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8073762发布日期:2021-12-18 00:3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喝茶,茶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茶叶的加工方法得到的茶叶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方法及设备,能够使加工得到的茶叶具有较小的体积。
4.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方法,包括:
5.采摘茶叶原料;
6.将茶叶原料摊青3

5小时;
7.将摊青后的茶叶采用金属导热杀青2分钟,杀青温度250~300℃;
8.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内揉捻20

30分钟;
9.揉捻后的茶叶放入理条机内做形,温度110

120℃,时间15

20分钟;
10.将做形后的茶叶在110

12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烘焙时间18

25分钟,制得直条型名优茶叶。
11.其中,所述茶叶原料采用“白叶一号”春季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
12.其中,所述将茶叶原料摊青3

5小时的具体步骤为:
13.将茶叶原料置于摊青槽或摊青匾内,在室温低于25℃下进行摊青;
14.室温高于25℃时,将茶叶原料转移至摊青房内进行摊青,摊青房内温度设置为低于25℃、湿度低于70%,总计摊青时间3

5小时。
15.其中,所述室温高于25℃时,将茶叶原料转移至摊青房内进行摊青,摊青房内温度设置为低于25℃、湿度低于70%,总计摊青时间3

5小时具体为:茶叶摊青后使茶叶含水量降至68~72%。
16.其中,所述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内揉捻20

30分钟的具体步骤为:
17.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桶高度为60cm,直径为65cm的揉捻机内,直至揉桶内茶叶距揉桶顶5

10cm;
18.茶叶投入揉桶后,将桶盖盖住茶叶,揉搓8

12分钟;
19.随后将桶盖下降到距揉桶15

20cm处,继续揉搓5

7分钟;
20.再将桶盖上升5

10cm,继续揉搓5

7分钟;
21.最后将桶盖下压至20

25cm处,揉搓3

5分钟。
22.其中,所述揉捻后的茶叶放入理条机内做形,温度110

120℃,时间15

20分钟具体为:茶叶做形后使茶叶含水量降至15

25%。
23.其中,所述将做形后的茶叶在110

12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烘焙时间18

25分钟,制得直条型名优茶叶具体为:茶叶烘焙后使茶叶含水量降至5%以下。
24.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设备,包括底台和两个翻转机构;两个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底台两侧;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撑座、转盘、电机、支杆、围框、两个第一气缸和两个摊青板;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底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台上方;所述转盘和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座侧边;所述电机和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输出端和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转盘一侧;所述支杆和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盘侧边;所述围框和所述支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杆远离所述转盘一侧;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分别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转盘侧边,且处于所述支杆两侧;两个所述摊青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气缸侧边,且处于所述围框两侧。
25.需要对茶叶进行摊青时,将茶叶放置在处于两个所述围框下方的两个所述摊青板上,通过两个所述围框对茶叶进行限位,防止茶叶掉落;当需要对茶叶进行翻面时,控制处于两个所述支杆上方的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分别对两个所述摊青板进行推动,使两个所述摊青板处于两个所述围框上方,并使两个所述摊青板相互抵紧,从而将两个所述围框封闭,而后通过控制两个所述电机驱动两个所述转盘旋转180
°
,所述转盘带动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支杆旋转,从而使得所述围框旋转180
°
,同时茶叶被翻转180
°
,此时再控制处于所述支杆上方的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摊青板远离所述围框,从而能够使得所述围框不再被封闭,使茶叶裸露在外,从而能够方便的对茶叶进行翻面,提高摊青效率。
26.本发明的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方法及设备,通过采摘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作为茶叶原料,茶叶原料品质较高,制作的茶叶外形细秀、挺直、体积小,便于携带和运输;茶叶经揉捻后,提升了茶叶细胞破坏率,使得干茶香气更浓,冲泡后茶香也更高,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等品质因子增加,使得茶叶口感更好,耐泡度更高。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29.图2是本发明的将茶叶原料摊青3

5小时的流程图;
30.图3是本发明的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内揉捻20

30分钟的流程图;
31.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设备的正视剖面图。
[0034]1‑
底台、2

翻转机构、3

支撑座、4

转盘、5

电机、6

支杆、7

围框、8

第一气缸、9

摊青板、11

基座、12

滚轮组件、121

第二气缸、122

转轴、123

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7]
请参阅图1~图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方法,包括:
[0038]
s1采摘茶叶原料;
[0039]
采摘“白叶一号”春季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作为茶叶原料。
[0040]
s2将茶叶原料摊青3

5小时;
[0041]
具体步骤为:
[0042]
所述将茶叶原料摊青3

5小时的具体步骤为:
[0043]
s21将茶叶原料置于摊青槽或摊青匾内,在室温低于25℃下进行摊青;
[0044]
将茶叶原料置于摊青槽或摊青匾内,将茶叶铺平,在室温低于25℃下进行摊青,降低茶叶中的含水量。
[0045]
s22室温高于25℃时,将茶叶原料转移至摊青房内进行摊青,摊青房内温度设置为低于25℃、湿度低于70%,总计摊青时间3

5小时;
[0046]
室温高于25℃或空气湿度超过80%时,将茶叶原料转移至摊青房内进行摊青,摊青房内温度设置为低于25℃、湿度低于70%,总计摊青时间3

5小时,使茶叶含水量降至68~72%,待叶质变软、叶柄折而不断便可。
[0047]
s3将摊青后的茶叶采用金属导热杀青2分钟,杀青温度250~300℃;
[0048]
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杀青装置内,在杀青温度250~300℃下,采用金属导热杀青2分钟。
[0049]
s4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内揉捻20

30分钟;
[0050]
具体步骤为:
[0051]
s41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桶高度为60cm,直径为65cm的揉捻机内,直至揉桶内茶叶距揉桶顶5

10cm;
[0052]
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桶高度为60cm,直径为65cm的揉捻机内,投叶量装至距揉桶顶5

10cm处为宜。
[0053]
s42茶叶投入揉桶后,将桶盖盖住茶叶,揉搓8

12分钟;
[0054]
茶叶投入揉桶后,将桶盖盖住茶叶,先揉搓8

12分钟,破坏茶叶细胞。
[0055]
s43随后将桶盖下降到距揉桶15

20cm处,继续揉搓5

7分钟;
[0056]
而后将桶盖下降到距揉桶15

20cm处,继续揉搓5

7分钟,进一步破坏茶叶细胞。
[0057]
s44再将桶盖上升5

10cm,继续揉搓5

7分钟;
[0058]
将桶盖上升5

10cm,继续揉搓5

7分钟,进一步破坏茶叶细胞。
[0059]
s45最后将桶盖下压至20

25cm处,揉搓3

5分钟;
[0060]
最后将桶盖下压至20

25cm处,揉搓3

5分钟,整个揉捻过程按照“轻重轻重”加压的原则进行揉捻,茶叶经揉捻后叶质变软,有黏手感,手握成团而不散,并有少量茶汁溢出,成条率80%以上。
[0061]
s5揉捻后的茶叶放入理条机内做形,温度110

120℃,时间15

20分钟;
[0062]
揉捻后的茶叶放入理条机内,在110

120℃温度下做形处理15

20分钟,使茶叶含水量降至15

25%,此时茶叶绿中缀黄,紧细挺直。
[0063]
s6将做形后的茶叶在110

12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烘焙时间18

25分钟,制得直条型名优茶叶;
[0064]
将做形后的茶叶采用热风式茶叶提香机或翻板烘干机烘焙,在110

120℃的温度下烘焙18

25分钟,使茶叶含水量降至5%以下,制得直条型名优茶叶。
[0065]
本发明的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方法,通过采摘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作为茶叶原料,茶叶原料品质较高,制作的茶叶外形细秀、挺直、体积小,便于携带和运输;茶叶经揉捻后,提升了茶叶细胞破坏率,使得干茶香气更浓,冲泡后茶香也更高,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等品质因子增加,使得茶叶口感更好,耐泡度更高。
[0066]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直条型名优茶叶的加工设备,包括底台1和两个翻转机构2;两个所述翻转机构2位于所述底台1两侧;所述翻转机构2包括支撑座3、转盘4、电机5、支杆6、围框7、两个第一气缸8和两个摊青板9;所述支撑座3和所述底台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台1上方;所述转盘4和所述支撑座3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座3侧边;所述电机5和所述支撑座3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5输出端和所述转盘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座3远离所述转盘4一侧;所述支杆6和所述转盘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盘4侧边;所述围框7和所述支杆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杆6远离所述转盘4一侧;两个所述第一气缸8分别与所述转盘4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转盘4侧边,且处于所述支杆6两侧;两个所述摊青板9分别与两个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气缸侧边,且处于所述围框7两侧。
[0067]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对茶叶进行摊青时,先控制处于两个所述支杆6上方的两个所述第一气缸8分别带动两个所述摊青板9远离所述围框7,再将茶叶放置在处于两个所述围框7下方的两个所述摊青板9上,通过两个所述围框7对茶叶进行限位,防止茶叶掉落;当需要对茶叶进行翻面时,控制处于两个所述支杆6上方的两个所述第一气缸8分别对两个所述摊青板9进行推动,使两个所述摊青板9处于两个所述围框7上方,并使两个所述摊青板9相互抵紧,从而将两个所述围框7封闭,而后通过控制两个所述电机5驱动两个所述转盘4旋转180
°
,所述转盘4带动两个所述第一气缸8和所述支杆6旋转,从而使得所述围框7旋转180
°
,同时茶叶被翻转180
°
,此时再控制处于所述支杆6上方的所述第一气缸8带动所述摊青板9远离所述围框7,从而能够使得所述围框7不再被封闭,使茶叶裸露在外,从而能够方便的对茶叶进行翻面,提高摊青效率。
[0068]
进一步的,所述底台1包括基座11和两个滚轮组件12;所述基座11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座3固定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座3下方;两个所述滚轮组件12分别与所述基座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11两侧。
[0069]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两个所述滚轮组件12能够便于对所述基座11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将茶叶运输到适宜位置进行摊青处理。
[0070]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组件12包括第二气缸121、转轴122和两个滑轮123;所述第二
气缸121和所述基座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11侧边;所述转轴122和所述第二气缸12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气缸121下方;两个所述滑轮123分别与所述转轴122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轴122两侧。
[007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四个所述滑轮123能够便于对所述基座11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将茶叶运输到适宜位置进行摊青处理;通过所述第二气缸121能够带动所述转轴122上移,使得两个所述滑轮123上移,从而能够使所述基座11与地面接触,并使所述滑轮123远离地面,进而能够在所述基座11移动到指定位置后,防止所述基座11发生移动。
[0072]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187116... 来自[中国] 2023年04月12日 00:28
    ˚*̥(∗*⁰͈꒨⁰͈)*̥哇哦~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