橄榄油和中链甘油三酯(优选还可以同时加入茶多酚),通过搅拌的方式混合均匀,放置在30℃-35℃备用。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经精密过滤器过滤后罐装装瓶。4)将步骤(3)得到的成品放入紫外灭菌装置中灭菌。优选地,本发明人创造性地改进了加工方法,使得最终产品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在将橄榄油和mct混合之前,将mct和茶多酚先进行预混,这步非常重要,否则容易出现防氧化效果不好和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1)mct和茶多酚在真空下在室温(例如从20℃至30℃)混合;优选地,适宜的真空压力低于7托;优选将茶多酚碾磨成平均粒径约10μm至约1000μm的粉末属于本发明优选的添加范围;2)为了最大化最终产品的稳定性,优选将混合后油剂的水活度降低至aw小于0.1或更低;3)然后经过一次升温到40-50℃保持60-120分钟;4)然后降温到室温后待用,并用于和橄榄油,益生菌混合。预混合的方法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发明点,这是由于粉末和油剂在室温下充分混合后,存在一个交联时间,经过测试,仅仅在常温下的混合,并不能保证长时间不析出,经过多次测试,经过升温并保持住一段时间的方法,最终产品会长时间保持均一的状态,有非常好的效果保持最终产品的一致性效果。以上方法优选地,上述第1)在20-100rpm下处理5-50分钟,经过多次试验,简单的搅拌混合效果远不如规律的搅拌。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原料采用稳定性高的中链甘油三酯和含有大量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安全性高。(2)中链甘油三酯可在短时间内分解为人体功能,又不会形成脂肪堆积在体内。(3)橄榄油可降低人体血液中血脂和胆固醇的干粮,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且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4)本发明提供的油剂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5)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益生菌的活性和稳定性,得益于橄榄油和茶多酚的共同作用,茶多酚的抗氧化性使得橄榄油的抗氧化性非常好,同时和橄榄油共同作用保护了益生菌的稳定性。茶多酚的作用是抗氧化剂,进一步保护橄榄油不被氧化,具有非常好的橄榄油可以进一步保护住营养物质不被损伤,最大程度提高产品的货架期;茶多酚是指茶叶中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色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多酚化合物的复合体,它们的结构除酚酸及缩酚酸类外,均具有2-苯基苯并二氢吡喃(黄烷)为主体的c6-c3-c6基本碳架,其中以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约占茶多酚总量的50%~70%,占茶叶干重的12%~24%,它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包括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大致上是绿茶多于红茶,夏、秋茶多于春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加强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的保健油剂,所述油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橄榄油3g,中链甘油三酯6.282克,还加入如下物质:益生菌0.12g;所述的加强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的保健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2)将橄榄油和中链甘油三酯混合均匀,放置在32.5℃备用。(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经精密过滤器过滤后罐装装瓶。(4)将步骤(3)得到的成品放入紫外灭菌装置中灭菌。在将橄榄油和mct混合之前,将mct和茶多酚先进行预混,这步非常重要,否则容易出现防氧化效果不好和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1)mct和0.004茶多酚在真空下在室温(25℃)混合;2)然后经过一次升温到45℃保持90分钟;3)然后降温到室温后待用,并用于和橄榄油,益生菌混合。实施例2一种加强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的保健油剂,所述油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橄榄油2.5g,中链甘油三酯4克,还加入如下物质:益生菌0.08g;所述的加强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的保健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2)将橄榄油和中链甘油三酯混合均匀,放置在30℃备用。(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经精密过滤器过滤后罐装装瓶。(4)将步骤(3)得到的成品放入紫外灭菌装置中灭菌。优选地,本发明人创造性地改进了加工方法,使得最终产品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在将橄榄油和mct混合之前,将mct和茶多酚先进行预混,这步非常重要,否则容易出现防氧化效果不好和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1)mct和茶多酚在真空下在室温(20℃)在50rpm下混合30分钟;优选地,适宜的真空压力低于7托;优选将茶多酚碾磨成平均粒径约500μm的粉末属于本发明优选的添加范围;2)为了最大化最终产品的稳定性,优选将混合后油剂的水活度降低至aw小于0.1或更低;3)然后经过一次升温到40℃保持60分钟;4)然后降温到室温后待用,并用于和橄榄油,益生菌混合。实施例3一种加强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的保健油剂,所述油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橄榄油4.5g,中链甘油三酯8克,还加入如下物质:益生菌0.2g;所述的加强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的保健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2)将橄榄油和中链甘油三酯混合均匀,放置在33℃备用。(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经精密过滤器过滤后罐装装瓶。(4)将步骤(3)得到的成品放入紫外灭菌装置中灭菌。在将橄榄油和mct混合之前,将mct和茶多酚先进行预混,这步非常重要,否则容易出现防氧化效果不好和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1)mct和0.006克茶多酚在真空下在室温(23℃)混合;2)然后经过一次升温到43℃保持70分钟;3)然后降温到室温后待用,并用于和橄榄油,益生菌混合。实施例4一种加强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的保健油剂,所述油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橄榄油4.5g,中链甘油三酯4克,还加入如下物质:益生菌0.2g;所述的加强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的保健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2)将橄榄油和中链甘油三酯混合均匀,放置在34℃备用。(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经精密过滤器过滤后罐装装瓶。(4)将步骤(3)得到的成品放入紫外灭菌装置中灭菌。在将橄榄油和mct混合之前,将mct和茶多酚先进行预混,这步非常重要,否则容易出现防氧化效果不好和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1)mct和0.0024g茶多酚在真空下在室温(28℃)混合;2)然后经过一次升温到48℃保持110分钟;3)然后降温到室温后待用,并用于和橄榄油,益生菌混合。实施例5一种加强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的保健油剂,所述油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橄榄油3.5g,中链甘油三酯5克,还加入如下物质:益生菌12g;所述的加强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的保健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2)将橄榄油和中链甘油三酯混合均匀,放置在35℃备用。(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经精密过滤器过滤后罐装装瓶。(4)将步骤(3)得到的成品放入紫外灭菌装置中灭菌。优选地,本发明人创造性地改进了加工方法,使得最终产品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在将橄榄油和mct混合之前,将mct和茶多酚先进行预混,这步非常重要,否则容易出现防氧化效果不好和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1)mct和0.003克茶多酚在真空下在室温(30℃)在100rpm下混合50分钟;优选将茶多酚碾磨成平均粒径约1000μm的粉末属于本发明优选的添加范围;2)为了最大化最终产品的稳定性,优选将混合后油剂的水活度降低至aw小于0.1或更低;3)然后经过一次升温到50℃保持120分钟;4)然后降温到室温后待用,并用于和橄榄油,益生菌混合。产品的性状检测:参照食用油感官评价标准,对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油剂进行感官评价。随机选取50名消费者进行感官评价,评价采用盲评方式,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表1保健油剂的感官评价标准对评价分数取平均值,结果见表2,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制备的油剂的感官评价结果:表2本发明为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制备的油剂的感官评价结果油剂的气味整体喜好度实施例14.294.27实施例24.384.37实施例34.424.49比较例4.024.01从表2中可以看到本实施例1-3制备的油剂感官评价气味为4.36分,整体喜好度为4.38分。关于稳定性试验:我们做了长期稳定性试验(货架期和常温留样)和加速实验(6个月),完全符合标准要求。将样品存放在不同的条件下,温度从4度至50度,同时不同的光照条件;在不同的时间间隔评价产品,典型的是2、4、8和12周,做微生物挑战试验;决定样品的稳定性,如果样品在高温下8周内基本没有变化,那么它在室温下应该可以稳定1年。感官测评:表1是益生菌的混粉均匀性和最终产品口味的评分标准根据上述的标准,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评分如下表2表2本发明实施例的评分(25人评测组,取平均分,单独细节分数限于篇幅并未附上,仅仅将小数点后保留两位的平均分附上)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