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章鱼外表面粘液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40106发布日期:2021-11-03 19:0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章鱼外表面粘液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章鱼外表面粘液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2.章鱼为章鱼科26属252种海洋软体动物的通称。为头足纲最大科,可分为深海多足蛸亚科、爱尔斗蛸亚科、谷蛸亚科和蛸亚科。体卵形或卵圆形,肌肉强健,外套腔开口窄,体表一般不具水孔。腕吸盘1列或2列。雄性左侧或右侧第3腕茎化,腕腹缘具精沟,末端具勺状舌叶;茎化腕不能自断。漏斗外套锁退化。具1对退化针状内壳或无内壳。若具齿舌,齿舌侧齿一般单尖。胃和盲肠位于消化腺后部。
3.该科是重要的商业性头足类,中国南部沿海的真蛸(普通章鱼)和北部沿海的短蛸均有一定产量。蛸的干制品称“八蛸干”或“章鱼干”,除食用外,在医药上尚有补血益气、收敛生肌的作用。
4.为温带性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下,适应水温不能低于7℃,海水比重1.021 最为适宜,低盐度的环境会死亡。能摄食大型动物性浮游生物而成长。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热带及温带海域。
5.章鱼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其表面上的粘液进行清洗。目前大多数章鱼清洗装置过于简单,仅通过滚筒对其进行清洗,粘液不易去除,清洗效率低,粘液去除精度差。
6.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章鱼外表面粘液去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章鱼外表面粘液去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章鱼清洗装置过于简单,仅通过滚筒对其进行清洗,粘液不易去除,清洗效率低,粘液去除精度差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章鱼外表面粘液去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接有四组呈阵列状分布的撑腿,所述箱体的底部右侧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箱体的内腔水平固接有滤网筒,所述滤网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料斗和排料管,所述滤网筒的左右两侧壁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且两组所述转杆均通过轴承与所述箱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左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左侧所述转杆相固接,两组所述转杆之间固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底部中心安装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固接有主转杆,所述主转杆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框转动连接,所述主转杆上固接有主齿轮,所述固定框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多组呈阵列状分布的从转杆,多组所述从转杆上均固接有从齿轮,且相邻两组所述从齿轮相啮合,所述主齿轮与其左右两侧的所述从齿轮相啮合,所述从转杆的两端均固接有毛刷组件。
9.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料管上均安装设置有阀门,且所述排料管贯穿所述箱体的底部,便于控制排料。
10.优选的,所述滤网筒为橄榄型,便于对章鱼进行清洗。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外形为长方体,所述第二电机的外侧套设有密封框,且所述密封框固接于所述固定框上,延长装置使用寿命,提高内部密封性。
12.优选的,所述毛刷组件包括刷毛杆,多组所述刷毛杆的长度从中间向左右两端依次递减,所述刷毛杆上固接有刷毛,便于将章鱼表面的粘液刷掉。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两组电机相配合,刷毛组件将章鱼清洗,便于将章鱼表面粘液去除,提高粘液清洗精度,提高清洗效率;
15.2、通过刷毛杆长度根据滤网筒进行递减,两组相邻的刷毛杆反向旋转,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精度,便于广泛使用。
16.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
箱体,2

撑腿,3

排水管,4

滤网筒,5

进料斗,6

排料管,7

转杆,8
‑ꢀ
第一电机,9

固定框,10

第二电机,11

主转杆,12

主齿轮,13

从转杆,14
‑ꢀ
从齿轮,15

毛刷组件,151

刷毛杆,152

刷毛,16

阀门,17

密封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阅图1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章鱼外表面粘液去除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部固接有四组呈阵列状分布的撑腿2,箱体1 的底部右侧连通设置有排水管3,箱体1的内腔水平固接有滤网筒4,滤网筒 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料斗5和排料管6,滤网筒4的左右两侧壁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7,且两组转杆7均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侧壁转动连接,箱体1的左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动力输出端与左侧转杆7相固接,两组转杆7之间固接有固定框9,固定框9的底部中心安装设置有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的顶部动力输出端固接有主转杆11,主转杆11通过轴承与固定框9转动连接,主转杆11上固接有主齿轮12,固定框9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多组呈阵列状分布的从转杆13,多组从转杆13上均固接有从齿轮14,且相邻两组从齿轮14相啮合,主齿轮12与其左右两侧的从齿轮14相啮合,从转杆13的两端均固接有毛刷组件15。
[0024]
进一步的,排水管3与排料管6上均安装设置有阀门16,且排料管6贯穿箱体1的底部,便于控制排料。
[0025]
进一步的,滤网筒4为橄榄型,便于对章鱼进行清洗。
[0026]
进一步的,固定框9的外形为长方体,第二电机10的外侧套设有密封框 17,且密封框17固接于固定框9上,延长装置使用寿命,提高内部密封性。
[0027]
进一步的,毛刷组件15包括刷毛杆151,多组刷毛杆151的长度从中间向左右两端依次递减,刷毛杆151上固接有刷毛152,便于将章鱼表面的粘液刷掉。
[0028]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章鱼的清洗,具体为一种章鱼外表面粘液去除装置,使用时,将章鱼通过进料斗5放入滤网筒4 内,向箱体1内注入清洗章鱼用的水,启动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0,第一电机8通过转杆7带动固定框9转动,同时第二电机10通过主转杆11带动主齿轮12转动,主齿轮12与从齿轮14啮合,相邻的从齿轮14啮合,所以多组从转杆13转动,带动毛刷组件15转动,刷毛杆151的长度从中间向两侧递减,便于对滤网筒4内部的章鱼全面清洗,相邻两组刷毛杆151转动方向相反,便于相邻两组刷毛152对中间的章鱼外表面清洗,提高清洗效率与精度,清洗后的章鱼通过阀门16控制打开排料管6排出,废水通过排水管3 排出。
[0029]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电源电性连接。
[003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1]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