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804774发布日期:2021-12-04 11:5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保健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手撕破壁新会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新会陈皮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其药用价值最早在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陈皮在理气方面的功效:“橘柚,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本草纲目》记载,“橘皮,入脾、肺二经气分药,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秘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而现代的研究也表明陈皮的确含有非常多的有益成分:挥发油、橙皮苷、黄酮类物质、辛弗林、陈皮多糖、类柠檬苦素、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亚发酵青茶制法得到,冲泡后香气浓郁、口感醇厚。现有研究表明,普洱茶具有暖胃、减肥和降脂等功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3.然而,目前市场上生产的陈皮普洱茶产品存在以下几大弊端:
4.1、柑普茶(包括小青柑)都是陈皮整个包裹状包装,使用时无法目测里面的品质变化,新鲜柑皮除肉后,残留的柑汁会影响茶叶的味道,且难以控制茶叶在柑皮内的湿度及霉变;
5.2、新会陈皮普洱茶属再发酵茶品,它们的混合会让陈皮和茶叶发生本质的改变,如果内部的清理不当,就难以控制柑皮与茶发生变化,导致霉变引起虫菌的滋生,改变茶的性质;
6.3、陈皮煮水泡普洱,陈皮水与茶的溶合度不够,会茶水分离;水煮陈皮时间过长,会出现水变硬,影响口感及健康;
7.4、制茶手法无法精准配比,新会陈皮的特点发挥不充分,口感表现极不稳定,制作过程变化小,产品质量无法突破;
8.5、制作过程存在环保问题,柑皮上的农残,乱弃的柑橘肉核等。
9.cn105379902a公开了一种陈皮普洱茶提取物,所述陈皮普洱茶提取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a)将陈皮和普洱茶混合,粉碎,得到陈皮普洱茶混合物,加入水浸泡,搅拌,过滤,收集第一滤液,滤渣备用;b)取所述陈皮重量0.1~0.5倍的新鲜桔皮,经饱和食盐水洗涤后,粉碎,加入所述滤渣中,加入水,微波加热1~10min,然后超声波超声提取10~30min,过滤,收集第二滤液;c)将所述第一滤液和所述第二滤液合并,冷冻干燥,得到陈皮普洱茶提取物。该发明直接限将陈皮和普洱茶混合,而后同时粉碎,由于陈皮普洱茶属再发酵茶品,混合会让陈皮和茶叶发生本质的改变;且提取的方式不利于保存挥发油、黄酮类和部分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
10.cn103609778a公开了一种保健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保健普洱茶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提取物a 6~10份、新会陈皮2~5份和普洱茶10~20份备用,其中,提取物a由银杏干叶和山楂干果按重量比1:1混合,然后用乙醇抽提,将提取液干燥、粉碎后得到;
(2)将新会陈皮切碎,与普洱茶混合均匀,用纱布将新会陈皮与普洱茶的混合物装好,用蒸汽软化后,将其压制成茶饼;(3)将上述茶饼用湿度为50%~60%的潮湿空气加湿5~6小时,然后使其自然发酵,得到发酵后的普洱茶;(4)将提取物a与发酵后的普洱茶混合均匀,即得成品。该成品新会陈皮的特点发挥不充分,口感表现极不稳定,制作过程变化小,产品质量无法突破。
11.因此,开发一种更好发挥陈皮有功效的陈皮普洱茶的工艺是本领域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1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所述陈皮普洱茶的更好发挥陈皮有功效,陈皮和普洱茶混合后不用再次发酵而达到口感好、香味浓,从而很好地解决了陈皮容易受潮霉变,不易长期存放,霉变后饮用会有损身体健康等问题。
13.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4.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所述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1)将陈皮进行超声波破壁处理,得到破壁陈皮;
16.(2)将步骤(1)得到的破壁陈皮手撕成块状,得到不规则陈皮;
17.(3)将步骤(2)得到不规则陈皮和普洱茶混合搅拌、静置,得到所述陈皮普洱茶。
18.在本发明中,破壁是应用超声波对细胞壁破裂的方法。以植物细胞为例,细胞壁分为3层,即胞间层(中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这样一层层的厚壁使水分和营养物不能透过。细胞破壁技术就是通过打破植物细胞壁,使水分及营养更好地被吸收和保持活性成分的技术,释放植物生化素,最大限度地融合其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及其他营养元素,拥有破壁技术的产品营养成分可高出5

10倍,这样更易利于人体吸收。超声波破壁后的陈皮进行手撕处理工序,手撕产生作用比任何机械加工的更能保持细胞的活性和完好。
19.特别地,新会陈皮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和部分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对于二次加工化学成份的变化很难再次确定,而手撕陈皮是纯手工制作没有任何的添加,陈皮的属性和活性不会变化,纯手工撕、扯、拉过程中令新会陈皮含有挥发油更好挥发,不但减少陈皮中“油室”的损伤,而且很好地保留柑络(注:柑络具有通络,化痰止咳的功效),手撕后陈皮中不规则切面增加陈皮受水面积从而更好发挥陈皮有功效。手工对陈皮撕成特定的块状,因为这样茶才能更好发挥陈皮及普洱茶的药用价值及保健价值,用冲泡方法减小其受水时间。
20.在本发明中,步骤(3)将不规则陈皮和普洱茶混合搅拌时,最佳方式是用揉合手法进行,消毒好双手,不能有杂味,让手的温度、陈皮与普洱茶摩擦所产行的温度使手撕陈皮普洱茶的二次提香,且不会伤害陈皮与普洱茶的成份。
21.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陈皮为新会陈皮。
22.其中,新会陈皮的功效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还有利胆,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普洱茶的茶叶当中有咖啡碱,茶多碱,茶多酚等,有很好的清热止渴,降压降脂,降低胆固醇,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抗血小板聚集,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还有防止龋齿的作用。新会陈皮与普洱茶一起饮用,不仅增加口感,而且增强了止咳化痰,
降低胆固醇、利胆作用。
23.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陈皮在进行超声波破壁处理前还需进行前处理:将陈皮的果皮向下柑络向上放在地面上进行晾晒,再密封保存。
24.优选地,所述晾晒后的陈皮的含水量小于13wt%,例如可以是13wt%、12wt%、11wt%、10wt%、9wt%、8wt%、7wt%、6wt%、5wt%、2wt%、1wt%、0.5wt%、0wt%等。
25.优选地,所述密封保存的具体条件为:阴暗环境,湿度在47%以内,例如可以是47%、46%、45%、42%、40%、35%、30%等,温度为24

28℃,例如可以是24℃、25℃、26℃、27℃、28℃等,时间为3

5年,例如可以是3年、3.5年、4年、4.5年、5年等。
26.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超声波破壁处理的功率为35000

40000hz,例如可以是35000hz、36000hz、37000hz、38000hz、39000hz、40000hz等,所述超声波破壁处理的时间为25

35min,例如可以是25min、26min、27min、28min、29min、30min、31min、32min、33min、34min、35min等。
27.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超声波破壁处理的操作具体为:将装有陈皮的密封袋置于水中,进行超声处理。
28.优选地,所述装有陈皮的密封袋与水面的距离为10

15mm,例如可以是10mm、11mm、12mm、13mm、14mm、15mm等。
29.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不规则陈皮的面积为3

6mm2,例如可以是3mm2、3.5mm2、4mm2、4.5mm2、5mm2、5.5mm2、6mm2等。
30.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所述不规则陈皮具体包括凹坑型陈皮、锯齿型陈皮或波纹型陈皮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1.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不规则陈皮和普洱茶的质量比为(1

2):(1.5

3.5);
32.其中,“1

2”例如可以是1、1.2、1.4、1.6、1.8、2等;
33.其中,“1.5

3.5”例如可以是1.5、2、2.5、3、3.5等。
34.在本发明中,根据茶的特性与普洱的特性,按(1

2):(1.5

3.5)的比例调节至协和状态,茶味与陈皮味相互相乘,茶的饱和度控制了陈皮的释出,达一定程度时,陈皮的饱和度控制了茶的释出,从而另这道茶不但口感极佳,而且耐泡。
35.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混合搅拌的湿度在47%以内,例如可以是47%、46%、45%、42%、40%、35%、30%等,所述混合搅拌的温度为24

28℃,例如可以是24℃、25℃、26℃、27℃、28℃等。
36.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普洱茶为熟普洱茶,进一步优选为云南宫庭熟普。
37.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静置的具体条件为:湿度在10%以内,例如可以是0%、0.5%、1%、2%、4%、6%、8%、10%等,温度为10

40℃,例如可以是10℃、15℃、20℃、25℃、30℃、35℃、40℃等,时间为2

3个月,例如可以是2个月、2.2个月、2.4个月、2.6个月、2.8个月、3个月等。
38.优选地,所述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a)将陈皮的果皮向下柑络向上放在地面上进行晾晒,直至陈皮的含水量小于13wt%,再用胶袋密封后于阴暗环境下,湿度在47%以内,温度为24

28℃,存放3

5年;
40.(b)将步骤(a)处理后的得到的陈皮用密封袋密封,置于装有水的超声波清洗机中,其中,装有陈皮的密封袋与水面的距离为10

15mm,于35000

40000hz下超声波破壁处理
25

35min;
41.(c)用手撕的方式将步骤(b)处理后的陈皮撕成3

6mm2不规则块状;
42.(d)以质量比为(1

2):(1.5

3.5)的比例将步骤(c)处理后的陈皮与普洱茶混合,在湿度47%以内、温度为24

28℃间搅拌均匀,得到成型陈皮普洱混合物;
43.(e)将步骤(d)得到的成型陈皮普洱混合物密封容器存放2

3个月,使陈皮和普洱相互转化气味,得到成品。
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5.(1)新会陈皮细胞破壁后的药用价值更高。因为,细胞破壁后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和溶出率的提高,保证了中药成分的完整性与安全,细胞破壁技术可节约中药40%~60%,个别中药可提高4倍的药效;
46.(2)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可清胃生津、消食化痰、解酒解毒、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胆固醇;
47.(3)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由新会陈皮与普洱茶混合制成的陈皮普洱茶,除具备陈皮及普洱茶独特香味外,还可以将两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相溶合在一起,起到相互扶持作用。
附图说明
48.图1为本发明所述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50.图1为本发明所述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陈皮的预处理、超声破壁、手撕处理、陈皮和普洱茶的混合。
51.实施例1
5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撕新会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
53.(a)选取正宗的新会大红柑,三瓣状剥开去除果肉时保证果汁不沾果皮,以防止烂皮而影响到陈皮的味道;将新会陈皮的果皮向下柑络向上放在干净地面上生晒,晚上不用收起直至干透,完全干透后(湿度为10%),放凉后用胶袋密封存放4年,存放在不见阳的房间内,湿度于47%,温度25℃;
54.(b)将新会陈皮进行超声波破壁处理。将选择合适的新会陈皮适量,用薄食用级密封袋好,用不锈钢蓝装好,放到带超声波的蔬果清洗机中,底部加入小量纯水,调节好新会陈皮离水面有12mm距离,用38000hz超声波频率进行处理,处理时间30min;
55.(c)将经过超声波处理好的新会陈皮,用手撕方式将新会陈皮撕成3

6mm2不规则块状;
56.(d)将上述处理的新会陈皮与云南普洱茶(只选宫庭熟普)以质量比为1.5:2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搅拌室内的湿度不能超47%,温度25℃,得到成型陈皮普洱混合物;
57.(e)将成型陈皮普洱混合物装入密封容器存放2.5个月让其相互转化气味,即可冲泡饮用。
58.实施例2
5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撕新会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超声波破壁处理的功率为35000hz,处理的时间为35min。
60.实施例3
6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撕新会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超声波破壁处理的功率为40000hz,处理的时间为25min。
62.实施例4
6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撕新会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超声波破壁处理的功率为30000hz,处理的时间为60min。
64.实施例5
6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撕新会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超声波破壁处理的功率为45000hz,处理的时间为20min。
66.实施例6
6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撕新会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不规则陈皮和普洱茶的质量比为1:3.5。
68.实施例7
6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撕新会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不规则陈皮和普洱茶的质量比为2:1.5。
70.实施例8
7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撕新会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不规则陈皮和普洱茶的质量比为1:4。
72.实施例9
7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撕新会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不规则陈皮和普洱茶的质量比为2:1。
74.对比例1
75.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进行超声波破壁处理,步骤(a)前处理后直接进行步骤(c)手撕处理。
76.对比例2
77.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c)不进行手撕处理,而是采用切割机将超声波处理好的新会陈皮切割成大小相同的4mm2的正方形块状。
78.对比例3
79.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进行超声波破壁处理,采用微波处理,微波的具体条件为:微波(频率为915mhz)加热8min,然后超声波(频率为5mhz)超声提取30min。
80.试验例1
81.对上述实施例1

9提供的陈皮普洱茶和对比例1

3提供的陈皮普洱茶进行如下测
试感官评价,采用百分制评分,以一级普洱茶作为90分标准,从色泽、汤色、香气、滋味四个方面评分,各部分的满分分别为15、20、20、35分,总计90分,由专业评茶师进行感官审评打分,并根据品质特性给予相应的评语,评茶术语参照db53/t103

2006:
82.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83.表1
[0084][0085]
由表1测试数据可知,由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陈皮和普洱茶混合后不用再次发酵而达到口感好、香味浓的新会普洱茶,红褐显毫,红浓明亮,茶香醇厚,陈皮醇香,两种味道相辅相成,浓醇回甘,总分均在82分以上。
[0086]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4

5的对比可知,在35000

40000hz下超声25

35min,能进一步地打破植物细胞壁,放植物生化素,最大限度地融合其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及其他营养元素;而不在此范围内,即使提高超声功率,缩短超声时间,或是降低超声功率,延长超声时间,均无法使细胞壁破裂,继而导致茶的色泽、汤色、香气和滋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0087]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8

9的对比可知,所述不规则陈皮和普洱茶的质量比为(1

2):(1.5

3.5),制备得到的陈皮普洱茶的色泽、汤色、香气和滋味能得到进一步地提高,总分均在90分。
[0088]
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

2的对比可知,本发明采用超声处理和手撕处理相结合的方
式,使所述陈皮和普洱茶混合后不用再次发酵而达到口感好、香味浓的新会普洱茶,而只进行任意一步都会导致茶最终的口感不佳。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3的对比可知,微波和超声波两种处理方式相对比,超声波这种处理方式更有利于陈皮香味物质的释放,而且超声波是通过高频率的振动将陈皮油囊中的物质释放出来,不用担心发生烧焦糊味的现象。
[0089]
试验例2
[0090]
对上述实施例1

9提供的陈皮普洱茶和对比例1

3提供的陈皮普洱茶进行如下测试:发霉加速试验:将上述各组产品分为50组,均置于阴暗环境下,湿度在80%,温度为40℃,存放28天后,记录每组是否发霉,计算茶叶的发霉率:发霉率(%)=(发霉组数/10)
×
100%。
[0091]
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0092]
表2
[0093][0094][0095]
由表2测试数据可知,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陈皮容易受潮霉变,在湿度在80%,温度为40℃的高湿环境下,存放28天后,发霉率在2%以下,同一批次极少出现发霉情况,不易长期存放,霉变后饮用会有损身体健康等问题,在发霉加速试验中,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不易发霉。
[0096]
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

2的对比可知,本发明采用超声处理和手撕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使所述陈皮和普洱茶混合后不用再次发酵,这也就避免了很好地解决了陈皮容易受潮霉变的问题。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3的对比可知,微波和超声波两种处理方式相对比,超声波这种处理方式更有利于陈皮中活性物质的释放,这些成分不仅丰富了普洱茶的口感,还能
进一步提高普洱茶的防霉能力。
[0097]
试验例3
[0098]
受试产品:实施例1

9提供的陈皮普洱茶和对比例1

3提供的普洱茶;
[0099]
受试者人选标准:参照全国血脂异常防冶建议中制定的tc、ldl

c、tg升高并开始药物治疗时的标准;
[0100]
受试对象:选择50

65岁中老年人120人,分为12组,每组男性5人,女性5人。试饮期间,试饮前3周及其试饮期间停服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
[0101]
观察指标: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血脂(tg、tc、hdl

c、ldl

c)、血糖(bs)、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gpt)、肾功能(血尿酸,肌酐,尿素氮)。各项指标于试饮实验开始及结束时空腹采取静脉血各测试一次。
[0102]
试饮方法:每日饮用2袋,分早、晚饮用;连续服用30
±
2d。
[0103]
统计学方法:t检验;分别检测每个志愿者在服用本发明的凝胶糖果之前以及服用3个月之后的空腹血清总胆固醇(mmol/l)、血清甘油三酯(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

c)(mmol/l),统计每组志愿者具体的检测结果,并计算每组的志愿者相关数据的平均值。即:分别计算实验前第一组志愿者空腹的血清总胆固醇(mmol/l)、血清甘油三酯(mmol/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

c)(mmol/l)的平均值;随后分别计算3个月后第一组志愿者空腹的血清总胆固醇(mmol/l)、血清甘油三酯(mmol/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

c)(mmol/l)的平均值;其它组的数据统计方式如第一组。
[0104]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105]
总胆固醇降低率记为a1(%)=(实验前总胆固醇含量

3个月后总胆固醇含量)/实验前总胆固醇含量
×
100%;
[0106]
血清甘油三酯降低率记为a2(%)=(实验前甘油三酯含量

3个月后甘油三酯含量)/实验前甘油三酯含量
×
100%;
[0107]
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率记为a3(%)=(实验前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3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实验前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
100%;
[0108]
高密度脂蛋白增长率记为a4(%)=(3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实验前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实验前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
100%;
[0109]
试饮者试饮前后血脂变化比较(x
±
s)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0110]
表3
[0111]
项目a1(%)a2(%)a3(%)a4(%)实施例114.9819.9523.0522.10实施例214.7219.6823.0721.75实施例314.8719.8422.8821.98实施例413.9919.0521.8020.49实施例514.1219.2121.9820.63实施例614.6419.5823.3322.08实施例714.6119.9323.0621.96实施例813.3318.5722.0620.02实施例912.5817.9221.5620.08
对比例17.8910.2310.2111.34对比例28.0511.9514.2115.09对比例39.9616.3919.5817.64
[0112]
结果及其讨论:高脂血症者试饮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陈皮普洱茶后,受试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表3中显示,受试者tc、tg及ldl

c水平均下降,而hdl

c升高。其中,ldl

c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tg下降显著(p<0.05),而hdl

c上升显著(p<0.05);tc下降极显著(p\0.01)。
[0113]
由表3测试数据可知,高脂血症者试饮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陈皮普洱茶后,总胆固醇降低率在12%以上,血清甘油三酯降低率为17%以上,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率为20%以上,高密度脂蛋白增长率为20%以上。由此充分说明,新会陈皮的功效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还有利胆,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普洱茶的茶叶当中有咖啡碱,茶多碱,茶多酚等,有很好的清热止渴,降压降脂,降低胆固醇,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抗血小板聚集,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还有防止龋齿的作用。新会陈皮与普洱茶一起饮用,不仅增加口感,而且增强了止咳化痰,降低胆固醇、利胆作用。
[0114]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所述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