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饼汽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66647发布日期:2022-05-11 10:2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饼汽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茶饼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饼汽蒸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茶饼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不易受潮,能有效延长茶叶的保存时间,且茶饼相较于散茶,运输成本低,茶饼中的茶叶紧实不会因运输而破碎,能最大程度保持茶叶的完整性,因此茶叶厂商大多会将诸如白茶、普洱茶等茶制为茶饼进行运输、售卖。
3.现有技术通常先对经过晒青、筛捡后的茶叶进行称重,再称得额定重量的茶叶并将其装入底部镂空的蒸桶中,蒸桶竖直摆放在蒸汽台上,由蒸汽台上的蒸汽口至下而上向蒸桶灌入蒸汽,通过蒸汽对茶叶进行汽蒸,随后将蒸软后的茶叶放入内置内飞的纱袋中初步揉成饼状,最后通过石模或液压机紧压定型为茶饼。
4.而在上述茶叶汽蒸过程中,由于蒸汽方向单一朝上,使得蒸桶内上下茶叶受汽、受热不均,蒸桶底部的茶叶相较蒸桶上方更为柔软,使得制成的茶饼软硬分布不同,影响茶饼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饼汽蒸装置,其优点是能快速蒸软茶叶,使茶叶受汽、受热均匀,硬度、湿度差异小,改善茶饼成型质量。
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茶饼汽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连通蒸汽汽源的蒸汽口,还包括连通蒸汽口并向茶叶径向喷射蒸汽的汽蒸筒和用于插入筒体中部并通过径向抽取蒸汽对茶叶汽蒸的导流机构;所述汽蒸筒包括内部中空并用于盛放茶叶的筒体,所述筒体侧壁设有蒸汽腔,所述蒸汽腔底部设有用于连通蒸汽口的进气槽,筒体内壁均匀布设有连通蒸汽腔的汽蒸孔;导流机构包括设置在筒体中部的导流棒,所述导流棒内部中空且表面布设有导流孔,还包括管道连通导流棒上端的气泵。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颠覆了传统茶饼汽蒸过程中由下至上单一汽蒸茶叶的方式,通过在筒体侧壁开设蒸汽腔中转蒸汽,再借由筒体内壁表面的汽蒸孔径向喷射蒸汽汽蒸茶叶,由于筒体侧壁面积要大于底面面积,因而极大增大了蒸汽与茶叶的初始汽蒸面积,且通过在筒体中部设置导流棒径向抽取,使得从筒体侧壁喷射出的蒸汽可以由外至内流经接触全部茶叶,使茶叶汽蒸更为充分,高效,且能避免发生局部蒸汽过大的问题,提高汽蒸均匀度,使茶叶软硬一致。
8.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上下升降的升降件,所述升降件的伸缩端固设有用于盖合密封筒体开口的板盖,所述导流棒贯通并固定连接板盖,所述导流棒下端设有锥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板盖和导流棒一体化,再通过升降件带动前两者上下移动,不仅将导流棒与汽蒸筒分离便于工人向筒体内装入茶叶,且通过板盖密封筒体开口,
使得通过汽蒸孔进入筒体的蒸汽只能通过导流棒离开筒体,进而间接增大导流棒对蒸汽的吸力,强化筒体内的蒸汽回流,提高汽蒸效率及质量,且导流棒下端设置锥部能缩小导流棒与茶叶的接触面积,防止在其进入筒体时挤压破碎茶叶。
10.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组件还包括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竖直贯穿板盖并与板盖滑动连接的滑动杆,滑动杆下端固定设有与筒体开口形状适配的压板,滑动杆上端设有防止滑动杆脱离板盖的卡块,压板表面设有与导流棒外壁适配的通孔,所述压板通过通孔与导流棒外表面滑动连接,压板通过自身重力向下压缩茶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茶叶在汽蒸一段时间后,其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会随着茶叶整体变嫩变软而同步变弱,此时继续保持原本汽蒸状态难以实现充分汽蒸,因此通过设置压板,利用茶叶汽蒸变软、支撑应力减小的特性,通过压板在汽蒸过程中持续向下挤压压缩茶叶,在茶叶汽蒸变弱的同时,同步提高汽蒸密度,缩短茶叶达到饱和汽蒸状态的时间,提高了汽蒸效率及汽蒸质量。
12.进一步设置:所述压料结构还包括跟随压板上下移动并动态阻断导流棒表面导流孔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设置在板盖和压板之间且可上下折叠伸缩,波纹管管径大于导流棒且活动套设在导流棒上,波纹管上端开口密封的固接板盖下表面,波纹管下端开口密封的固接压板上表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板向下压缩茶叶提高茶叶汽蒸密度的同时,波纹管会跟随压板一同向下延展,将压板上端的导流管表面封闭,使得蒸汽只能通过压板下端的导流棒排出筒体,进而实现导流棒导气强度的同步增强,加快蒸汽流经茶叶的流速,提高汽蒸效率。
14.进一步设置:所述压料结构还包括通过指示压板移动方位来判断茶叶汽蒸程度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板盖上表面,所述卡块上固设有驱动指示灯发光的通电线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茶叶在汽蒸之后会变嫩变软,使其对压板的支撑力变小使得压板受自身重力作用会下降挤压茶叶,而当茶叶达到汽蒸饱和值时,其柔软程度及体积将基本不变,压板也将停留在指定高度,因此工作时,工人只需在汽蒸过程中观测压板是否下降至额定高度并带动通电线圈连通点亮指示灯,即可从侧面判断茶叶的汽蒸情况,防止茶叶过度汽蒸或汽蒸不充分,进而保证茶叶汽蒸质量。
16.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机构还包括内径与筒体外壁相适配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表面与板盖下表面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升降件在带动板盖轴向密封筒体开口的同时,通过密封圈装卡包裹密封筒开口侧壁,进一步增强筒体内部的密封性,间接增强导流棒对筒体内部蒸汽的导流作用,提高汽蒸效率及质量。
18.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棒贯穿板盖的下段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用于过滤茶叶的滤网筒。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防止在汽蒸过程中,茶叶受气流吸力作用而堵塞导流棒,提高汽蒸稳定性,使得茶叶受汽更为均匀。
20.进一步设置:所述汽蒸筒的筒体上下贯通,筒体内设有用于盛放茶叶的载盘,所述载盘与筒体内壁相适配,载盘侧壁与筒体内壁构成滑动连接,筒体的内壁底部设有用于支撑限位载盘的环形凸沿,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外径小于筒体内径的排料柱,所述排料柱高
度大于筒体高度。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蒸结束且升降件带动板盖脱离汽蒸筒时,工人可将揉饼定型用的纱袋开口向下套设在筒体开口,然后将筒体开口向上端至排料柱正上方,并竖直将筒体放下,由排料柱从下至上将载盘顶至筒体开口载盘在向上移动过程中将筒内已蒸软的茶叶尽数推入纱袋中,随后倒立放正纱袋取出载盘即可开始揉饼定型,解决了汽蒸后茶叶不易取出且茶叶在取出过程中容易掉落的问题,此外,由于载盘与筒体活动连接,便于后续拆装清洗。
22.进一步设置:工作台上设有用于装卡定位汽蒸筒的定位卡座,所述定位卡座包围蒸汽口且整体呈圆环状。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工人可直接将装放好茶叶的汽蒸筒放置装卡在定位卡座内,实现汽蒸筒底部进气槽与蒸汽口的快速定位,且定位卡座能向汽蒸筒施加径向约束,防止汽蒸筒在汽蒸过程中受蒸汽冲击而发生侧向偏离,提高汽蒸稳定性的同时改善茶饼质量。
24.进一步设置:所述汽蒸筒的筒体内径上下相同,所述蒸汽腔上端设有腔径较大的扩流部,筒体上端外径跟随扩流部同步增大。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扩流部能够降低蒸汽进入蒸汽腔上端的阻力,使蒸汽腔表面汽蒸孔排出的蒸汽量趋于相同,提高茶叶汽蒸均匀度,且由于扩流部的存在使得筒体上端外径较大,筒体表面产生弧面,更易于使用者端持搬运。
26.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改变蒸汽与茶叶的接触方式,使茶叶径向汽蒸茶叶,增大茶叶与蒸汽的接触面积,使得茶叶受汽均匀,软硬一致;2、在茶叶汽蒸过程中,能利用压料结构同步压缩茶叶,加速茶叶汽蒸效率,且通过指示灯与通电线圈的配合便于工人准确判断茶叶汽蒸程度,使得茶叶品质更为接近。
附图说明
27.图1是茶饼汽蒸装置的立体整机示意图;图2是茶饼汽蒸装置的立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茶饼汽蒸装置的内部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8.附图标记:1、工作台;2、蒸汽汽源;3、蒸汽口;4、定位卡座;5、汽蒸筒;51、筒体;52、环形凸沿;53、载盘;54、蒸汽腔;55、进气槽;56、汽蒸孔;57、扩流部;6、导流机构;61、支架;62、升降件;63、板盖;64、导流棒;65、气泵;66、导流孔;67、锥部;68、滤网筒;69、压料结构;691、滑动杆;692、压板;693、卡块;694、通孔;695、波纹管;696、通电线圈;697、指示灯;7、排料柱;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
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1.优选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茶饼汽蒸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用于提供蒸汽的蒸汽汽源2,工作台1上表面设有连通蒸汽汽源2的蒸汽口3,蒸汽口3外沿设有定位卡座4,定位卡座4内装卡有用于盛装茶叶并引导蒸汽径向汽蒸茶叶的汽蒸筒5,还包括设置在汽蒸筒5上方的导流机构6,导流机构6用于密封汽蒸筒5并通过产生径向吸力使汽蒸筒5内产生蒸汽流动,工作台1表面还设有配合汽蒸筒5进行排料的排料柱7。本优选例中,蒸汽汽源2可选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锅炉。
32.使用时,汽蒸筒5盛装茶叶并装卡在定位卡座4上,蒸汽汽源2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口3由下向上输入汽蒸筒5,汽蒸筒5接收蒸汽并引导蒸汽朝着自身中心径向汽蒸茶叶,在汽蒸筒5汽蒸茶叶的同时,导流机构6对汽蒸筒5进行密封并径向抽取进入汽蒸筒5内的蒸汽,使汽蒸筒5内持续形成径向的蒸汽流动,使得汽蒸筒5内的茶叶受汽均匀,软度及湿度统一,待茶叶汽蒸结束后,由排料柱7从下至上将汽蒸筒5内的茶叶推出来实现出料。
33.参考图3,汽蒸筒5包括内部中空且上下开放的筒体51,筒体51底部内壁设有环形凸沿52,环形凸沿52上设有用于承载茶叶的载盘53,载盘53侧壁与筒体51内壁适配且构成滑动连接,筒体51侧壁内置有蒸汽腔54,蒸汽腔54环形环绕设置在筒体51侧壁内,蒸汽腔54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蒸汽口3的进气槽55,进气槽55环状开设在筒体51侧壁的底面,还包括均匀布设在筒体51内壁表面的汽蒸孔56,汽蒸孔56径向连通蒸汽腔54。定位卡座4整体为环形的凸台,筒体51外壁与定位卡座4的内壁适配且贴合。本实例方式中,汽蒸筒5的筒体51内径上下相同,蒸汽腔54上端设有腔径较大的扩流部57,扩流部57可使蒸汽上升的阻力降低,使筒体51内壁汽蒸孔56排出的蒸汽量趋于一致,筒体51上端外径跟随扩流部57同步增大,使筒体外壁凸出便于使用者端持搬运。
34.工作时,将汽蒸筒5的筒体51放置在蒸汽口3正上方,蒸汽口3排出的蒸汽由下至上通过进气槽55进入筒体51侧壁的蒸汽腔54内,并由汽蒸孔56朝着筒体51轴心径向排入筒体51,对茶叶进行汽蒸,由于筒体51侧壁表面大于底面面积,使得茶叶在汽蒸初始阶段便能获得一个较大的汽蒸面积,提高汽蒸效率的同时使汽蒸更为均匀。
35.参考图2、图3,导流机构6包括支架61,支架61设置在工作台1上表面且固定搭载有可垂直汽蒸筒5进行上下伸缩的升降件62,升降件62的伸缩端固设有用于盖合密封筒体51的板盖63,还包括与筒体51同轴竖直设置在的导流棒64,导流棒64贯穿板盖63并与后者密封的固定连接,导流棒64内部中空,支架61上还搭载有气泵65,导流棒64贯穿板盖63的上端与气泵65管道连通,导流棒64贯穿板盖63的下端长度与筒体51高度一致且表面均匀布设有用于抽取蒸汽的导流孔66。本优选例中升降件62选用气缸,不排除其他例如手动滑杆、吊绳等能提供相同升降功能的结构,导流棒64的底端设有用于缩小与茶叶接触面积的锥部67,且导流棒64下端整体套设有用于隔离茶叶的滤网筒68,还包括内径与筒体51外壁相适配的密封圈8,密封圈8上表面与板盖63下表面固定连接。
36.工作时,升降件62带动板盖63下移密封盖合筒体51,导流棒64一同下降并竖直插入筒体51中部,通过气泵65使导流棒64内部形成负压,由于筒体51受板盖63作用而密封,进
入汽蒸筒5内的蒸汽只能通过导流棒64排出,因而会朝着导流棒64径向移动使筒体51内形成持续稳定的蒸汽流动,蒸汽在流向导流棒64的同时也会对靠近筒体51中部的茶叶进行汽蒸,使得筒体51的茶叶都能均匀受汽,软度一致。
37.由于茶叶在汽蒸过程中其吸水能力与其汽蒸时间呈反比,茶叶受汽蒸作用变软变嫩的同时,其吸水阻力也会同步增大,使得茶叶汽蒸后阶段的汽蒸效果不佳。
3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导流机构6还设有用于增大茶叶汽蒸密度的压料结构69。参考图3,压料结构69包括竖直贯穿板盖63并与后者构成滑动连接的滑动杆691,滑动杆691贯穿板盖63的下端固定设有利用自身重力动态压持茶叶的压板692,压板692外轮廓与筒体51内壁适配且压板692外壁表面与筒体51内壁表面构成密封的滑动连接,压板692中部设有让导流棒64及滤网筒68通过的通孔694,通孔694孔径大小大于或等于滤网筒68外径,板盖63与压板692之间的导流棒64表面套设有波纹管695,波纹管695内管径大于导流棒64且可上下折叠伸缩,波纹管695上端开口密封的固结板盖63下表面,波纹管695下端开口密封的固结压板692下表面。本优选例中,滑动杆691上端设有防止滑动杆691脱离板盖63的卡块693,卡块693表面设有通电线圈696,板盖63表面设有用于指示茶饼汽蒸状态的指示灯697,通电线圈696通过接触指示灯697使后者通电点亮。
39.工作时,当升降件62带动板盖63压合筒体51上端开口时,压板692下表面与筒体51内的茶叶接触并在茶叶整体的支撑应力作用下停留在筒体51上端,茶叶经过蒸汽汽蒸,整体变嫩变软的同时,其整体的支撑应力下降,压板692通过自身重力克服茶叶的支撑应力向下挤压茶叶,使茶叶压缩,期间,波纹管695在压板692的带动下向下延展拉伸进而跟随压板692动态阻断导流棒64表面的导流孔66,由于导流棒64表面露出的导流孔66数量减少,压板692下方的导流棒64的吸力增强,使得流经茶叶的蒸汽流速加快,间接提高了茶叶的蒸汽效率,当压板692下降至额定高度时,滑动杆691上端的卡块693同时带动通电线圈696接触指示灯697,是指示灯697点亮,方便使用者快速了解茶叶汽蒸情况,防止茶叶过度汽蒸或汽蒸不充分。
40.待汽蒸结束后,升降件62带动板盖63及导流棒64脱离汽蒸筒5,使用者可事先将纱袋开口向下套设在筒体51开口处,将筒体51开口向上移动至排料柱7上方,再将筒体51向下移动,由排料柱7从下至上将筒体51内的载盘53推至筒体51开口,将筒体51内的茶叶尽数推入纱袋,随后使用者只需翻转纱袋取出载盘53即可开始进行下一步揉饼步骤,整个取料过程快速便捷,且不易造成茶叶的散落。
41.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