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降尿酸代茶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376194发布日期:2022-01-07 21:55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降尿酸代茶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降尿酸代茶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为三氧基嘌呤,人体中80%来源于内源性嘌呤代谢,20%由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的食物代谢产生。人体每天产生的70%尿酸中经过肾脏排泄,一旦尿酸生成过量,排泄减少,将引起血尿酸水平的上升,当血尿酸持续上升时,则会引起尿酸盐在软组织中的沉积,进而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痛风发作引发急性关节疼痛。而夜间人体处于相对缺水状态下,从而使尿酸更容易沉积并在关节等部位聚集,引起痛风。
3.由于饮食不合理、运动量比较少,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因此造成近年来痛风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所以,维持人体尿酸正常十分必要,且尿酸正常时可以很好的维持血压、提高智力、抗氧化应激等,有利于人体健康。
4.cn113209265a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痛风降尿酸的中药配方,由追地风3-5份,伸筋草6-8份,干姜1-3份,云南白药1-3份,王不留行6-8份,清风腾3-5份,川牛膝8-10份,全蝎1-3份,龙须草8-10份,花椒10-12份,三七4-6份组成,将各中药按比例添加,碾磨成外敷药粉,加入白酒调匀,敷于腰处肾部位置。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具有很好的治疗痛风降尿酸作用,能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情况,疗效显著。本发明的中药配方为纯中药配方,药效温和,无明显毒副作用,无需内服,只需外敷就可以从根本上治愈痛风降尿酸,克服了目前市场药物治标不治本、镇痛不彻底、易复发、有毒副作用的缺点。
5.上述中药配方存在的问题是:未解决体内尿酸积累的问题,只能在尿酸盐在软组织中的沉积后,对关节软组织中的尿酸盐起作用,无法从源头上去解决尿酸过多的问题。
6.因此,提供一种中药降尿酸代茶饮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降尿酸代茶饮及其制备方法,将青梅花、茯苓、菊花按特定比例复配,君臣佐使,不仅具有降尿酸,抗炎症的功效,还具有优异的感官品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尿酸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青梅花50-80份、茯苓10-20份、菊花10-20份。
9.优选的,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青梅花51-79份、茯苓11-19份、菊花11-19份;
10.优选的,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青梅花52-78份、茯苓12-18份、菊花12-18份;
11.优选的,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青梅花53-77份、茯苓13-17份、菊花13-17份;
12.优选的,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青梅花54-76份、茯苓14-16份、菊花14-16份;
13.优选的,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青梅花55-75份、茯苓15份、菊花15份;
14.优选的,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青梅花56-74份、茯苓15份、菊花15份;
15.优选的,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青梅花57-73份、茯苓15份、菊花15份;
16.优选的,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青梅花58-72份、茯苓15份、菊花15份;
17.优选的,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青梅花59-71份、茯苓15份、菊花15份;
18.优选的,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青梅花60-70份、茯苓15份、菊花15份。
19.本发明中药降尿酸代茶饮中使用的青梅花、茯苓、菊花具有养生保健药用功能。青梅花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对治疔痛风具有良好的作用。花青素是一种人类常用的类黄酮,富含于色彩丰富的水果、蔬菜和谷物中,具有一系列有益健康的特性,包括抗微生物、抗炎、抗氧化和抗诱变特性。
20.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菊花含有丰富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青梅花、茯苓、菊花之间相互配伍,可以起到降低尿酸的功效。
21.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非的将具有降尿酸功效的中药进行简单组合。本发明人在研究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青梅花降尿酸的药效作用时,创造性地发现将茯苓与青梅花进行配伍后,药效明显增强,随后对比例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找到了最佳方案,此外为了茶饮更好的口感,亦是选择菊花的原因之一。
22.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中药降尿酸代茶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1)称取青梅花、茯苓、菊花,粉碎,过50-120目筛,混合均匀;
24.(2)上述粉碎物料加乙醇进行醇提,分离醇提液和沉淀;
25.(3)沉淀加酶制剂和水进行酶解,酶解后取上清液,合并上清液和醇提液,喷雾干燥成粉,分装成袋泡茶,即得降尿酸代茶饮。
26.优选的,(1)中还可以同时称取其它的辅料,比如说,辅料可以包括以下类型的原料:甜味剂、酸味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中的任一种,像这样的变换也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7.甜味剂选自如下的种类:蔗糖、果糖、葡萄糖、棉子糖、水苏糖、大豆低聚糖、麦芽糖醇、甘露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甜菊糖/苷、甘草酸二钠/三钠、蛋白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阿斯巴甜、阿力甜、索马甜、奇异果素、三氯蔗糖、甜蜜素、安赛蜜、低聚果糖、低聚乳果糖、赤藓糖醇、结晶果糖、乳酮糖、甘草甜素中的至少一种。以上仅仅是作为一种适用的甜味剂所进行的列举,并非是穷举,一切具有起到甜味剂作用的原料均可应用于本发明。
28.此外,本发明的茶饮中,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喜好,添加酸味剂,例如,酸味剂选自如下的种类: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延胡索酸、抗坏血酸、乳酸、葡萄糖酸、山梨酸、山梨酸钾中的任一种。
29.增稠剂选自如下的种类:卡拉胶、魔芋胶、瓜尔豆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环状糊精、结冷胶、琼脂、果胶、阿拉伯胶、变性淀粉、明胶、海藻酸钠中的任一种。
30.抗氧化剂选自如下的种类:维生素e、维生素c、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对苯二酚、没食子酸十二脂、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单甘酯、2,6一二叔丁基甲酚、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硫代二丙酸月桂酯、卵磷脂、偏亚硫酸酯、抗坏血酸硬脂酸酯、偏亚硫酸钠中的任一种;
31.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食品加工中可以任意选择改善口味或口感的添加剂,以达到食品加工的要求,或者是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
32.优选的,(2)中,分离醇提液可选择离心分离、板框分离中的一种。
33.优选的,(3)中,酶制剂为酸性纤维素酶、酸性果胶酶、酸性淀粉酶、中温淀粉酶、酸性蛋白酶中的至少三种,其中酶制剂占沉淀重量的0.5%-1%;
34.优选的,(3)中,酶制剂选择酸性纤维素酶、酸性果胶酶、酸性淀粉酶所组成的复合酶,三者的重量比为0.8~1.2:2~3.5:1.5~2.5。
35.纤维素酶,转化青梅花、茯苓和菊花中的不溶性纤维素为葡萄糖,以及破坏细胞壁从而提高细胞汁的得率;
36.果胶酶,用于分解茶饮中的果胶类物质;
37.酸性淀粉酶,将淀粉降解为糊精和低聚糖等,根据不同工艺的生产环境,选择合适的酶制剂来使酶解效果最佳化。
38.(3)中,酶制剂为酸性纤维素酶、酸性果胶酶、酸性淀粉酶,三者的重量比为1:3:2。
39.优选的,(1)中,水的加入量为沉淀重量的20倍。
40.优选的,(3)中,酶解条件为:45-55℃下酶解2小时。
41.(3)中,喷雾干燥成粉后,加入添加剂制成粉剂、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中的一种,中药茶粉填充至胶囊或压片,制备成中药降尿酸胶囊剂或片剂。
4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43.(1)本发明的中药配方为纯中药配方,药效温和,无明显毒副作用,相比外敷的方法,内服能在源头上解决尿酸积累的问题;
44.(2)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无需煎煮,而更类似茶的替代品,具有优异的感官品质,药食同源,增加了饮用人群的接受度;
45.(3)以青梅花作为君药,茯苓和菊花作臣药,按特定的配伍比例,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药效作用,实现了短时间内降低尿酸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能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的阐述。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所提出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47.实施例1
48.中药降尿酸代茶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49.(1)称取65g青梅花、15g茯苓、15g菊花,粉碎,过50目筛,混合均匀;
50.(2)在(1)中的混合均匀的物料中加95%体积浓度的乙醇进行醇提,离心分离(10000r/min,10min),获得醇提液和沉淀;
51.(3)沉淀加1%重量酸性纤维素酶、酸性果胶酶、酸性淀粉酶(酸性纤维素酶:酸性果胶酶:酸性淀粉酶=1:3:2)和20倍水,于45℃下酶解2小时,在95℃下灭酶5min,然后取上清液,合并上清液和醇提液相混合,加入蔗糖调节甜度,喷雾干燥成中药茶粉,分装成袋,每袋3g,即得粉末状的中药降尿酸代茶饮。
52.在饮用时,用热水冲泡,获得中药降尿酸代茶饮。
53.实施例2
54.中药降尿酸粉剂或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55.(1)称取65g青梅花、15g茯苓、15g菊花,粉碎,过50目筛,混合均匀;
56.(2)将上述粉物料加入80℃的热水内浸泡三小时,煎煮三次,每次煎煮一小时;
57.(3)将三次煎煮液混合,经喷雾干燥,即成为中药降尿酸粉剂。
58.(4)中药降尿酸粉剂加入粘合剂蔗糖(50目),湿法制粒,于流化床干燥,整粒,得中药降尿酸颗粒。
59.实施例3
60.中药降尿酸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61.(1)称取50g青梅花、10g茯苓、10g菊花,超微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混合均匀,得中药细粉;
62.(2)中药细粉放入装有液体雾化喷头的二维滚动式混合机中,向其中缓慢喷入雾化水汽,边喷边搅拌,至粉末水分为15%,制粒,获得待压片颗粒剂。
63.(3)对所得的待压片颗粒进行压片,采用二级压片方式(压力750kg/cm2),在冲模中先进行三分之二的压力预压(预压压力为500kg/cm2),然后再使用100%的压力压片(100%的压力可具体选用750kg/cm2),保证所压片表面光滑、紧密,无裂片、毛片。经过压片之后,获得0.5g/片的圆片状药片。
64.实施例4
65.动物实验
66.实施例4中通过动物实验来验证本发明的饮品的功效,具体的方法如下:
67.1.试剂的配置:
68.(1)取实施例1中药茶粉,再加无菌0.9%氯化钠溶液配成生药浓度分别为250和500g/l的药液。
69.(2)尿酸钠的制备:取尿酸置于适量沸水中,用0.1mol/l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制得微晶状尿酸钠结晶,并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配成100g/l混悬液,备用。
70.2.建立动物模型:
71.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各10只,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药液低剂量组(250g/l)和药液高剂量组(500g/l),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服0.9%氯化钠溶液0.4ml,其他组分别灌服250g/l的药液0.2ml/20g、500g/l的药液0.2ml/20g。
72.上述小鼠均选用腹腔注射尿酸钠混悬液,制作高尿酸血症模型,采用尿酸测定试剂盒测定血清尿酸的浓度。
73.3.给药方式:
74.小鼠每日称重,按上述剂量灌胃,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于最末一次给药后0.5h腹腔注射尿酸钠混悬液0.025ml/g以制作高尿酸血症模型,造模后30,60和120min各组均摘眼球取血,离心分离血清,用尿酸测定试剂盒测定血清尿酸的浓度。
75.4.饲养环境:
76.室内温度22℃、相对湿度50%,每日光照12h,每日用消毒液对饲养环境消毒。
77.表1不同时间小鼠血清尿酸水平(mg/ml)
[0078][0079]
注:肩标*表示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0080]
表1中可知,造模后90min药液高剂量组血清尿酸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这表明本发明的中药降尿酸代茶饮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尿酸的含量。
[0081]
本发明配方所选中药配伍比例经试验反复验证、效果优异,相互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增强疗效。本发明配方中所使用的中药原料可以用适当的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药材替换,或增加本配方中的中药药材以达到降尿酸的效果,不排除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简单替换或增加药材后,参照上述制备方式制得的中药药剂其药理作用不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